全息舌诊 脉诊 高级研修班网课 面授内容上线

发布于 2021-03-27 15:17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视频内容

舌能直观地反映身体的症状,是一个特别微妙的器官。舌与内脏相联系,可以观察到体内脏腑的运行状况,学会舌诊大家可以自己筛查,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就医。
 

上 焦

舌尖中部略有凹陷,首先舌尖中部代表的是咽喉、心脏,说明有慢性咽炎、心脏不是很好;再看舌尖两侧,稍有隆起,说明两肩、两侧乳房有问题;再结合舌的颜色是属于热还是属于瘀造成的。


中 焦

舌中部有凹陷,此处是脾胃,说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经常胃胀,纳谷不消;再审查舌边两侧,两侧稍有齿痕,说明脾虚湿盛或者脾肾阳虚,如果久病患者还应考虑到兼有血瘀,有些人问:怎么会有血瘀呢?胖大齿痕舌,且伴有青紫、暗红和红绛,这些说明齿痕舌患者多有瘀血的病机存在,单单考虑健脾补气化湿,调理气虚、痰湿体质往往效果不是很好,这需要在临床上注意。


说到胃病,当然各家对治疗胃病的方式方法迥异:

①若病人舌淡而苔腻,是脾虚湿阻,不可纯粹补脾,应先调理气虚兼夹痰湿体质或先调理痰湿体质后调理气虚体质;

②若胃中嘈杂烧灼、口干,舌红苔黄,常调理阴虚体质兼夹湿热体质;

③若口不甚干而苦,舌红苔黄而腻,则须调理湿热体质;

④若病人舌红花剥苔或无苔(镜面舌),是阴津内伤,应调理阴虚体质兼夹气虚体质;

⑤若胃痛患者,若见舌色暗,或瘀点、瘀斑,即调理气郁体质兼夹血瘀体质。


下 焦

舌根部也有裂痕,舌根代表膀胱、子宫、前列腺,说明此部位有问题,结合男女同志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诊断。如果一个人的舌根发白,就是肾阳不足,这样的人容易手脚发冷。

观舌时,舌要自然伸出,最好选择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正常人的舌体柔软灵活,颜色淡红,富有生气,舌体表面还铺有一层薄薄的舌苔,呈白色,干湿适度,舌底血管脉络粗细度适中且平滑,长度不超舌底1/2。各种舌象,反映人体的不同状况,看舌象,还要注意季节,判断时要做调整。 



舌诊是中国传统医学望诊的重要内容。传统医学望、闻、问、切四诊之中,以望居先,尤以辨舌最为重要。《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古典医籍中均有相关记载,舌诊自古即深受医家重视。舌诊潜藏了高深的精义 ,有待世人深入探索。
舌诊历史悠久,远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便有相关记载。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记载有关"舌"的内容便多达60多条。战国时代的《难经》和汉代的《中藏经》着重于舌质和舌体的记载。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舌诊也有详尽论述。十三世纪,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问世,该书记载了三十六种病态舌,为辨舌奠定了基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崛起,推动了舌诊的发展,舌诊在外感热病中得到广泛应用。舌诊理论体系,经由历代医者整理、研究,逐渐趋于完备。




传统医学关于望舌的经典精确论述如下:"盖舌为心之外候,苔乃胃之明征";"有诸内者,必形于外";"观舌质,可验其病之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邪之寒热深浅";"内外杂症,亦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象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了观舌诊病的重要性。



舌诊是理论和实战紧密相连的一门中医学科,能把面诊舌诊讲的深入浅出的老师为数不多,德吉 1971年生,毕业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卫生学校,从事药事和管理工作20余年,期间跟随河北邢台六代祖传名师临床学习中医中药,具有扎实的药学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研究中药和一些少数民族用药,在舌诊,脉诊上也颇具心得,摸索出一套易学易用的诊疗方法,德吉老师大爱无私将这套方法传授大家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



教哪些知识





课程信息

全息舌诊脉诊线上网课高级班

内容包括(网课内容全面丰富,下面所写内容只是内容大纲)

全息舌诊

(脏腑对应:诊断肝胆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五官疾病,骨骼疾病,)

全息脉诊:

全息脉诊图示,全息脉诊常见病摸脉点,脉感(病变感应点,例如哮喘,肺结核,胃溃疡胃癌,肝囊肿,糖尿病,高血压等几十种脉感脉位)。

全息舌脉对比:全息舌脉看图讲解对比

开课日期

2021年4月1日---4月7日 连续七晚每晚7::40开始,每晚两个小时

学习费用:1980元

1、参加过之前网课的可以去掉200元。

2、参加完此次网课之后参加面授课不再收费。

学习方式

微信网上学习,课程可以反复收看。


咨询热线:李阳 15632347666(同微信)

扫码进群获取视频资料...

160万人进群关注领取成功

专家课堂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