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最后冲刺?这样复习,逆风翻盘

发布于 2022-06-12 13:18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热议话题

中考进入倒计时阶段,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至关重要。如果不得要领,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得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影响备考情绪。建议排有侧重点的复习。



语文


集中火力巩固背默 准备作文素材


最后两周,对语文学科而言,还有进步空间,同学们要认真对待,不可无的放矢,功亏一篑。


一、有条不紊,计划先行


语文中考试卷最直接体现课本知识点,也是每个考生最直观地从课本“赚取”分数的,就是古诗词背默以及文言文语段部分。

在最后关头值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复习一遍。特别是新课标中出现的新篇目,更值得大家“集中火力”。

所以,拟定一个这部分的复习计划尤为重要。它也有利于考生建立自信,完善备考心理。



二、理清文体,分类攻克


现代文阅读理解部分也是大家较为担心的题型。在最后一个月里,要快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较难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在“答题格式”上下功夫。将三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理解题分类练习。然后在每一种文体下,每个知识点再分类练习。

例如,记叙文常见的题型有词语赏析、句子赏析、概括信息、标题使用、拓展延伸等等,考生们可以逐个理出较为规范的答题格式重复题型训练。以期达到看到考题不陌生,有方向,将“简答题”变成“填空题”的效果


三、备好材料,应对作文


在作文方面,考生们可以利用两周时间充分地“储蓄”写作资料,可根据“情感”“励志”“成长”“社会”“文化”等类型分别准备。

对自己或学校平时分发的同学范文、比较优秀的文章和段落进行精心修改,也可以每天摘抄精彩的段落,给自己的中考作文做好积淀,在考场上能够把这些材料精心“剪裁”后,完美呈现。




数学



积极反思,助攻薄弱和错题


只要愿意去做,就会有进步。


一、查缺补漏,主攻薄弱


请制作失分分析表,包括“不会做的”和“不该丢分的”两部分,分析模拟考试等试卷失分情况,在紧跟老师复习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弥补、改进。


别一味冲刺难题。做题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实检,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但不能一味追求难题偏题。因为中考试卷中有30%是比较灵活的题型,只有10%是真正的难题。30%那部分题目是我们能拿但容易失分的题目,我们要做到尽量多拿分,但如果我们一味求难求险,就会因为忽视基础题型的夯实和巩固而失掉这部分该得的分。在基础掌握后,有条件的同学可再进行一些难题怪题的攻关,这样的策略才更能保证效率。



二、反思错题


不要盲目找题做,陷入题海中,不要试图“做过”中考题(基础题除外),不要“就题论题”停留在“这题我会了”的低水平上。解题能力是在反思中提升的。懂、会、悟是数学水平的三个层次。简单说,听懂了,但不一定会,更不意味着真正领悟了。

送上六把“金钥匙”,开启你的智慧之门—请对着错题,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没想到?(缺漏)
2,做过类似的题吗?(类比)
3,为什么是这样做?(深究)
4,我错在哪?(归因)
5,有何规律、方法?(提升)
6,还有别的方法吗?(发散)


三、克服无谓失分


如何避免审题出错?

原因:看太快。

应对策略:1.默读法;2.重点字词圈点勾画法;3.审图法。


如何降低计算失误?

表面原因是粗心,其实是计算能力不足。平时对计算不以为然,认为“没有技术含量”。事实上计算也有很多“聪明算法”,如:边化简边计算、宁加勿减、宁乘勿除、小数化分数、找最小最短的设元、放缩法、凑整法、图象法等等计算技巧。

应对策略

1.不要为了赶时间而跳步计算;

2.宁可笔算,少用口算,更不要再抱着计算器;

3.对平时易算错的题型,可以验算一遍。


四、几个重点问题


1.新定义题型、非常规题型、存在性问题。

2.分析法—执果索因,逆向思维,倒过来想,假设存在;不完全归纳法—根据例子,大胆猜想、努力验证。反例排除法、特殊图形(特殊位置、极端值)探究法等。




英语



强化阅读,背诵一些范文佳句



最后阶段,对日常交际用语、词汇表、语法表、话题表,哪些内容要求“掌握”,哪些内容要求“理解”,要做到心中有数。


中考英语学科考察学生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运用,因此听力技能以及阅读技能在考试中尤其重要。在听力和阅读中,基于文章的内容,学生能对信息进行判断、归纳和综合,从而在文章中获取具体信息、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推断相关信息等。


建议:

① 每天坚持阅读训练,并进行时间控制;

② 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归纳主旨大意,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③ 遇到不会的单词时,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

④ 坚持每天听录音、读课文,熟悉课本中常用句型以及日常用语;

⑤ 认真完成每一次的练习,并进行练习后的分析,积累错题,反复做错题。




物理



看课本实验,串联知识点


物理科考前应回归课本,有效看书:要带着知识有选择地看书:看书中插图,解释其物理含义;看书中实验,学习实验过程的描述;看书中“想想做做”,用物理原理进行解释;看书中练习,保证每题过关;看书中“科学世界”,拓展知识面。另外要注意两点:


1.整理错题,有效做题。在复习阶段,针对性的检查自己的问题,会比一点也没有做错题整理带来的效果大。在中考前,一定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取得学习上的突破。切记:一个人不能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2.善用指导书,发挥指导性。书是越学越薄的,根据指导书上,考试范围与要求,将知识点串成线,铺成面,构成网,才能实现真正的掌握知识。请留意会考指导书第三到第九页的内容。请以现象为依据,实验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性解决问题。




化学



弄清原理概念,练习审题


化学科复习要注意:


1.回归课本,完善知识体系。在考试时,考生脑海里装的应该是课本当中的原理与概念,而不是之前做过的题目。因为题目的一个细小的改变又或者是一个情景的更换就会导致答案的改变。因此考前再认真细致的看课本,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2.在备考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两种能力”。首先是自我完善的能力。每次测验、考试后都要进行自我评价,找出成绩与存在问题,特别是要分析所丢分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因以利于以后的学习。


其次是阅读题目的能力。近几年的中考题题目都不会“赤裸裸”地把考点提出来,让学生填答案,而是把这些考点融入在生活、生产的应用情境中,又或者是实验情境中来设问,这就要求学生要透过这些情景找到出题人想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而写出答案。这种能力一定要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好好训练。


3、考试时间安排。考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调配好各部分题目的完成时间。结合题目难度,一般而言,选择题约7分钟,推断题约8分钟,实验题约7分钟,计算题约8分钟比较合适,剩下的时间应检查试题或投入到物理的题目中。



历史



梳理考试大纲,掌握答题技巧


掌握好知识点是客观题得分的保障,考生在考前要重温一遍考试大纲和历史教材,看看有没有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及时发现及时补漏。


1、注意审题,分点作答


遇到材料题,首先应看材料上面的主题概述,把握整道大题的主题,随后审小题题目,看对应的材料,根据每个小题的分值落笔答题。


2、材料答题策略。


题目若出现“根据材料回答…….”,答案从材料中来,在题干没有特别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的情况下,考生可以直接摘抄材料原文作答题目若出现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考生要审清材料,联系所学的知识作答;题目若出现“综合上述材料……”的启示、建议等开放性题目,可参考整道大题的主题,或者每则材料的主旨思想进行解答。


3、关心时事热点。


建议考生考前要多时事热点,历史考试材料经常从当下的时事热点中来。






时事热点 掌握解题思路


道法复习要注意:


1.每天坚持看时事新闻,运用课本观点对新闻热点问题进行简要剖析;

2.每次练习需要把材料的有效信息(关键词)用笔画出来,并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用上材料信息作答;

3.平时练习或者做完一道题的时候,一定要看答案的解答思路。掌握答题技巧,才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

4.把握重要考点(核心考点),尝试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