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312学科攻略|教育心理学-出题稳定,学习理论为主
发布于 2022-06-15 00:55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收录于话题
#312学科分析
相比于实统测的难点扎堆,社会发展知识点的琐碎,教育心理学显得更便于理解,更易学习。教育心理学还与普通心理学有部分内容重合,这也使得学习负担少了些许。
教育心理学在312中分数占比并不高,但因其由一个又一个理论堆砌而成,所以“建立框架,形成体系”尤为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分析。
下图为近5年来312试卷中教育心理学的题型和所占分数。
可见,在312考试中,教育心理学出题稳定,除19年外,分值波动并不大。
既然对教育心理学的考查在题型和出题量上基本没有太大变化,那在考查的内容上是如何呢?戳开下图一起来看看吧~
(注1:表中未特殊标注的“教心”均为《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后文简称《当代》。)
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四点:



教育心理学的考点有部分与普通心理学重叠,重叠部分在教心中有更为详细的表述。例如,普心和教心都有“动机”的内容,但教心对“学习动机”进行了展开。同样的,在17、18年的综合题中,均考查了“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尽管在大纲中将智力理论归为普心的考点,但在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中,只对其进行了简要介绍,而《当代》对智力理论展开得更为详细。对于普心和教心重合的考点,二者可以结合作答。

试题中教育心理学的题目难度以“容易”为主,“中等”为辅。上表中20年标注为“困难”的题目为超纲题,但其考查方式相当简单。

(2020年312统考第29题)
道德教育中,“价值澄清策略”的理论基础是
A. 行为学习论 B. 联结学习论
C. 认知学习论 D. 人本学习论
该题考查内容在教心教材第十三章第二节中有所提及:人本主义学派强调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价值教育为道德教学的代表。若没有学习这一章,则需要对各学派的基本观点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推论出正确答案。
教心考查的大部分题目都如该题一样直接明了。
容易题考查常考知识点,针对理论本身出题。
中等难度题目通常基于某个实例,要求判断该例子所体现的教育心理学内容,或需要对所学理论进行灵活应用。
下面让我们看一些真题体会一下不同难度题目的出题方式吧。



(2022年312统考第27题)
在连续强化的条件下,新反应的习得是怎么样的
A. 习得快,消退快
B. 习得慢,消退慢
C. 习得快,消退慢
D. 习得慢,消退快
(2021年312统考第30题)
根据科温顿(Covington)的观点,为了提升自我价值感,个体一般将成功归因于
A. 任务难度 B. 运气好坏 C. 努力 D. 能力
(2020年312统考第78题)
简述成就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


(2022年312统考第29题)
在学习“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后,又学习“居家隔离”,之后认识到戴口罩行为也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这属于
A. 相关类属学习
B. 派生类属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归纳概括学习
(2021年312统考第27题)
有一种汽车安全带蜂鸣器,在驾驶员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会不停地发出鸣叫,直到其系上安全带为止。这种让驾驶员系上安全带的行为是一种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 惩罚
(2018年312统考第78题)
试从学习的认知观出发,简要比较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利弊。
可见,在312中,教育心理学绝不会刁难人,考得直接,考得简洁,但也爱考细节。
即便是在312难度大到劝退一批心理学考研人的21考研中,教心的题目依旧和往年一样温和。又或者哪怕在19年出了一道综合题,但该题是要求根据材料论述“发展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原理”,且归根结底,是在考查不同学派的在发展或教育上的基本观点。
这也算是给我们给了一颗定心丸。遇到教育心理学,根本不慌!
不过,我们应该复习教心呢?当然是用魔法打败魔法!教育心理学怎么教的,我们怎么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
陈琦、刘儒德 主编
必读教材,312考试的主要参考书。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绪论、学生心理、一般学习心理、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在312考试中只要求掌握前4个部分。

《教育心理学》(第3版)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 著
相比于《当代》,本书语言更像是在探讨而不是直截了当摆出理论,给人更多思考空间。本书有的内容是《当代》没有提及却在考试中有涉及的。


参考考试大纲,架构起教心的基本框架,再通过看书、听课,加之自己的思考、练习,进行深加工,逐步填充细节,完善知识体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尽管抓住一个知识点反复背诵也能让我们记住,但回想生活中过往的经验,更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加涅所提出学习过程时,联想自己曾经的学习过程,或是曾经老师是如何给我们上课的。越是生动,与自己相关的例子,就越容易记住!

教心理论众多,记忆负担大,适当地给予自己积极的反馈,或是与好朋友相互参照,彼此鼓励,让自己充满信心地去复习,更高效地记忆!

以上方法用到了哪些教心的知识呢?
认知学派观点
学习是积极加工外界事物,去形成或改变认知结构。
布鲁纳强调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奥苏泊尔提出要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加涅认为学习者需要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
建构主义观点
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行为主义观点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通过强化来维持一定的行为。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观察学习,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有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这些知识你还记得吗?快快复习起来哦!
本期想要分享给大家的就是这些啦~今年的时间已过半,祝愿小伙伴们复习顺利!冲鸭!!!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