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师在线 | 科学探究,有效沟通——俞玉萍老师专访(第6辑)
发布于 2022-06-21 09:45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我们
沂水春风
师说歌行
寻梦
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执守初心,筑梦育人!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在现代——
师者于生,情之,晴之;
师者授业,育之,瑜之!
在现代——
学子向阳,立志,立心;
学子向美,立业,立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的青草处,
沂水春风;
让我们一起走近现代的船行处,
师说歌行!
访谈教师:俞玉萍
俞玉萍,中共党员,一级教师,桐乡市初中科学骨干教师,桐乡市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张银惠工作室学员。曾获桐乡市青年教师业务知识竞赛一等奖、桐乡市系统级优秀共产党员、桐乡市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勤于钻研业务,科学教学沉稳踏实中不乏开拓创新,追求“有趣、有序、严谨、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喜欢教书,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用心引领学生成长。在孩子们美好的岁月里,愿能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贵人!
Q & A
名师问答
问
您对学好科学有什么建议?
答
一要重视实验,培养兴趣。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更重要的是找到研究自然规律的方法。所以,课堂上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每一次分组实验,对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现象、注意事项等都必须弄清楚。
二要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我们要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特别是在大考前,我们要去反复翻课本,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图表、阅读材料、课后练习等。
三要整理错题,对症下药。
每位同学都要准备一本错题本,专门记录在练习、考试中出现的错题,分析错因和正确解题思路,并且经常翻看,直到把错题消灭。
问
在各类大考前,家长如何有效为孩子助力,而不只是焦虑?
答
一是了解考前孩子心理。
孩子会担心考试中出现怪题、偏题和难题,导致考试发挥失常。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期末考试用于检查一个学期所学知识掌握牢固程度,出题比较严谨,不太会出现偏、难、怪等题型,正常备考即可。
孩子会害怕考试中出现各种突发因素,自己又很难平复情绪。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不要把眼光盯在最坏的事情上,顺其自然做好当下的事情就好。即使有突发因素,我们一起想办法去解决。
孩子总担心自己的知识点没有复习到位,总是心急如焚追着时间赶,以至于影响心情和睡眠。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按部就班地做好每日规划就好,脚踏实地,是对抗焦虑的最好办法。
二是了解孩子的压力来源。
来自心理上的压力——怕自己考不好,达不到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来自身体上的压力——长时间作息紧张,超强度做题,睡眠不足,身体不舒服、累、压抑。
家长如何做: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多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同时包容孩子的负面情绪。
三是了解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
不该说什么?
不要总是问“复习的咋样了”,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事实上,没有人是“复习完了”才去参加考试的,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考前焦虑和压力。
该说什么?
“我知道你学习很辛苦,要注意休息,不要太累了。”
“你已经很用心了,要相信自己能行,只要考试正常发挥,结果不会太差的。”
“你学习很努カ了,无论结果是什么,我们都能坦然接受,你就放松心情,不要有什么负担。”
“面对大考,大家都会紧张,你紧张也很正常,适度的紧张考试会发挥得更好。
“尽自己努カ认真考,正常发挥考出自己真实水平就好。”
问
面对焦虑的家长,您是怎么沟通交流的?
答
有的家长在孩子出现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时,往往表现得很焦虑,电话“轰炸”班主任。我的做法是:首先听他倾诉,当他的“情绪垃圾桶”。我认为焦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找不到情绪的出口,所以听他的倾诉并表示能理解他。然后给他建议,告诉他一两个操作性建议,他纠结的是问题本身或者结果本身,我们可以引导他从问题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当他在你这里倾诉了情绪并得到了建议,焦虑情绪自然得到了缓解。
问
面对青春叛逆期发脾气的孩子,您对家长有怎样的建议?
答
当班主任期间,很多家长和我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就无法沟通了,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甩门不让进,到底怎么办?我觉得不敢发脾气的孩子,他反而可能会对内进行“自我攻击”,并不是好事。孩子发脾气一定是内心某些诉求没有得到满足。
我个人觉得当孩子发脾气时,责骂是下策,没有解决真正问题,反而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更偏执。讲道理是中策,因为当孩子情绪处于失控时,讲再多道理也听不进去,父母讲了一大堆,效果为零。我比较认同《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出的“赢得合作”的处理方式。赢得合作有三步骤:1、理解孩子的感受,告诉他“我能理解你”。家长这样说,孩子往往就愿意听下去了。我在与众多“犯错”的学生交流的经历中发现:当我第一句话表达能理解他时,孩子会更愿意和你交流下去。2、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他思考他这样做别人是什么感受。可以用自己身上的例子讲给孩子听。3、想出解决办法。我们不妨问问他有什么好的办法,引导他进行思考并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THE END
供稿:俞玉萍 编辑:徐啸扬
审核:王飞飞 监制:严秋萍
一本立体的教科书
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扫描ErWeiMa我们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