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八省联考数学试卷谈二轮复习策略》线上教研活动感悟
发布于 2021-03-27 23:27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点蓝色字关注“廊坊市高中数学王春艳名师工作室”
今天我听了杨老师“分析八省联考数学试卷谈二轮复习策略”,这节教研课,收获很多,对我今后的教学也有较高的指导作用!
首先就是本次考试注重了对数学思维的方法,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核心素养的考察,展示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考察了大多数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充分发挥了考试的引导作用,切实实现了高考的育人功能,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材的核心功能,反映出新变化,新思想,新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基础年级的教学,更要以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为主题,活动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为核心思想围绕数学的核心素养进行授课!这是对我今后教学的一个指导方向,那种给出式教学,“一个概念,几点注意,几个例题”是无法适应这种考试的!
其次就是对试题的具体分析:大部分的选择题,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应用和解答题的规范学生解题过程的要求,在我们的基础年级就要注重学生的规范书写规范答题,这也是学生数学基本功的重要一项,当然这里边更不乏一些个创新题,更考察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更体现了考察的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既考察了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功,又能把具有良好数学思维能力和具有良好数学核心素养的人才甄别区分出来,可以说给2021年的高考指明了方向。
最后杨老师对二轮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指导,也是我收获最多的;
第1个是分值的调整:这对于数学素养高的学生有利,对于中等学生挑战更大,所以对与我们基础年级更要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2个是考点的调整,那么对于我们平时的数学学习,就更应该让学生们多见见新的题型,多做一些一题多解以及一题多变式的精讲精练,也更要注重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以及转化化归等数学思想。
第3个是出题思路的调整:套路越来越少,考查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对考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即要注重学生的“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又要注重学生的“四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在今后的高考当中得高分。
第4个是新题型的出现,有多选题逻辑题,数据分析题等等,要求我们教师课堂授课,需要自己动脑筋去琢磨去思考,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解题能力等!
本次八省联考的考试方向与我们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课程数学标准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构,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学分析,这六个能力,我们也把具备这样重要能力称之为数学的核心素养;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本着这样的目标去教学授课培养人才。
2021年3月25日全体工作室成员一起聆听了杨老师对八省联考数学卷的剖析,杨老师对试卷整体研读及高考命题的趋势做了科学的判断,对所考知识点的细致分析,让我对这次考试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2021年八省联考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模拟联考,并且语数外还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可见其规格之高,八个省份的学生此次同台竞争,足以证明此次联考对之后新高考备考是具有极强导向作用的。
考试过后,许多学生都表示很难,尤其是数学,但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抱怨,而是 “验收”成果,不过这个成果不是说看自己考了多少分,而是对于此次联考命题的分析。
一、“稳”
首先,体现在对于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查,比如对于函数导数的考查,此次联考数学就出了三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与一个解答题,以往高考对这类题目的考查是“两小一大”,此次则是“四小一大”;还有对于解析几何的考查,以往是“两小一大”,这次则是“三小一大”;再一个就是概率统计,以往理科是“两小一大”,文科是“一小一大”,如今不再分文理科则考了“三小一大”;再一个就是立体几何,这个和以往高考差不多,命制了“两小一大”。由此可见,新高考对于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度都有所加大,且都是重点考查对象,而且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点,那就是新高考十分注重数学知识的运用,在概率统计模块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去掉了一些不考的知识点以及确定一些必考的知识点之后,慢慢也就使得新高考考卷具有稳定性了。
其次,试卷的稳定性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点上,题目难度分配也很稳定,以基础性+综合性的结构进行命题,关键在以往的高考中也是如此,故而充分体现了稳定性。再者,在能力素养上也体现了命题的稳定性,比如,数学运算能力的考查,数学是离不开运算的,同时它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素养,从整张试卷中就可以看出大部分题目都考查了这一能力。还有,在此次联考中可以看出数学同样也离不开数学应用,尤其是数学建模还是属于重中之重的一个核心素养。以上都说明此次联考命题与以往高考命题是一样的,因为以往的高考题也会体现这样几个特性,所以充分证明此次联考命题具有稳定性。
二、“狠”
首先,先看入门题,以往的高考题中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的前几题一般都是送分题,但是这次联考数学就根本没有了送分题,难度普遍上升,入门就让人感觉很难了。
其次,则在创新方面凸显的比较狠,其实每一次的考试命题都有要创新的任务, 当然高考也不例外,而这一次联考命题的创新却比以往力度都要大,例如第10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很多学生没有了解的知识点,是书本知识的一个延伸,例题习题的一个结论,所以不能再依据以往经验推测知识点考法,要开始纠正对于那些送分题的认识。第15题,以往的开放题一般都是简答题,此次联考则是放在了填空题,而且难度还加大了。还有多选题分值分布也进行了创新,如今全对即可得5分,部分选对只有2分了,避免了有些同学偏保守的答题方法。
通过本次联考,我们要基于教材、回归数学本源。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回归课本基本概念、原理,知道高考试题的来龙去脉,领悟教材知识与高考试题的内在联系,养成从教材到高考、再从高考回到教材的良性循环的复习习惯。
2022年3月25号参加了工作室的内部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工作室成员杨景泉老师分享自己关于“分析八省联考数学试卷谈二轮复习策略”的主题讲座,作为青年教师,杨老师的分享对我来说真的满是干货,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此次考试有实行“3+2+1”新高考模式的河北,广东,江苏等八省共同参与,是一次高考前模拟考试,对明年的新高考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这次考试反映出未来高考的新变化,新理念,新趋势。
杨老师先对这次考试进行了试卷分析,由试题来看变化,未来高考将会出现多选题,并且分值由原来的部分选对得三分变为两分,这无疑增加了考试难度,对数学素养高的学生有利,对于中等学生来说挑战更大。之前相对简单的复数数列,三角等内容本次考试加大了难度,出题方向更具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部分习题兼具迷惑性,稍不注意学生就可能会掉进命题人精心设计的“深渊”。大题上面增加了“阅读理解”类的题型,更加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要掌握数学知识,还要掌握自主学习,考察学生对新概念的自学能力,通过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体现数学文化,贯彻全面育人的要求。在出题思路上,套路题越来越少,考察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最后杨老师给出了对2021高考二轮复习备考的一些建议:1.回归课本,梳理知识,夯实基础,万变不离其宗,紧紧把握课本就能把握高考方向;2.对照新课程标准研究高考真题,把握命题方向与脉搏,明确复习目标;3.规范解题过程,确保会做的题不因为过程不规范造成失分;4.巩固完善综合提高二轮复习。
通过杨老师的分享,自己对新高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今后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一定要贯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力争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昨天杨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一下他对八省联考数学题的分析,收获满满。他讲到从命题中可以非常鲜明地看出,考察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对基础定义、概念、公式的理解、运用、掌握的情况。(2)接受、理解、使用新知识的能力。(3)运用逻辑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不再考察“难偏怪”的小技巧、小思路,但常规又常用的思路和套路还是有用的。
(1)对基础定义、概念、公式的理解、运用、掌握的情况
联考数学卷中大部分题目对知识点的考察都非常直接,直接考察相关概念的定义、原理、用途。基础扎实的考生几乎立即就能想到大致的思路方向。
这类题目中,简单的题目非常简单,根据基本运算计算就行。难题的难处主要体现在具体列条件和计算的复杂上,把大致的思路转化为一步一步具体的步骤,以及各种字母或数字运算,通常还不都恰好是整数,需要很大的淡定、细心、耐心,以及不慢的计算速度。很多情况下,就是按部就班地抽丝剥茧,一步一步地推导、计算,分情况讨论,用不到任何所谓“精妙”的解法。
这种非常鲜明的导向,以及对部分省份考生来说巨大的转变,对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以及应考技巧都需要新的方式。总的来说,就是要注重基础,非常注重基础!在学习时,一定要把每个知识块面最基础的定义、逻辑原理、常见的使用方式彻底搞清楚。对这个定义究竟定义了哪些内容、没有定义哪些内容;公式中的每个字母、符号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这个知识经常被用于解决哪些问题,比以前的方法有什么优点,等等。具体方法是思考和做题相结合。一方面,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就要认真从字面上进行思考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结合做题进行理解。通过做最简单的套公式的题目,训练出把题目中的条件对应到公式中的相应的符号中去的能力。通过做稍微有点变化的题目,训练出从不那么直接的条件中找到公式中对应的符号的能力。通过做比较繁琐的题目,训练出分析处理复杂条件的能力。通过做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掌握一些常用的思路和套路。
(2)接受、理解、使用新知识的能力
联考卷中第20题“大兴机场”题考察的是这种能力,就是提出一个新概念或者公式,然后让考生用这个公式解决比较基本的题目。基本上每次都会出现一两道,有时候没有。不过这次联考的机场题出得有些失误,第一问中规中矩没问题,第二问和高中知识脱节,条件也不严谨,变成了小学奥数题。
这类题目本身不难。首先考生要转变思想,不要默认考卷上的都是已经学过的,这几年高考已经层出不穷从没学过的内容需要“现场学、现场考”了。这类题目通常都不难,思路都比较直接,一般都停留在“直接套公式”“稍作变化套公式”上。
但是这类题目非常考察学生快速地理解和转化能力,没法从普通的做题和思考中训练,只能下意识地在平时学习时注重自己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套公式解简单题的速度和效率。但是也很难强求,因为过去从没考察和强调过这种能力,也很难进行普遍适用的教学,只能靠学生自己。
(3)运用逻辑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这种能力没有专门考察,而是融入到整个考卷的所有题目中。
数学和理科的学习考试最重要的就是逻辑推理和分析,而不是刷题经验。
2021年3月25 日晚,通过钉钉模式,倾听了固安县第一中学杨景泉老师讲座,收获多多,感触多多。
杨老师先分析了八省联考试卷。分别从选择,填空,解答题来分析。并且每一部分都给出了分值,难点,考点以及分析,分析详细到位。
记忆特别深刻的是14题,第14题答案1/3,-3 。实际上考察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但是披上了解析几何的外衣,有一定的迷惑性,只要正确理解题意,找到题目所考察的真实内容,计算量非常小。这道题非常好,简单有趣。还有第10题,第10题答案BC,考察了复数的相关知识。由于共轭复数、复数乘积的模等平时练习中可能练习少,容易产生失分。从这道题可以看出,复数并不是只考察单纯的计算,对于复数的认识,要上升一个档次。总的来说,从本题出发,复数具有数和向量两方面的性质,复数既是一个数(其计算法则类似实数),也与向量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对于复数的学习,不能沿用旧思路,要有所创新,也要重视起来,不能以简单题一概而论。平时讲解复数,一般不会涉及太难的知识,因为高考考察的复数题较为简单,但是在新课标下要提起重视,讲解到位。第21题有关大兴机场的是一道特别新颖的题型。题目中给出了一些新的定义和知识,也举例说明了,对于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成了这道题最重要的能力。学习数学,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还要学会自主学习,这其中就包括这类题型的考察,所有学生都没有学习过这个知识,在考试中,就是考察学生对于新概念的自学能力,是否能够快速的运用。试题突出对理性思维和关键能力的考查,通过设计真实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文化,贯彻全面育人的要求。所以以后在教学中要多联系实际,多多设置情境,更贴合新课标下的高考。
最后杨老师总结了数学试题发生的重大变化。
1、分值调整。多选题由原来的部分选对得3分调整为2分,对数学素养高的学生有利,对中等考生挑战更大。
2、考点调整:常考题:集合、复数、向量,命题,概率,展开式系数,圆锥曲线没有变。但试题不是平时见到的类型,变化的方面一下太多,对于学生来说不太适应,侧重考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分值最大板块为函数与导数共3小题和1个大题,以往最多2个小题和1个大题, 空间几何解答题考题直接变为应用题,没有考察课标要求的位置关系证明和空间夹角的计算。双曲线在新课标中属于了解范围,一般不出大题,这次在第21提出了一道双曲线为背景的大题,但设问方式比较常规,重点还是考查学生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以及转化化归等数学思想。
3、出题思路调整:套路题越来越少,考察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对考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高考要求我们学生有更高的数学的素养,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并且能够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新题型出现:(1)多项选择题:选择题的答案不唯一,存在多个正确选项.学生必须逐个分析每一个选项、正确推导才能得出答案。多项选择题能够准确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2).逻辑题:以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情景考查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3).数据分析题:给出一些材料背景以及相关数据,要求考生自己读懂材料,获取信息,根据材料给出的情境、原理以及猜测等,自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学生认可开放题的设计,和老师课堂上只教授结论不一样,需要自己动脑筋去琢磨、去思考。对考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二轮备考的建议:
1、回归课本,梳理知识。任何阶段都不要脱离课本,要认真研读课本习题,要突出思维迁移。课本是我们复习的根基,万变不离其宗,课本上没有高考原题,但是一定有类似题,不论考试形式考题怎么发生变化,最后都逃不出课本知识的范围。
2、对照新课程标准,深度研究高考真题,控制好难度.要认真研究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把握今年的命题方向与脉搏。
3、 规范学生解答过程。做题过程要确保会的题准确无误,不要因为表述、粗心而丢分。如果之前对规范书写解答过程要求的少,那么二轮复习将是最后的规范时间了。
新课标下改革势在必行,首先思想意识要改变,然后要行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去贴合新高考,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胜利。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