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

发布于 2021-03-28 19:10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

湘大毛研中心 



作者简介:陈金龙,男,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

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首先要把握贯穿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抓住历史的本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为践行初心使命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也是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线。以大历史观评价中国共产党历史,将中国共产党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着眼百年历史的大局,才能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多姿多彩,是一幅绚丽的画卷,透过历史的面相,存在贯穿其中的主题和主线。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1]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首先要把握贯穿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抓住历史的主流本质。那么,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是什么、主线是什么,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主线的方法是什么,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亟待回答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进行初略探讨。

01|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蕴含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之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里从为人民、为民族两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进行了阐释。201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这里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诠释,增加了为人类的维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和国际担当。2018年4月,习近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时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里从为人民、为民族、为世界三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概括,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脉络,成为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经典表达。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以人民为主体、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为人民谋幸福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全过程。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提出,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为的是消除社会不平等,改善人民生存境遇,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存在发展的重要性凸显,关心群众生活、为人民谋利益的意识得到强化。毛泽东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土地革命的开展,实现耕者有其田,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诉求。抗日战争时期,为诠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区别,毛泽东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是对党的宗旨的系统阐释,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行为特征。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在尽力帮助人民发展生产的同时,为减轻人民负担,开展大生产运动,通过自己动手,实现丰衣足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人民获得解放,有了当家作主、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解决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指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明确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解决、绝对贫困的消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提升。为人民谋幸福,这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之一。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就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提出,“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将实现民族独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全国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我们要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苦战到底。”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促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谋求民族独立的担当和努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赢得民族独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通过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十三大报告在诠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涵时,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界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诠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重申初级阶段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摆上议事日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强化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指出:“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中国梦来表达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进一步彰显了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任务,就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民族谋复兴,这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之二。

中国共产党是富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担当的政党。毛泽东、蔡和森发起成立新民学会时,就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旨趣。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不是就一国来说的,而是就国际社会而言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共产国际、苏联及其他国际组织、国家、政党的联系,在赢得国际社会认可、支持的同时,拓展自身活动空间和视野,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38年7月,毛泽东在同世界学联代表团谈话时指出,“中国的抗战,同时也就是帮助世界人民反对共同的敌人”,“世界和平不能分割,世界是一个整体,这是现在世界政治的特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关注和强调国家主权独立、自主外交和国家安全,为世界新秩序的生成和建立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路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对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履行大国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是实现人类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价值理想,是推进国际变革和重塑国际秩序的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响应和认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的搭建,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针对全球治理的重大问题、具体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国际秩序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主张和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胸怀和担当。为世界谋大同,这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之三。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之“纲”,统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从历史主题出发,才能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意蕴,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旨趣。

02|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线

历史主线是历史主题的逻辑展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为践行初心使命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也是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线,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的三维面相。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在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实现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成就的三件大事,具有标志性意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就三件大事,关键在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都用三件大事来勾勒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基于三件大事,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他指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贡献,“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贡献,“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贡献,“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从实践维度而言,就是为践行初心使命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先后经过了日本途径、西欧途径和苏俄途径,中国社会性质先后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迁,时代主题先后经历了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的演变。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从理论维度而言,就是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进理论创造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革命精神的政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包含党的制度、党的纪律的规定。比如,“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党员“在加入我们队伍之前,必须与企图反对本党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这是保持党的独立性、先进性的规定。又如,“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分应保守秘密”;“党员除非迫于法律,不经党的特许,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这是关于党员的纪律要求。党的二大通过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作出明确规定,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依据。此后,党章历经修改,对于规范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五大决定设立中央监察委员会,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古田会议的召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七届二中全会上“两个务必”的申明,党的三大作风的形成,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展开,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党的建设总布局得到调整,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各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新思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从党的建设维度而言,就是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线,从三个维度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面相,勾勒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进程,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把握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03|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主线的方法

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需要正确的方法论。以大历史观评价中国共产党历史,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着眼百年历史的大局,才能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

大历史观要求以宽广的视野观察历史,将中国共产党历史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进程中去评价,以凸显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中国近现代历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根本扭转了中华民族不断衰败的命运,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向主权独立的转变、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转变、东亚病夫到世界大国的转变,这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使世界社会主义摆脱危机、走出困境、重现活力,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这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证明,中国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经验与智慧,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理论创造也为人类思想史提供新的积累,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创造性贡献。将中国共产党历史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坐标下去评价,才能凸显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是一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要将百年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从历史阶段的联系中把握百年历史,不能简单将历史割裂开来。历史的发展具有继承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也就没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积累的经验,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道路探索、制度建构、理论创造提供了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不能将二者简单割裂开来,更不能相互否定。没有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没有改革开放前完整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就没有改革开放的顺利展开。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新时代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也是在新时期的基础上展开的。考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从不同阶段的历史联系中来审视,如此才能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包含诸多历史细节,把握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要着眼大局,不能拘泥于历史细节,更不能因为历史发展的曲折而遮蔽历史的主题主线。历史细节对于支撑中国共产党历史主题主线至为重要,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学习把握不能局限于细节,而要从历史细节抽象出历史本质,跳出历史细节把握历史主题主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一度发生“左”、右的错误,但这些错误属于探索中的错误、前进中的错误,并且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纠正了这些错误,这些错误放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全局中,是局部而不是整体、是支流而不是主流,在评价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时,不能因为局部而遮蔽整体,更不能因为局部而否定整体。跳出历史的细节,登高远望,才能一览众山小,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


总之,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是党史学习教育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才能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贡献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做出科学总结和升华。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内容转自网络媒体,如有侵权请立即反馈,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正青春丨中共一大至中共十九大极简史






追忆百年峥嵘岁月,传承奋斗青年先行。


从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起,我们党走过了波澜壮阔、彪炳史册的一百年,带领全国人民书写了无数人间奇迹、创造了无数丰功伟业。今天,“青春山东”带你回顾中共一大至中共十九大,我们一起感受党一百年栉风沐雨的奋斗历程。




中共中央宣传部今天发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标识由党徽、数字“100”“1921”“2021”和56根光芒线组成,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百年光辉历程。

曹健华:用正确的党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凸显了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决态度,为学习党史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

坚持唯物史观,在把握历史规律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唯物史观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带领全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战略、策略和举措,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我们树立了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成功范例。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党史观,关键是要用好唯物史观这个最根本思想工具,在把握历史规律中透视历史虚无主义,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妄。一方面,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全面地、客观地把握历史材料,在历史的认知中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明确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