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这件事做错了,孩子上中学后成绩一落千丈

发布于 2021-03-29 05:01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小学阶段,不少家长过早地将注意力放在了孩子考试分数的高低,其实这是不对的。


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一定要让孩子从容一些,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要更看重为孩子后面的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否则即使孩子偶然考100分,也只不过是用饿死天赋换来的“短命高分”。



1


学习能力来源于早期的阅读


从理论上讲,0-6岁是儿童的良好习惯(包括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而让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学习能力,却可以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开发90%甚至更多。


但是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


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


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6-12岁,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这六年,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海量阅读、大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


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





2


海量阅读是天赋的重要保证


一般而言,一二年级孩子每年阅读量不能低于100万字(正常是100-200万字之间),二三年级每年不能低于200万字(正常是200-300万字之间),四五六年级每年不能低于300万字的阅读量(正常是300-500万字之间,有的阅读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达到1000万字以上)。


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小学课本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阅读需求,重复的作业会挤占孩子扩展丰富阅读的时间。


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如天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哲学、艺术等等百科知识),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孩子本已经全天在学校跟着老师听课、做题,晚上还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业,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如同入海捞针,实在得不偿失。


不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海量阅读儿童文学经典如同满山种树,最后收获的是一片森林,其效果远高于入海捞针,即便捞到了也只是一根针。


之所以说,小学阶段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是因为孩子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去了,自然就没有时间大量读书,而这如同丢了西瓜捡芝麻。


这样的投入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时间换分数,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满分,对孩子的未来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



3


阅读能力决定未来发展高度


小学阶段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家庭作业而不是经典阅读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到了中学就会初露端倪。


很多中学老师都知道一种奇怪现象:


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夺来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神速,这些孩子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了;恰恰是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成绩上升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


高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进入社会后,当需要工作能力而并非成绩单来评定一个人的发展时,这种分化就更是到了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了。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甚至被老师每天都在强调的分数所迷惑,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玩,认为是浪费时间。


可是,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


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从容一些,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要更看重为孩子后面的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同花朵,小学阶段是植株成长刚打花苞(打基础)、初中是含苞待放(努力发展)、高中才是怒放的阶段(冲刺高考)、大学却是新的更高一轮回的成长过程。


为了孩子的长久发展和未来更大的成长力量,请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各方面能力、习惯培养上,才真正事半功倍,让孩子受益终生。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击关注我们吧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