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点总结,附专题设计

发布于 2021-03-30 06:57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欢迎转载转发分享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每日每篇精品推文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一)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二)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三)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四)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1.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2.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

(1)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2)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3)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一)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1)全球气候变暖: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2)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3)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二)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中学地理高级教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微博头条文章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知名校园博主,高考地理备考专家,知名地理科普平台,网络自媒体学习倡导者:一直做地理,所以最专业!
141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生物物种锐减

(1)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

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

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

(2)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

(3)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1)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2)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1)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3)西北沙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多风(暴雨、鼠害等)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导致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4)防治的主要措施:

①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②生态恢复和建设: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风固沙

绿洲地区:封沙育草(外围);植树造林(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内部)。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如开发新能源,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③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考虑下游的生态保护。

5.土壤次生盐渍化

(1)分布(我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绿洲上(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2)次生盐渍化的成因:人为方面:耕作技术落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

自然方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四、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二)可持续发展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清洁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五、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源利用率低。

3.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生态极危机区分布于东部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三)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1.调整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2.开展综合利用:以农畜产品为中心,发展饲料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

3.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沼气的利用--原料来源于秸秆、人畜粪尿,沼液、沼渣还田或养鱼。【专题复习】城市市区、郊区和农村的如何界定?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与城市空间结构

【考纲细化考题预测】
本专题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第二部分是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考查环境问题的分布、表现及危害,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从考查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坐标图和文字材料等图表为主,题型为选择题、综合题并重,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今后仍将是考查的重点。从考查能力上,注重图表资料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识记、迁移能力与人们关注的实际问题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考复习应注意:(1)今后可能仍以关注环境问题为主,考查环境问题的表现、危害及治理措施;(2)树立正确的环境观,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相关问题也可能是出题的焦点(3)今后应关注热点时政材料,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4)针对有关资料,分析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5)运用案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考点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1.人地关系的演变

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1.以沙尘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粮食问题等热点为切入点,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地区分布差异及解决措施。

2.以生态环境破坏区、海上航线的石油泄漏、沿海赤潮、咸潮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

3.以会的农业问题、工业布局调整等,考查其生态、经济、社会意义,进一步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个人所具备的可持续发展素养

4.以我国某些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典型案例考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分布
1.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资源短缺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

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

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等

建筑工地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件、海上石油泄漏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 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 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