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有“解题大招”吗?
发布于 2021-04-01 14:13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很多人认为多做题就能学好语文。也有不少人问我,语文有没有“解题大招”。
作为一个职业教育者,我深知在当下的中小学,课外培训已覆盖所有学生,似乎非培训不能学,全民培训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随之而来的,则是类似“找一线名师,学解题大招”“独家大招,秒杀重点题型”“考点题型精准把握”“10秒解题,秒出答案”的教培口号铺天盖地、狂轰滥炸。既然其他科目都有“解题大招”,那么作为主科的语文,有没有“解题大招呢”?
当然没有。
社会上的教培机构很多,但是语文课却很少。原因在于经过多次尝试,学生和家长发现,补语文课的效果最差。这是因为,语文学科天生具有抵制应试主义训练的强大基因。语文考试考查的重点并不是学生的做题能力,而是语文学科素养。语文考试的题型非常灵活,并且种类繁多、细碎,几乎很难用题海战术逐一破解。阅读量贫乏,不会读书,语言应用能力差,这些问题根本不能用做题、补课加以解决。于是,当某些教培机构的逐利行为与教育严重“内卷”下家长们的从众选择合谋,将那些没有选择权、缺乏判断力的孩子们像赶羊一般赶进补课教室时,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居然神奇地独善其身了!
我再次强调,语文学习本质上是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写作能力等一系列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是语文素养日积月累、集腋成裘、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学好语文需要读书和写作,需要在情景中运用,需要思考、交流、质疑,但唯独不需要疯狂地做题、研究所谓的“解题大招”,至少是不能仅仅做题。那种所谓的“解题大招”,直接把解题技巧和解题套路强行灌输给孩子们,看似让孩子们取得了时间和效率上的优势,但是却精简掉了学习流程中最重要的思考、论证、试错等环节,短期的分数速成的背后则是孩子们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伤害。换言之,这种“解题大招”牺牲的是孩子们持续成长的动力和潜力。
我坚持认为,学好语文所需要的的一系列能力、一系列的素质积累,通过组织高效率的深度阅读、读写结合活动都可以实现。这也正是目前我持之以恒地在做的语文特色课程。
遗憾的是,忽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迷信题海战术的,除了教培机构,还有很多家长、孩子甚至教师。我曾经在所教班级组织全员读书活动,后来被迫停止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有些人看来,读书是浪费时间。除了做题,其他的都不是学习。让孩子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读书、写读后感,是不务正业的表现,远远不如让孩子刷题来得有效。有些孩子读书读得很细,读过以后喜欢自主思考,这其实是很难得的高质量读书习惯,但是家长却认为这是“磨蹭”,是低效率,妨碍了做题的时间。有人觉得,如果老师布置一张卷子给孩子们做,哪怕做两个小时,也是值得的;但是如果孩子花费两个小时甚至是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读书,则是不务正业。平时不让孩子读书,嫌读书浪费时间,考试后却嫌孩子的语文成绩考得不好。成绩不好,我没办法。不爱读书、不会读书的孩子我教不好,哪个语文老师也教不好。
所以,别再问我语文有没有什么“解题大招”。学好语文靠的不是“解题”,又哪来的什么“大招”?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