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古建之美——0基础读懂中国古代木构建筑
发布于 2021-04-03 04:26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本课程正在半价拼团中!
梁思成先生言:“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了解中国的古代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是认知我们的文明文化的重要途径。
经过长达半年的策划,行谈社特邀国内顶级院校专家学者和活跃的民间古建筑大咖,共同打造“0基础读懂中国古代建筑”的系列专题课程,以飨热爱古代建筑的朋友!
本课程正在半价拼团中!

佛光寺东大殿

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史的“源起”
佛光寺东大殿——中国建筑“第一国宝”
1937年,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行重新发现了隐藏于五台山豆村镇山峦间的佛光寺。寺中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的东大殿雄踞于高台之上,单檐庑殿顶,七间八椽,斗栱雄大,出檐深远,是我国仅存的三座唐代建筑中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被誉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第一国宝”。
本期讲座将从梁、林重新发现佛光寺的经历展开,梳理佛光寺建造和修缮的历史,全面剖析东大殿柱网、斗拱、梁架等核心建筑结构,分析东大殿的设计方法与特点,通过对比历代典型建筑,解读唐代木构建筑的时代特征与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结合殿内保存的唐代雕塑、壁画及墨书题记,赏析唐代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
主讲人/朱岩
古建筑研究者、自由撰稿人,已发表多部古建筑及文化类著作和译作,在《中国美术报》“营造学社成立九十周年特刊”发表头条文章《中国营造学社之路》。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职于北京顶级中学北京四中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十余年来,系统性考察、记录散落于中国大地、特别是山西省境内的古建筑遗构,策划组织专业性建筑考察旅行数十次。
部分PPT截图





如翚斯飞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屋顶

内容简介
认识古建筑第一课:
如翚斯飞——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屋顶
千古源流——历代屋顶演变
梳理从先秦到汉魏,再到唐宋明清的屋顶发展脉络。
秩序规则——古代屋顶制式
通过众多屋顶式样的介绍,普及古代建筑屋顶知识,简述建筑中的等级规制,并认识一些特殊的屋顶样式和复杂的组合屋顶。
万类霜天——屋顶装饰艺术
脊饰与套兽、山花与悬鱼……从工程角度解释屋顶装饰存在的意义,并从瑰丽纷繁的装饰艺术中看见古人的精神世界。
争奇斗艳——各地屋顶特色
地域之大,民系之多,中国各地的屋顶拥有不同的建筑及施工方法,也有迥异的表现特色。
哲学与美——屋顶构建思想
通过欣赏建筑美学,理解建筑文化,达到剖析构建思想。
主讲人/黑敀
知名历史古建博主、中国民族文化数字库签约作者
部分PPT截图





中国宫室建筑的缘起

内容简介
中国宫室建筑的缘起——以二里头为中心
坐北朝南、封闭式结构
中轴线布局、型土木建筑集群
多进院落与单体大四合院……
早期宫室建筑筋脉初现
主讲人/许宏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1999~2019年,主持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著有《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先秦城邑考古》等书。

行谈沙龙讲座现场
部分PPT截图




乾隆时期皇家建筑营建

内容简介
乾隆时期皇家建筑营建
清乾隆帝在位的六十年间,在帝王与信徒双重身份的影响下,于三山五园、北京、承德、遵化、五台山等处,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活动。内容涵盖宫殿、园林、寺庙等各种类型。各类建筑普遍规模宏大、规制新颖,在充分体现其个人喜好的同时,也全面细致的展现了清代中前期的社会政治形势与物质文化特征。
主讲人/陈捷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美术、建筑艺术与遗产保护。
部分PPT截图





斗拱与梁架

内容简介
斗拱与梁架
斗拱是什么,有什么基本类型
从现存早期建筑看斗拱与梁架的关系
如何区分出跳与铺作
最常见的五铺作与双抄双下昂七铺作
从山西现存案例中看梁架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主讲人/宇文祭红
知名古建博主、建筑景观设计师。作为山西人对山西古建筑非常熟悉,长期研究木构建筑的斗拱、梁架等并制作结构图。
部分PPT截图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