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地毯式”自主学习过关自查表
发布于 2021-04-03 05:53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统编教材五下第1单元
“地毯式”自主学习过关自查表
要识记、过关的内容 | 熟练程度 (易错处) | ||||||||||||||||||||||||||||||||||||
单元首页
【人文主题】 ★童年往事。本单元共编排四篇课文,包括《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雅子弄冰》《村晚》),皆描写儿童生活。
【语文要素】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前教材中,已经安排过“抓住关键话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想想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等语文要素。学生已经学握一些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本单元意在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习作要求】 ★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习作话题“那一刻,我长大了”从单元主题“童年往事”延伸而来,让学生在了解他人童年的同时,关注自己的成长历程。
| |||||||||||||||||||||||||||||||||||||
1.《古诗词三首》
一、会背、会默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知诗人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看注释 ①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②耘田:除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供:从事,参加。
明诗意 白天锄草在田里,夜晚搓麻在家中,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悟诗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诗人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读来意趣横生。
二、会背《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知诗人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著有《诚斋集》等。
看注释 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④磬(qìng):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⑤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明诗意 清晨,儿童将铜盆里冻的冰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铮。敲的响声穿过树林,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水玉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们把它给敲碎了。
悟诗情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三、会背《村晚》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知诗人 雷震,宋朝,籍贯,生平事迹不详。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看注释 ①陂(bēi):池塘的岸。 ②寒漪(yī):水上波纹。 ③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④信口:随口。
明诗意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慢慢朝家而去,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悟诗情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们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四、课后习题 1.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①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参考答案: 盛夏,农忙时节,大人们都在干活,小孩子们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但他们也都不闲着。你看,在一个茂盛的桑树下,几个孩子正在学着大人的样子:刨坑,插苗,掩土,浇水。别看他们年纪很小,却学得有模有样。虽然在树阴下,但忙活的大半天,额头上全是汗珠,有几个孩子干脆脱下上衣,光着膀子在忙活。再看他们的小脸和身上,全都是泥巴,就像一只只脏兮兮的小花猫一样,让人忍俊不禁。
②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参考答案: 早晨起来,虽然天气寒冷,但仍然阻挡不了孩子们玩耍的兴致。他们来到院子里一看,铜盆里的水早已结成厚厚的冰。他们把铜盆翻过来,扣在地上,再朝着盆地使劲敲击,哈哈!一块完整的冰块出来了!这时,一个小男孩找来一根麦管,对着冰块用力吹。你看,他的腮帮子鼓得高高的,就像一只吹起的青蛙。其他的小孩子一起喊:“加油!加油!加油!”哈哈!冰上终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穴。于是,他们又找来一束彩丝,从空穴中穿过,再打上活结,提在手上。一个晶莹透亮的冰制打击乐器就完成了!一个孩子提着,其他的孩子围在四周,不时地用小手在冰上打击着,就像立春时节大人们在迎春仪式上“打春牛”一样。虽然他们的小手都冻得红红的,可是再冷的冬天也冻不住孩童们的快乐!
③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参考答案: 傍晚,夕阳西下。大人们都收工回家,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放牛的孩子们也都陆陆续续骑着牛儿往家赶。晚风轻轻地吹着,吹走了白天的炎热。你看,走在最前面的这位小牧童,他侧身坐在牛背上,身子随着老牛的步伐轻轻晃荡,就连那一双小脚也不安分,一前一后仿佛在打着节拍。他的手上拿着用脱空的树皮做成的笛子,使劲地吹着。虽然听不出他吹奏的曲调,但清亮的笛声中,那份轻松和快乐也怎么也掩饰不住。
2.根据故事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参考范例: 《村晚》改写
在一个安静的傍晚,夕阳映红了天空。不时飞过几只小鸟啾啾地叫着,那是归巢的鸟儿向大自然不舍的依恋。 一汪清澈的池水映入眼帘,绿茵茵的小草舒展着腰肢轻轻随晚风起舞。池塘里溢满了水,哗啦啦,哗啦啦,飞出了一连串美妙音符。太阳将要落山,落日的余晖映照着天边的云彩,迷人艳丽。渐渐地,太阳带着它那艳丽的色彩悄悄地走到了高山的身旁,一点一点地被山峰慢慢地吞没,很快消失在微微荡漾的池水波纹中。
柳荫下,悠闲地走来了一头黄牛,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赞叹傍晚那美丽景色。牛背上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一顶歪斜的草帽,身披一件褪了色的小褂子,腰系一条草绳,下身着灰色小短裤,光着脚穿一小草鞋。 只见他手握着小短笛,悠闲地吹着细细地笛曲。那稚嫩悦耳的笛声,时而婉转,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小牧童渐走渐远,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有那跳跃的笛音仍然隐隐约约地在淡淡的暮霭里飘荡。 | |||||||||||||||||||||||||||||||||||||
2.《祖父的园子》
一、重点字词①蚂蚱:蝗虫的俗名。 ②绒毛:物体表面上连成一片的纤细而柔软的短毛。 ③光芒:向四面发射的强烈光线。 ④随意:随着自己的意愿。
二、易错音、易错词 1.字音 明晃晃(huǎng)蚌壳(bàng)倭瓜(wō) 2.字形 蚂蚱 拔草 承认 拴着 水瓢 三、多音字 晃:huàn—晃动 huǎng—晃眼。
四、本文主题 本文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生活,表达了“我”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与依恋,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五、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参考答案: 祖父的园子里有蜜蜂、蝴蝶等昆虫,有樱桃、榆树等花草树木。
在园子里,“我”跟在祖父后面模仿着他干活,比如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水等;“我”还热衷于做各种有趣的事,比如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等。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①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感受:园子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都是“我”的好朋友,“我”爱园子中的一切。
②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感受:因为“我”在园子里感觉十分自由,所以觉得黄瓜也是自由的。“我”将自由的感受寄托在了黄瓜上。
3.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参考答案: “阅读链接”是小说《呼兰河传》的结尾,原本依恋、热爱的事物消失了,原本鲜活自由的事物萧条了,表达了“我”对祖父、对园子、对已逝去事物的深切怀念之情。
| |||||||||||||||||||||||||||||||||||||
3.*《月是故乡明》
一、重点字词 ①烟波浩渺:烟波,雾霭苍茫的水面;浩渺,水面辽阔。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②篝火:古指用竹笼罩的火,今指在野外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③澄澈:清澈,水清见底。 ④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⑤巍峨雄奇:巍峨,高大壮观,雄伟矗立的样子。雄奇,雄伟奇特。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非常奇特。
二、易错音 徘徊(pái huái)烟波浩渺(miǎo) 篝火(gōu)澄澈(chéng chè) 风光旖旎(yǐ nǐ)无边无垠(yín) 碧波万顷(qǐng)莱(lái)芒湖 点缀(zhuì)
三、多音字 燕:yān—燕园 yàn—燕子
四、本文主题 本文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作者离乡后的思念之情。
五、阅读理解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感受。 参考答案: 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场院上数星星、古柳下点篝火、坑边望月等童年往事,抒发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深深怀念之情。
六、课文拓展
1.关于杜甫的“借月思乡”诗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意】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2.关于作者季羡林
| |||||||||||||||||||||||||||||||||||||
4.*《梅花魂》
一、重点字词 ①漂泊:比喻行踪不定,居无定所或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②玷污:弄脏;污损。 ③郑重: 严肃认真。 ④秉性:性情;天性。 ⑤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二、易错音 葬身(zàng)腮边(sāi)老干虬(qiú)枝 缭乱(liáo)凉飕飕(sōu)华侨(qiáo) 眷恋(juàn liàn)
三、本文主题 本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的经历,表现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
四、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再和同学交流你对题目的理解。 参考答案: 课文写了5件事:①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到思乡的句子会流泪。②“我”弄脏墨梅图,外祖父罕见地发脾气。③外祖父因年龄大不能回国,竟像小孩子一样哭泣。④离别前一天,外祖父送“我”墨梅图。⑤离别当天,外祖父到船上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表现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
课文题目“梅花魂”不仅是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精神的体现,也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坚守爱国之情的写照,更是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 |||||||||||||||||||||||||||||||||||||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问题清单
问题清单使用: 1.问题选择。可以从不同方向提问,也可以围绕一个话题提出多个问题。
2.记录基本技巧。一是记要点,用关键词语的形式记录主要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二是记亮点,对方说话中有意思或引发自己疑问的地方也可以记下来。
3.汇报要有条理。先汇报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再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或者先说说自己的感受,再借助记录的内容具体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 |||||||||||||||||||||||||||||||||||||
《语文园地一》
一、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说一说。
参考答案: 第一个例句写了“太阳光芒四射”的情景,通过人、蚯蚓、蝙蝠的感受和表现突出了“亮”的特点。
第二个例句写了八月酷暑的情景,通过鸡、狗、蝉的表现突出了“热”的特点。它们都是先点明某个情景突出的特点,再描述体现这一特点的不同表现。
范句示例: 冷:刚一出门刺骨的寒风就从四面八方突袭而来,头顶上干枯的枝桠迎风摇摆,似乎下一秒就会断裂。鸠鸟发出沙哑的呜咽,和着冰冷的空气回响在灰暗的天宇。我裹紧了厚重的长外套,像驼鸟般恨不得把头全缩进围巾里,却仍然得不到一丝暖意。
吵:下课了,教室里跟炸开了锅一样,似乎车祸现场一般拥堵吵闹,整栋教学楼都飘着我们班的吵闹声。
2.想一想下面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参考答案: 这三组句子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对比进行了强调,表达了对某个事物强烈的感情。不同之处:使用了“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比不上”“也比不上”“远比不上”等不同的表示对比的词语;第一个例子中和“心爱的小月亮”对比的事物很多,第二个、第三个例子中和“家乡园子里的桂花”“姑爹的小渔船”对比的事物只有一个。
范句示例: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有的人捐出自己多年的积蓄,为的只是帮助那些素未谋面的求生者;而有的人却对此嗤之以鼻,加以讽刺。这两种人的道德行为孰优孰劣,差距又是何其大也!
二、日积月累 1.知诗人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2.看注释 ①吟:诗体名称。 ②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③临:将要。 ④意恐:担心。 ⑤归:回来,回家。 ⑥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⑦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⑧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⑨报得:报答。 ⑩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3.明诗意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