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生长:高中语文新教材里的作文练习

发布于 2021-04-11 17:23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近日读朱蕊的散文《不假思索》(韩小蕙主编的《2018年中国散文年选》),因而撞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即《见证》。岁月里,总有一些行动上不假思索的人,如电影《毕业生》里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本恩,或者J.K.罗琳笔下的凤凰社成员,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他们或为爱情,或为理想,或为信念挺身而出。

这让我想起张惠妹哼唱的《勇敢》:“黑暗中寂静伸出的双手,冰冷的空气像火害怕又收手,路太远谁的眼神永远。”在面对新事物时,很多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

哪怕无利可图,哪怕千难万险,哪怕万劫不复,他们依然一往无前。

生活中,学生学得很苦,很累,关键是否有效,学到的知识是否是“知识”?除了知识,教育生活中是否还教“常识”?这一切似乎都很茫然,没有答案。

2020年,高中新教材全面实施,语文新教材破土而出。作文作为“读写一体”的教育理念是否生根发芽?能不能开花结果?学生如何应对作文与考试?有多少一线战士在观望,又有多少庖厨中人在提刀四顾,踌躇满志?”

阐述自己的观点,首先得把观点想清楚,“想”是“写”的前提。写之前,把要表达的观点梳理一下,看主要针对什么,解决哪些问题,观点是否正确,有没有说服力。有时还要设身处地想想读者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是否能接受,如何才能以理服人。只有预先“想明白”,下笔才能“说得清”。很多时候,文章观点含糊不清,牵强附会,很可能是因为自己事先没有“想明白”。(《高中语文必修下·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第19页)

翻开我们的课本,作文指导终于论及了写作发生学。教材开始谈作文的思考之根,谈写作意图,谈目的,谈角度,谈思路,谈结构。比如“文章选用哪种结构来阐述,要由写作的意图和观点本身的特点来决定”。

静态的写作终于活了。写作不再只是结果,也是活动,是一个过程,一个艰辛而有趣的过程。作文由二维认知向三维认知挺进,的确是一大进步,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领路人则应该身体力行,率先出发。那些所谓作文技法,所谓的“三年不教,考前磨刀”“写作技巧就是作文全部”的认识是否应该停下纷乱的脚步?

教师写作水平跟不上课程改革节奏。

行政化事务工作挤占了学科专题研究的时间。

急躁和浮躁情绪游荡在校园里。

知识本位下的反复训练使教育逼仄,低效的勤勉野蛮生长。

自身视野狭窄导致学生学习“矮、穷、矬”。

功利主义的成绩观和终生学习的成长观格格不入。

……

我们不妨看看如今的高中作文架构。

高一必修下教材架构1

高一必修下教材架构2

高一必修下作文设计

注:黑色字为课本“任务群”原有内容,红色字为本文作者所加,紫色字为课本写作知识短文。

这样的处女地需要我们艰苦卓绝地开垦,需要钻研和践行。

这样的任务也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资源的支持。

这样的事业更需要决心和不假思索的闯劲。


写作,最要紧事还是读书。这本书,不一定是沉甸甸的纸质书籍,也可以是社会的点滴,心灵的丝丝缕缕;但是,我以为,纸质的书籍固不可少,而现在是,该读书的人太少,去认真思索和感悟的人太少。

我们说的太多,做的太多,静悟的时候太少。

近日在读陈嘉映的《走出唯一真理观》、达尼·拉赞里埃的《穿睡衣的作家》,读汪曾祺的《老学闲抄》《此间风雅》,读大西克礼的《幽玄·物哀·寂》、日本建筑美学的“间”,读徐大军的《名士派》、读金一南的《苦难辉煌》,读桑格格的《不留心,看不见》……人是需要闲暇的,闲暇中有一点思想的挑衅,有一点清淡的雅致,有一点历史的回味,有一点生活的窥视,诸如此类。

生活不是挣命,亦非苟且、无奈、心酸,更不只是“有用”。生活不一定只是“是”,可能它就在“是”与“非”之间。写作是平行宇宙间的虫洞,会让人发现生活深层次里的无限可能。

比如发现孤独或者慰藉。

读书或者写作,大概不能干别的,但至少可以照亮自己。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网络,谨表谢意!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