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 | 中考热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
发布于 2021-04-11 20:18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部编版历史7-9年级上册微课资料汇总
部编版历史7-9年级下册微课资料汇总
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复习微课汇总
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ppt课件汇总(新增)
中考历史热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知识链接:
一、中国古代与农业、农村、农民有关的知识
(1) 生产力进步与耕作方式改进(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2) 土地私有制确立与小农经济产生(私田到自耕农经济)。
(3) 政府重视促进与保护农业发展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唐太宗“存百姓”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慎刑,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等)。
(4) 古代思想家关注民生与和谐:孔子思想中的“仁”、“德”、“中庸”;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二、历史上农业领域社会保障的措施
(1)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者在防灾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措施
①一是兴修水利,治理河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兴修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著名水利工程。秦汉以来,治理河患就一直是一项国家急务。
②二是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常平仓和义仓。始于汉朝的常平仓,主要设置于各省州县,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官仓。义仓起于隋朝,它在政府监督下由民间自行管理。
③赈济是各级政府为帮助灾民渡过眼前难关而无偿发放救济粮款的救灾措施。具体形式有发放救济粮款的谷赈、银赈;官府利用赈济钱粮兴办治河、修筑塘堰、海塘等工程的工赈;政府给灾民施粥、发放衣物等的粥赈、布帛赈等。
(2)中国近现代史
①《天朝田亩制度》的抗灾减灾措施(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资政新篇》中的抗灾救灾措施(兴办保险事业和慈善机构等)。
②抗日根据地困难局面与大生产运动: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面临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
③新中国抗灾减灾: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最终渡过难关。
④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其不足。
三、新中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生产关第的调整
1.实行土地改革
(1)背景:旧的封建制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概况: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3)影响: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实行农业合作化
(1)背景:农村土地改革后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和剥削现象。
(2)概况: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
②第二阶段是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
③第三个阶段是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
④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总到农户总数的87.8%。
(3)意义:
①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②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一环,最终确立了土地公有制,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大量原材料。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①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2)内容
①经济体制: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③产业结构调整:1984年改革进入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④改革统购统销体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3)意义: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4.农村经济改革新方向:土地流转
(1)背景
①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拉大,农村人口转移,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化经营不适应农业规模化发展。
(2)内涵: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3)形式: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命题视角:
1.古代统治者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制定相关的政策,推行相应的改革;
2.新中国促进农业发展的改革措施;
3.新中国关注的三农问题
4.精准扶贫
【小试牛刀】
1.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2.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3.明末,《沈氏农书》记载了浙江嘉湖地区农民每月的事情安排。例如,打铁扒、锄头、桑剪,买蓑衣、箬帽、牛壅、粪、羊草、小鸭、茧黄,雇匠做车扉、鹤膝、修蚕具等事项。材料反映了该地
A.商品经济已经高度发达
B.农业生产仍具自给自足性质
C.地区分工协作日趋明显
D.农业与手工业呈现均衡发展
4.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这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
A.刀耕火种土地利用率低
B.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出现
C.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D.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确立
5.汉初实行上计制度,要求郡国在年终将该地区的经济收支、户口多少、土地面积的数量、耕地增减、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治安等状况统一上报到朝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定各种有关政策的依据。这一制度
A.限制了土地兼并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加强了国家治理
D.解决了王国问题
6.“从公元25年到公元140年之间,汉代的人口从5900万减少到4800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豪强势力,隐匿人口
B.农民起义导致人口减少
C.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D.军阀割据,战乱不断
7.北宋太宗年间规定,各地如有缺少种子、土田、男丁者,农师与本乡耆老可明立要契,召集余夫,举种借粮,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这一规定
A.体现了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劳动
B.推动了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C.加深了农夫对地主的人身依附
D.顺应了农产品商品化发展趋势
8.《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芝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A.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B.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C.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D.实现了社会的公正
9.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个无名氏的纸上作业……太平军后来所实行的,还是最简单的老办法——‘照旧完粮纳税’。”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A.未反映农民阶级现实愿望
B.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C.顺应了近代化的发展要求
D.揭示近代民主革命任务
10.1903年,孙中山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均,他时必有大冲突。”为此,他主张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