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8】2021界北京高考备考话题作文(八):玩儿
发布于 2021-04-11 21:52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话题作文1】|2021届北京高考备考一模话题作文:赢
【话题作文2】2021届北京高考备考一模话题作文: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话题作文3】|2021届北京高考备考一模话题作文:愚弱的国民的精神
【话题作文4】|2021届北京高考备考一模话题作文:底色
【话题作文5】|2021届北京高考备考一模话题作文:爱国与责任担当
【话题作文8】2021界北京高考备考话题作文(八):玩儿
【原题回放】2018年西城区二模古人教子曰:业精于勤,荒于嬉。现代教育家说:研究“玩儿”这一丰富的源泉,是我们的任务。以《中国古代漆器》《明代家具珍赏》《蟋蟀谱集成》《北京鸽哨》等“世纪绝学”享誉中外的文物鉴赏家王世襄,总结自己一生时说:“我这辈子没干别的,净玩儿了。”也有人说:玩物丧志,靠玩儿难以成就大事。请以“说玩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作文解析】1、作文类型:争议体单概念作文2、核心话题:玩儿3、话题分解:正面的“玩儿”,负面的“玩儿”
【标杆文】
说玩儿当“玩儿”不陷于低俗时,它便是人生的奢侈品,是文化的摇篮床。玩儿是一份热爱。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同冬眠的走兽一样,总想出去玩儿,把春日的阳光接到身上。孔子乐在暮春“浴乎沂,风乎舞雩”,甚至要唱唱歌“咏而归”。春游之乐跨越千年。清代《满井游记》的作者在早春郊游,赏玩的是林间走兽、对弈游人、驴上红装。郊外先迎来春天,这里比城中热闹、有生机,作者欣喜于春光,笔下字间溢满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于现今碌碌于城市中的人们,那份热爱常不得以被工作,被柴米油盐淹没,成了奢侈品,成了远方,似乎只有去丽江去九寨的度假才是“玩儿”。但这奢侈品其实就在手边。或一盆花或一卷书,集邮集烟盒集报纸。汪曾祺说:“人总要爱着点什么。”爱点,玩点,人生的美好在于这种“奢侈”。玩儿是一份传承。不低俗的玩若再雅再专些便是文化的摇篮床。中国文人玩的最普遍的大概是诗词。从屈原身披木兰饮食朝露,到王羲之修禊日曲水流觞,更有宋人凡井水处能歌柳词。诗词发于心,本是自己写给自己或解忧或叙乐的。诗的功利性比起文章还是弱太多,更多人是在吟安一字,捻断千茎的推敲中“玩儿”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对和时常比独吟有趣。或同游或通信,作诗的人多了,诗便成了中国的文化名片。一些老戏迷“玩儿”着听戏唱戏,若少了他们文化中可能要失传了牡丹亭下的生命觉醒,夜奔梁山的无奈怨愤,四面楚歌中的深爱无悔。文物鉴赏家王世襄著多部“世纪绝学”成书,总结自己一辈子“净玩儿了”。他玩儿的事物中蕴含着文化,别说他著书研究了,光是多他一个来玩来爱便是一份传承。众人玩儿了千年的东西不就成了文化的载体吗?只要不是沉迷不是低俗,玩儿不丧志,反而是个人也是民族文化的一口活泉。说玩儿
韩退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古人因此而教子,让他们勤奋学习,怵惕玩乐。我认为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何谓“玩儿”?勤也是玩,嬉也是玩,两者之间的差别只是在于一个“业”字。“玩”,即对某事某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这样的兴趣若置之于“业”上,则为勤;放之“业”外,则为嬉。“业”又为何物?如事业、主业、产业之类,就是正确的时间地点人物该做之事、该操心之物。“玩”在业上,即为勤。人若用他无穷的兴趣化为无穷的时间和精力,再投之于该做之事上,必然会收获丰富的回报。文物鉴赏家王世襄沉迷于文物之乐,认为研究文物就是“玩儿”,于是写出世纪绝学。文物鉴赏对于他来说是“玩儿”,然而又何尝不是一种“勤”?吃货苏东坡酷爱美食,经常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研究,甚至发明了许多闻名古今的菜谱,比如著名的东坡肉。钱穆醉心于国学研究,闻一多“何妨一下楼”,这些将毕生精力投入研究的大师们被无数后辈敬佩,他们的勤奋研究学习在自己眼中只不过是“玩儿”,但在旁人眼中就是勤奋。因为兴趣所迸发出热爱,从而推动他们勤于业,收获丰富的成果。这就是“玩”在业上所益。“玩”在业外,则为嬉。古人所说玩物丧志即是如此。实际上,“玩物丧志”的意思是“玩业外之物,丧失对业的志向”,从而轻则庸庸碌碌一事无成,重则有家国性命之虞。轻者如沉迷网络小说不可自拔从而学业一落千丈的少年们,他们的主业是学习,不将“玩”置于对学业的渴求之上反而置于本业之外,就是“嬉”而非“勤”,长久下去后果不堪设想。重者如沉迷于治国之本业外的皇帝们,他们所在的位置容不得一丝差错,一旦玩于业外必将乱国。天启皇帝酷爱木工,整天在皇宫中打造木器,不理朝政。若他是木匠,则玩木具为勤,体现工匠精神;但他贵为天下之主,“业”非木活而是国事,这样玩则为嬉。果然民怨沸腾,天下大乱。因此“玩”在业外,不堪设想。沉迷书画的宋徽宗使得靖康之耻发生,沉迷诗词的李煜也不得不接受“归为臣虏”“垂泪对宫娥”的结局。这就是“玩”在业外所害。因此,我们更应该“玩”在业上,这样才能精于业。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业”毫无疑问是指学业;只要我们对学习怀有兴趣,抱有一种“玩”的态度,倾心并投身于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一定会受益无穷。说玩儿业精于勤,荒于嬉。古人的教子名言沿袭至今日,一如多少人坚信玩物丧志的真理不废一如江河万古流。科举不再,专制家长犹存。古籍翻新成了花花绿绿的练习册,这一代的孩子便注定无涯学海里苦作舟。犹记一次采访,被访家长在谈及自家孩子周末无休的六个兴趣班时不由些许自豪。问及孩子何时休息时,她的一句“课间”,在玩物丧志的这面大旗下,竟是这么地理所当然。拒绝玩乐是我们一向的传统,事实上,这是史书中记载的尚未结痂的伤疤。赵佶,李煜,他们为“玩”承担千载骂名,为铁骑下破碎的山河和泪尽胡尘里的遗民负责。我们民族因玩而承受的剧痛是如此强烈,以致于彻底麻木理性的分析,便专横地抹杀玩乐至今。只是,压垮盛世的不是轻薄的诗词歌赋,而是暗无天日的朝纲。玩本无罪,罪在不治民生国计,却奈何担责。就连古人也承认,玩并非根本的祸首。“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尔。”试想一下,倘若不生于帝王之家,赵佶和李煜将会成为何等的艺术大家?我们不可也无法否认他们在艺术上的造诣,他们只不过是选错了职业。若为诗人画家,他们所谓的玩物丧志,必将助其成为一代大家。只是,帝王之命为上天所选,而一心企盼孩子成为医生、律师、公务员的家长们,自己为孩子选择了命途。绘画天资的医生,沉迷写作的建筑师,到头来不过是不务正业的帝王们,殊途同归的不幸结局。我们没能正确对待玩并把其发展为孩子一生真正梦想的职业,在强加的选择失败后,又奈何归罪于玩本身。荷兰的列文虎克自幼酷爱镜片。一次机缘巧合,他用特殊方法嵌合了放大镜,随意地观察周遭。在我们以为的玩物丧志中,他发现这可以极大地提升放大倍数,第一种显微镜也就此诞生。常有人认为这不过是运气。我却认为这如果真是运气,那么便指他没生在荷兰王室,更足够幸运地没有逼他做教士或法官的父母,从而向世界佐证了顺应“玩儿”,才是人生最好的诠释。深夜,银汉流光扫过,一如前人已逝而未来犹存。每一颗遥远的星辰都是一个孩子最美的梦想,我愿他们都能在玩中把握自己的幸福。星光流转,愿此夜非昨。说玩儿
“玩儿”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词语,花样众多的娱乐活动贯穿古今,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古有《兰亭集序》中“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品酒聚会,今有桌游纸牌、电脑手机游戏让人身心愉悦、投入其中,玩出意义才能使“玩儿”登入大雅之堂。古代先人的“玩儿”中蕴含着无限雅趣与文采。由于古代并无电子产品等科技,自然的风光对他们便产生无穷乐趣。约上三五友人到山中小聚,在自然的熏陶下诗句文章自然流露出来。《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随宾客来到琅琊美景,在云卷云舒、野芳佳木中回归自然,饮最清冽的酒,食最自然的野味,太守便抒发出乐众人之乐的雅趣与风尚,成为千古奇谈。苏轼与众人乘小舟游玩“小赤壁”,看到水光天接之景,触景生情,回忆起古代赤壁的“旌旗蔽空”“舳舻千里”,不禁感叹“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继而抒发自己“遗世独立”而超然的心态。古人从自然中寻找玩乐的乐趣,把雅趣用心中情感、腹中学识加工成文采,玩出了游玩的高尚意义。现代的玩儿令人堪忧与痛心。在快节奏的社会风气下,人们追求快捷、易实现、浅显易懂,不惜滥改历史人物、史实。在“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中,身为刺秦王的侠客荆轲竟变成带猫尾的小女子,尊为“诗仙”的大诗人李白变成剑客“仗剑走天涯”,有着“兼爱非攻”理论的思想家墨子化身为身着铠甲的机器人……为了更吸引玩家而失去了民族文化的根,这样的“玩儿”只是提供一时的乐趣,在短暂满足感的背后是文化历史的空虚。“玩儿”一旦失去了意义而沦为提供快感的工具,也就不会长久流传、影响深远。但现代的“玩儿”还有希望与有价值的意义。一款上线于苹果APP的“榫卯”将古代木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性地在手机屏幕上展现木头被加工到成品的过程,充分让人们体验到我国传统木匠品拼插、打磨、上色之美,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机会。刚刚登陆在steam平台的“冰汽时代”则模拟了地球遭遇严寒后伦敦城在零下几十度环境下的坚挺,玩家可以通过建造房屋、蒸汽站、颁布法令等途径来管理城市度过40天严寒获得胜利。它让人们反思地球气候变迁,思考如何才能做一个贤明的君主。这些游戏所带来的时代意义和价值犹如风向标,引领者“玩儿”的发展。“玩儿”这一丰富的源泉,为几千年来的人类带来乐趣,人们也开发着它的不同内涵与意义。我们应依据时代风采,跟随时代指引,舍弃无内涵的工具,创造出有意义的“玩儿”,为文化与思想成就大事。说玩儿如今再一说到“玩”一字,稚嫩孩童们皆满眼星光闪烁。投入那没有拘束、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世界。可一瞥身旁的家长,则大多眉头紧锁,表情严峻,心中生出一万个“玩物丧志”“现实的环境危机四伏”“输在起跑线上”之种种内忧外患。于是孩子们噤若寒蝉,隐没于书海,成人也心下宽慰地投入日复一日的琐事中。殊不知,若视“玩”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生活不仅丧失了本身的乐趣,人生的进程也便平庸而阻碍重重了。生活七味“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的艺术,玄妙而微微凌驾于油盐酱醋之上,是从生活的平庸无趣中升华出的“玩”的艺术。于是种种茶道中的“玩具”由此铺排展开,茶针、茶壶、全套茶具讲究精致的工序……如今的现代人且从繁忙不暇的快节奏中抽身享受短暂的茶艺游戏。轻掂茶叶,是否忆及了幼时在林间捉迷藏的穿林打叶之声?新泡的茶汤清亮红润,是否又极似少女时节偷摘下房前的凤仙,捣碎成一瓶清新而梦幻的染液?“玩”的艺术从未随着人的成长而从斑驳的旧墙壁上剥离,它以另一种形式游荡于枯燥的生活缝隙里。“玩”的益处也早已入前人之书。看魏晋名士个个潇洒似神仙,均是得益于“玩”的益处。琴棋书画,如今看似是一个可怜小孩的课外班名目,千百年前却因融会了名士们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美的享受而真正成为了“玩”的艺术。高山流水,琴声之间把玩出的是永世长存的友谊;吟风颂月,可雅可俗,往大处说是文人内在修养内涵的体现,往小处说则不过文字韵律之游戏。用“玩儿”的态度和心理,绣口一吐半个盛唐,笔尖挥毫上河图景。再观贾宝玉,被父辈视作顽劣逆子的他,看似只爱游玩作乐而不思上进、蔑视功名,可谁有道人不能“玩儿”出真正的名堂?也许便是曹公幼年时玩心一起、诗性大作,一匾“怡红快绿”流芳百年。而真正做出名堂的大家,面对一生的成绩也不过保有一颗“玩心”。杨绛身为知名的学者、作家,晚年时称自己只不过一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著名的文物鉴赏专家王世襄一生著书立说,贡献无数,却是如此总结过往的一生:“我这辈子没干别的,净玩儿了。”不妨把这里的玩性视作对自己面前事业所坚持的纯粹而始终如一的热情和兴趣,那么再过艰难困苦的环境和任务,也能尝出“玩儿”的甜味。而反观如今唾手可得的掌上移动游戏,不可说毫无益处,但实在良莠不齐。孩童玩这些游戏,美其名曰放松身心,可疲劳用眼和令人上瘾的游戏迷尚还不如玩一局军棋来得放松。当“玩”的内涵有了本质的变化,变得空洞而无意义,那么便是时忖度“玩”的限度了。古人云“玩物丧志”,若“玩儿”所起的唯一效果便是消耗生活的热情缓存,充之以毫无营养的能量满格,那便真正应了一句“业精于勤,荒于嬉”。“玩儿”,是一种积极而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以一笑带过世间百般辛酸滋味的从容姿态,可它绝非打发消遣大好时光的借口,也非消磨人生激情的渠道。“玩儿”,是从苦涩的新叶中滤出一抹回甘的馀味,而绝非满口廉价的蜜糖,让全部的神经沉溺于短暂的甜美。正确看待、实践“玩儿”这一生活的艺术,生活的茶香便也指日可期。说玩儿童年时常记这样一个情景:在外面和小朋友们疯个够,一身臭汗地跑回家。大人半认真地说:“别疯玩了,用用功多好。”我做个鬼脸,乖乖回去读书,下次,照玩不误。我以为“玩”中不仅有“乐”,也有智慧,有情趣。因此,“玩”不仅对于孩子,对于每个人而言也不能在生活中缺席。因此家长虽然“训了”我们一顿,下次照旧让我们玩——天天用功,学成个书呆子,那不是得不偿失了嘛!玩能生巧。唯有玩,才能玩出聪明劲儿,玩出灵气。看看“玩”这个字得读音便可略知一二:一个儿话音,圆润俏皮,活泼机灵。玩中的智慧,往往是学所缺失的。小时候的那些游戏,像碰数、翻绳,“有口难言”,“网鱼”,“瞎子摸人”,哪一个不是人们精心设计,需要点头脑才能玩出来的呢?正因为智慧的加入,这些游戏才变得“好玩”了——这儿来点逻辑推理,那儿来点心理推测,玩着玩着,游戏的脉络就被玩通了,也“玩精”了;摸出了些许门道,找到了技些许巧。从某种角度上说,玩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索,一种实验,一种熟能生巧。这些东西,恐怕从那些经史子集中,那些手执教鞭得老学究口中难以获取吧!又能乐亦无穷,又能玩出巧劲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玩是对童性的守护。很喜欢书页上一张插图:一个光头小孩卧在草丛里,手执一根狗尾草不知在逗什么小虫。窃以为这张图与“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异曲同工,使人不由得想到嬉闹、淘气、甚至有点赖皮的童子。当今社会“给孩子减压”的呼声屡见不鲜,可见现在的孩子在课业的重压下在逐渐失去原有的童性。怎么减压?——玩啊!早有不少孩子“学傻了”“不会玩了”。孩子们亟需在灵活多变的游戏中,重拾“机灵劲儿”。更高层次的玩,是对器物之爱,对事物的体察,乃至生活的情趣。张岱好玩。一辈子学诗不成,学书不成,学剑亦不成。游山玩水,闲逛了百辈子,方悟出些事态炎凉,写下《陶庵梦忆》。细读之,不难发现张岱的梦里净是些玩物:洛阳城的牡丹,山中的香茗,不知谁家的斗鸡,西湖七月半的月色,还有湖心亭沆砀的大雪…张岱浮生,在于一个“玩”字。他的玩,是对繁华的身临其境,是对器物的惜之爱之,乃至对天地大美以至于生命的深刻体悟。甚至他对于文字的喜爱,也不是认真的,而是常有点纨绔气息的“玩”文字。正是由于“玩”出了戏谑诙谐,才见得这个老翁的有趣与童真。张岱后百年,有贾宝玉生于金陵,宝玉的顽皮劲儿一如张岱,他人看是“废了自己”,我看则不然:一件梅瓶插出一抹春意,一把古扇撕得晴雯千金一笑,一枝杏花,一只鹊儿,引得他为之发呆良久。宝玉玩物,亦是爱物,玩着玩着,天地万物便皆在胸中,从此生出生活的情趣。由此观之,玩,既玩出了聪明劲儿,又玩出了童性,情趣也相伴而生,还有啥理由不痛快地玩玩呢?说玩儿人为什么要“玩”?因为“玩”可以给人带来乐趣。如此说来,只要是给人以快乐之事,大概都算“玩”了。然而,同样是玩,有些人的层次更高,以至于看上去不像在“玩”;有些人的层次低些,其行为更符合人们对“玩”的认知——实际上,他们都在玩,而玩的层次决定了人生的层次。有人说:玩物丧志。这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即:玩的内容与“志”是矛盾的。对于低级的玩,比如赌博,它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却往往只让人耗尽家产却一无所得,曾经的梦想也就此灰飞烟灭,故只能哀叹“玩物丧志”。这是因为“玩”的层次太低,与“志”矛盾。王羲之喜欢书法,因此他不但能为此写秃无数根笔,还能因此在看字帖的时候把墨汁当蒜泥用馒头蘸着吃掉。对他来说,书法给他带来的是快乐,因此练书法也就成了一种“玩”——玩着玩着,他就成了一代书法大家。这是高水平的“玩”。其实,“玩”的本质就是兴趣,而兴趣推动了人们在自己的领域中不断进步,因此可以说,人类到目前为止的大多数成就,都是来自于“玩”。王世襄先生对中外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故他“玩”了一辈子,却因此有了极高的学术成就;瓦特对锅盖被水蒸气顶开很有兴趣,故他“玩”了一辈子,改良出影响世界的瓦特蒸汽机;莱特兄弟对飞行感兴趣,故他们玩了半生,终于让人类翱翔于蓝天……无数伟人的伟大成就,不过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微小想法。“这东西有意思,玩玩吧。”所以说,“玩”与成就往往并不是敌人,我们的学校教导孩子们的不应是“不许玩”,而应是“如何玩”、“如何高雅地玩”、“如何有水平地玩”。现代教育家说:研究“玩儿”这一丰富的源泉,是我们的任务。我对此深以为然。相信每个人都曾感受过背诵那些不知所谓的古诗词的惨痛经历,但“中国诗词大会”告诉我们:背诗是可以“玩起来”的,因而引起了一阵遍及大江南北的“诗词热”。其实不仅是诗词,数学、物理、化学、历史,那个没有足以让人沉醉其中、玩得乐此不疲的闪光点,而我们要做的正是发掘它们,迈出“玩学习”的第一步。“玩儿”从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地狱禁区。愿你我都能在“志”中找到可玩之处,边玩边学、以学成志,在欢乐中成就明日的辉煌。说玩儿“玩儿”就是不干正经事。既然如此,说玩就得说正经事。是谁界定了正经事的范畴?求学、立业、成家,育儿、养老、买房。“正经事”构建了现代人生的基本骨架,将时间填塞得难以喘息。为何挣了钱、买了车、结了婚,却还是无法摆脱空虚得令人发狂的精神困境?为何所谓“正经事”却无法让人足够幸福,那“正经事”如何还能算“正经事”,“玩儿”又真的仅止于“玩儿”吗?“玩儿”是心灵的释放。陶渊明这哥们儿是最会玩的,且人家玩儿的生猛:官也不做,钱也不挣,每天拄着拐喝酒、看云、赏菊花,扛着锄头装模作样地耙耙地,结果“草盛豆苗稀”,搞得“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孩子饿得哇哇哭。搁在现在,这是妥妥的不务正业。但人家怎么说的?“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公把玩儿上升到了一个哲学高度:人的存在在于心灵而非肉体,官场利禄饱足肉体但折磨精神。因此渊明弃官,谢公隐东山,太白骑鹿青崖间,连忧国忧民的陆游也要“一树梅花一放翁”。“玩儿”是古今文人一场共同的精神出走,是对蝇营狗苟的浮世挣扎的公然宣战。我们应该感谢中华文脉里这一条“玩儿”的基因,它关注精神的解脱,帮助心灵的释放。或许精神层面的出走听起来太务虚,但“玩儿”亦有其现实意义。“玩儿”是灵感的玉成,循规蹈矩的“正经事”难以带来福至心灵的神启。莱特兄弟的航天梦始于童年一次拖拽着风筝的奔跑,后来人类头顶的天空中就有了川流不息的铁鸟;贝尔在孩子轻叩杯底传递悄悄话的游戏中陷入深思,不久后人们远隔重洋也能拾起电话问一声“你好”。“玩儿”是人与客观世界的积极互动,在对自然的探索与向往中,多少天才的灵光乍现照彻了人类文明漫长的征程。其实,“玩儿”是盛世的气象。一个不懂“玩儿”的国度是阴郁的,一个不会“玩儿”的民族是可悲的。今人抚览记述北宋繁华的《东京梦华录》,会发现汴梁百姓日夜笙歌不辍,酒旗招摇十里,画舫连缀千家,夜市上小吃千百来种,人人玩儿得舒爽畅快。“玩儿”的社会现象下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精神的自信与悠然。现在的中国娱乐产业迅速腾飞,动漫、游戏、综艺产业各领风骚,未尝不是物质精神双重富足的盛世气象。再视“玩儿”如洪水猛兽,未免落伍且荒唐。当然,“玩儿”纵有千般好处,警惕“娱乐至死”仍为必要。一个社会应为娱乐设置底线,战争的创痛、灾难的伤痕、国家的尊严,总有些东西不可儿戏,总有些存在值得敬畏。诚然,“玩儿”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调剂,净润精神,启迪灵感、呈递气象;但“玩儿”仍不可成为生活的全部,正像一位诗人所说的那样:我怀抱生活,也心在远方。说玩儿古人教子曰:业精于勤,荒于嬉。其背景是“学而优则仕”。苦读四书五经以考取功名入朝为官,若是以此为目标,或许确实需要与玩绝缘了。但现代社会职业选择极大丰富,“玩”或许也成了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所谓“玩”,即是从事某项能给自己带来愉悦感的事情。时至今日,已少有人质疑“玩”也能“玩”出成绩。足球、篮球,各类竞技赛事何不是玩?玩成职业便是成功。就连长辈视之为毒瘤的电子游戏,如今也衍生出电子竞技赛事,也有些年轻人借此登上世界级舞台为国争光,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但玩出成绩也从来都不容易。想要玩得出色,玩得让人佩服,首先要付出的是超出常人数倍的努力。毕加索的画作,那些明艳的色块与意味不明的图样常被人认为像“三岁小孩画着玩的”,但那些看似不经心的笔触下也有他从素描练起的辛勤,最后的“抽象派”大作不过是他为了更好表现主题的精彩选择。许多人不解,现代画在白纸上划道口子为何能拍出天价,玩电子游戏、参加体育比赛为何能赢得丰厚的奖金,那些人没有看到的是“玩家”们背后从最基础的技能练起的努力,那些舞台背后带病挑灯夜战的艰辛和他们惊人的天赋。将这些人的成就归于“就是玩而已,我也能行”是对“玩”的亵渎。玩出成就,需要汗水的浇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但努力地玩就一定能玩出成绩吗?非也。玩出成就还需要玩得正直,玩得有意义。正直的一方面体现在遵守游戏规则和道德准则,另一方面还体现在玩的东西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网红美女主播天天对着镜头卖笑卖唱,是玩吗?是玩。努力吗?一周七天直播八个小时,带病上阵,不可谓不努力。但玩出成绩了吗?若是论挣钱确实算“干出了一番成绩”,但媚俗文化、低俗文化带来的成功,没有多少人能真正认同为“玩出了成绩”。相比之下,玩花鸟鱼虫同样是玩,但如果“玩”出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可以玩出名堂,受人尊敬。可见只会玩是不够的,玩的东西也得要“三观正”才能玩出成绩。采访许多玩出成绩的人,大多承认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与热爱。何人不想找一件爱“玩”的活儿,还能最后玩出水平,名利双收?或许为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寻找。《寻找有灵魂的工作》里说过“十六岁的我怎么可能知道四十五岁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了以“玩”为业,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勇于尝试,大胆决断,或许那工作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但如果它能带给你愉悦,那对于你它就是玩儿。在科学家眼中,实验与演算也算是一种玩,就是因为他们对此保有持久的热爱与好奇。所以想要玩出成绩,我们需要的是爱我们所玩之物,因唯有热爱激励我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轻松地玩,随便地玩,想玩出成绩纯属痴人说梦。要想玩出成绩,就要玩正确的东西、努力去玩、满怀热忱与爱去玩,或许才是正确的路。所以去玩吧,去寻找正确的东西来玩,找热爱的东西来玩,找你愿为之奋斗的东西去玩。这将是一条艰难的追寻之路,但一定能有所收获。千万不要看不起玩,千万不要用懒惰和邪念去亵渎“玩”了。玩,就要玩出成绩,玩得精彩,玩得让人肃然起敬!说玩儿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将词分为三境界;孙武曾在《孙子兵法》中将战争手段分为三法;孔子在《论语》中亦将人之智分为三等。同样的,我认为,玩儿也有三品。倘若我们能达到中品甚至上品,就能让“玩儿”避免成为自己生涯中的累赘,甚至成为人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上品者,以业为玩。业是人不同时期所应主为的业务,而玩是人放松身心的手段。能将业务当作放松的人,其不仅生活能轻松自如,从容不迫,所从之事也能有条不紊、精益求精。王世襄能将研究民俗文化、古代家具器皿当作“玩儿”,自然乐在其中,研究亦能深入浅出。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形容自己指挥音乐会犹如“小孩子在妈妈面前玩自行车”,其棒下的音乐亦被人认为清澈明亮、潇洒自如,他人难以匹敌。故以业为玩者,定能在享受的同时,将事物做好做精。中品者,玩中携业。中品者不能做到业玩一体,他们分工明确,业是业,玩是玩,但玩中获取的能力与技术,对业也大有裨益。康熙皇帝业余时喜好“玩”几何,将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当作玩物,在沙盘上作图、证明,其政务亦清明严谨,令百姓安居乐业。谢安从政之余爱好下棋,从棋中得到的智慧与品质得以让他关键时刻从容不迫,并留下“小儿辈,大破贼”的千古佳话。这种玩,即是现代教育工作者所倡导的“玩中学”,将玩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业务中去,从而让玩的同时,提升业务水准,达到两全。下品者,以玩为业。此类玩,即是韩愈所指的“嬉”。把玩当作业务,毫无疑问是一件本末倒置、主次颠倒的坏事,这种“玩”,令业务荒废,难以成就大事。纣王酒池肉林令江山易主,幽王烽火戏诸侯致国破家亡,天启好木工使阉党祸国,慈溪造石舫险至中华倾覆,这些典故、教训至今历历在目。故无益之玩适可而止,以玩为业必当败亡,这是无论古今都不争的事实。而身处现代,我们位于高科技的怀抱之中,可玩之事亦较古时多出许多。面对这些诱惑,我们应先做到牢记古人之教训,勿以玩为业;再由玩中掘耐人寻味之处用于业中,达到玩中携业;若再有志者,可择感兴趣之方向为业,再由业中尽寻乐趣,遂以业为玩,则虽可能不足以得千古之名,但亦足以得常人垂涎之精彩人生。人之一生,若无业则无意,若无玩则无聊,倘有聊有意,意中有聊者,可谓通达者矣!
【话题作文1】|2021届北京高考备考一模话题作文:赢
【话题作文2】2021届北京高考备考一模话题作文: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话题作文3】|2021届北京高考备考一模话题作文:愚弱的国民的精神
【话题作文4】|2021届北京高考备考一模话题作文:底色
【话题作文5】|2021届北京高考备考一模话题作文:爱国与责任担当
【话题作文8】2021界北京高考备考话题作文(八):玩儿
【原题回放】2018年西城区二模
古人教子曰:业精于勤,荒于嬉。
现代教育家说:研究“玩儿”这一丰富的源泉,是我们的任务。
以《中国古代漆器》《明代家具珍赏》《蟋蟀谱集成》《北京鸽哨》等“世纪绝学”享誉中外的文物鉴赏家王世襄,总结自己一生时说:“我这辈子没干别的,净玩儿了。”
也有人说:玩物丧志,靠玩儿难以成就大事。
请以“说玩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作文解析】
1、作文类型:争议体单概念作文
2、核心话题:玩儿
3、话题分解:正面的“玩儿”,负面的“玩儿”
【标杆文】
说玩儿
当“玩儿”不陷于低俗时,它便是人生的奢侈品,是文化的摇篮床。
玩儿是一份热爱。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同冬眠的走兽一样,总想出去玩儿,把春日的阳光接到身上。孔子乐在暮春“浴乎沂,风乎舞雩”,甚至要唱唱歌“咏而归”。春游之乐跨越千年。清代《满井游记》的作者在早春郊游,赏玩的是林间走兽、对弈游人、驴上红装。郊外先迎来春天,这里比城中热闹、有生机,作者欣喜于春光,笔下字间溢满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于现今碌碌于城市中的人们,那份热爱常不得以被工作,被柴米油盐淹没,成了奢侈品,成了远方,似乎只有去丽江去九寨的度假才是“玩儿”。但这奢侈品其实就在手边。或一盆花或一卷书,集邮集烟盒集报纸。汪曾祺说:“人总要爱着点什么。”爱点,玩点,人生的美好在于这种“奢侈”。
玩儿是一份传承。不低俗的玩若再雅再专些便是文化的摇篮床。中国文人玩的最普遍的大概是诗词。从屈原身披木兰饮食朝露,到王羲之修禊日曲水流觞,更有宋人凡井水处能歌柳词。诗词发于心,本是自己写给自己或解忧或叙乐的。诗的功利性比起文章还是弱太多,更多人是在吟安一字,捻断千茎的推敲中“玩儿”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对和时常比独吟有趣。或同游或通信,作诗的人多了,诗便成了中国的文化名片。一些老戏迷“玩儿”着听戏唱戏,若少了他们文化中可能要失传了牡丹亭下的生命觉醒,夜奔梁山的无奈怨愤,四面楚歌中的深爱无悔。文物鉴赏家王世襄著多部“世纪绝学”成书,总结自己一辈子“净玩儿了”。他玩儿的事物中蕴含着文化,别说他著书研究了,光是多他一个来玩来爱便是一份传承。众人玩儿了千年的东西不就成了文化的载体吗?
只要不是沉迷不是低俗,玩儿不丧志,反而是个人也是民族文化的一口活泉。
说玩儿
韩退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古人因此而教子,让他们勤奋学习,怵惕玩乐。我认为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何谓“玩儿”?勤也是玩,嬉也是玩,两者之间的差别只是在于一个“业”字。“玩”,即对某事某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这样的兴趣若置之于“业”上,则为勤;放之“业”外,则为嬉。
“业”又为何物?如事业、主业、产业之类,就是正确的时间地点人物该做之事、该操心之物。
“玩”在业上,即为勤。人若用他无穷的兴趣化为无穷的时间和精力,再投之于该做之事上,必然会收获丰富的回报。文物鉴赏家王世襄沉迷于文物之乐,认为研究文物就是“玩儿”,于是写出世纪绝学。文物鉴赏对于他来说是“玩儿”,然而又何尝不是一种“勤”?吃货苏东坡酷爱美食,经常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研究,甚至发明了许多闻名古今的菜谱,比如著名的东坡肉。钱穆醉心于国学研究,闻一多“何妨一下楼”,这些将毕生精力投入研究的大师们被无数后辈敬佩,他们的勤奋研究学习在自己眼中只不过是“玩儿”,但在旁人眼中就是勤奋。因为兴趣所迸发出热爱,从而推动他们勤于业,收获丰富的成果。这就是“玩”在业上所益。
“玩”在业外,则为嬉。古人所说玩物丧志即是如此。实际上,“玩物丧志”的意思是“玩业外之物,丧失对业的志向”,从而轻则庸庸碌碌一事无成,重则有家国性命之虞。轻者如沉迷网络小说不可自拔从而学业一落千丈的少年们,他们的主业是学习,不将“玩”置于对学业的渴求之上反而置于本业之外,就是“嬉”而非“勤”,长久下去后果不堪设想。重者如沉迷于治国之本业外的皇帝们,他们所在的位置容不得一丝差错,一旦玩于业外必将乱国。天启皇帝酷爱木工,整天在皇宫中打造木器,不理朝政。若他是木匠,则玩木具为勤,体现工匠精神;但他贵为天下之主,“业”非木活而是国事,这样玩则为嬉。果然民怨沸腾,天下大乱。因此“玩”在业外,不堪设想。沉迷书画的宋徽宗使得靖康之耻发生,沉迷诗词的李煜也不得不接受“归为臣虏”“垂泪对宫娥”的结局。这就是“玩”在业外所害。
因此,我们更应该“玩”在业上,这样才能精于业。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业”毫无疑问是指学业;只要我们对学习怀有兴趣,抱有一种“玩”的态度,倾心并投身于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一定会受益无穷。
说玩儿
业精于勤,荒于嬉。古人的教子名言沿袭至今日,一如多少人坚信玩物丧志的真理不废一如江河万古流。科举不再,专制家长犹存。古籍翻新成了花花绿绿的练习册,这一代的孩子便注定无涯学海里苦作舟。犹记一次采访,被访家长在谈及自家孩子周末无休的六个兴趣班时不由些许自豪。问及孩子何时休息时,她的一句“课间”,在玩物丧志的这面大旗下,竟是这么地理所当然。
拒绝玩乐是我们一向的传统,事实上,这是史书中记载的尚未结痂的伤疤。赵佶,李煜,他们为“玩”承担千载骂名,为铁骑下破碎的山河和泪尽胡尘里的遗民负责。我们民族因玩而承受的剧痛是如此强烈,以致于彻底麻木理性的分析,便专横地抹杀玩乐至今。只是,压垮盛世的不是轻薄的诗词歌赋,而是暗无天日的朝纲。玩本无罪,罪在不治民生国计,却奈何担责。
就连古人也承认,玩并非根本的祸首。“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尔。”试想一下,倘若不生于帝王之家,赵佶和李煜将会成为何等的艺术大家?我们不可也无法否认他们在艺术上的造诣,他们只不过是选错了职业。若为诗人画家,他们所谓的玩物丧志,必将助其成为一代大家。只是,帝王之命为上天所选,而一心企盼孩子成为医生、律师、公务员的家长们,自己为孩子选择了命途。绘画天资的医生,沉迷写作的建筑师,到头来不过是不务正业的帝王们,殊途同归的不幸结局。我们没能正确对待玩并把其发展为孩子一生真正梦想的职业,在强加的选择失败后,又奈何归罪于玩本身。
荷兰的列文虎克自幼酷爱镜片。一次机缘巧合,他用特殊方法嵌合了放大镜,随意地观察周遭。在我们以为的玩物丧志中,他发现这可以极大地提升放大倍数,第一种显微镜也就此诞生。常有人认为这不过是运气。我却认为这如果真是运气,那么便指他没生在荷兰王室,更足够幸运地没有逼他做教士或法官的父母,从而向世界佐证了顺应“玩儿”,才是人生最好的诠释。
深夜,银汉流光扫过,一如前人已逝而未来犹存。每一颗遥远的星辰都是一个孩子最美的梦想,我愿他们都能在玩中把握自己的幸福。星光流转,愿此夜非昨。
说玩儿
“玩儿”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词语,花样众多的娱乐活动贯穿古今,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古有《兰亭集序》中“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品酒聚会,今有桌游纸牌、电脑手机游戏让人身心愉悦、投入其中,玩出意义才能使“玩儿”登入大雅之堂。
古代先人的“玩儿”中蕴含着无限雅趣与文采。由于古代并无电子产品等科技,自然的风光对他们便产生无穷乐趣。约上三五友人到山中小聚,在自然的熏陶下诗句文章自然流露出来。《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随宾客来到琅琊美景,在云卷云舒、野芳佳木中回归自然,饮最清冽的酒,食最自然的野味,太守便抒发出乐众人之乐的雅趣与风尚,成为千古奇谈。苏轼与众人乘小舟游玩“小赤壁”,看到水光天接之景,触景生情,回忆起古代赤壁的“旌旗蔽空”“舳舻千里”,不禁感叹“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继而抒发自己“遗世独立”而超然的心态。古人从自然中寻找玩乐的乐趣,把雅趣用心中情感、腹中学识加工成文采,玩出了游玩的高尚意义。
现代的玩儿令人堪忧与痛心。在快节奏的社会风气下,人们追求快捷、易实现、浅显易懂,不惜滥改历史人物、史实。在“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中,身为刺秦王的侠客荆轲竟变成带猫尾的小女子,尊为“诗仙”的大诗人李白变成剑客“仗剑走天涯”,有着“兼爱非攻”理论的思想家墨子化身为身着铠甲的机器人……为了更吸引玩家而失去了民族文化的根,这样的“玩儿”只是提供一时的乐趣,在短暂满足感的背后是文化历史的空虚。“玩儿”一旦失去了意义而沦为提供快感的工具,也就不会长久流传、影响深远。
但现代的“玩儿”还有希望与有价值的意义。一款上线于苹果APP的“榫卯”将古代木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性地在手机屏幕上展现木头被加工到成品的过程,充分让人们体验到我国传统木匠品拼插、打磨、上色之美,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机会。刚刚登陆在steam平台的“冰汽时代”则模拟了地球遭遇严寒后伦敦城在零下几十度环境下的坚挺,玩家可以通过建造房屋、蒸汽站、颁布法令等途径来管理城市度过40天严寒获得胜利。它让人们反思地球气候变迁,思考如何才能做一个贤明的君主。这些游戏所带来的时代意义和价值犹如风向标,引领者“玩儿”的发展。
“玩儿”这一丰富的源泉,为几千年来的人类带来乐趣,人们也开发着它的不同内涵与意义。我们应依据时代风采,跟随时代指引,舍弃无内涵的工具,创造出有意义的“玩儿”,为文化与思想成就大事。
说玩儿
如今再一说到“玩”一字,稚嫩孩童们皆满眼星光闪烁。投入那没有拘束、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世界。可一瞥身旁的家长,则大多眉头紧锁,表情严峻,心中生出一万个“玩物丧志”“现实的环境危机四伏”“输在起跑线上”之种种内忧外患。于是孩子们噤若寒蝉,隐没于书海,成人也心下宽慰地投入日复一日的琐事中。殊不知,若视“玩”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生活不仅丧失了本身的乐趣,人生的进程也便平庸而阻碍重重了。
生活七味“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的艺术,玄妙而微微凌驾于油盐酱醋之上,是从生活的平庸无趣中升华出的“玩”的艺术。于是种种茶道中的“玩具”由此铺排展开,茶针、茶壶、全套茶具讲究精致的工序……如今的现代人且从繁忙不暇的快节奏中抽身享受短暂的茶艺游戏。轻掂茶叶,是否忆及了幼时在林间捉迷藏的穿林打叶之声?新泡的茶汤清亮红润,是否又极似少女时节偷摘下房前的凤仙,捣碎成一瓶清新而梦幻的染液?“玩”的艺术从未随着人的成长而从斑驳的旧墙壁上剥离,它以另一种形式游荡于枯燥的生活缝隙里。
“玩”的益处也早已入前人之书。看魏晋名士个个潇洒似神仙,均是得益于“玩”的益处。琴棋书画,如今看似是一个可怜小孩的课外班名目,千百年前却因融会了名士们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美的享受而真正成为了“玩”的艺术。高山流水,琴声之间把玩出的是永世长存的友谊;吟风颂月,可雅可俗,往大处说是文人内在修养内涵的体现,往小处说则不过文字韵律之游戏。用“玩儿”的态度和心理,绣口一吐半个盛唐,笔尖挥毫上河图景。再观贾宝玉,被父辈视作顽劣逆子的他,看似只爱游玩作乐而不思上进、蔑视功名,可谁有道人不能“玩儿”出真正的名堂?也许便是曹公幼年时玩心一起、诗性大作,一匾“怡红快绿”流芳百年。而真正做出名堂的大家,面对一生的成绩也不过保有一颗“玩心”。杨绛身为知名的学者、作家,晚年时称自己只不过一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著名的文物鉴赏专家王世襄一生著书立说,贡献无数,却是如此总结过往的一生:“我这辈子没干别的,净玩儿了。”不妨把这里的玩性视作对自己面前事业所坚持的纯粹而始终如一的热情和兴趣,那么再过艰难困苦的环境和任务,也能尝出“玩儿”的甜味。
而反观如今唾手可得的掌上移动游戏,不可说毫无益处,但实在良莠不齐。孩童玩这些游戏,美其名曰放松身心,可疲劳用眼和令人上瘾的游戏迷尚还不如玩一局军棋来得放松。当“玩”的内涵有了本质的变化,变得空洞而无意义,那么便是时忖度“玩”的限度了。古人云“玩物丧志”,若“玩儿”所起的唯一效果便是消耗生活的热情缓存,充之以毫无营养的能量满格,那便真正应了一句“业精于勤,荒于嬉”。
“玩儿”,是一种积极而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以一笑带过世间百般辛酸滋味的从容姿态,可它绝非打发消遣大好时光的借口,也非消磨人生激情的渠道。“玩儿”,是从苦涩的新叶中滤出一抹回甘的馀味,而绝非满口廉价的蜜糖,让全部的神经沉溺于短暂的甜美。正确看待、实践“玩儿”这一生活的艺术,生活的茶香便也指日可期。
说玩儿
童年时常记这样一个情景:在外面和小朋友们疯个够,一身臭汗地跑回家。大人半认真地说:“别疯玩了,用用功多好。”我做个鬼脸,乖乖回去读书,下次,照玩不误。
我以为“玩”中不仅有“乐”,也有智慧,有情趣。因此,“玩”不仅对于孩子,对于每个人而言也不能在生活中缺席。因此家长虽然“训了”我们一顿,下次照旧让我们玩——天天用功,学成个书呆子,那不是得不偿失了嘛!
玩能生巧。唯有玩,才能玩出聪明劲儿,玩出灵气。看看“玩”这个字得读音便可略知一二:一个儿话音,圆润俏皮,活泼机灵。玩中的智慧,往往是学所缺失的。小时候的那些游戏,像碰数、翻绳,“有口难言”,“网鱼”,“瞎子摸人”,哪一个不是人们精心设计,需要点头脑才能玩出来的呢?正因为智慧的加入,这些游戏才变得“好玩”了——这儿来点逻辑推理,那儿来点心理推测,玩着玩着,游戏的脉络就被玩通了,也“玩精”了;摸出了些许门道,找到了技些许巧。从某种角度上说,玩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索,一种实验,一种熟能生巧。这些东西,恐怕从那些经史子集中,那些手执教鞭得老学究口中难以获取吧!又能乐亦无穷,又能玩出巧劲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玩是对童性的守护。很喜欢书页上一张插图:一个光头小孩卧在草丛里,手执一根狗尾草不知在逗什么小虫。窃以为这张图与“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异曲同工,使人不由得想到嬉闹、淘气、甚至有点赖皮的童子。当今社会“给孩子减压”的呼声屡见不鲜,可见现在的孩子在课业的重压下在逐渐失去原有的童性。怎么减压?——玩啊!早有不少孩子“学傻了”“不会玩了”。孩子们亟需在灵活多变的游戏中,重拾“机灵劲儿”。
更高层次的玩,是对器物之爱,对事物的体察,乃至生活的情趣。张岱好玩。一辈子学诗不成,学书不成,学剑亦不成。游山玩水,闲逛了百辈子,方悟出些事态炎凉,写下《陶庵梦忆》。细读之,不难发现张岱的梦里净是些玩物:洛阳城的牡丹,山中的香茗,不知谁家的斗鸡,西湖七月半的月色,还有湖心亭沆砀的大雪…张岱浮生,在于一个“玩”字。他的玩,是对繁华的身临其境,是对器物的惜之爱之,乃至对天地大美以至于生命的深刻体悟。甚至他对于文字的喜爱,也不是认真的,而是常有点纨绔气息的“玩”文字。正是由于“玩”出了戏谑诙谐,才见得这个老翁的有趣与童真。张岱后百年,有贾宝玉生于金陵,宝玉的顽皮劲儿一如张岱,他人看是“废了自己”,我看则不然:一件梅瓶插出一抹春意,一把古扇撕得晴雯千金一笑,一枝杏花,一只鹊儿,引得他为之发呆良久。宝玉玩物,亦是爱物,玩着玩着,天地万物便皆在胸中,从此生出生活的情趣。
由此观之,玩,既玩出了聪明劲儿,又玩出了童性,情趣也相伴而生,还有啥理由不痛快地玩玩呢?
说玩儿
人为什么要“玩”?因为“玩”可以给人带来乐趣。如此说来,只要是给人以快乐之事,大概都算“玩”了。然而,同样是玩,有些人的层次更高,以至于看上去不像在“玩”;有些人的层次低些,其行为更符合人们对“玩”的认知——实际上,他们都在玩,而玩的层次决定了人生的层次。
有人说:玩物丧志。这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即:玩的内容与“志”是矛盾的。对于低级的玩,比如赌博,它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却往往只让人耗尽家产却一无所得,曾经的梦想也就此灰飞烟灭,故只能哀叹“玩物丧志”。
这是因为“玩”的层次太低,与“志”矛盾。
王羲之喜欢书法,因此他不但能为此写秃无数根笔,还能因此在看字帖的时候把墨汁当蒜泥用馒头蘸着吃掉。对他来说,书法给他带来的是快乐,因此练书法也就成了一种“玩”——玩着玩着,他就成了一代书法大家。
这是高水平的“玩”。
其实,“玩”的本质就是兴趣,而兴趣推动了人们在自己的领域中不断进步,因此可以说,人类到目前为止的大多数成就,都是来自于“玩”。王世襄先生对中外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故他“玩”了一辈子,却因此有了极高的学术成就;瓦特对锅盖被水蒸气顶开很有兴趣,故他“玩”了一辈子,改良出影响世界的瓦特蒸汽机;莱特兄弟对飞行感兴趣,故他们玩了半生,终于让人类翱翔于蓝天……无数伟人的伟大成就,不过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微小想法。
“这东西有意思,玩玩吧。”
所以说,“玩”与成就往往并不是敌人,我们的学校教导孩子们的不应是“不许玩”,而应是“如何玩”、“如何高雅地玩”、“如何有水平地玩”。
现代教育家说:研究“玩儿”这一丰富的源泉,是我们的任务。我对此深以为然。相信每个人都曾感受过背诵那些不知所谓的古诗词的惨痛经历,但“中国诗词大会”告诉我们:背诗是可以“玩起来”的,因而引起了一阵遍及大江南北的“诗词热”。其实不仅是诗词,数学、物理、化学、历史,那个没有足以让人沉醉其中、玩得乐此不疲的闪光点,而我们要做的正是发掘它们,迈出“玩学习”的第一步。
“玩儿”从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地狱禁区。愿你我都能在“志”中找到可玩之处,边玩边学、以学成志,在欢乐中成就明日的辉煌。
说玩儿
“玩儿”就是不干正经事。
既然如此,说玩就得说正经事。是谁界定了正经事的范畴?求学、立业、成家,育儿、养老、买房。“正经事”构建了现代人生的基本骨架,将时间填塞得难以喘息。为何挣了钱、买了车、结了婚,却还是无法摆脱空虚得令人发狂的精神困境?为何所谓“正经事”却无法让人足够幸福,那“正经事”如何还能算“正经事”,“玩儿”又真的仅止于“玩儿”吗?
“玩儿”是心灵的释放。陶渊明这哥们儿是最会玩的,且人家玩儿的生猛:官也不做,钱也不挣,每天拄着拐喝酒、看云、赏菊花,扛着锄头装模作样地耙耙地,结果“草盛豆苗稀”,搞得“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孩子饿得哇哇哭。搁在现在,这是妥妥的不务正业。但人家怎么说的?“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公把玩儿上升到了一个哲学高度:人的存在在于心灵而非肉体,官场利禄饱足肉体但折磨精神。因此渊明弃官,谢公隐东山,太白骑鹿青崖间,连忧国忧民的陆游也要“一树梅花一放翁”。“玩儿”是古今文人一场共同的精神出走,是对蝇营狗苟的浮世挣扎的公然宣战。我们应该感谢中华文脉里这一条“玩儿”的基因,它关注精神的解脱,帮助心灵的释放。
或许精神层面的出走听起来太务虚,但“玩儿”亦有其现实意义。“玩儿”是灵感的玉成,循规蹈矩的“正经事”难以带来福至心灵的神启。莱特兄弟的航天梦始于童年一次拖拽着风筝的奔跑,后来人类头顶的天空中就有了川流不息的铁鸟;贝尔在孩子轻叩杯底传递悄悄话的游戏中陷入深思,不久后人们远隔重洋也能拾起电话问一声“你好”。“玩儿”是人与客观世界的积极互动,在对自然的探索与向往中,多少天才的灵光乍现照彻了人类文明漫长的征程。
其实,“玩儿”是盛世的气象。一个不懂“玩儿”的国度是阴郁的,一个不会“玩儿”的民族是可悲的。今人抚览记述北宋繁华的《东京梦华录》,会发现汴梁百姓日夜笙歌不辍,酒旗招摇十里,画舫连缀千家,夜市上小吃千百来种,人人玩儿得舒爽畅快。“玩儿”的社会现象下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精神的自信与悠然。现在的中国娱乐产业迅速腾飞,动漫、游戏、综艺产业各领风骚,未尝不是物质精神双重富足的盛世气象。再视“玩儿”如洪水猛兽,未免落伍且荒唐。
当然,“玩儿”纵有千般好处,警惕“娱乐至死”仍为必要。一个社会应为娱乐设置底线,战争的创痛、灾难的伤痕、国家的尊严,总有些东西不可儿戏,总有些存在值得敬畏。诚然,“玩儿”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调剂,净润精神,启迪灵感、呈递气象;但“玩儿”仍不可成为生活的全部,正像一位诗人所说的那样:我怀抱生活,也心在远方。
说玩儿
古人教子曰:业精于勤,荒于嬉。其背景是“学而优则仕”。苦读四书五经以考取功名入朝为官,若是以此为目标,或许确实需要与玩绝缘了。但现代社会职业选择极大丰富,“玩”或许也成了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
所谓“玩”,即是从事某项能给自己带来愉悦感的事情。时至今日,已少有人质疑“玩”也能“玩”出成绩。足球、篮球,各类竞技赛事何不是玩?玩成职业便是成功。就连长辈视之为毒瘤的电子游戏,如今也衍生出电子竞技赛事,也有些年轻人借此登上世界级舞台为国争光,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玩出成绩也从来都不容易。
想要玩得出色,玩得让人佩服,首先要付出的是超出常人数倍的努力。毕加索的画作,那些明艳的色块与意味不明的图样常被人认为像“三岁小孩画着玩的”,但那些看似不经心的笔触下也有他从素描练起的辛勤,最后的“抽象派”大作不过是他为了更好表现主题的精彩选择。许多人不解,现代画在白纸上划道口子为何能拍出天价,玩电子游戏、参加体育比赛为何能赢得丰厚的奖金,那些人没有看到的是“玩家”们背后从最基础的技能练起的努力,那些舞台背后带病挑灯夜战的艰辛和他们惊人的天赋。将这些人的成就归于“就是玩而已,我也能行”是对“玩”的亵渎。玩出成就,需要汗水的浇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但努力地玩就一定能玩出成绩吗?非也。玩出成就还需要玩得正直,玩得有意义。正直的一方面体现在遵守游戏规则和道德准则,另一方面还体现在玩的东西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网红美女主播天天对着镜头卖笑卖唱,是玩吗?是玩。努力吗?一周七天直播八个小时,带病上阵,不可谓不努力。但玩出成绩了吗?若是论挣钱确实算“干出了一番成绩”,但媚俗文化、低俗文化带来的成功,没有多少人能真正认同为“玩出了成绩”。相比之下,玩花鸟鱼虫同样是玩,但如果“玩”出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可以玩出名堂,受人尊敬。可见只会玩是不够的,玩的东西也得要“三观正”才能玩出成绩。
采访许多玩出成绩的人,大多承认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与热爱。何人不想找一件爱“玩”的活儿,还能最后玩出水平,名利双收?或许为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寻找。《寻找有灵魂的工作》里说过“十六岁的我怎么可能知道四十五岁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了以“玩”为业,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勇于尝试,大胆决断,或许那工作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但如果它能带给你愉悦,那对于你它就是玩儿。在科学家眼中,实验与演算也算是一种玩,就是因为他们对此保有持久的热爱与好奇。所以想要玩出成绩,我们需要的是爱我们所玩之物,因唯有热爱激励我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轻松地玩,随便地玩,想玩出成绩纯属痴人说梦。要想玩出成绩,就要玩正确的东西、努力去玩、满怀热忱与爱去玩,或许才是正确的路。
所以去玩吧,去寻找正确的东西来玩,找热爱的东西来玩,找你愿为之奋斗的东西去玩。这将是一条艰难的追寻之路,但一定能有所收获。千万不要看不起玩,千万不要用懒惰和邪念去亵渎“玩”了。玩,就要玩出成绩,玩得精彩,玩得让人肃然起敬!
说玩儿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将词分为三境界;孙武曾在《孙子兵法》中将战争手段分为三法;孔子在《论语》中亦将人之智分为三等。同样的,我认为,玩儿也有三品。倘若我们能达到中品甚至上品,就能让“玩儿”避免成为自己生涯中的累赘,甚至成为人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上品者,以业为玩。业是人不同时期所应主为的业务,而玩是人放松身心的手段。能将业务当作放松的人,其不仅生活能轻松自如,从容不迫,所从之事也能有条不紊、精益求精。王世襄能将研究民俗文化、古代家具器皿当作“玩儿”,自然乐在其中,研究亦能深入浅出。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形容自己指挥音乐会犹如“小孩子在妈妈面前玩自行车”,其棒下的音乐亦被人认为清澈明亮、潇洒自如,他人难以匹敌。故以业为玩者,定能在享受的同时,将事物做好做精。
中品者,玩中携业。中品者不能做到业玩一体,他们分工明确,业是业,玩是玩,但玩中获取的能力与技术,对业也大有裨益。康熙皇帝业余时喜好“玩”几何,将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当作玩物,在沙盘上作图、证明,其政务亦清明严谨,令百姓安居乐业。谢安从政之余爱好下棋,从棋中得到的智慧与品质得以让他关键时刻从容不迫,并留下“小儿辈,大破贼”的千古佳话。这种玩,即是现代教育工作者所倡导的“玩中学”,将玩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业务中去,从而让玩的同时,提升业务水准,达到两全。
下品者,以玩为业。此类玩,即是韩愈所指的“嬉”。把玩当作业务,毫无疑问是一件本末倒置、主次颠倒的坏事,这种“玩”,令业务荒废,难以成就大事。纣王酒池肉林令江山易主,幽王烽火戏诸侯致国破家亡,天启好木工使阉党祸国,慈溪造石舫险至中华倾覆,这些典故、教训至今历历在目。故无益之玩适可而止,以玩为业必当败亡,这是无论古今都不争的事实。
而身处现代,我们位于高科技的怀抱之中,可玩之事亦较古时多出许多。面对这些诱惑,我们应先做到牢记古人之教训,勿以玩为业;再由玩中掘耐人寻味之处用于业中,达到玩中携业;若再有志者,可择感兴趣之方向为业,再由业中尽寻乐趣,遂以业为玩,则虽可能不足以得千古之名,但亦足以得常人垂涎之精彩人生。
人之一生,若无业则无意,若无玩则无聊,倘有聊有意,意中有聊者,可谓通达者矣!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