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留学老文案的一点感想

发布于 2021-05-20 11:49 ,所属分类:出国留学学习资料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1.1415525年),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我11年进入留学行业担任后期文案顾问,马上21年将进入第十个申请季,实际工作时间肯定超过了一万小时,但确实谈不上是什么专家,还只是学生。


教育行业就像个永动机,越工作,越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跟反思提炼的东西只会更多。


十年的时间对于人生很短,对于我们的工作却不是,干这一行的人都知道每一个申请季都是数着日子熬过来的。


从此没有轻松的国庆假期,圣诞节和元旦假期, 每到国庆节假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就开始蔓延,日子是按照天算的,或者是按照小时算的。


像10月15日,11月1日,1月1日,2月1日这种日子(美本申请网申的deadline),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一样,催命。


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在还没有全民办公,沟通还依赖电话和邮件往来的时候,我的工作时间基本划分为两部分,早上是回不完的邮件,下午是电话沟通或者面谈,只有晚上八点开始,才是属于自己的安静的创作或修改时间。


那时候最难得并不是写或修改本身,而是写什么,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同一季度服务和帮助的学生太多,申同一所学校,同一所专业,甚至本身就是同样高中背景的学生,同质化的情况太严重。怎么样写出区分度,怎样不重复还要有创意是让人脑秃的问题。


那时候把文书素材挖掘叫做头脑风暴,但效果因人而异,有的学生本身背景独特,能轻而易举的讲出独特的观点或者经历。但绝大多数学生做的是同质化的活动,讲的是老生常谈的道理,任凭我抓耳挠腮,引经据典,他们也提供不了我们想要的独特的故事或不落俗套的道理。


文案顾问常常是需要出卖自己的灵魂的,我们得在学生平淡无奇的素材上努力的想象跟解读,增砖添瓦,锦上添花,亦或者直接的奉献自己。


申请的结果固然很好,但过程让人脑秃,筋疲力竭,心力交瘁。因为本质上是一种缘木求鱼的行为。


家长,学生和指导老师都反客为主,把文书创作的问题全部加在了老师身上。经常有家长拒绝我们跟学生沟通,理由是侵占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亦或者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了解孩子的人(事实上他们可能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而用成年人的思维来命令我们把忠实的价值观写进申请表里;又或者,他们交来的文稿素材是小学生水平的流水账,或者是青少年矫情的哀伤文学——一个字都用不了。



还好工作到第五年的时候,工作思维跟方法产生了质变。我开始真正把学生作为申请的主体去了解和倾听,而非以一个成熟的,有经验的老师的角色去打断,判断,和规定。


我们甚至不需要学生填任何基本信息表,我们做的是类似于心理咨询师一样的访谈。在整个文书素材挖掘的过程中,不做预设,不打断,不强加价值观,不举他例,只是听学生讲完自己的每一件事,每个观点,然后会惊喜的发现,写作素材就是这么简单,这么丰富。


而我的角色的本质是,去寻找这些事情背后的底层逻辑和动因,去找不同事物逻辑的自洽性,去记录有趣的,独一无二的细节,去抓住这个学生做事情的主要矛盾和内驱力。这是一种超越英语写作能力更难的也更强的能力。这一点我们称之为学生的标签”


事实上并没有不能写的素材,或者是不好的素材,因为千人千面,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事情的逻辑和角度本身就完全不同。


就做饭而言,有人悟出的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哲学智慧;有人则是“一年三百多天同样的pancake能做出不同花样的坚持跟创意”。


再比如唱歌这件事,有人喜欢的是每个字每个词去练习发音,组合起来完成一首精彩的演唱;而有人,在意的是每一遍整首歌flow的不同,情绪的区别和气息的转化。



用这种深度访谈的工作方法跟逻辑,在接下来的几年,不再为写作素材而过度发愁,即便是零活动的学生,我也能从他的生活中找到值得撰写的属于他自己的故事。只要他活着,在思考,在生活,就一定是血肉丰满的,是独一无二的。


把“找标签“这个逻辑反推到活动策划当中,对于指导低年级学生做活动则更有裨益,因为它完成了逻辑上的自洽性。


比如学生A的标签是“追求世界的真实性”,所以她更喜欢可以被现实验证的学科,比如经济学原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心理学症状在人群中的具体表现;她的活动可以从理论跟实际是否一致作为切入点去策划,把现实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问卷和田野调查来佐证;她更喜欢纪录片,喜欢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喜欢人物访谈节目,而非第三方的间接报道;喜欢跑步这种胜利与否肉眼可辨的比赛,而非打分制的竞技体育。


所有的申请材料,从简历到个人陈述,从学术兴趣到课外活动,从个人兴趣到个人价值观,自成体系,逻辑自洽。


用这种工作方法,我们更好的帮助了学生,让学生在整个申请季收获的不仅仅只是录取的offer,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自我探索,自我理解跟修正的一个阶段。


而这是也是这份高压工作中有趣的地方,面对的是鲜活的灵魂,各式的家庭教育和不同时代年轻人的思维和思想。


人总是能借由别人来反思自己,把别的家庭当做镜子,来反射出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这确实是一件占便宜的事情,跟读书一样,花最少的时间,却能汲取到别人的思想或生活的精华。



我并不赞同一万小时定律,单纯用工作时间来判断是否属于专家是很片面的方法论。例如一个看门大爷不可能因为连续看门三十年成为门卫专家;如果对工作本身不加以批判性思考,去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而加以方法论的改革,那更谈不上是所谓专家。这种重复劳动表面上看上去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若无法丰富和武装自己的头脑,那工作再久也只是对青春和身体的一种打劫。


这个工作本质上是一个求与帮的过程,在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申请者的同时,我们也更好的提升了自己。


这个行业从不缺少号称工作年限久,经验丰富的专家。高压工作能坚持下来,大浪淘沙的固然值得称赞。


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反思是一种更珍贵的能力。


这是十年时光的恩赐。





(点击gongzhong号,了解更多录取信息)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