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归来29岁译出巨著,放弃高薪39岁从容就义革命先辈的青春,为何不迷茫?

发布于 2021-05-20 12:32 ,所属分类:出国留学学习资料

这些年,有个挺时髦的词儿,叫做迷茫。还有句流行语:“谁的青春不迷茫?”

你问过自己这些问题么:比如“我为什么要考上大学?”“我为什么要当兵?”“我为什么要努力工作?”也许你还没有认真思考过答案,那么别急,先跟着我一起去看看革命先辈们年轻时的奋斗故事。

一提到“革命”,大家很容易联想到先辈们轰轰烈烈投身革命、浴血奋战的场景,通常都是怀着崇敬之心,以一种仰望者的姿态去聆听或瞻仰他们的革命事迹。其实,当我们真正了解了他们的故事,走近他们的心,才会发现:那些在党史上赫赫威名的革命先辈,也曾是普通年轻人中的一员,他们的青春也曾经历挫折和失意,而所谓革命,最初也不过是一群年轻人自我成长和人生选择的故事。


他的墨汁为什么比糖还甜?


1920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时值早春天气,还相当寒冷,到了夜晚,刺骨的寒风透过四壁漏墙向他袭来,冻得他手足发麻。



他的一日三餐和茶水等,常常由母亲给他送过来。为了让他补补身子,有一次,母亲特地弄来糯米,包了粽子送来给他吃,还加上一碟当地盛产的红糖。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屋外高声问他,还要不要再添些红糖,他连声答话:“够甜够甜了。”待到母亲进来收拾碗碟,只见他满嘴的墨汁,不由得哈哈大笑。原来,他专心致志地译书,竟把墨汁当做红糖蘸着吃粽子,自己却全然不觉。


就这样,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伴随着他送走了无数个漫长的寒夜,迎来了黎明前绚丽的曙光。19204月,他终于完成了这篇巨著的中文翻译工作。

他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曾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当时,26岁的陈望道正在日本求学,那个时候,他还叫陈参一。


那时,日本的一些著名进步学者也在纷纷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陈参一通过阅读他们翻译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坚定了自己成为一个无产者的信念。


19191月,陈参一在日本写成《横行与标点》一文,首次以笔名陈望道发表在《新青年》。自此,他开始使用望道这个蕴含着探求新的革命道路之意的名字。

“陈望道”发表的《横行与标点》一文

4个月后,五四运动爆发,陈望道回国,次月,陈望道赴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担任语文教员。当时浙江省立一师的校长经亨颐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改革,力倡进步思想的陈望道很快成为浙江一师的“四大金刚”之一,但这样的进步努力却触怒了当时的浙江军政当局乃至远在北京的北洋政府,最终引发轰轰烈烈的“一师风潮”。


现杭州高级中学内“一师风潮”纪念雕塑

这次风潮也如惊雷一般在陈望道的心中炸响,他开始深刻反思:要想真正地挽救中国,改良的方式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进行制度的根本变革,唯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挽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正在此时,陈望道接到了一个超级重大的任务。

19202月初,陈望道收到一封邵力子的来信。陈望道不仅与邵力子有同乡之谊,且常为《民国日报》撰稿,两人交情莫逆。好友来函,自然欣喜。展开函札浏览,陈望道不禁喜上眉梢。原来,邵力子在信中称,《星期评论》周刊主编戴季陶约请陈为该刊翻译《共产党宣言》。

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在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看来,《共产党宣言》几乎是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词。而陈独秀等人一致认为,既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刻了解,又精通英文、日文、修辞学的陈望道,几乎是翻译此书的不二人选。上海《民国日报·觉悟》主编邵力子也力荐自己的同乡陈望道。

对于《共产党宣言》,陈望道并不陌生。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共产党宣言》的只言片语就通过《万国公报》《民报》等刊物传入中国。“五四”前后,很多进步期刊都对《共产党宣言》进行过零星片段式地摘译,陈望道亦曾读过。

在当时,《星期评论》因宣传新思潮,与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齐名,被时人誉为“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星”。他们的邀约让陈望道既感意外,又觉兴奋。因为“一师风潮”发生后,他在不断地反思中获得感悟:对待任何事物,不能简单凭借“新”与“旧”来加以肯定或否定,应当有更高的判别准绳,那便是马克思主义。

“这真是天赐良机!若译出《共产党宣言》,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岂不是大有裨益?”打定主意后,内心激动不已的陈望道赶忙提笔给邵力子复信。

很快,上海方面向他提供了戴季陶自购的那本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作为翻译底本。陈望道知道这项任务之重,难度之大。为了找一个清净之地心无旁骛地译书,他特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对照陈独秀等人自上海寄来的日文版与英文版,开始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独自住进了早已作为柴屋的老宅,简陋的屋内既没桌子又无床,陈望道干脆把一块铺板架在两条长板凳上,工作时,把一应所需摊在铺板上,倒也施展得开;累了就往板上一躺,权作卧榻。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山区里更添几分寒意,及至深夜,刺骨的朔风横冲直撞般地从四壁和窗户的缝隙里闯入屋内,陈望道那只握笔的手时常被冻得不听使唤。家里虽不缺汤婆子和脚炉,但他嫌那些玩意束缚了手脚,反倒令人分神。实在冷得吃不消了,陈望道就起身,跺跺脚、搓搓手,还不住地往手心里呼气,稍觉回暖,又专心致志地继续译书。

陈望道对于《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无比认真和专注,除了短暂的睡眠时间,他都吝啬到不肯在其他事情上多浪费一分一秒,就连一日三餐和茶水都是由母亲张翠姐送入柴房。于是便发生了他把墨汁当做红糖吃了的一幕。

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后,19204月下旬,《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终于在分水塘的这间柴屋里诞生了。而此时的陈望道,不过29岁。


回顾陈望道一生,一旦尝过了真理的味道,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便从未改变,也正是信仰的初心使其肩负起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践行者和坚守者的使命。



跻身精英阶层的他为何甘愿放弃高薪?

就在陈望道倾尽心力翻译巨著的时候,远在江西安源,有一个年轻人正在为安源路矿工人们水深火热的生活状态而忿忿不平。


他是安源路矿的一名工程师,才华横溢的他还兼职着4国外语的翻译工作,每月的工资近300光洋,这在当时相当于普通工人近2年的工资。但出身贫寒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已经跻身于精英阶层而沾沾自喜,相反,他一直将自己的点放在普通劳苦大众身上。


因为家中贫困,2岁时,他便过继给伯父周福堂做儿子,15岁跟随伯父到江西安源并考入安源中学。成绩优秀的他,毕业后便留在安源路矿工人子弟学校当教员。当时,他每月就能拿到百余块光洋。可是,忧国忧民的他并不因此而感到充实和满足。


每当他看到德、日等资本家在煤矿肆意掠夺,工人遭受洋人、军阀和资本家欺压时,就忿忿不平,心如刀绞。他认为要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状况,只有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1917年,他毅然放弃优厚的教师待遇,考入湖南高等工业学校就读。毕业后,他回到安源,担任安源煤矿的工程师兼翻译。

年级轻轻就跻身精英阶层,拿着令人羡慕的优厚薪水,按理说,凭借才华和努力实现了人身逆袭的他,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个人生活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切待遇他完全不在乎,他的眼里看到的是劳苦大众,他想的是带领工人们积极工作改变贫困、实业救国。然而,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当他看到安源路矿工人辛辛苦苦工作,到头来却始终无法改变苦难深重的生活状态,他的实业救国思想破灭了。


教书不能救国、实业也不能改变现状,满腔热血的他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中。他又企图从浩瀚书籍中去寻找答案,但始终没能找到能够解决当时现状的钥匙。正在他苦恼、彷徨之际,他人生中一次重要转机正悄然而至。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那年秋天,毛泽东和李立三等人来到安源考察,了解煤矿工人的情况,组织工人开展革命运动。他见到了毛泽东,两人谈得很投机。毛泽东推荐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名著和进步刊物。


从此,他看清了资产阶级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从俄国的十月革命道路,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


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毅然舍弃了自己体面而优越的生活,走上了革命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也是安源路矿较早的秘密党员之一他就是周炳文


19225月,周炳文协助刘少奇组建了安源路矿的工人俱乐部。他积极参加工人俱乐部的各种活动,经常到工人夜校讲课,在各种集会上发表演说,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工人向资本家开展斗争。


工人们的觉醒,使军阀和资本家惶恐不安。恨不得将周炳文除之而后快。一次秘密抓捕行动由此悄然展开。


1925921日凌晨,乘着夜色,矿警和军队悄悄地包围了工人俱乐部,而周炳文当时正在房内。危急关头,周炳文在同事的掩护下,顺利脱险。


回到长沙后的周炳文迅速与时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郭亮取得了联系。在郭亮的安排下,周炳文接受新的工作任务,到长沙铜官秘密从事工人运动,担任中共铜官特支宣传委员。担任中共铜官特支的宣传委员,并在袁家湖第二小学当教师,以教书的身份开展革命活动。


从此,三尺讲台成了周炳文新的战斗天地,白天教书,晚上到工人夜校讲课。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讲述革命道理,在无数工人的心中点亮了明灯,也与工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26年,北伐军入湘,全省农民运动加速发展。他又根据党的指示,回到家乡杨桥开展农民运动。


1931年,由于叛徒出卖,周炳文不幸被捕。由于身份特殊,国民党反动当局企图从他身上打开缺口,多次派人劝降。时任国民党的湖南省省长何健也找他谈话。说很看重周炳文的才干,只要他肯出具一个自首书,将有一个很好的未来,但是周炳文因心中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都严词拒绝了他们。


在狱中,敌人对他进行了各种酷刑折磨,周炳文没有屈服。早已将生死抛开的他,还在狱中撰写自挽联:造成伯有以相惊,方为雄鬼;做到世人皆欲杀,才算男儿

周炳文还在给妻子的遗书中这样写道:


莫氏贤妻,我为劳苦大众谋幸福而死,死得光荣,死得其所,将来革命史上,有我周炳文的一页,这是我最大的幸福。你不要为我悲,而要为我乐……



1931511日凌晨,周炳文高唱《国际歌》走向长沙浏阳门外的识子岭林刑场,从容就义时,年仅39


他为何宁与父决裂也不做富二代?

就在周炳文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顺利脱险,回到长沙秘密开展工人运动的时候,相距不远的衡阳,一个22岁的年轻人刚刚从衡阳“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应父亲之命回乡继承产业。


年轻人出生在临武县花塘乡一个殷实之家,父亲是香花岭矿的小股东。父亲本以为一向听话孝顺的儿子一定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实业兴家。他带着满满的期待,准备让学成归来的儿子去矿上帮着打理生意。

然而,这个在衡阳开拓了眼界、并接触到了进步思想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是按照父亲的安排,求得一己之身的安逸和小家庭的幸福美满,还是坚持理想,去奋争国家的光明前途和广大民众的幸福?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必须做出艰难的取舍。


经过认真的思考,最终,他决定舍小家为大家。他主动找到奉命回临武开展革命活动的共产党人袁痴、李芙,表达了自己投身革命的决心


得知此事的父亲怒不可遏,父子俩第一次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终因为坚持各自的选择而父子决裂。


毅然离家的他,日夜奔忙于临武县城各地宣传革命道理。1926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县农会组织部长,带领农民打击土豪劣绅,成为全县农民运动的骨干。

192763日晨,正在香花岭一带开展农运工作的他得到消息:国民党反动派要对临武县城的中共党组织痛下杀手!假如避开风头,离开临武,他可以躲过此劫,但那些还在县城、不知险情的同志,将面临杀身之祸;若是涉险进城,固然有可能撞在敌人的枪口上,但也有可能赶在敌人动手之前通知同志们转移!面对眼前的安危,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冒险救人。他心急火燎地赶往县城。

途中,他匆匆地望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家乡。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他好想回家看看!可是,他必须马上赶到县城,因为其他革命同志正面临危险!

往前一里路,是敌人黑洞洞的枪口;身后三里,就是自己温暖的家——他来不及过多考虑,他要把最后一点生的希望带给和他并肩战斗的同志!可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精心策划的搜捕中,他和他的同志,都没能幸免。

在狱中,敌人对他威逼利诱,让他做人生最后的选择:脱离共产党,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可以生!否则,就只有死!

那一刻,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他亲爱的家人们的脸庞。他想起当年自己毅然走出家门时,父亲那满脸痛苦的表情。他好想跟老父亲倾谈一场,让他明白和理解儿子的理想和信仰,是为了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和国家……可是,他再也没有时间了。

619日,他用年轻的生命,捍卫了自己入党时宣示的誓言。

他就是黄琼林牺牲时年仅24。临刑前,他写下了最后一封家书。




他们的力量源自哪里?

看到这里,对以上的几个设问,我们应该有了答案。


是什么让陈望道蘸着墨汁吃都觉得甜?周炳文和黄琼林为何甘愿舍弃自己的优渥生活,也要舍身干革命?这些看似难以理解,实则事出有因。而支撑着这些年轻的革命前辈经历无数艰难尝试、做出重大选择、实现个人成长、最终被载入史册的,是同一样东西——那就是信仰和信念

此时,我想起了叶挺同志写在渣滓洞集中营牢房墙壁上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诗以凛然的正气声明了自己的最终选择,他坚信革命终会取得最后胜利,并为此不惜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

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英勇不屈,在写给母亲的信中,他预言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同样诠释了共产党人信仰和信念的力量。

作为革命者,就是始终怀揣信仰,保持着革命必胜的信心,无论生活多艰难、环境多险恶,都始终对革命事业抱有必胜信念,笑对一切困难与敌人。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8月,湖南省省长赵恒惕电令逮捕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的毛泽东。在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毛泽东机智地离开故乡来到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仰天长问,凝结了青年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将走向何方的深深思考,抒发了他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信心和自己将投身伟大革命的满腔豪情。顺便说一句,这也是我最喜爱的毛泽东诗词之一,每当遇到挫折或身处低潮,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吟唱,它总能给我巨大的勇气和力量。

这些年轻的革命先驱者们,有很多倒在了黎明到来之前,他们匆匆来过,却从未远去。他们曾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也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来过,不为索取什么,只因世界还有压迫和不公,只因他们怀揣信仰和期待。只要这个世界还有需要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他们就会永远活着……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这些年,有个挺时髦的词儿,叫做迷茫。还有句流行语:谁的青春不迷茫?

你问过自己这些问题么:比如“我为什么要考上大学?”“我为什么要当兵?”“我为什么要努力工作?”你认真思考过答案吗?也许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让你很快忽视了这些问题。

但如果你曾经这样发问过,那就是你的生命中缺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信仰!

正是因为信仰的缺失,才令你像蝼蚁一样,没有思考地照着父母或他人为你划定的路线“迷茫”前行,一旦遇到了挫折和失意,便很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看看革命先辈们的故事,你会发现,他们的青春也有过短暂的“迷茫”时刻,也曾在黑暗中四处摸索、不断碰壁,但当努力被现实否定、遭遇挫败的时候,他们没有在“迷茫”中沉沦,更没有放弃希望,而是迅速调整自己,找准新的奋斗方向,这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坚定的信仰。




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 6 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 70 多人,贺龙元帅的贺氏宗亲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 2050 人。革命前辈们为什么能够无私无畏地英勇献身?就是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理想,为了坚守崇高的政治信仰,为了在中国彻底推翻黑暗的旧制度,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在中央党校 2010 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0 9 1 日)


信仰是力量之源。当你心中有了信仰,脚下也就有了力量,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住前行的脚步;任何挫折和不如意,都只是前进途中不足挂齿的小小干扰,终将被克服。


井冈山时期,弱小的工农红军之所以能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围剿中,我自岿然不动,就因为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坚定的革命信念筑起了森严壁垒众志成城,取得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胜利。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面对天上飞机的侦察轰炸,地上敌军的围追堵截,面对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平均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的困境,疲惫不堪、缺衣少粮的红军之所以选择迎难而上,最终胜利到达延安,也正是源于信仰和信念的力量。

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信仰、信念,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

现在,我想再问一次:你究竟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而学习和工作?仅仅是为了更多的物质享受吗?相信你一定会说不,因为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足够丰富,他的人生价值便不是可以任何外物去体现的


信仰是什么?高尔基说崇高的信仰是一种力量。当你拥有了信仰,开始对生活感到由衷的热爱并感到它带给你的力量时,才算真正的活着。

愿我们都能活得有思想,有力量!


推荐阅读:五一节,上万群众瞻仰毛主席纪念堂,还有人是哭着出来的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