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高考地理提分笔记,解题思路大全!(中)

发布于 2021-05-25 18:17 ,所属分类:初高中地理学习资料


《七馨教育《寒假班课》 | 让每个孩子更优秀

《七馨全日制高考补习学校|让每个孩子更优秀

《七馨教育《名师刷题 · 满分计划》

七馨教育·冬季英语词汇营》| 解除背英语单词痛苦





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

1.自然地理类

(1)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

由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状况共同决定。

(2)影响风力的因素

①根本原因:区域间的温差→水平气压差 ;②大气环流(风带、季风);③地势高低;④地形平坦开阔或崎岖闭塞;⑤垭口或峡谷(狭管效应)。

【典型设问】12013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2)问,分析下图H县城附近冬春季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会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②地形、地势、坡向;③海陆(海陆分布和海陆位置);④洋流(寒暖流);⑤植被状况或地表性质;⑥天气阴晴;⑦天气系统(高低压、冷暖锋、冷暖气团);⑧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6题第(1)问,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4)影响降水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决定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及天气系统影响降水。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降水量也会产生差异。

④下垫面:山坡方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势高低、森林植被、人类活动使下垫面状况不同,影响降水。

【主要设题角度】气候对各自然要素(如地形、河流、植被和土壤等)的影响;对人文要素(城市、工农业和交通等)的影响;气候影响下天气状况的描述等。

(5)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纬度):决定气温分布;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影响降水分布;③下垫面状况(海陆状况、地形地势、洋流等);④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从宏观尺度影响大的气候格局;下垫面状况会从微观尺度影响气温和降水,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人类活动则是通过影响大气成分(如CO2的增加)以及改变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或局地气候。

【典型设问】2016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7题第(1)问,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6)干旱缺水(或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总思路:(江河径流量)供给少,需求多。其他原因:人为的浪费和污染。

①降水少:一可从水汽来源分析:地理位置深居内陆,水汽到达少;地形闭塞或海拔高,

水汽无法进入或到达。二可从气流升降分析:地处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平坦,抬升作用微弱。

②蒸发大:可从气温和风力等方面分析。

③径流少:可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分析;还可从下渗、储留空间、储留时间等方面分析。

④需求多:可从人口和城市分布、经济发展状况、季节农事活动等方面分析。

典例分析:分析我国西南干旱的原因。

【特别提醒】分析影响我国地下径流的因素时,尤其需要考虑喀斯特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暗河众多,储存着丰富的地下水。西南干旱原因: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较多;地形崎岖、山高谷深,水资源调用难度大、成本高;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高,水流快,水资源储留难等。

(7)影响径流量的因素

①河流的补给类型(以冰雪融水作为补给的河流一般径流量较小);

②流域的降水情况(看气候类型);

③集水范围(看流域面积、径流长度及支流数量);

④流域的蒸发和下渗状况;

⑤流域内湖泊、沼泽等湿地的分布状况;

⑥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

⑦人类活动。

(8)影响含沙量的因素

①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②流域降水量和降水强度;③流域内地势起伏大小(地势高、坡度陡——以侵蚀作用为主,含沙量较大;地势低,地形平坦——以沉积作用为主,含沙量较小);④流域的土质(疏松或黏实)。

【典型设问】2016年课标全国卷Ⅲ第36题第(1)问,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

【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二:一是要掌握腐殖质的成因,腐殖质丰富意味着动植物资源丰富,进而可推断出此地水热条件好;二是泥沙含量少意味着水土流失状况不严重,说明植被茂密,河流侵蚀力不强。

【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8分)

(9)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河流的航运价值由河流的通航能力和其流经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决定。自然条件决定河流的通航能力。

自然条件:①径流量的大小(看气候类型和流域面积)影响通航能力;②径流量的变率(看降水季节分配)影响通航季节稳定性;③径流长度影响通航里程;④河流流速的急缓(看地形)影响通航的平稳性;⑤含沙量(主要看植被状况)影响航道的畅通;⑥结冰期(看气温)影响通航的时间等。

社会经济条件:①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②流域人口和城市的分布;③流域的资源分布状况;④是否有运河沟通其他水系以扩大通航范围;⑤能否实现水陆、河海联运等。

(10)沼泽的成因分析思路

水为什么会积于地表?水为什么难上天、难入地、难流走?

①有来水:从气候、水文看——降水量丰富,河湖密布或河流泛滥,水源较充足。

②难流走:从地形地势看——地势低平或相对低洼,致使排水不畅。

③难上天:从气温看——当地纬度(或海拔)高,气温低,致使蒸发微弱。

④难入地(下渗):从冻土因素看——地下有永久冻土层,致使地表水难以下渗。

【典型设问】2014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1)问,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11)冲积扇(或三角洲)的成因

冲积扇和三角洲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只不过发生沉积的位置不同,沉积物粒径也不同。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三角洲是河流入海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由于流速差异大,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径要比冲积扇的小得多。

①沉积物:由上游侵蚀作用产生,侵蚀作用又受地表植被状况、土质松黏、地形陡缓等因素影响。

②发生沉积作用:河流在出山口或入海口附近,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搬运能力降低,沉积作用增强。

【记忆口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主要分布在“澳巴马”偏东部地区。

(1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①大部分位于热带,气温较高;

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③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降水多。

2.人文地理及区域整治

(1)人口迁移的原因

①主要原因:经济发展(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城市化、交通通信等。

②自然原因:地区间自然环境的差异或自然环境的变化(资源、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

③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

④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战争等。

【典型设问】2017年天津卷第12题第(1)问,根据“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这一材料,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4分)

【答案】商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4分)

(2)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

①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的弊),而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达到了现代人们生活的要求(小城镇的利)。

②高速公路及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和增强(城乡交通便利);电脑及网络等现代通信的出现和普及,家庭办公等新工作方式的产生(居家办公可行性)。

(3)工业集聚的原因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②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③加强信息交流与协作,促进技术创新。

④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⑤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4)工业分散的原因

①老工业区过度集聚导致了环境污染、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等问题,产生工业转移和分散的现象。

【特别提醒】工业分散或产业转移的实质还是存在区域差异,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因此,通过工业分散或产业转移可以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

②跨国公司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等,以降低生产成本(如轻小贵的电子元器件厂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分散;复杂产品的生产与其各种零部件厂之间的分散,如飞机制造业)。

③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工业的地域联系提供强有力地支持。

(5)产业转移的原因

①劳动力因素: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及工资水平等方面的地区差异。

②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职工培训成本、行政成本、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

③市场因素:市场区位的变化,开拓新市场的需要等。

④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如升级转型等)。

⑤资源、原材料、地价等的区域差异。

⑥国家政策或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等。

3.资源或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

【归纳总结】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三大类。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大,淡水资源有限,陆地面积小,陆地存蓄水能力弱。

②人为原因: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大;人类对水体的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

(2)水土流失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起伏大,地表径流速度快,土质疏松;地表植被稀疏;地质条件不稳定(多地震等)。

②人为原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过度开垦)、开矿、植被破坏严重、工程建设等。

(3)荒漠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次要):a.气候干旱少雨;b.水源缺乏;c.大风日数多;d.植被稀少;e.生态环境脆弱。

②人为原因(主要):a.人口激增带来的巨大生存压力;b.三“过” (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导致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失衡;c.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绿洲地区);d.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4)沙尘暴的成因

基本条件:蒸发量大、降水少,气候干旱。

物质条件:地表物质干燥疏松,沙源丰富(物燥、有沙)。

植被状况:植被稀少(或植被遭到破坏),地表缺乏植被的固着(植被稀疏)。

动力条件:扬尘时的上升气流和大风天气多。

【应考提示】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多出现在选修地理的环境保护部分。

【典型设问】72014年课标全国卷 Ⅰ 第36题第(2)问,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答案】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分)

【答题提示】条件分析评价类试题在答题时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结合自然和人文条件展开分析。当然如果题目中有限定词明确指向,则根据限定词具体要求作答。

(5)赤潮产生的原因

①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或过度海水养殖,造成海水富营养化;②营养丰富的海水及适宜的水温、盐度等环境促使赤潮生物大量繁殖;③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和沿岸海域容易发生赤潮。

(6)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①自然因素:逆温、静风天气;水汽含量高;大量的尘埃和污染物。

②人为因素:重工业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排放量大;交通工具多样,大量的尾气排放;冬季集中供暖、建筑工地的扬尘等。


条件分析评价类问题答题思路

新课标考题对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农业和工业生产条件的分析评价考查较多,也更强调对材料的充分解读,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及对基本原理的分析应用能力。

无论是评价还是分析某地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基本思路都是先看某种植物或动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或某种产业的生产需要什么条件,尤其是主导性的区位条件),再结合所考区域的自然、人文区域特征,看该地具备什么特征,哪些是优势,哪些是不足,进行分析或评价,评价要从有利和不利(或者优势和不足)两方面进行。

【答题提示】在综合题中,“影响类”问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空间尺度:本地区(事物)影响+其他地区(事物)影响;时间尺度: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声明:此文来源于网络,由七馨教育编辑整理发布,欢迎大家收藏及转发到朋友圈,本次转载重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有你想看的精彩

好的教育,绝不是养出一个“乖孩子”

中国历史发展的这36个规律,帮高中生背会捋顺历史线!(中)

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来自什么样的家庭?

干货 | 极易出错的十道函数经典例题,归纳太全面了!(上)

时间不光是“挤”出来的!这几个时间管理原则,必须告诉孩子!

30个英语万能过渡句,让你的作文眼前一亮




是一种鼓励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放 到 你 的 朋 友 圈 里 朋 友 们 会 感 激 您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