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专题金庸:笑傲江湖的传奇人生

发布于 2021-08-08 23:19 ,所属分类: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第8辑 金庸:笑傲江湖的传奇人生

千古文人侠客梦;大侠原有两支笔;“好为人徒”的谦谦君子;文人也通经商道


一部百年武侠小说史,自还珠楼主以下,名家辈出,唯金庸名头最盛、享誉最长。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文学界、史学界、报刊界对他做何评价,其武侠神坛的地位从来未曾动摇半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以汪洋恣肆的想象力,用一支笔创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江湖世界,享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赞誉。

【人物小传】

金庸(1924—2018),原名查良镛,著名作家、政论家、社会活动家、《明报》创办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924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同年移居香港。1952年调入《新晚报》任副刊编辑。1959年,创办《明报》。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养和医院病逝,终年94岁。

【精华素材】

千古文人侠客梦

1941年9月,还在读高中的金庸在浙江《东南日报》副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事能狂便少年》的文章。他在文中写道,“狂气与少年似乎是不可分离的。要成就一件伟大的事业,带几分狂气是必需的。”后来,他考取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想成为一名外交官,但因替同学打抱不平而遭到开除,外交官理想因此幻灭。于是,命运把他带进了人生的另一个方向。这份少年时的“狂气”似乎冥冥中指引着他踏入武侠江湖。

1955年的一天,《新晚报》副刊时任主编罗孚找到金庸说,梁羽生的《草莽龙蛇传》快连载完了,下部书还没有想好写什么,“小查,只有你顶上了。”作为梁羽生的粉丝,每期小说他都会看,可自己从未写过。发稿的日子到了,编辑部派一个老工友人到他家里等稿子,并催他晚上九点前无论如何要写出一千字来,否则第二天报上就会有空白。他看着老工友,来了灵感,就从塞外古道上一个老者写起:“年近六十,须眉皆白,可是神光内蕴,精神充沛。”这就是小说《书剑恩仇录》的开头,也是金庸武侠神话的开始。此后,金庸又连续创作了《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广受赞誉的武侠作品,他的武侠江湖里群侠备出,风靡世界。直到1972年,金庸宣布封笔:“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鹿鼎记》是我最后的一部武侠小说了。”

金庸的小说将江湖、武林与中国历史编织在一起,充满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他的小说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似乎已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某种想象力之源。《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为什么金庸能有如此魅力?因为金庸小说充满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呈现了其中最雍容最美好的部分:儒的至大至刚,道的恬淡无为,佛的悲天悯人。那些侠骨柔情的英雄气概,重信然诺的君子风度,快意恩仇的人生境界,照亮了我们平庸琐碎的生活。许多人可能没有读过更多的中国文化经典,但从他的笔下获得了中国传统美德的熏染。”这也正契合了金庸对“侠”作出的阐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解读与活用】

常规角度:张扬青春朝气,警惕未老先衰。金庸欣赏狂气,他说狂气与少年似乎是不可分离的。的确,狂气是独立意识的体现,是敢于挑战、勇于质疑的表现,循规蹈矩,少年老成,暮气沉沉,未老先衰,这样的青年是难有开拓精神的,这样的人组成的民族是难以自雄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活用示范

今天,我们的老师大多喜欢听话的学生,最讨厌有些狂气的学生,一些学生有主见,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而常常被斥之为轻狂不成熟。这样的评价标准是很成问题的。金庸先生在中学就以“一事能狂便少年”为题写文章在报纸发表,他说:“狂气与少年似乎是不可分离的,要成就一件伟大的事业,带几分狂气是必需的。”其实,一些有成就的人大都是一些有狂气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是有狂气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基三千里”,毛泽东是有狂气的;“一事能狂便少年”,狂与少年不可分,金庸是有狂气的。狂是对传统的挑战,狂是对习惯的突破,狂是对前人的超越,没有狂气,小心谨慎,未老先衰,是办不成大事的。

核心角度:偶然背后有必然,机会青睐有实力的人。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从未写过武侠小说的金庸,之所以敢于接受领导布置的任务,就在于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金庸走上武侠小说创作之路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却是以自己的实力为后盾的,机会只青睐有实力的人。

活用示范

今天的人们似乎特别崇尚机遇,总是羡慕别人的机会好,总是埋怨幸运女神不肯光顾自己的茅屋。但是,他们有所不知,机会不会欣赏没有准备的人,幸运女神只会青睐有实力的人。我们知道,金庸写武侠小说是《书剑恩仇录》的。他从未写过武侠小说,领导的一个要求,他就干起来,写成了《书剑恩仇录》,而后一部又一部,接连写了15部,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武侠江湖,传承中华文化,成就可谓大也!这一切似乎都始于领导找他的那个早上或晚上,上午或下午,没有那个早上或晚上,上午或下午,没有领导给予的那个机会,金庸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写武侠小说。但是,没有先前对武侠小说的大量阅读,没有长期在报社练就的驾驭文字的功夫,不但领导压根儿就不会找他,就是一百个领导逼他,也不会逼出一部《书剑恩仇录》。

创新角度:传承仁义美德,展现文化自信

金庸的小说将江湖、武林与中国历史编织在一起,充满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为一代又一代读者所喜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现文化自信。

活用示范

在他的江湖世界里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种下儒的至大至刚,种下道的恬淡无为,种下佛的悲天悯人,于是,我们在这些人物身上看到了侠骨柔情的英雄气概,看到了重信然诺的君子风度,看到了快意恩仇的人生境界,中华文化的光辉照亮了我们平庸琐碎的生活,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最实际的传承。

对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就是它的精神家园,对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是让它们“活”起来,像金庸的武侠小说那样,不是仅仅“活”在抽象的概念里,而是“活”在文艺作品里,“活”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上。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金庸的武侠小说已经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愿更多的有心人前赴后继,为“活态”传承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人物深读】

大侠原有两支笔

提起“金庸”,华人世界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他的另一个笔名“徐慧之”,估计连资深“金粉”知道的也很少。2014年,90岁的金庸在大陆出版了一本旧作集结的新书《明窗小札1963》,里面收录的就是他以“徐慧之”为笔名发表的时评文章。

被广大读者如痴如醉追看的小说在金庸看来“只是一种副业”,他在北大演讲时曾说:“我一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1948年,作为《大公报》记者,金庸从上海奔赴香港,当时的上海远比香港发达,但金庸欣然前往,他说:“我一生很喜欢冒险,过一点新奇的生活。”此后他在《大公报》下属的《新晚报》做副刊编辑。1959年,他离开《大公报》,和友人一起创办了《明报》。《明报》的办报宗旨也体现了他的武侠观:侠气,干预社会,对好的人和事件进行赞扬和表彰,对坏的人和事情进行批评和反对。《明窗小札》就是金庸为《明报》专门开设的一个专栏,内容以国际政局分析和时评为主。这个专栏从1962年12月1日开始,直至1968年10月30日,几乎每日一篇。在《明报》上,金庸每天都要扮演4个不同的角色。其一,撰写社评,这是身为报纸主笔的工作,需要面对的是全球和香港本地最新的时事动态和新闻,撰写代表《明报》立场和观点的文章。其二,他必须完成每天连载的武侠小说。其三,撰写《明窗小札》的专栏文章,以分析国际形势为主。其四,发表连载的翻译文章。多重身份的展现和不同角色的扮演,是现实的必要,也是金庸惊人天赋和能力的展示。

3.0解读

常规角度:自我加压,做大人生。金庸是新闻工作,写武侠小说只是他的“副业”,可他连“副业”也做得如此出色。人生不能小有成绩就自我满足,而应该不断自我加压,做更多的事情,做好更多的事情,把自己的人生做大,为人类作更大的贡献。

核心角度:勇于挑战,自我突破。当时的上海远比香港发达,但金庸还是高兴地从上海奔赴香港。金庸说自己喜欢冒险,过一点新奇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挑战精神。按部就班,驾轻就熟,是平安的,也常常是平庸的,敢于挑战,才能自我突破,超越平庸。

创新角度: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激扬文字。金庸“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他以小说构建的江湖实在太强大了,以至于真实世界里的“江湖论剑”反倒被忽略。像毛泽东所说的一样,“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那正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好为人徒”的谦谦君子

《孟子》里有句话叫“人之患,在好为人师”,金庸却恰恰相反,像极了他笔下的韦小宝,遇到个高手就定要拜师学艺,可谓“好为人徒”。20世纪80年代,金庸突然托人转告聂卫平,要在从化拜他为师。一见面,金庸就要像他小说里描写的那样给聂卫平行三叩九拜的拜师大礼。比金庸小二十多岁的聂卫平大为吃惊,推辞说:“这怎么受得了,拜我为师可以,但不要磕头了。”就这样,聂卫平成了金庸的老师,以后金庸一见到聂卫平就以师父相称,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金庸少年时期因为国内战乱,学业屡屡中断,始终没拿到正经的文凭。据说他在浙江大学当人文学院院长时,有人讥讽他学问不够,他低头纳言:“别人指责,我不能反驳,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学问。”因此在获得剑桥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后,金庸坚持选择作为普通学生申请就读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那时他已是81岁高龄。

1999年,王朔发表了《我看金庸》一文,指金庸小说可与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并称为“四大俗”。对此,金庸没有反唇相讥,而是心平气和地说:“王朔先生的批评,或许要求得太多了些,是我的能力所达不到的,才力如此,也只能这样了。”接下来,他又说:“(王朔先生)不称‘四大寇’,或‘四大毒’,而称‘四大俗’,已是笔下留情了。我与王朔先生从未见过面,将来希望能通过朋友介绍,而和他认识。”据说王朔闻听金庸此言大受感动,坦言自己很惭愧。

3.0解读

常规角度好为人徒,有志向学。聂卫平比自己小20多岁,行跪拜礼拜聂卫平为师,81岁高龄仍以普通学生的身份申请就读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金庸这种好为人徒、有志向学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也正是他真正的高贵之所在。

核心角度: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不指责对方言过其实,反承认自己才力有限;不责怪对方用语刻薄,反称赞对方笔下留情。金庸做到了以诚待人、以礼待人,他和王朔的矛盾终以其对王朔的充分尊重而化为乌有。

创新角度:学会低调为人,争做谦谦君子。中国人历来崇尚君子风范,而谦恭是君子风范不可缺少的内容,雍容自若,豁达潇洒,不露锋芒,不事张扬,让生命呈现出一种成熟的圆润。金庸拜聂卫平为师和在剑桥读博的行为向我们展现的正是这种谦谦君子的风范。


文人也通经商道

利他、冒险、信守承诺,这些是侠客精神,也是企业家精神。金庸的小说影响了一代中国企业家,他本人也被称为中国企业家的精神导师,一众商业大咖都是金庸的粉丝。“若无先生,不知是否还会有阿里。”金庸去世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非洲通过官方微博发文悼念。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媒体采访中自诩为“洪七公”,他笑称:“丐帮贫贱不能移,只有这样创业才能成功。”小米创始人雷军也在被媒体问及小米争议问题时,采用《九阳真经》中的经典句子作为回复: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其实,金庸本人的经商头脑也不可小觑。《明报》创业之初,销量不佳,甚至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为扩大销量,金庸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在《明报》上连载武侠小说,带动《明报》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明报》盈利达1亿元。金庸也以12亿元港币资产名列香港百富榜第64位。当然,真正掀起“金庸神话”的,还是那15部武侠小说以及以其为基础改编、翻拍的影视作品。1995年,金庸被列在20世纪文学家排行榜第四位,仅次于鲁迅、沈从文、巴金。此排名引起了学界和民间的巨大争议。此时,以北大中文系多位教授为主的评论家们“力挺”金庸,中央电视台决定投拍《笑傲江湖》。在这样的背景下,金庸只象征性地收取了一元钱的版权费,将《笑傲江湖》版权许可给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开拍后,金庸罕见地亲自赴无锡中视外景基地探班。当时,有媒体问金庸,会不会同样以“一元钱”的价格把其他著作的影视改编权许可给央视,金庸笑言,很可能会卖,不过不是“一元钱”,有可能是“一个亿”,“因为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这部《笑傲江湖》应该会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3.0解读

常规角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金庸是一个成功的文人,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以12亿元港币资产名列香港百富榜第64位。为富并非都不仁,财富更不是罪恶,我们应当鼓励人们合法经营,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核心角度:坚守诚信,讲究策略。利用名人效应在《明报》上连载武侠小说,使报纸经营扭亏为盈;用“一元钱”的价格把《笑傲江湖》影视版权许可给央视,为打开大陆市场奠定基础:这就是金庸的经营策略。策略和诚信并不矛盾,无论做事或经商,都既要坚守诚信,又要讲究策略。

创新角度:崇尚精神追求,奉行儒商之道。金庸能够成为商界人士的偶像,不在于他有追求精神,更在于他有精神追求,他在小说里追求侠客精神,他把侠客精神带到经商活动中,树立一种令许多企业家敬佩的企业家精神,这也是儒商和奸商的区别。崇尚精神追求,奉行儒商之道,打击奸商之为。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