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学习迁移》种类细分,看完不搞混!
发布于 2021-08-10 17:35 ,所属分类:教师资格考试学习资料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学习迁移共有4个种类
容易混淆
星星今天讲学习迁移进行细分
看完不搞混!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根据迁移的性质
(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2)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
如:小学生刚学汉语拼音时又学英语字母就比较容易混淆。
二、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
(1)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
(2)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三、根据迁移内容
(1)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策略和态度具体化。
(2)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四、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
(1)水平迁移: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2)垂直迁移: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即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
五、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
(1)同化性迁移: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2)顺应性迁移: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髙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3)重组性迁移: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进入八月
留给同学们的备考时间也越来越少
星星老师为大家隆重推荐
2022经典双科全程班
用优秀的笔试成绩给上岸助力
中子星教研团队全力研发,为你的上岸之路划重点!
✅预测2022年命题趋势,提前掌握必备考点!
✅课程视频无限回看,试题讲解+知识点详解!
✅紧扣考点难度适中,类比历年试题同等题型!
咨询专线已开通
详情咨询星星各老师,
直接在中子星gongzhong号后台留言吧!

厦门1 | 15880107165 |
厦门2 | 18605910423 |
福 州 | 18060831195 |
漳 州 | 17805936192 |
泉 州 | 17805951113 |
莆 田 | 17705022137 |
宁 德 | 17705022137 |
龙 岩 | 17805936192 |
三 明 | 17705022137 |
南 平 | 18060831195 |
☎ 400-001-5295
匠心办学 专注教师 口碑相传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