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08.10)
发布于 2021-08-16 14:52 ,所属分类:教师资格考试学习资料
1.刘老师在管理班级时,遇事会与班内同学共同商讨,听取每个同学的意见后再做决定。这属于班级管理模式中的( )。

↓ ↓
【答案】D。本题考查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管理的模式包括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其中,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题干中,学生与老师通过共同协商来管理班级的方法属于民主管理。D项正确。A项: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2.王老师担任班主任期间一直倡导“团结奋进”的理念。一段时间之后,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此时该班级处于( )阶断。

↓ ↓
【答案】D。本题考查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班集体从初步形成到巩固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组建阶段、核心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其中,成熟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题干中,“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说明该班级处于成熟阶段。
D项正确。A项:组建阶段的学生初进学校,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班集体的目的、任务都来自教师个体的自身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核心形成阶段的学生,彼此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尚未形成。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发展阶段的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多数学生能互相严格要求。
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须外在监督,已能管理自己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 ↓
【答案】D。本题考查关爱学生的内涵。关爱学生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A、B、C三项说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是“教书育人”的要求。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本选项不是“关爱学生”要求,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 ↓
5.中小学德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 )。

↓ ↓
【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
政治教育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性质,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教育内容。A项正确。B项:道德品格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不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德育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不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德育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法制教育是指在一个法治国家里,对一个公民进行应该具备的民主与法制观念和法律规范的教育,使公民具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义务、依法管理各项工作的素质。不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德育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6.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 )。

↓ ↓
【答案】B。本题考查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重点的理解。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国中小学生德育内容主要是:①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②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的教育;③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观的基础教育。其中,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养成是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
B项正确。A、C、D三项: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信念的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均不属于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7.“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 ↓
【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本题中“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强调的是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品德的方法,属于实际锻炼法。A项正确。B项: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更多侧重精神和情感层面的。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更多侧重认识层面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 ↓
【答案】B。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1)道德素养;(2)知识素养;(3)能力素养;(4)心理素养。其中,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而教育科学知识就是指教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题干中,小红深知除了掌握必要的语文专业知识之外,必须要要扎实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语文专业知识属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属于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因此,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知识素养。B项正确。A项: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四个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从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体现的。具体来说,对待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 ↓

↓
↓ ↓
下面是各种考教师干货
只需扫描下方图片,回复关键字即可获取
免费拿走丨2021年招教&特岗教师57套押题卷白送!(不含幼儿)
【限时免费】2021年教师资格证超全笔试资料,赶快领取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