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及古诗词答题方法

发布于 2021-08-20 08:09 ,所属分类:中考语文学习资料大全



古诗词默写是多年中考必考点之一,在中考语文卷中占据重要地位,课内的名句名篇是考查的重点,大纲规定必背篇目更是重中之重。今天孔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初中语文理解性名句默写汇总。


理解型默写题,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不能光背不写,光记不辨。

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

1.诗中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诗中爱国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诗中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诗中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0.诗中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1.诗中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2.诗中思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3.诗中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诗中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5.诗中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6.诗中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7.诗中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8.诗中夏: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19.诗中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0.诗中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诗中日: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2.诗中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3.诗中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4.诗中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5.诗中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6.诗中树: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7.诗中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8.诗中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1.《论语》:
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句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采用对偶,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句子句诗是:海曰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突出作者对早春喜爱的诗句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曰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今曰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0.《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1.《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曰还来就菊花

12.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14.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与“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有着异曲同工的是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6《滁州西涧》中描绘春深树茂的幽静画面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句子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7.《约客》中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两句含而不露地表现作者的寂寞心情。

18.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0.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 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22.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台湾回归大陆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用典故表达诗人无限怅惘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4.辛弃疾的清平乐: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5.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文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6.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7.杜甫的《春望》中写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8.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9.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描写平原广阔景象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0.杜牧的《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2.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其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3.韩愈的马说》:
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根本原因是:伯乐不常有

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中对月光动态描写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在此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6.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7.李商隐的无题》中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该句运用形象的比喻和谐音双关的字眼,把坚贞不渝,死而后已的真挚爱情表现提淋漓尽致的成为歌颂爱情诗中的千古绝唱的。

38.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百姓苦百姓苦!(主旨句)

39.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40.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41.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2.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44.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表达出诗人希望出仕而有无人引荐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本诗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该句采用典故。

45.李白的《行路难
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7.鱼我所欲也》中点明中心句子是:亦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8.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9.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生动地表现诗人以释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的句子是:剑外忽传收葪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表达诗人全家欣喜、准备还乡的诗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满卷诗书喜欲狂

表现诗人煽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的句子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0.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1.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出无尽感叹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2.《关雎中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53.《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4.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在烈日下的田间劳作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从

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55.《与朱元思书》一文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来警策激励人的名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7.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的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8.《菩萨蛮》中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诗句是: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比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不可阻挡的诗句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

59.《论语》中,孔子认为有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终生遵守的准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张君子应成人之美,其原话是成为君子是儒家的做人目标,那么,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是:君子应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对待别人的事情,对待先进与落后的正确态度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认为言与行的关系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与“君子爱才,取之有道”意思相近的一句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曾子所说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0.《长歌行》中勉励青少年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的句子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1.《山居秋瞑》中一静一动从视觉、听觉描绘出山林间自然景物幽静的句子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还需地表达自己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地句子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2.《渔家傲》中展现了一幅海天相接、辽阔的画面和描绘出瑰奇雄伟景象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作者直抒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才华虽苦苦求索,终因遭遇不幸未能找到光明出路的句子是: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63.《长相思》终被王国维盛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夜深千帐灯

表现了作者对扈从生活厌倦及思乡之情的句子是:聒碎乡心梦不成
园无此声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



(一)“诗眼” 炼字型
(二)名句赏析型
(三)表达技巧型
(四)语言特色型
(五)情感赏析型



答题技巧



“诗眼”型、炼字型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要点 :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阔”字更好。“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2: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自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此句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景相生,奇妙无比。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鲜明。


表达技巧型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示例1: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答: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示例2: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语言特色型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答题要点
(1)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概括语言特色。
(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1: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情感赏析型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
2、谈谈你对这首诗整体的理解。


答题要点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示例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思想?

答: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示例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良好祝愿。

END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