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定势 | 双减其实是道奥数题,这样做才能打出王炸
发布于 2021-08-27 21:57 ,所属分类:数学资料学习库
就在昨天,上海“双减”政策细则公布。至此,北上“双减”靴子均已落地,只待新学期落实。划重点:
关于双减为什么会让那么多家长焦虑?其实可以用“奥数”中经典的“烙饼问题”来理解:
面对这道题,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烙两个饼正反面6分钟,再烙第三饼正反面还是6分钟,所以一共12分钟。
然而要做到“时间最优化”类题目,关键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谁说必须两个饼烙完再烙第三个?
所以,家长面对“双减”,不仅是内容上的博弈,更是时间上的再分配带来的困扰;要得到最优解,是时候打破思维定势了。
不要让“锅”空着
很多人还在把“双减”,看成“语数外的黄昏,音体美的黎明”,其实我的理解,双减的本质不仅是内容上的博弈,更是时间上的优化问题。
每天作业限定在60分钟,那么多出来的时间干什么?
周末不允许学语数外,那么周末学什么?
寒暑假不能搞学习,那么一两个月里哪儿甩娃?
“双减”,绝不只是单纯的做减法,因为培训能减,时间是减不掉的,原本分配给培训的时间“多”出来了,怎么优化成了一道难题。以前时间不会安排?没关系,送去补语数外总不会错,毕竟考试就考这么几门,上了课多少能在成绩上看到回报。
而现在,“标准答案被撕掉了,做完题不能对答案”的难受劲儿我想大家都是体会过的。
拿周末安排来说,如果说语数外三科的排列组合也就7种(报单科3种、报双科3种、报全科1种),那么现在各种其他课程的加入,让整个排课的可能性千变万化,用这两年学校流行的概念,那才是真正的“一人一张课表”。
谁都知道不能“让锅空着”,可怎么把饼送进去能不能得出最优解现在谁也说不准。甚至这个最优解存不存在都是个问题。
02
如果说上一条是人人皆知的原则,那么打破思维定势,也许就不是人人都敢做的了。
比如,刚刚我们按照常规的思路去想,总觉得要“学点什么”,这才有了“不允许学语数外,那周末学点什么?”这样的问题,但如果突破这个限制,为什么一定要“学点什么”呢?
“学点什么”这个观念扎得有多深,举个例子你就知道。
桌游大家都不陌生,可大家是否知道,前几年“桌游课”在上海也曾经风靡一时,简单来说就是“教孩子玩桌游”。这就好比你们公司团建玩个狼人杀,先找个教练来帮你培训一下,并指出狼人杀对于公司成为500强的积极作用。
很多人觉得这纯属多此一举,要知道,在桌游最风靡的德国,也只是家里的玩具,从来没有“桌游课”之说。可到了中国不同,家长们发现这东西“好”,自己带娃玩既要学规则又怕玩不出精髓,于是经常问桌游销售“这个东西有课么?”
很快,各式各样的桌游“课程”便问世了。我自己就曾经做过相关工作,也不否认这些课程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点用的。但玩桌游的目的依然是享受生活,而不是“学点什么”。
“不让时间空着”,不代表一定要用“课程”、“学习”去填满。周末一家三口下个厨房、去个公园拍拍照、听个音乐会、看个脱口秀,难道不也应该列入这道题的答案吗?
从这个角度出发,“双减”绝不仅仅是针对学科培训,背后的逻辑,是让家长和孩子们把“学习”和“生活”区分开。那么,怎么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就引出了我们的下一个话题——素质教育。
03
“双减”下,重新思考素质教育
“双减迎来素质教育的风口”,对于这句话,我一直是不认同的。
首先,在双减政策文件里,我唯一找到“素质教育”四个字的是下面这段:
也就一个作业而已,谈不上“风口”。有人说了,打击学科培训,不就是把时间都留给了素质类课程吗?
请注意,政策中唯一做了界定的,是“学科”和“非学科”之间的差异。
为什么几乎只字未提“素质教育”?很简单,谁来给解释一下什么是素质教育?
去度娘一查,答案是“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这个回答就好比:我叫张三,张三的张、张三的三......
后面有一句话总算像样一点: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把素质教育定义为“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从这个定义来说,学科教育毫无疑问也属于“智”的一部分,当然也算素质教育。这其实不难理解,你总不能说语数外里“没素质”?否则那么多专家还费尽心思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算什么?
正是这个原因,语文说自己是“中国传统文化”、数学说自己是“思维训练”、英语说自己是“阅读能力训练”,家家似乎都能打擦边球。
最近衡水中学校长成了热点,我不他的个人行为,我更在意他曾经说过的两句话:
“......许多人盲目评断分数低就是素质教育,分数高就是应试教育,荒谬可笑。”
“素质教育不是吹拉弹唱......”
两句话,精辟的点出了大众对于素质教育的误区。这个误区不消除,从语数外转移到音体美,只是赛道的变化。让一个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去搞奥数反人性,那让一个不喜欢音乐的孩子去钢琴考级就是值得提倡的吗?
“双减”用学科和非学科类来界定,不但执行起来更加明确,也突出了背后的逻辑:“不是反对语数外,而是反对为了语数外牺牲了一个人需要的其他要素。”
教育,就要回归到“育人”上。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当务之急不是转赛道、赶紧把编程、象棋、画画课约起来,而是静下心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思考几个问题:
我现在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未来我希望和孩子之间形成怎样的关系?
我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现有的家庭环境和手头资源,是否已经足够支持他长处的发挥和劣势的弥补?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选择是否用、用哪些合适的课程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要觉得这些问题空,浪费时间,把大方向把握好只会让之后的路更经济、更轻松。
毕竟,“双减”相当于踩了急刹车,大家重新启动都需要时间,这个空窗期不正是重新调整的好机会么。
04
抓住“变与不变”,加减才有策略
其实素质教育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是个不太好下手的话题,因为太大了,如果说双减在哪个教育方向提供了机会,我更倾向于找一个范围更小的相关词: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最大价值,是对于人情感刺激、表达的支持作用。
其实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素质教育,更多是指通识教育。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还是西方亚里士多德时期的“七艺”(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强调的都不是“艺”,而是“通”,这种通不仅是学科上的,更是情感上的。
往小了说,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持久的兴趣,这个兴趣其实就源于最纯的情感,好玩、有趣、神奇,都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一个没有情感的孩子,是不可能有兴趣的。
往大里说,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看看杨振宁、丘成桐这样的大家,无不是文理兼修,精通诗词,情感细腻。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