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 | 西安地铁保安粗暴拖拽女乘客、让青少年不再沉迷网络游戏...

发布于 2021-09-05 11:01 ,所属分类: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01

容貌焦虑

制造“容貌焦虑”的医美广告这回该焦虑了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8月30日
8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征求《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意见稿提及将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以及使用患者名义或形象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等医美广告乱象。
  医美广告,可能要凉凉了。
  尽管,这份旨在向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提示”医疗美容广告监管工作中“需要重点问题”的文件,严格说来只是市场监管部门的对内指引,而可能并不对医美广告的市场主体具有直接的约束力,但却已经足以向外界宣示执法的态度和风向。
  制造“容貌焦虑”,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或者将容貌出众与“高素质”“勤奋”“成功”等积极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使用患者名义或者形象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诸如此类的十项“重点打击”对象举例,对广告受众而言,并不陌生,甚至已经到了铺天盖地、随处可见的地步。当本身经不起多少推敲的广告逻辑,借由公共传播途径大量发酵,众口铄金的洗脑效果便会很自然地出现。
  而对应到医美广告主体这里,现有的广告内容可能都或多或少处于此番执法指南的射程范围之内。
  此番“执法指南”所列诸多“重点打击”以及整治的医美广告乱象,都属于国家主管部门基于包括《广告法》在内的各项法律法规,对特定行业常见违规违法行为的一种归纳性列举和执法提示,并不存在“凭空造法”的情况。只是说,对于像制造“容貌焦虑”等引发社会热议的话题、现象,在法律层面与“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进行了关联。《广告法》第9条明确,广告中禁止出现的内容就包括有“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情形,但此前可能在具体执行层面,对概括性的立法表述一直都缺乏执行性的明示。
  不仅如此,此番指南将医美广告认定为医疗广告进行规范,将《广告法》对医疗广告以及不限于医疗广告的各项约束都明确适用于这一领域,更重要的讯息就在于督促和要求地方执法部门纠正模糊态度、严格执法尺度。医美广告既然是医疗广告,就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能发布或者委托发布相关广告内容,而且还应当在广告发布前配享医疗广告的特殊“法律待遇”——送有关部门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的要求同样适用于各种医美广告。在已经明确了的广告发布流程之下,医美广告的乱象治理和追责,变得有迹可循。
  有趣的是,作为具体的执法指引,此番文件还详尽到对医美广告中涉及“医生”“专家”问题的分情况处理:广告中专家身份属实,则按使用医生或者专业人士为医疗广告代言的广告违法行为处理;专家身份不属实,那列入虚假广告范畴予以查处,相关人员则涉非法行医……
  已成闭环、也足够详尽的执法指南,能否将那些随处可见的“白大褂”“老专家”都锁死,还有待具体的执行情况予以验证。但最起码,这份针对医美广告的执法指南已经让公众看到,遍布各类广告中的违规行为、虚假内容,在严格执法的背景下,恐怕都难逃“有一个算一个”要被查处的处境。

打击“容貌焦虑”,可谓直击要害

《钱江晚报》评论员 高路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8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征求《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意见稿提及,将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等广告乱象。
  何为制造“容貌焦虑”?意见稿明确指出,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或者将容貌出众与“高素质”“勤奋”“成功”等积极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即为制造“容貌焦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医疗美容的手段,适当追求外在的美,并不为社会排斥。
  但是,一些商家刻意制造“容貌焦虑”,就是套路了。只要是清醒的人,都不会将容貌与能力直接挂钩。
  对于医疗美容手术,理性的人会持相对谨慎的态度,这自然不是有些人所愿意看到的。如果人人都这么理性,医疗美容机构岂不是门可罗雀?于是,他们给容貌附加上标签,让容貌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容貌已不再是单纯的外表,成了金钱地位、个人能力、品质和生活追求的象征。
  这么一来,似乎医疗美容的重要性顿时大了不少。这就如同一些奢侈品,做得再好也不过是普通日用品,照理不该卖出天价,可一旦成为成功人士的标签,立马不一样了,它就代表了身份和地位,所以奢侈品广告很少强调用料和品质,只强调它的身份认同。
  贩卖“容貌焦虑”的广告,其用心隐藏得更深。除了表面上的身份认同,它还传递这样一种暗示:长相是爹妈给的,但后天不努力,就是自己的问题,只能怪自己懒惰了。他们把医疗美容包装为个人努力的一种途径,非常具有迷惑性。
  对此,不少人难免忐忑,担心自己成了众人眼中的那个低能懒惰的人。你不焦虑,一些商家哪来可乘之机?你不乱方寸,又怎会一步步走进圈套?一旦陷入这种情境中,就会身不由己,失去判断力,医美机构说什么就是什么,花钱如流水,甚至不惜背上借贷。等回过神来,悔之晚矣。
  炒作“容貌焦虑”,除了忽悠消费者,还会恶化环境,破坏社会风尚,以不正确的价值观给社会制造偏见,造成人群的对立。
  不要小看这些精心设计的广告,它通过影响价值观来改变消费心理,手段高明。也不要低估它们的影响力,它们狂轰滥炸,不停刷屏,潜移默化大众的意识,时间长了,就可能产生对社会的裹挟。此次监管部门出手,可谓直击要害。

02

标本兼治

让青少年不再沉迷网络游戏

张 凡《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1日 第06 版)
有孩子长时间玩游戏打乱了正常的作息和饮食规律,有孩子长期低头玩手机患上了颈椎病,有孩子沉迷手游对学业造成很大影响……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引发广泛。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多方面入手,织密制度防护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代青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游戏。从“忙趁东风放纸鸢”到“蓬头稚子学垂纶”,从踢毽子、丢沙包到跳皮筋、翻花绳,孩子们在游戏中释放天性、体验快乐、收获成长。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游戏兴起,由于其互动性、沉浸性、仿真性强,操作便捷,更是对孩子们产生极强的吸引力。适度接触游戏,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对归属感、好奇心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一些运动类、益智类游戏等,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未成年人还处在身心发育阶段,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甚至产生不能自拔的心理依赖。这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对今天的许多青少年来说,网络空间是他们学习、社交、娱乐的重要场景。我们不应、也不可能禁止青少年接触网络,但必须为他们健康上网保驾护航。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这不仅是家长烦恼的问题,也是全社会都必须思考的现实课题。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1.8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上网玩游戏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为62.5%。面对日益便捷的上网渠道,迫切需要科学的教育引导和必要的机制屏障。近年来,从建立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到指导网络游戏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等,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发力,推动防沉迷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
  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有鉴于此,此次新出台的举措,聚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关键环节,作出了更严格细致的规定。从进一步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到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要求,再到加强对防沉迷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种种举措,既综合考虑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也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划定了边界。
  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久久为功。在政府部门严格监管之外,游戏企业必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决落实防沉迷工作各项要求,避免出现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同时,造成网络游戏沉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到教育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都携起手来,才能让青少年远离网络游戏沉迷的陷阱。
  放下手机,孩子们将有更多时间走进山川、亲近自然,听鸟叫虫鸣、看绿水青山;也将有更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从完善法律、革新技术、提高素养等多方面着手,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互联网,适度使用网络游戏产品,我们就一定能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社会效果,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防沉迷再加码 “标本兼治”是关键

默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9月01日 02 版)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一直是个棘手的社会问题。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此前已有政策限制。2019年,有关部门便规定: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在法定节假日玩游戏的时间不得超过3个小时,工作日每日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
  如今,政策限制进一步加码,体现出有关部门对该问题的重视。既然要防,就得追求“防得住”。众所周知,未成年人使用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身份信息规避防沉迷系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只有补上类似的漏洞,才能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发生。
  就现实而言,很多企业已有相应探索,比如接入公安实名校验、引入人脸识别技术、结合用户画像和大数据分析用户属性等。如果这些技术解决方案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普及,现存的“漏洞”就可能被一一堵住。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是个系统工程,政策限制的主要作用在于“治标”。“治标”本身当然重要,但只有做到“标本兼治”,才能化解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背后的教育问题。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只是解决问题的一小步,从根本上消除“沉迷”的种子,管住未成年人的心,才是社会各界的终极目标。毕竟,就算没了游戏,未成年人也可能会沉迷于其他事物,走向别的极端,要防止这样的事发生,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还需共同发力。
  除了必要的限制和监督外,春风化雨的教育引导同样重要。如何鼓励孩子利用好手中的时间,做更有价值意义的事情,很考验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智慧。学校不能局限于把知识教给学生,家庭也不能仅仅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各界必须更多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其多陪伴、多沟通、多换位思考,从而以积极的引导丰富其精神世界。就拿网络游戏来说,家长和学校与其“谈虎色变”,一味排斥,让孩子心生逆反,不如因势利导,把孩子对游戏和网络世界的兴趣,引向更有正面价值的领域,比如体育、艺术等。
  最近几天,一则新闻令人心惊。福建厦门几个十几岁的辍学少年,洗劫了一家手机商店。这些孩子,其实和那些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一样,并非天性有问题,而是教育缺失的牺牲品。当学校和家庭未能尽到教育责任时,葬送的很可能是孩子们的未来。想方设法让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做到位,才能消除未成年人误入歧途的土壤。对此,社会还应有更深刻的思考。

03

万元出道

几万元就能出道?多少人跌倒在成名的路上

白毅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9月01日 02 版)
“3万元包出道”“5万元就可拍电影”,这些常见于网络平台的招募信息,对怀揣“明星梦”的青少年有着不小的吸引力。然而,新华社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一些练习生的选拔,实际上是培训机构“钓鱼”青少年的敛财手段。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让不少人上当受骗。
  近些年,随着选秀节目的热播,许多“素人”摇身一变,成为当红偶像。这让部分青少年观众产生了“一夜成名”的想象,渴望复制这种成功。不法分子利用这种心理,编织出各种天花乱坠的营销噱头,勾勒描绘出一幅虚假缥缈的“出道路线图”,诱使青少年落入彀中。
  这些自称“星探”的骗子,邀约话术并没有多高明。经过简单的线下面试,双方很快就可签约,随后“星探”便会以对方非科班出身为由,收取几万元不等的“培训包装费”,很多人天真地轻信了对方的承诺,认为很快就可以通过工作挣回来,殊不知已经成了被割的“韭菜”。
  显而易见,如此草率的签约,根本不是在甄别个人是否具备明星潜质。青少年涉世未深,一眼望去只看到“练习生”快速成名的表象,却忽略背后巨大的经济投入和沉没成本。一个偶像的诞生,需要大量的团队运作、宣发投入,区区几万元根本不可能“捧”出一个明星,太多的“练习生”跌倒在成为偶像的路上,无法如愿出道。
  对偶像而言,鲜花和掌声是一时的,荆棘和孤独可能是长久的。在一档访谈节目上,韩庚曾描述过自己当“练习生”的经历,要接受公司严格的管理、训练,公司还会把一些组合利益放在你面前供你选择。由“练习生”一路走来的明星,大都表示过成名的不易,青少年无法充分评估自身素质、缺乏恒心毅力,很难坚持下去。
  《半月谈》曾报道过,练习生的总体出道机会不到10%。大量未成年练习生面临“出道成名”无望、“金盆洗手”没钱的窘境,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019年,《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两个想解约,却被经纪公司索赔150万元的未成年练习生,显示出追逐“明星梦”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在练习生招募乱象中,许多青少年接触的并非正规机构。有些公司连营业执照和员工的身份信息都是伪造的,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也打着经纪公司的旗号,试图“分一杯羹”。部分不法分子还以视频面试为由,引诱未成年人脱衣。此类乱象释放出种种危险信号,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鱼龙混杂的招募信息,宣扬的是功利、浮躁的不良风气。青少年正值发奋学习、增长才干的年纪,如果沉溺于此,后果不堪设想。很多虚假招募信息都是在社交平台散布。对此,平台还应加强审核,切断虚假、非法广告信息的传播渠道,尽到管理责任。
  当下,社会对影视娱乐明星的评价标准越来越严格,成名也要靠实力说话。家长和青少年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低估“出道成名”的难度,更不能把娱乐圈当成“挣快钱”的捷径,如此才能不被不法分子的虚假承诺迷惑,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和隐私。

贪恋“3万元包出道”的未来生意,必将与不法分子相遇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9月01日张晨昊
“3万元包出道”“5万元就可拍电影”……不少青少年对“明星梦”满怀憧憬,网络社交平台也常常发布各种“练习生招募”信息。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练习生的选拔,实际上是“钓鱼”青少年实施敛财。
  怀着“明星梦”的青少年正遭遇着不法分子的“围猎”,“招募练习生”不过是太多由头中堪称时髦的一个。借着“培养练习生”的名目,各种伪造资质的组织和个人不仅放肆敛财,甚至公然要求应募者裸露身体。尽管不是所有行业都能像一捧泉水那样透亮,但越是浑沌不清、晦暗不明的行业,也越容易藏污纳垢。“练习生”或称明星养成机制迟一日做到公开透明,招募乱象就得迟一日根除。
  说到底,明星养成机制是行业自设的“黑箱”。自从中国娱乐圈引入日韩偶像养成节目起,原本无关“星途”的青少年似乎拥有了一夜间从“粉丝”变成了“练习生”的允诺,突然具备了站在聚光灯下的可能。手续齐全的演艺公司同一些“毫无资质”的家长“合谋”,将一个又一个尚无健全思想和独立抉择能力的孩子送上了演艺道路。
  而处于偶像生产链另一端的节目制作方和播出平台,也乐得维持养成系偶像的“一番盛景”,一档接一档地推出高度同质化的内容产品。这种心照不宣必然要出现“黑箱”,既要让更多追随者入行,又想排除潜在的竞争压力,其结果就是把一个“半透明”的行业机制摆在世人面前,看上去那么“远”又那么“近”。
  “远”的是,偶像一旦养成,便能得到与其年龄资历大不相符的收入和名望;“近”的是,任何年纪尚小、相貌姣好的人都可以是尚未出道的半成品偶像,这与其天资、素养、学识、能力没有关系。
  “明星梦”成了可以达成的期望,金钱不过是实现梦想的筹码,何况,它不过只是暂时的付出。基于这种交易的可能,寻求成名机会的家庭和青少年与“钻空子”“找买主”的不法分子“相遇”几乎成了一种必然。
  换句话说,所谓“乱象”,并不仅仅因为“不治”,还在于规则的不透明。当然,已成文化生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明星偶像不能一禁了之,但治理娱乐圈乱象,就是要在承认文艺界现状的前提下,使其规则明白可见,让行业自律真正得以落实,让社会监督能够有据可依。
  一言以蔽之,偶像养成已经在规则“黑箱”中成了明码标价的“未来生意”,青少年在这套“暗操作”中沦为偶像的质料。究其根本,“养成”不过是反社会化的“修辞美颜”,娱乐圈“金玉其外”的偶像也只是社会素养不足的“巨婴”。
  偶像养成最终要培养的是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艺人不只是需要艺德,作为合格公民的品质和素养一样都不能缺。

04

粗暴拖拽

粗暴拖拽女乘客,西安地铁“作风服务大提升”不能停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9月02日
西安地铁,再上热搜!日前,一段地铁保安拖拽女性乘客离开车厢,致其衣不蔽体的视频在网络引发巨大争议,西安地铁方面回应称,该女子系与其他乘客发生口角,并与部分乘客产生肢体冲突,严重影响车厢内乘车秩序,列车安全员多次劝离未果后,将其“带离车厢”。中国交通报官方微博“交通发布”发表评论称,“维护地铁安全,切记合法合规”。
  个案事发地官方机构发文回应,本应是止息争议的一种方式,但却引发更大的讨论,西安地铁这场拖拽风波非常耐人寻味:涉事官方机构的回应,如果不能全面、忠实地反映现场情况,就难免会陷入被更多网络音视频资料“打脸”的窘境,西安地铁的遭遇显然不是个例。
  按照西安地铁方面的措辞,事发现场的纠纷因该名女乘客而起,但在网络流传的其他事发现场视频显示,发生在一名老者与该女性乘客之间的纠纷本就事出有因,而且导致纠纷升级(从争吵到肢体冲突)的责任,疑似并不在被拖拽女乘客一方,但地铁保安的介入调停却只针对涉事女乘客一人,且视频显示的“带离”手段极端粗暴,西安地铁方面对网络热议的焦点又采取了避而不谈的态度,这是网络热议升级的主要原因。
  一场因地铁乘坐过程中打电话声音过大引发的纠纷,再寻常不过,常见的处理方式最起码也应该是将纠纷双方带离进行调查、调停,仅针对纠纷一方的粗暴带离行为令人费解。地铁安保人员对现场纠纷的调查和了解,是否带有某些先入为主的畏老、厌女意识,非常值得深究,否则几乎无法解释,纠纷一方“你把她抓起来”的要求,会得到地铁保安如此果断、即时的响应。
  退一万步讲,即便真如西安地铁方面所言,涉事女乘客是纠纷的完全过错方,对负有责任的纠纷一方,地铁保安人员是否就有权采取如此粗暴、不文明的带离方式?
  按照国务院2009年就已经颁行的《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保安从业单位不仅不能指使、纵容保安员“采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手段处置纠纷”,而且保安员即便是对在服务区域内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只有“及时制止”的职责,而无强制执行的权力。对制止无效的违法犯罪行为,其所能做的,只能是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并报警寻求帮助。
  既然在地铁方面的回应中,被如此大动干戈强制带离的乘客,“在抵达目的地后自行离开”,而并未被追究治安甚至刑事责任,那么就有必要追问,在此之前大费周章的带离手段是否必要,而现场安保人员评估和处置纠纷的行为又是否得当?
  更何况,《保安服务管理条例》还明确禁止保安人员采取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以及侮辱他人的行为,异性安保人员的强制带离导致女乘客衣不蔽体,哪怕是执行再紧急的公务,是否也应当有规范、文明的替代方式?
  恰好就在一年前,西安地铁因为一则“创可贴摆拍”丑闻引发外界,彼时也曾引发群嘲的西安地铁,在事发后一度表示将在全线网车站开展“作风服务大提升活动”。一年过去,西安地铁运营的作风服务到底提升到了什么水准,一场拖拽风波恐怕会是一个即时的验证。
  既然针对此事的调查还未了结,那就有必要提醒,不能仅局限于个案层面的处理与善后,西安地铁已经进行了一年的“作风服务大提升”,恐怕还得继续深入下去。
  地铁上的纠纷越来越常见,如何处置这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城市生活细枝末节的纷争,不仅考验公共设施运营的规范、完备与否,而且事关一座城市的文明尺度,而细节处的城市文明,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考试。

地铁保安野蛮拖离女乘客是失范的秩序管理

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北京青年报然玉
近日,一段女子被安保人员拖离西安地铁视频曝光引发网友热议。网传视频显示,一位身穿黑色连衣裙的女子与一位男子发生口角并产生肢体冲突。随后,该女子被身穿地铁安保服的工作人员强行拖拽出车厢,致该女子身体大面积裸露,个人物品散落一地。针对该事件,交通运输部官方微博9月1日上午回应网友评论称,“已上报该事件,正在处理”。
现场视频流出,西安地铁女乘客被拖离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地铁安保虽是以“维护车厢秩序”为初衷,可其手段之野蛮过激,大大消解了行为的道德合法性。事发之后,风口浪尖的西安地铁遭遇了全方位的质疑。现代社会,一名女士的体面、隐私和人格尊严被公然羞辱。此等恶劣之事,动摇了公众关于地铁这一公共空间最基本的认知预期和信任基础。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任何保安都没有执法权,特别是没有“强制力”。并不是说在公共场所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的安保人员,就可以被转授或自授某种“公共权力”就此而言,西安地铁的保安,本就无权把女乘客强行拖离车厢。这貌似是尽责履职,实则是越界侵权。更不用说,在拖拽过程中还致使女性“衣不蔽体”,这完全是错上加错、一错到底。
根据现有信息,大致可以判断,涉事女性确实存在着行为失当,其言语谩骂、大吵大闹、肢体冲突等情形,严重影响了乘车秩序。面对这一突发情况,车厢内安保人员确实该采取措施,比如说提醒、制止、劝离,或者是控制事态等警方到场处置等等。但现实中,地铁保安却采取了最“直截了当”也是最强硬偏激的措施。
车厢内的乘客急于恢复秩序、清净乘车,这构成了一种封闭场景下的“多数人意志”,这种情绪推着地铁安保瞬间膨胀,乃至胆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们自以为做着正确的事,不知不觉就变得暴戾和过激起来。该事件暴露出西安地铁在法治教育、状况演练和标准化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不足。内控不充分、内功不到位,遇事难免失态、失格。
虽然在该事件中,涉事女乘客的“惨况”不具备普遍性,可是公众还是不免担心,公共空间内个体的尊严与体面,如何能得到彻底的保障?捍卫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与维护公民隐私权利、人格权利,理应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

05

敬畏生命

斑马线也是文明线

何 娟《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1日 第07 版)
斑马线是行人过街的安全线,也是体现交通参与者良好形象的文明线。不久前,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以礼让斑马线为切入点,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管理整治力度,使礼让斑马线从建议倡导落实到执法层面,也让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作为引导行人有序通过的交通线,斑马线能够有效保护行人,降低事故风险。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这既是为了充分保障行人的路权,也是为了更好维护交通安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去年1—10月,机动车肇事导致的伤亡事故中,12.24%是由于未按规定让行,居十大危险驾驶行为之首。可以说,斑马线前文明礼让,不仅是对法律的践行和恪守,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礼让一小步,文明一大步。2018年,公安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在全国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展“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行动,对未按规定让行的交通违法行为确立明确处罚标准。此次北京市对217处路口的“电子警察”进行升级,可记录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未停车让行”的交通违法行为,明确核实无误后将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这些处罚措施充分考虑了地方实际,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有助于推动法律落地生根见效,规范交通行为。
  尊重是双向的,文明亦需要共建共护。车让人、人守规,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大力倡导车辆礼让行人,并不意味着放松对行人的要求。车与人抢道要治,人与车抢道也要管。不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过马路玩手机等行为,不仅干扰交通秩序、影响通行效率,也给行人自身安全带来隐患。提升交通文明,需要涵养规则意识,也需要加强引导和监管。比如,有的地方除了在路口设置交通管理员,启用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自动抓拍系统,还通过媒体和网络平台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曝光,收到良好效果,使“车让人、人守规”成为各方共识。
  一条斑马线,也是一道治理考题。更好保障道路交通各参与方的路权,兼顾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需要城市治理者全盘考虑、统筹兼顾。比如,一些地方在人流量小的路段采用请求式按钮信号控制,设置更加醒目的“三维立体斑马线”、能感应越线行为并进行提示的“智慧斑马线”,等等。这些举措,丰富了城市交通治理的实践。同时也要看到,城市在发展,交通治理也会面临新问题。比如,随着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增加,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隐患日益凸显。更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道路交通各参与方的需求和体验出发,通过完善交通标志标线、调整信号灯配时、创新监管方式等多种手段,不断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文明出行始于足下,习惯养成久久为功。道路交通各参与方共同参与、相向而行,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落实到行动中,我们就一定能共同营造更加安全有序和谐的出行环境,不断擦亮城市的文明底色。


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交流本文的主题~~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