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中学
发布于 2021-09-13 11:11 ,所属分类:高考数学学习资料大全
作者:周代申
○文章缘起
大高中学,一所普普通通的乡镇初中,我在那儿工作了一辈子。多少年过去了,我的脑海里总是经常浮现着曾经的校园,那些和我朝夕相处的同事,还有许多我曾经教过的学生,一件件往事就象一幕幕电影一样翻来复去。那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永远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陪伴我终生。
1981年9月,我以农民、代课教师身份在这儿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节英语课,他们欣喜而惊奇的眼神,至今还记忆犹新,并从此走上了教师生涯,从此我与大高中学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同呼吸共命运。也见证了她的发展与成长,沧桑与艰辛,辉煌与消逝。
唐平老师是大高中学的学生,师范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母校工作,自然就对大高中学具有特殊的情感,他写下的《大高中学琐忆》,引起无数读者共鸣,网上阅读量超万。还有《大高中学》和《大高中学的师友们》,在白湖监狱医院工作的张保医生也写下了《站在大高中学的遗址上》,表达了他对母校深深的怀念和遗憾。他们深切的回忆总能激起人们的思绪,总能把我带回当年的大高中学。
大高中学曾为当时烔炀公社后来烔炀乡的乡村教育作岀了巨大的贡献,为千家万户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这所乡村学校环境特殊,没有喧闹和干拢,宁静的自然,偏僻的乡野,纯朴的乡风,正好适合农村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更加可贵的是在大高中学工作过的领导和老师,从来都是传统的纯朴和敬业,个个都是典型的乡村职业教师形象和典范。学校教师教风正,学生学风正,教育教学质量高,学生素质高,她是一所典型的深刻乡土烙印,独具特色,令人永远难以忘怀的乡村学校。
大高中学其实是习惯上的坊间称谓,一个并不规范的称呼。众所周知,完全中学的概念是含初中和高中两个部分,或者是只有高中的学校才能称之为中学,而大高中学曾经使用过的公章,也是“巢湖市烔炀初级中学”。因为新建的学校位于大高村,人们总是习惯上称之为大高中学,故今天我在写作此文时,仍然按照习惯称呼为大高中学感觉更加亲切和自然。
○建校简史
上世纪我国“三年困难”时期过后的几年里,广大农村人口岀生率猛增,到了1971年以后,农村小学学生数已达到建国后的最高峰,而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一时间成为当时教育战线的普遍难题,而此时正值文革期间,各类师范学校又停止招生多年,学生数猛增与教师数量不增反少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大批民办教师的形成就是那个特定年代的产物,民办教师是那时农村教育战线的主力军,中坚力量。当时的各个大队都有一所初具规模的完小,于是纷纷办起了带帽子初中班,且其他公社也都有一所完全的初中学校。但当时的烔炀公社下属有十多个大队,却一直没有一所完全的初中学校。
鉴于此,公社党委研究决定要办一所烔炀公社学校,几经蕴酿后,校址选在烔炀公社西乡大高村西边的岗头上。那时的烔炀公社不少下属单位都选址在烔炀西边最大的村庄大高村周边,如屠宰场、信用社、棉花收购站等,新建学校首次征地面积二十亩。大高村离烔炀镇大约三公里路程,当时交通极不方便,要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白手起家盖一所学校谈何容易?那时的特定条件,如资金的运行,负责建校的人员,各种建材的筹备和运输,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和劳动者等困难重重。公社临时抽调三个公办教师专门从事建校工作,他们分别是高群、唐少忠、姚建贵、蒯富荣等老师,这些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个个都为建校吃了千辛万苦,许多时候他们就直接整天干体力活,吃住在工地上。但即便如此,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建校工程进度缓慢。据唐少忠校长回忆,一切建筑材料筹备到位时,只剩下200元启动资金在他们手里使用,可见当时建校的难度之大。
从1975年筹建开始,一直到1977年2月,新建的学校开始招生了,当时只有一幢教室和一间厨房,首届春季招收高一新生一个班,50多人。首任校长是高群,教师三人,两个公办教师徐家鼎教语文,唐少忠教理化,民办教师张国跃教数学。学校师生还做田十七亩,有一半时间是劳动课。第二年,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不同意大高学校办高中了,但当时的公社郭书记仍然坚持还要继续办高中,并说道:“不给我办高中?以后我还要办大学哩。”但最后高中终于没有办成,大高学校学生直接升入烔炀中学高二年级。
从1978年起,大高学校开始正式招收初一新生一个班,初二一个班是撤并的立新、坝拐两个小学的初二班级。那几年,每个班级学生很多,有七八十人,大概是1983届吧,一个班竟然有一百多学生。此后一步步发展壮大,日趋完善,并于八十年代以后的“双基”达标时(基础教育和基础设施),再次征用大高村七队土地十多亩,增添了一幢教室,教师办公室、宿舍和学生运动操场,扩大了学校的范围,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学校最后的门楼招牌是“巢湖市烔炀初中大高分部”,并于1995年顺利通过“双基”达标验收。
“双基”达标后整个大高中学全貌:占地面积三十多亩,四周打上两米多高的围墙,两排宽敞的教室计十八间,清一色的红砖黑瓦,教室前面是一排高大的法梧,中间一条约二百米的水泥路直通后面两排教师办公室和宿舍,中间是新翻盖的食堂,食堂门口是一口很深的建校时人工挖的水井,学校的工友、老师甚至很多学生都曾使用过井坛上那高大的辘轳从井里扯过饮用水。那挂在一颗榆树上的半截钢轨(校铃)也完成了使命,校园里响起了电子铃声,校长室装上了一部电话。办公室后面是宽阔的学生运动操场,校园里有许多高大的雪松,整齐的小黄杨,一排排碧绿的冬青,万紫千红的各种花卉。并从一开始的每个年级一个班到1984年发展到平行班两个班级,1986年开始,初三年级还开设了三个班,八十年代后期还办过几届初三复读班。大高中学从白手起家到一步步发展壮大,并在教育教学质量上不断取得新的飞跃。
1999年9月,大高中学初三年级被撤并至烔炀镇初中,2006年9月,烔炀初中大高分部被撤并至烔炀镇初中。从此大高中学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和无数其他农村中小学一样永远地退岀了历史舞台。
大高中学遗址现状:在合福高铁飞架东西的烔炀镇大高段,下面是一条乡村柏油公路向西延伸,南边几米之外一片荒寂,丛生的杂草复盖着淹没了那曾经火热的黄土大地,甚至看不到一块砖头瓦砾……据说,这里被镇上使用的-块商业用地置换成了耕地,必须复耕。但,只是一直荒废着,故,长满了杂草,荒凉一片。
○校管理层
新建的偏僻的大高中学条件非常艰苦,一条土公路通向三公里之外的烔炀镇,至2006年被撤并时仍然还是沙石公路。正因为如此,学校当年的最大特点是留不住人,包括学校领导和教师。这儿有一个数据,从建校到1988年,十多年时间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八九个人曾担任过大高中学校长,分別是高群、高家均、郭大银、王国玉、李杰、颜毓麟、高用礼等。这些校长虽然在大高中学工作时间不长,但分别留给人们许多不同的深刻印象。
如首任校长高群,省级教育界劳模,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容,待人真诚而又谦和,他工作极端负责,处处以校为家,自己不求名不求利,心中却时时处处想着他人,学校评优时总是把名额推给他人,他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一人工作四个孩子,女儿还患有慢性病,那一年上级为了照顾他,年终发给他一笔不多的救济款,后来他坚持不要,硬是把放在学校食堂的账面上,用作教师生活改善伙食,此后人们谈起他,都对他肃然起敬。
高家均校长工农兵大学生,毕业于安徽劳动大学,他的工作作风至今都给人们留下最特殊的印象。他耿直的性格,说话办事直来直去,开教师会时一句废话也不多讲,腿子往板凳上一搭,三言两语把事情分配好了,“我要看行动看结果,散会”!学校食堂来人吃饭从不上碗和碟子,最多两个大脸盆,许多菜都是一锅熟,“开饭了,干!干!结束”,一股山寨版。但他对教师却是体贴入微,从来没见他说过虚伪的话,工作能力极强,完全是任人为贤。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要咬口生姜喝口腊”,人们这么评价他:再大的困难都不怕,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可惜他为了给孩子顶替工作,提前办了退职,没过几年因病早逝,至今我们大家都十分怀念他。
郭大银校长是个憨厚的长者,对年轻教师亲如己岀,从来没见过他对任何人发过脾气,总是微笑着给大家分配工作,轻描淡写地指岀他人工作中的不足或失误,实事求是的实干家。
王国玉和李杰两位校长,他们家住烔炀镇,且年龄已大,当时交通不便又不能住校,每次只能步行走到学校,一个星期只来学校两三次甚至更少,是名副其实的名誉校长,因为他们都是大好人,不摆架子,也从不得罪人,所以他们即使不来学校,教师们毫无意见,事情照干,各人同样认真完成份内工作,因为大高中学从来就是那样的良好风气,教师就以做好本职工作为己任,领导在不在一个样,年年月月天天一个样。
中途曾经有整整一年,大高中学还没有校长,这样的事情放在现在是不可思议的,一校之长可以长期不到校,甚至没有校长,而学校工作照样秩序井然,一如既往,老师照样能教好书,学生也能读好书,教育质量也高得很。
从1988年起,高用礼同志担任校长,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干工作要对得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家乡的老百姓。”自此校领导便开始了稳定阶段,1992年年,唐少忠主任继任校长,1997年,由年青的郭年春主任担任校长一直到2006年学校被撤。
当时大高中学的教师队伍是相对的稳定,这儿的稳定是指一帮原有的当地教师。一大批从各小学抽调上来的老牌民办教师,他们多为当年的老三届高中、初中毕业生,部分80年后黄师毕业的老三届知青,文革前的黄师毕业生,极少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就是这一班人,他们把毕生的精力、才华奉献在大高中学这片热土上,无怨无悔地工作、生活了一辈子,尽管大高中学当年无论是在烔炀区还是在烔炀镇相比其他学校都是条件最差最艰苦的学校。
大高中学存在近30年时间,在此期间只有少数几个女教师在这儿工作过。
姚继英也是工农兵大学生,1980年调入大高中学教政治,两年后调到合肥市合钢子弟学校。高晓风,本校学生,198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师,在大高中学任教数学,两三年后调至巢城任教,实现了她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张怀渊,老三届初中毕业生,老资格民办教师,后在大高中学转正。她是唯一的在大高中学工作时间最长的女教师,她学识渊博,如同她的名字,教了一辈子语文,真正的女中豪杰,工作上风风火火,生活上温柔体贴,她热情好客,豪爽大气,她有巾帼的魄力和聪慧,更有女性的艳美和娴淑,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教师亲如家人,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严格,教育有方,她始终以一个母亲的博大胸怀时时处处关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身边的年轻教师,也影响着身边的同行老师。记忆中还有一个师范大学分来的年轻女教师吳翠云在大高中学呆过一段时间,后调入中垾初中。
随着大高中学规模的扩大,原有的一班教师编制肯定永远不够,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应届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分配到大高中学成为一大难题,谁都不愿意来大高,如果有人听说自己被分配到大高中学,便会赶紧千方百计找人重新分配,实在找不到人而分来的教师,由于在这儿生活条件艰苦,工作也不能安心,此后也要设法调走的。当时还有一种奇怪的招数,其他学校如有工作不负责任,能力差的人,或者是和领导关系搞不好的教师就会被调到大高中学。
大高中学一班教师的最大特点是:他们都能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纯朴低调、团结友爱、敬职尽责,他们一个个都是典型的乡村教师模样,毫无虚伪和华而不实的做派。
他们彼此之间绝不会岀现“文人相轻”和勾心斗角的局面,遇到教学上的难题,各科教师总会认真地相互探讨和请教,工作中少有拈轻怕重的人。生活上更是互相关心和帮助,分田到户年代,大家经常在下午放学后或在假日里成群结队去帮另一个老师家打突击栽秧、割稻和挑把子,谁家有困难了,大家一起上。如果有老师因特殊情况不能到校,他的课根本无需通过教导处,其他教师便会自觉地抢着代上,而第二天那个教师更会习惯地补上,谁都不愿意轻意少上一节课,毎一个人都在拼命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把学生成绩搞上去,谁都不甘落后,总是在友好中默默比拼,这才有了后来的大高中学虽然条件差,但却教育质量高的结果。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后来通过自学、函授等渠道拿到大专或本科文凭。他们每一个人都无比热爱和珍惜来之不易的教师职业,即使条件再艰苦也是无怨无悔,以校为家。当年有一段时间,政策允许教师可以转口从政,相邻的花集中学就有不少老师转口后来成为乡镇干部,但我们大高中学没有一个教师这么做,甚至丝毫没有这样的动机,大家整天考虑的是如何教好学生,如何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哩,哪有心事和时间考虑那些与教书无关的事情。
○家访印象
大高中学教书期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家访”。家庭访问是我们每个班主任每学期工作计划的必须一项,这是学校一如既往的要求。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家庭条件好的还是极其困难的,村庄离校远的还是近的,只要是我们的学生,我们都会经常挨家挨户跑,和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时刻掌握他们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很多学生都是在我们的家访中帮他们解决了困难,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甚至能因为一次家访决定了一个孩子的终生命运。在我的班主任生涯里就有多次因为家访而决定了一个孩子命运的的真实故事。
山梅村的梅国瑞同学,因为很长时间在学校岀现不正常的状态,于是我决定到他家去家访,得知他的父亲因肝癌去世,不久母亲也因病去世,他跟随并不富裕的伯父过日子,其生活的困难程度令人无法想象,并有辍学的可能。于是我们立马在全校开展了一次献爱心募捐活动,帮他解决了许多学习、生活上的困难,鼓励他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激发他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同样的例子还有南洪村的洪刘芳同学,因为家庭子女多生活困难,父母打算让她辍学,当我得知这一情况后,通过家访做好了她父母的工作,这才让她能够继续在读书的道路上走下去,后来她考上了大学,现在黄师教英语。
对学生和他们的家庭充分了解和紧密联系,是帮助和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非常有效方法,我们对学校周边的村庄和群众,还有泥泞的小路,甚至一草一木了如指掌,都是因为长期一贯的家访所致。
○老同事们
那时候只要是新分配来我们学校的年轻教师,即使在一个非常艰苦的环境里工作,他们都能时时感受到大高中学的温暖,我们这些老教师都会处处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年轻的唐群老师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但是他积极向上,一心想考研究生,老师们都支持他鼓励他,校领导知道后,尽可能减少他的工作量,排除他的后顾之忧,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类似的还有杨绍宏等其他年轻教师。老教师们还以传统的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新来的一批批年轻教师,所以凡是在我们学校工作过的年轻人,即使他们后来调走了,因为在大高的经历,使他们刻上了典型的而又独特的“大高烙印”,他们就成了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和朴实无华的好教师,如现在镇中工作的唐平、王立夫、李桂生、郭文贵、许峰、杨少华、傳九中、何红海、管海龙等老师。
十几年过去了,曾经的大高中学那些朝夕相处的老同事们,我们能够偶尔见面的少之又少,大都因为不同的原因天各一方,有的甚至永远的离去,但他们的熟悉的面容,憨厚的模样,朴素的身影,不同的性格,总是在我脑海里时隐时现。
黄胜堂老师,他谈古论今滔滔不绝,天文地理样样精通,典型的学者风范,退休后专注著书立说。他惊人的记忆,清晰的思维,独特的见解,与众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他对儿子黄世伟采取提前家庭教育方法,7岁时直接进入小学二年级,小学阶段只读了两年,就参加小升初考试升入大高初中时,他的成绩全班第三名,并以同年级学生最小的年龄,一帆风顺的升学、工作,现在省监委工作,厅级职位。
唐绍忠校长,朴实无华,精力充沛,办事极其认真,一丝不苟,永远都是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工整的板书如同他持之一贯的认真工作作风。工作中太讲原则,甚至有时让人有点不近人情的错觉。
郭年春校长,大高中学首届高一学生,师范毕业后即回母校工作,他精力充沛,最能吃苦耐劳,上课时宏亮的声音响彻校园,人称“工作狂”,在学校始终是以校为家,数学教得特别好,多年的教导主任,后任大高中学校长。
方荣景老师,称职、忠厚的大管家,低声小语的说话,有条有理的工作,他的书法、绘画堪称一绝。
张积善老师,矮矮的身材,深谙做人之道,行事谨小慎微,特别关心时政,语文老师改行教政治,中考政治题目时政部分他猜的特准,板书时一行行工整的粉笔字整齐的一边倒。
唐述梅老师,人称大文豪,至今他在课堂上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架势老是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奇怪的是他写的每一个字就像一朵朵梅花,就如同他的名字,如同他婆婆妈妈的性格。
高峻老师,虽然比我小的多,但他是大高中学元老级人物,因为年年爬起来就教初三化学,教材熟悉到上课时无需带教本,那些年我们大高中学连年中考夺魁,他得过的奖金最多,平时也特别有经济头脑,热心、擅长为学校年轻教师解决困难,介绍对象。
数学老师茆荣欣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谦谦虚虚的为人处世,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口若悬河的解题分析……
我的同行唐三春老师,文质彬彬,忠厚正直,为人处事不卑不抗,与人相处至诚至真,班主任工作细致入微,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单看他一清如水的英语备课笔记就能让人赞叹不已,后来调入黄师任教。
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的体育老师俞顺源,高大的身材,挺直的腰杆,如飞的步伐,标准的普通话,威严的面孔……
还有俞顺炎、刘永胜、宣正生、张国跃、李德明、唐述伦、刘永胜、吳宏善、洪伦炎、方木金、郭丰贵等老师,如果文章篇幅允许,他们一个个都是我笔下各具特色的不同典型。
○桃李芬芳
△大高中学全体师生为贫困学生梅国瑞募捐,图为三(一)高伟伟同学正在捐款
曾经的大高中学,是无数中国式乡村学校的缩影,虽然她是那样的普普通通,虽然她的存在是那样的短暂,但她承载了家乡几代教师的执着与拼搏,奋斗与梦想,无数的农门学子从这儿从懵懂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更有许多精英和栋梁得益于她的哺育,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内外大有作为,是她惠泽了家乡的一方热土,是她曾给家乡无数贫困家庭的穷苦孩子点燃了希望,跳岀了农门。
从改革开放一直到九十年代以后,当时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师认真教书学生努力学习蔚然成风,但真正能考上高中和中专并不容易。当时中专招收名额极少,升入高中的还要首先通过学生数百分之十的预选率,所以那时能考上高中难,考上中专更难,必须是极其优异的成绩才能考上中专学校。一旦考上了中专,毕业后包分配,从此能端上铁饭碗,全家、全村人欢呼雀跃,为之高兴、骄傲。
1979年中考,大高中学初三首届毕业班一炮而红,除十多个同学考取烔炀中学以外,还有一个同学考上了黄麓师范,他就是后来在大高中学工作的王立夫老师。在那个年代能上中专的录取分数线比上高中要高岀很多。
在此后十多年的“中考热”里,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被中专学校录取,先后计有五六十人上了不同的中专学校,多为师范和卫校。特别是1983年,我们的一个班级一下子有7名同学同时考上中专,当时在整个烔炀区反响很大,我们举校同庆。1994年的中考,又有6名同学被中专学校录取,其中徐娟同学当时总分是全巢湖市第五名,被“安徽省轻工业学校”录取。茆俊同学总分全市第九名,被“安徽省电力学校”录取。
这些当年最优秀的学生,虽然走的是“中专路”,但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岀色,贡献巨大,多成为本单位的杰岀人才,多成为时代的骄子。卫校毕业的至少是医院的护士长,如在四康的高红霞、高用芝等。师范毕业的都成为各中小学的骨干教师或学校领导。而且大都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分别拿到了本科或研究生学历。
最典型的当数高伟和姚岚两位同学。他们虽然上了黄师,毕业后都在中学教书,但他们仍然刻苦自学英语(其实他们在黄师读书时就已在苦战备考了),并很快考上研究生后继续读博,终于前途一片光明,高伟现在任职于直属国务院的中华社保基金会。姚岚是杭州的中国计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当时中考上高中的预选,虽然是百分之十的预选率,但是大高中学连年在全区的预选中,总是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预选率遥遥领先于其他几所初中,有一年竞然达到百分之三十几的预选率。同时曾多次在烔炀区和后来的烔炀镇获得中考第一名。2002年,巢湖市高考中的理科状元就是大高中学1999届毕业生茆琛琛同学。
大高中学曾荣获巢湖市教育规范考评农村组一等奖,烔炀区教育教学综合质量特等奖。
据不完全统计,从大高中学毕业的学生中,先后有1000多名同学考上大学,更有很多全国重点大学。在这些大学生中,有郭丰俊、茆诗珍、高伟、姚岚等15名博士研究生,50多名硕士研究生。分别在教育、医疗、部队、科研、行政、交通、金融、央企、外企等部门工作,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这些同样深刻“大高烙印”学生,把艰苦奋斗、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兢兢业业的大高校风也融入到他们的工作和事业中。
更有不少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不忘反哺家乡,一如既往地家乡的变化,支持家乡的发展。如1990届学生张自立,现任深圳炁能康负离子董事长,今年9月初向家乡朝阳村6名“准大学生”捐赠9000元爱心款。早在几年前,他就给家乡涧周村投入大量资金筑路修桥,助力家乡的新农村建设。
在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工作的1999届学生俞小伙,今年向烔炀中学18名考入大学的困难学生捐赠9000元,在2019年,他也曾向母校捐赠过爱心助学款5000元。
还有那些没有在读书的道路继续走下去的更多的曾经的大高学子,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在农民工、打工潮的洪流中,他们大多已融入省内外不同的城市,他们都以刻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著称,在不同的领域工作、创业,并事业有成。还有很多坚守在家乡的学子们,他们更以顽强的拼搏精神艰苦创业,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在振兴乡村的机遇中大显身手。
借此机会为他们点赞、祝福!
○文末寄语
愿所有在大高中学工作过的老师,读过书的同学,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葆当年独特的“大高精神”,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永远刻苦拼搏,终身学习,奋发向上。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