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二务必了解!新高考选科要考虑的要素和误区

发布于 2021-09-13 13:17 ,所属分类:高考数学学习资料大全


选科没选好,专业无法报!

选科没选好,总成绩吃亏免不了!

选科没选好,无缘心仪专业与院校!

选科没选好,做分母成炮灰可惜了!

选科没选好,职业方向无法找!


现阶段说到新高考就是选科,选科对于高中生来说,无疑是一场博弈。

新高考选科是一个复杂的选择过程,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那选科要考虑哪些因素?要注意哪些误区呢?一起来看看吧!仅供参考~


选科的四大原则


一、成绩最大化原则

基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从“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这个规则来看,分数仍然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分数越高,越占优势,越会被优先投档,如果选科选的好,在赋分的科目中,很可能多得几分,但如果选不好,也可能会少得几分。因此,科学的、合理的选科是保证高考成绩最大化的基础保障。


二、自我优势最大化原则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只有在优势方面充分挖掘,充分发挥,才能把自我优势最大化,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科成绩,并找到更优的升学路径。例如:有些学生理科思维非常好,那么选科时(除选择传统的纯理的科目,物理、化学、生物之外),也可以在选择物理的同时,再选择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就比较容易拿到高分。而文科思维较好的学生,在选科时(除选择纯文的科目,历史、政治、地理之外),选择历史的同时,再选择理科中偏文的学科,也比较容易拿到高分。(以上是针对“3+1+2”地区的策略)。


三、机会最大化原则

这是基于成绩最大化和自我优势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假如有甲乙两个学生考了一样的分数,但由于选科的不同,带来的差异就不同。例如:甲同学选的科目是物理、化学、政治,乙同学选科是物理、生物、地理,一方面选择的院校上会有些差异,另一方面专业上的差异就更大了。假如两个同学都想学临床医学专业,从选科的上面看,只有甲同学有机会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而乙同学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机会就少很多。原因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大部分学校都要求既选物理又要选化学,有些学校还要求化学+生物。因此,如果高一时没有选对科目,等到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来不及了。另外,对应的院校招生计划的多少也是衡量机会大小的因素之一,如果你选的科目,高校的招生计划多,那么录取的概率就大,反之,概率就小。


四、专业倾向性原则

如果有些学生比较明确要往某个专业方面选择,那么在选科时就要清晰的知道该专业的特殊学科要求。例如我的一个学生,家里是开牙科诊所的,父母都是牙医。父亲非常希望孩子学习口腔医学专业,将来可以继承他们的事业。该专业的选科要求是首选仅物理,再选是化学或生物,如果学生的再选科目中没有化学或生物,报考时就不可能被录取。因此,对于有专业倾向性的学生来说,在选科时一定要早做规划,以免到了高三时再改就来不及了。


选科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考生的选科对高考成绩、专业报考甚至未来职业都有影响,选科时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学科基础及提升空间

基础好,相当于一个好的起点。学习亦是如此,因此要去寻找自己的优势学科,对于学习基础的判断应该结合分数、排名来综合判断。

学科基础代表的是现实状况,提升空间则代表未来可能,它是选科后到高考前,影响学科成绩变量的关键因素。有些同学在某些学科上或许基础较差,但仍有可能在一年或两年后超过其他人。

2.个人学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六门学科几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去找到学科背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绝不是一件难事。

兴趣倾向的评定一定不能太过主观,建议学生和家长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兴趣倾向的知识,可以借助一些专业测评综合评判。

3.生涯规划

我们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往前可追溯至上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这些都可以先落脚于选科组合。

建议在设定职业目标之前,学生应该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接触不同的职业,通过多种途径对职业情况进行了解,有机会进行职业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职业。

4.高校专业招生要求

新高考选科下高校专业有不同的选科要求,一般分为不限科目、必选1门/2门、2门任选一门几种要求。高校专业录取直接与选考科目挂钩,因此高校招生专业要求在考生选择科目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5.学科学习难度差异

在满足其他主要因素的同时,可以适当考虑学科学习难易搭配。六门科目中物理、化学是普遍认为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如果同时选考则建议搭配一个学习相对容易的科目,不要人为的给自己增加难度。当然各学科的学习难度也是因人而异的。

6.中学客观情况

由于师资力量、历史传统等因素,学校都有自己优势和劣势科目。学生在各科成绩差不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学校的优势科目。

7.其他因素

现阶段,家长及考生在选科时存在“钻空子”心理,一方面希望考生的努力能够获得相应的收获,另一方面希望侥幸能选到赋分有利的科目。这依赖于考生当年选科数据情况,一般很难预测。


选科的误区与准则


1.不要只看哪科分高,有些科目难点出现在选科后

一些学生在选科时,会根据自己初中时学习各学科的印象来判断是否适合某个学科的学习,这样选择容易忽视初高中学科知识的区别。

“不能光看自己哪科分高就选哪科,有些学科的难点会出现在选科之后。比如地理,可能难度会越来越大。”

2.不建议选文理矛盾学科,不因暂时成绩回避难点

在3+1+2的12种组合中,有极少数学生选择史化生这样的组合。

对于这种“文理兼顾”的组合,要慎重选择,“不推荐这样思维方式相互矛盾的学科组合,‘3+1+2’的选择方式,实际上也是区分文理的”。

3.不要三心二意选择,确定后尽量不更改学科

还有学生选科时,根据其他同学或者自己对任课教师的评判进行选择,这种情况也应该尽量避免。

选科还是要看学科兴趣和客观情况,要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因素。


怎样才能科学合理的选科呢?

1. 职业兴趣

先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是什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所学的专业非常感兴趣,学起来就会有信心,也会很容易找到成就感。可以通过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测评,了解自己的职业类型,以及不同职业类型适合从事的职业。


2. 职业性格

通过性格测评,了解自己的性格,不同的性格适应的职业也不同。内向型性格的人比较擅长思考、研究等方面的职业,外向型性格的人,比较擅长人际关系的处理,适合做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3. 多元智能理论

通过多元智能理论,找到并发现自己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的扬长避短。有些人逻辑数理能力强,因此,数学方面优势,学习计算科学方面的专业有明显优势,有的人语言智能方面强,对文字的把握能力强,擅长写作和文学等,学习文学类、新闻学等方面的专业有明显优势。因此找到优势并与做学专业匹配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避免选科中容易陷入的坑?


1、充分了解目标院校及专业设置

2、了解专业的等级性考试科目要求

3、清晰可选报的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学习

4、参考往年的单科选科数据,科学的分析与决策

5、充分利用测评工具,帮助自己科学、合理的选科。


“全品志愿”智能选科功能:多种模式匹配最佳选科组合,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和大数据计算,确定最佳组合,全面适合“3+3”“3+1+2”模式



扫描下面ErWeiMa进入选科界面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

《全品学练考》新教材 特点介绍(←点击查看)


《全品智能作业》特点介绍(←点击查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