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韵教育丨数感和量感——决定大部分孩子日后数学的高度

发布于 2022-06-11 11:08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近两年数学高考和中考的难度,让不少家长尤为,2022年的数学新课标也发布了一段时间。不少家长都关心新老课标有什么不同,新课标增加了哪些内容?

  针对新版课标的内容,很多幼儿园和小学家长们非常关心的话题:数感和量感

  可以不夸张地说,数感和量感是决定大部分孩子日后数学高度的最重要方面。数感和量感强,那学数学会轻松许多,反之,则会困难得多。


  数感和量感也是2022年版新课标里的重要内容,我们不妨来看数学课标里是怎么阐述这两点的。


数感

  我们来比较一下各个不同版本课标对数感的定义和要求,由此可以窥出上层对数感要求的演变。

【2001年版】

  数感主要表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2011年版】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从上面两个版本的界定来看:数感是学生对数的一种感悟,是在生活学习中运用数、灵活运用数所形成的感悟。曹培英老师提出了培养数感的方法:数出数感、读出数感、看出数感和推出数感、算出数感和估出数感、用出数感。

  数感到底是什么?数感是数字、是位值、是数级、是计数单位;是点、是一条线;是一种确定性;是一种可能;是多少,也是一种状态,等等。所有这些关于数的基因整合而为数感。

  怎么培养数感呢?一定要在体验中培养,让学生以一定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体验那些可感而不可说的基因,使其渐次丰满起来。

  因此,“数感”绝不是一个笼统的东西,它是鲜活的,是持续生长的,是逐渐丰满的。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其指导过程可以描述为对学生已有数感的依赖与渐次丰满的过程。

【2022年版】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要求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判断;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

  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建立数感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仔细反复阅读2022年版数感词,可以发现其内涵更丰富。数感,就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表现,也是最重要一个表现。最初的数感从学习整数开始,知道多和少是数感;初中学负数,就从原来的绝对数变成相对数,原来5就是5,现在5可能是0,它就变成相对的了。

  进一步学分数,原来是整数,现在变成分数了,那数感也会不断地发展。所以发展数感的具体知识依托是什么?可能就是从整数到分数到小数,然后从正数到负数。不断地依托这样的东西,数感就发展起来了。

  就像2022年版义教数学新课标中说的:数学教育具有一致性和发展性

  一致性是指无论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应当是一致的。发展性是指数学核心素养在各个阶段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量感是小学阶段新增的核心词,没有参照物对比。为什么要新增这么一个核心的词,它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对新课标中的量感出现做了一次整理(综合实践部分除外)。


量感

  量感是2022年版新课标中出现的新概念,并没有可以对比的对象。新课标赋予了量感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直接来看新课标中对于量感的文字描述。

  对于量感的内涵和作用,新课标中是这么说的: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在小学阶段的三个学段都提到了量感。

第一学段(1~2年级)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验物体长度的测量过程,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分类过程,能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主题活动中认识货币单位、时间单位和基本方向,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量感和应用意识。

第二学段(34年级)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经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测量过程,探索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在主题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和方向,认识质量单位,尝试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回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量感、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第三学段(56年级)

  探索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会计算常见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能用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在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中了解负数,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感、量感、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课程内容的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有量感

  学生经历统一度量单位的过程,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意义,基于度量单位理解图形长度角度、周长、面积、体积。在推导一些常见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度量方法,逐步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识。

  在具体的学段内容中的量感

第一学段(12年级)

  【内容要求】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3)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学业要求】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直观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直观描述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能根据描述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分类。

  感悟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米、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估测一些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并能借助工具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量感

  【教学提示】

  图形的测量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统一度量单位的过程,创设测量课桌长度等生活情境,借助柞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不同的方式测量,经历测量的过程,比较测量的结果,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引导学生经历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如重新测量课桌长度,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第二学段(34年级)

  【内容要求】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3)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单位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和面积,会进行测量。

  (4)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会根据图形特征对三角形和四边形进行分类。

  (5)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和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7)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增强空间观念和量感

  【学业要求】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能描述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能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在真实情境中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能通过具体事例描述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能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在解决图形周长、面积的实际问题过程中,逐步积累操作的经验,形成量感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图形的面积教学要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直观感知面积的概念,经历选择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过程,理解面积的意义,形成量感

第三学段(56年级)

  【内容要求】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3)知道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7)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量感虽然只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内容领域,但大体上,量感与20世纪90年代《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量与计量的内容领域相对应。量与计量的内容包括:时间、人民币、质量、长度、面积、体积、容积。

  在小学数学中,计量单位的学习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基本贯穿了小学数学学习的始终,具体包括: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千米

重量单位:克、千克、吨

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温度单位:摄氏度

角的单位:度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千米

容积单位:毫升、升

  与这些计量单位相比,量感作为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其内涵更加丰富,不仅是知识和技能(如会测量与计算),而且更强调事物具有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和活动经验的积累,如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模型、几何直观等思想方法的感悟以及生活中的测量经验积累等。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