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数学教师成长的突破口!华应龙、朱乐平:以写促读、以写促思、以写促做
发布于 2021-03-27 20:27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以写促读、以写促思、以写促做,好文章都是读出来的,好文章都是思出来的,好文章都是做出来的。
访谈嘉宾
华应龙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京市首批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著有《我就是数学》《我不只是数学》《华应龙和化错教学》等。
朱乐平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原教研员,浙江省首届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著有《圆的认识教学研究》等书,主编有“一课研究丛书”。
中国教师报:您到目前为止出版了几本书?关于出书的念头是怎么产生的?
华应龙:我先后出版了8本书。2009年之前,我对教师出书并不看好。我不想制造文字垃圾,因此不想出书。李烈校长、刘坚主任、张梅玲研究员等多位领导、前辈、长辈和同学好友多次催促我写自己的书。
2009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建校100周年,李烈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小华,你负责落实老师的书。我盯着你的书!”于是,才有了《我就是数学》和《我这样教数学》同时面世。这两本书出版之后,受到广泛好评。叶澜教授说:“从华老师的人生来看,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是一个善于从挑战当中实现自己发展的人,也是一个善于抓住发展时机的人。他是一个比较清醒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可以怎么去实现自己需要的人。”
从那以后,我喜欢出书了,并用心保证书的质量,希望不辜负前辈的厚望,也不让后辈“华粉”后悔。
朱乐平:到现在为止,我一个人写或者与人合作写的书一共6本,主编有“一课研究丛书”一套14本。出书念头的产生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想要比较系统地研究一个或几个问题;二是想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比如《圆的认识教学研究》,我花时间写这本书就是想系统地对“圆的认识”这一节课开展研究,解决一些在“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试图通过这样的研究,给人们建立一个资源库,让大家可以分享,了解“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材、教学的“前世与今生”。
中国教师报:您是怎么开始写作的?还记得自己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吗?
华应龙:读师范时,班主任仲伟功先生每每有文章发表,都要拿到班上与我们分享。仲老师打开杂志,嗅嗅鼻子,颇为自得地说:“呵呵,今天,又是开门篇……”那样子,我现在都记得。虽然我不会写文章,也不喜欢写文章,师范三年,我的作文只被老师表扬过一次:“华应龙写老母鸡回窝的细节写得挺好!”但分配到乡村工作的第四年,一次公开教学研讨之后,我觉得必须把心得写出来与更多教师分享。陈今晨老师帮我修改之后,《分析问题笼统一些好》刊发在1988年第12期《江苏教育》上。同事们羡慕不已。
朱乐平:我开始写作始于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也就是感受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存在,并自己找到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就有了写作的想法。在20世纪80年代,我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方程的教学问题。
中国教师报:写作对教师成长,尤其是数学学科教师成长的影响是什么?您会鼓励年轻的数学教师进行写作吗?
华应龙:常有年轻教师问我:“您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也常有前辈让我说说成长的故事。我有时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师范毕业分配时,优秀的同学都教语文了,因此我成了数学教师中语文水平比较高的。”写作,是数学教师的弱项,也就成了数学教师成长的突破口。
以写促读、以写促思、以写促做,好文章都是读出来的,好文章都是思出来的,好文章都是做出来的。也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文如其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写成好文章。复制和粘贴的文字,只能是遮羞的“百衲衣”。“华应龙名师工作室”之所以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就是因为我做工作室只做一件事——专业写作。“名师是写出来的”,我十分赞同。
朱乐平:写作对于教师成长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够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二是能够提升自己的实践与理论水平。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写作也十分有利于把自己的思考条理化,提升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我会积极鼓励年轻教师写作,我所带领的“一课研究”团队,每月10日晚上都会集中在网上进行交流与研讨,已经坚持了8年。“如何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是我们交流与研讨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是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
中国教师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写作普遍遇到的困境是什么?您是如何走出这些困境的?
华应龙:困境有:一是说不清。写作时语焉不详,往往不能往深处挖掘。“这节课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那么空间想象能力包含哪些方面呢?“这节课发展了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观念又可细分为哪几点?一般情况下,数学教师只知道一个笼统的概念。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刘加霞评论了我的许多研究课,让我获益良多。二是道不明。教学成功或失败的背后,是什么原因,有什么理论,说不上来,这样写出的文章十分单薄。三是留不住。文章像白开水,淡而无味,读完之后留不下一丝痕迹。
解困之法,我没有灵丹妙药,唯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
第一, 读书,有心地读无用的书,无心地读有用的书。会读书才能教好书,写好文。
第二, 思考,文章就像酿出的酒,思考的时间越久,文章就越“香”。
第三, 创新实践,只有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朱乐平:遇到的困境通常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问题不清,也就是自己想要研究和解决的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不太清楚,或者表面上好像已经清楚了,实际上并不清楚,这样在写作表达时自然就会困难重重。
二是本体性知识不够。数学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是数学知识的问题,也就是只有掌握了相应的数学知识才能比较清楚问题所在。比如,“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在小学中,圆的特征是如何描述的”“在初中的平面几何中,圆的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在高中的解析几何中,圆的方程是怎样表达的”等。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知识,在写有关“圆的认识”教学文章时,很难表达清楚圆的本质特征。
三是写作论文的基本“套路”不清。这里的基本“套路”主要是指论文的基本格式、写作的基本技巧等。
我解决这些困境的方法主要是依靠“阅读、思考、练习”,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的困境,找相应的文章和书籍阅读,不断思考,然后把一些方法尝试应用,勤于练习就能够逐步提高写作的水平。
中国教师报:如何找到写作的起点,您认为写作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华应龙:写作的起点是打开电脑,写着写着就进入状态了。灵感来了,文章就有了。我工作室的成员也认同这一点:“写作很简单,打开电脑就行。”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不必拘泥于文章技法。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章也不是一次写就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作之前就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我要求工作室成员在文章写成后,不要急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来修改。修改文章首先是自己的事。自己都不想细读、再读的文章,怎能奢望读者慢品?自己没有细读10遍,不可以拿给他人看,“妆未梳成不许看”。
朱乐平:写论文是写研究论文,是写数学教学的研究论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数学教学研究论文的起点实质上是研究的起点,而所有科研都是源于问题,源于对问题的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找到写作的起点,就是要找到研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了问题与方法,就有了写作的起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做研究,实实在在搞科研,写作论文是水到渠成的事。我想强调,论文是对研究过程与结果的阐述,因此我们在确定一个专题研究以前,就需要寻找文献资料,做出关于这个专题的文献综述。这看上去是做研究前的准备,实质上是写论文前必须做的事。当自己的研究完成了,要写下过程与结果时,只要列举一个提纲,依据提纲写就可以了。
中国教师报:您在写作中有什么经验?您是坚持每天写作还是想到了才写?写作一本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华应龙:我写教育随笔比较多,教学论文写过一些,但我更喜欢写教育随笔,随笔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朵盛开的花。许多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喜欢读我的教育随笔,这让我感动欣喜。
我喜欢把发表的文章和原稿逐字逐句比较,学习文章技法,成为编辑老师的“私淑弟子”。也正因为如此,我会发自内心地感激编辑老师的智慧和辛劳。
我天天读书、读课、读人,希望能种下写作的种子。我不是每天写作,但是每天早晨5:30起床,坚持晨读。近年来,我每年出版一本书。其实,都因为有以前的积累。
朱乐平:我对写作没有什么经验,如果一定要说一点比较实用的体会,那就是一个字“背”。我“背”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我能够比较流利地背出什么叫“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这些词的含义,也能够背出什么叫“变式、同化、顺应”这些心理学术语的意思。有了这些基本概念,在写作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轻松一些,表达的准确性也会高一些。
我没有坚持每天写作,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有了一些想法再进行写作。当然在阅读中做一些摘录是经常有的。
写作一本书的时间很难说,我的那本《圆的认识教学研究》是“一课研究丛书·图形与几何系列”中的一本,从2007年我的名师工作站成立开始考虑,到2014年丛书出版,历时7年。我比较鼓励学员“十年磨一剑,而不是一年磨十剑”。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如果都在研究某一节课的教学问题,我觉得这是应该肯定和鼓励的事。
中国教师报:阅读对写作的影响大吗?您在写作前会进行大量相关阅读吗?
华应龙:爱读书的教师,在课堂上有激情、有信心、有底气;写起文章来,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古人说“文以气为主”“气盛言宜”。如何养气?唯有读书。1995年,我在硕士课程班上听教授讲:“要写1000字,起码要读8000字。”我听进去了,就一直坚持这么做。
朱乐平:阅读对写作的影响非常大。写作时,我会像做一个课题那样,先做文献综述,也就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展开研究与写作。
中国教师报:如何克服惰性,持续不断写下去?
华应龙:文章写出来,就要争取发表。发表了,就有成就感,就会发现志同道合的朋友。读者享受了,进步了,我们就有继续写的动力。
朱乐平:我与一般的人一样都有惰性。要克服惰性,我的办法是“先强制、后兴趣”。也就是先强制自己一定要阅读与写作,然后慢慢培养兴趣,把写作当成习惯。我比较相信“好奇心”的力量 ,也就是要始终保持对数学教学中各种现象的好奇心,比如当看到学生把一个面积的问题解答成一个周长的问题时,就要对“为什么学生容易混淆周长与面积的概念”这一问题有好奇心,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进行实践,从而可以写出相应的文章。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常常会有兴趣去研究和写作,从而可以克服一些惰性,持续地投入研究与写作。
中国教师报:您当下的写作重心是什么?未来的写作规划是什么?
华应龙:数学阅读推广,是我当下的写作重心。我将继续完善“化一”教育特色的概括,争取早日写出《“化一教育”九讲》……
朱乐平: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课研究团队成员,开展“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一课研究。我想用较多时间帮助学员研究与写作。从今年开始,将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一课研究“数与代数”与“统计与概率”系列丛书。非常欢迎有兴趣的读者能够加入一课研究团队,我们一起对“一节课”展开研究,建立关于一节课的“资源超市”。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