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022年金华卷中考作文题解读:如何才能写好“走进”这个话题雨童老师

发布于 2022-06-18 09:35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收录于话题

#中考作文#金华#杭州#语文考试#语文作文

浙江2022年中考作文:金华卷作文解读





19.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50)

题目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了解到喜欢再到以此为乐是逐步“走进”的过程。回忆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写一篇记叙性文章,讲述你在语文学习之路上走向“乐”的经历

题目二有人认为,“走进”永无止境,我们应该不断追求“走进”也有人认为,“走进”的同时也要学会“走出”,不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对此,你怎么看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文题自拟不少于500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审题立意】

金华卷这次以“走进”为情境话题。这是一个颇具哲思的题目。不过命题者适当地把控了难度。给了两个题目选择。

题目一比较简单。写记叙文。主要讲述考生在语文学习之路上走向“乐”的经历。这其实已经把写作思路交代得一清二楚:从了解到喜欢再到以此为乐,是逐步“走进”的过程。可见,这篇文章的重心是让考生分享走向“乐”的过程。文章成败就看这个“过程”能否写得精彩。不过,这会苦了一群对语文压根儿提不起兴趣的同学。

第一个题目明显对语文偏科的同学不大友善。

那就看第二个题目。写议论文。

题干有两句话:

有人认为,“走进”永无止境,我们应该不断追求“走进”。这句话中的“走进”可以用“探索”替代。很容易想起屈夫子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立意:学习探索永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探索到老。学习知识,追求梦想,探索真理。都需要这种不断“走进”的精神。古今中外,所有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的先贤们,都是不断追求“走进”的楷模。素材论据俯拾即是。

再看第二句话,也有人认为,“走进”的同时也要学会“走出”,不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这句话立意较第一句要幽深一点。它在讲“理性”,做事的“分寸”和“度”,保持热爱,但也不能过分沉迷。确切地说,是不要迷失自我,要保持初心。在这样一个物欲恣肆的时代,追逐梦想的路途中,必然会经历各种艰险和诱惑,如何不迷失自我,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清醒的大脑,坚定的信仰。

但影视作品和现实中也有很多为艺术或事业而走火入魔的人,如《霸王别姬》中不疯魔不成活的陈蝶衣;在色彩的迷宫中发狂失控割掉自己耳朵最后又自杀的梵高;甚至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也可算作一例,沉浸在纸上兵法推演的狂欢中不自知,陷入迷之自信,最终殒命残酷的真实战场,全军覆没……这些人都属于过分沉迷某个目标,执迷不悟,疯魔成痴,最终走向悲剧。但,必须得承认,这类悲剧里有一种为艺术献身的执念,有一种让人怅然慨叹的凄美。当然,赵括除外。

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写作有一段精彩论述: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这是诗人创作的一种至高境界。诗人面对宇宙人生,应该进入其中,又应该游离其外。进入其中,所以能描写它。游离其外,所以能观察它。进入其中,所以有生气。游离其外,所以有高雅的情致。

这是写作的一种登峰造极的境界。所谓的“天马行空,挥洒自如”,大抵如此。

做人呢,不也应该如此吗?感性和理性,缺一不可。既要保持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全身心投入其中,但也要保持克制和冷静,不可过于放纵,更不可迷失自己,要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精神自由。哪怕再身不由己,我们也能有一双清醒的眼睛。如此,方能在喧嚣浮躁的世界保持一份清静。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当年的陶夫子的归去来兮,又何尝不是一种“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呢?

如果我们的考生能发挥到这个层面,那么这篇议论文的立意就深刻了。

雨童老师 2022年6月17日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