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结构决定了印度发展上限不高

发布于 2021-03-30 03:16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欧美总想着扶持三锅来替代中国,可是看看三锅的地形图就会发现,这挺有意思的。

整个南亚次大陆,东西两端的平原低地带分别被东西两巴割走了,留下恒河平原给印度。

不过恒河平原被青藏高原和德干高原夹着,并不临海,虽然人口密集但天然不具备参与国际化大分工。

便于参与国际分工的在被德干高原分割的南部沿海细碎化的平原,这些地方搞几个像孟买那样的码头可以,班加罗尔这样的办公室可以。但别想摊开来搞规模化工业,摆不开。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隆起的系列高原已经隔断了印度的陆上联系,而他自身的德干高原,把人口密集的北方地区隔绝在海洋联系之外。

即使那么多千年土王爷们愿意把名下土地拿出来归莫迪支配,这个地形也不怎么好整,真的。

以印度命名的印度洋贸易圈,搞到最后居然会没印度啥事,这原来是老天爷定好了的。天数!

印度这块地方,如果老天爷真的眷顾的话,应该把德干高原和恒河平原位置对调,这样地形就完美了。

恒河沿着地势自北向南流,不但可以滋养更多的土地,还能像长江那样逐级建设水电站。更重要的是,低地平原临海后,不但人口密集区可以直接对接国际分工(参考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运气好的话还能形成出海口湾区,那么印度洋就真的天然是印度主导的大洋了。

现在这个格局,政区图上看着挺让人激动,结果一看地形图明明是把大部分自己人都憋在山后面,这也算面朝大海?这种地形,相当于把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堵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面,这还吹什么太平洋的东风。


所以不得不佩服日不落帝国,当年他们确实具有全球治理者的视野。

即使在美苏两超的压力下被迫退出南亚次大陆,其分治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老霸主对世界地理的理解。

蒙巴顿的这个方案,强行把穆穆迁移到孟加拉和印度河平原,从东西两面基本堵住了印度教人口的出路。而青藏高原和德干高原天然就是个大围栏。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迄今为止,印度依然是英语民族的人口资源库。

恒河平原是个大池子,受了教育有点出息的就送到孟买、班加罗尔这样的地方去坐办公室,其中的精英的还可以去伦敦买个房子相当于升天了。

分级漏斗式管理模式,滴水不漏。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