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三十二期——社交软件撕碎生活
发布于 2021-04-19 03:59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信息化时代,人们在闹钟中醒来,在中睡去,在微博中挤地铁,在QQ中工作,在推特中吃饭,在脸书中旅行。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儿,每一个社会话题或者明星八卦。
社交软件原本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到头来却无情撕碎了我们的生活。
【为朋友圈而活】
人们发布消息,往往希望获得一些反馈,无论是点赞还是评价。然而,响应的人越多,刺激的强度越大,就会逐渐形成所谓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从而强化这种行为。典型的例子:饭前饭后拍张照,刮风下雨自拍照,晒包晒鞋晒表……
宁静地世外桃源被武陵人误闯之后,就彻底地隐藏了踪迹后人再无路可寻。社交软件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信息量也开始膨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代购、心灵鸡汤、养生秘籍,以往藏在隔绝高楼、紧闭大门后的生活观冲突逐步爆发。
不堪被绑架,索性逃离。
【碎片化时代的争议】
人们所接受的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高度碎片化的形式出现。拿我这个gongzhong号为例,若以期刊的方式呈现,必将经历漫长的成书时间,接受诸多门槛的阅读几率。
信息碎片化成为一种潮流,对传统阅读模式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在一部分人那里,碎片化阅读会“矮化”他们的文化。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耐心和习惯去阅读一本书籍,甚至是一篇长文。而文化是思想的产物,它需要创造者付出时间和专注力。(同学们真想在议论文中气吞山河、雄辩天下,最低一条,把我写得思辨认认真真看完、理解并且记住)
献身社交软件,横渡信息的洪流真正的弊端在于,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有限的,当你无止境地将它贡献给网络信息,客观上还是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你在刷微博,与此同时,别的同学在刷题。社交软件并不免费,你付出的是更加优秀的机会成本。最要命的是,机会往往只有一次,还青睐有准备的人。
【不必害怕被时代“OUT”】
韩寒曾观察到一个生活现象:身边的碎片越来越多,什么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多睡几个小时就感觉和世界脱节了,关机一天就以为被人类抛弃了……
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并不是真正源于对信息的渴求,对知识的索取,而是害怕被“out”。时下的网络热点,流行的事物,当周围人几乎都在关注。那时候,如果你不知道,恐怕就没有什么可聊的了,甚至,有可能还会得到一两个异样的眼神。
这样的现状迫使有志之士思考,什么对于我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在虚妄中消失几周,不仅不“无用”,相反会更“有用”。
【做技术的主宰,而非奴隶】
新媒体只是丰富了我们的阅读方式,拓展了我们体验生命的渠道,但不会颠覆我们的阅读习惯。
社交软件仅仅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大块的时间仍然是应该用来正经地工作、学习,以及阅读严肃作品。因此,我要向每一个学习时坚决不碰手机的同学深鞠一躬,你们很棒,一定要坚持下去。
事实上,有阅读习惯的人并不会放弃深度阅读的时间。阅读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和苦涩的甘美,国民阅读缺失是一种社会文化和教育层面的问题。无论是在地铁上还是航班上,发达国家乘客手持书本阅读的比例明显高于国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更早受益于新技术的人恰恰也更懂得抵御它、控制它。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