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何以能名垂后世?

发布于 2021-04-20 00:50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一课一感悟

荆轲何以能名垂后世?


对荆轲其人,历来评价不一,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很显然,荆轲能穿越历史的尘埃,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这已证明他是一个不能轻易被忽略的人物,那么荆轲何以能名垂后世呢?

不可否认,荆轲身上有许多不足取之处,比如:他天真地认为,自己周密的谋杀计划有可能杀死秦王;他没能看到天下大势已发生根本变化,统一已成为不可阻当的潮流;自己武艺不精,竟闯入虎狼之国去送死;没有等到得力助手,迫于太子丹的催促,就轻率上路……这些也正是人们贬损他的地方。是的,他的刺秦之行确实不可取,但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却不应该被我们漠视。

荆轲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且愿为实现自己的抱负付出一切的人,并非莽撞匹夫。秦国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束手无策,来找荆轲。开始荆轲并未马上接受,他认为:“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他对此事非常慎重。后来经过精心策划,他得到了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图,找到了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得到了十二岁就能杀人的秦武阳,这才开始将刺秦之计付诸行动。他在说服樊於期时以大义晓之:“愿得樊将军之首以献秦……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可见,他把燕国的利益看得很重,他愿凭一己之力挽救燕国的危局。他不是不知局势的险恶,他不是不知进入虎狼之国意味着什么,他本可以像其他人一样,不去冒这个风险,但是他此刻想到的不是一己私利,而是燕国的安危。

荆轲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燕太子丹非常重用他,《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轲与太子游东宫池,轲拾瓦投蛙,太子捧金丸进之。又共乘千里马,轲曰:‘千里马肝美’,即杀马进肝。太子与樊将军置酒於华阳台,出美人能鼓琴,轲曰‘好手也’,断以玉盘盛之。”太子对他寄以厚望,拜他为上卿,他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易水送别的场面令人无不伤悲,荆轲却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是一个大义凛然、不畏强暴的人。试想一下,一个人,一把匕首,竟敢走进秦王的大殿,这需要何等的胆量。面对不可一世的秦王,他毫无惧色,镇定从容。当十二岁就能杀人的秦武阳色变震恐之时,他泰然自若,机智应对;当秦王从他手中挣脱后,他在大殿之上,追逐秦王,未有一丝胆怯;当被秦王砍断大腿,身被八创之时,他倚柱而笑,箕踞怒骂,视死如归。在荆轲刺秦的一幕中,荆轲虽以失败告终,但是两厢比较,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高大威武的荆轲,而原本高高在上的秦王,变成了色厉内荏、仓皇失措、狼狈不堪的小丑。荆轲虽败犹荣,令人敬佩,人们之所以千百年来歌咏荆轲,其实也是受到了他这种精神的感染。

可以肯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荆轲的评价还不会停止。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但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荆轲身上所体现的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将继续留传,直到更远的将来。此刻我想起了骆宾王的诗《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