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锦绣,无愧人师----观张乐敏、王庆斌示范课有感

发布于 2021-04-20 01:14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2021114日,获得太原市青年教师成长杯冠军的两位老师,在师院附中为全市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了两堂精彩的网络直播课。师院附中的张乐敏老师讲授的是《拿来主义》,十八中的王庆斌老师讲授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他们的讲授生动有趣,精彩纷呈,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为老师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他们年轻自信,充满朝气,是太原教育战线上一抹亮丽的风景。


张乐敏老师所讲的《拿来主义》,思路清晰,设计精妙。整堂课流畅自然,层层推进,最后达到高潮。同学们在快乐的课堂学习中,自然地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她的课刚开始时,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她是按照文章的自然顺序来解读的。她先讲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三个概念的特征,这和一般老师的讲法差不多。但当讲到拿来主义的时候,她的讲法立刻让人耳目一新,她把课文内容和当下实际巧妙地联系起来,然后提出问题:我们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时,对不同的事物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比如:像支付宝、共享单车、抖音、外卖、、手游、高铁、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很显然,有些是我们应该拿来的,有些是我们应该取舍的,有些是我们应该抛弃的。学生看到这些事物时,很容易作出选择,而老师就很自然地把这些事物和文章中的拿来主义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另外在讲解过程中她还不时引经据典,她所引入的很多文化名人的话,不仅便于深入理解课文,而且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有满满的获得感。最后她还联系了鲁迅先生其他作品中的人物,如阿Q、闰土、祥林嫂等。她联系这些人物形象,不是为了拓展而拓展,而是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鲁迅先生是一个真正关心我们民族命运的英雄,所以他被人们称为“民族魂”。和《拿来主义》一样,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都在反映中国的社会问题,他在寻找医治中国社会、国民的“药”。这样透过这篇文章,张乐敏老师让同学们学到的就不单单是一篇《拿来主义》,她让同学们走近鲁迅,认识鲁迅,让他们看到了鲁迅先生那颗对于国家、民族的赤子之心。在这堂课上,同学们被老师的讲解深深感染,和老师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认为这是一节非常精彩的示范课。


王庆斌老师的课注重和学生的沟通,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育。他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思考那些真正有价值的问题。他所讲的是一篇文字上非常难懂的文言文,王老师巧妙地采用了独特的导入方法。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孔子和弟子们交流的图片,然后让同学们从中找出文中所写的人物。这样同学们就要通过阅读,抓住每一个人物的性格、服饰、动作等去分析,同学们的思维就被调动起来。他们既要读课文,又要从中思考人物的细节,并说出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快速搜索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能力,都会得以体现。每找对一个人物,同学们内心就会涌起喜悦感、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自然地把关于孔子和弟子的一些背景资料渗透其中,人物的性格也就分析出来了,也为下面进一步展开分析做好了铺垫。王老师讲课时总是站在学生中间,他说话的语气非常亲切,非常有感染力,他的眼里始终有学生,他就是在和学生的互动当中不知不觉地推进着教学的进程。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他会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回答精彩的同学,他丝毫不吝啬自己的鼓励。在讲解过程中,他还不断拓展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比如:子路和孔子的关系,孔子天下大同的理想等,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理解了文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解,一定会引起老师们很多深入的思考。这种走进课堂、贴近学生的教研活动非常有价值,听课的老师可以真正从中受益。老师们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教学。其实,我们每次听课,能从别人那里学到一两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非常有意义了,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更多一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