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柳宗元
发布于 2021-04-20 02:21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必备常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等。
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深度解读
柳宗元活了四十七岁,前三十三年是一帆风顺,风光无限,而后十四年则风云突变,惨遭贬谪,穷困潦倒。他的人生前后落差极大。
柳宗元的青少年时期极度辉煌。它有着辉煌的家族历史,祖籍河东,也就是现在山西运城市。他出身显贵,先祖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官员。到北朝时,柳氏是著名的门阀氏族,与薛姓、裴姓并称“河东三著姓”。从南北朝时期一直到隋唐之际,柳宗元的祖先们不是大将军就是大都督,最少也是个刺史。在唐代初期,柳宗元有两个四世祖比较厉害,一个是唐高祖李渊的外孙女婿,另一个是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的舅舅。柳宗元少有大志,聪明过人,才华卓著。21岁就考中了进士,开始崭露头角。他刚毅精悍,特别擅长发表议论,往往旁征博引,经史子集百家著作,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他的口才也特别好,因此名声大噪。
比起韩愈,柳宗元的科举考试顺利多了,但是他本人却不将科举考试放在眼里,还有更伟大的理想。柳宗元的仕途也特别顺畅,没有受过挫折,没有走过弯路。从26岁开始,担任的第一个官职是集贤殿书院正字,即皇家图书馆校对管理员,负责编校典籍、刊正文字,从九品上。他29岁担任京兆府蓝田县县尉,即蓝田县公安局长,正九品下。31岁时,担任监察御史里行,相当于今天国家监察部初级公务员,正八品上,负责监察百官。33岁,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即相当于今天文化部兼教育部高级公务员,正六品上。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做了尚书省中的郎官,这就为将来进入核心决策层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从26岁到33岁,柳宗元从一个布衣之士跳到了六品郎官的位置。他走过的这段路程是唐代读书人最理想最快捷的仕途之路。柳宗元考中进士的前后,结识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是与他同科的进士刘禹锡,另一个是通过刘禹锡得以结识的王叔文。王叔文是越州人。因为善于下棋而被唐德宗召为翰林侍棋待诏,并侍奉太子李诵读书。刘宗元与刘禹锡考中进士的时候,王叔文在东宫已经快十年了,深得太子的恩宠。在此期间,刘禹锡由于在东宫做官,就结识了王叔文,并将柳宗元介绍给王叔文认识,同时的还有十几位与柳宗元、刘禹锡一样的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们大都是进士出身,家庭出身并不高贵,但学有所成,目光敏锐,个性张扬,想要改革朝政,这样他们就都聚集在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周围,形成一个小集团。
唐德宗贞元21年(805)年正月,唐德宗病危,以王叔文为核心的革新集团,计划拥立太子李诵即位,但是当时的李诵已中风,说不出话来。危难之际,王叔文、柳宗元等人挫败了反革新势力意欲另立皇帝的阴谋,成功地拥李诵为皇帝,是为唐顺宗。唐顺宗即位之后,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度支、盐铁转运使(相当于财政部部长,盐铁专卖特使),其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改革的总决策,并且紧紧抓住财政大权,王叔文是革新的首领。
改革派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但也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王叔文等人所依靠的是宦官李忠言,而当时的太子李纯刚明果断,他被另一股宦官势力所拥戴,在李纯看来,王叔文等人是他在政治上的死对头。
在革新派的命运岌岌可危之际,王叔文的母亲刘氏亡故,王叔文不得不去位居丧,这个本来属于偶然性的事件,在此时却成为加速革新派失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王叔文离职之后,改革派大势已去,到了永贞元年(805)8月4日,唐顺宗禅位,太子李纯即位,即唐宪宗,尊唐顺宗为太上皇。8月6日,贬谪王叔文。9月中旬,将柳宗元、刘禹锡等参与革新的人员全部贬往偏远地区,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其中柳宗元被贬到邵州(今湖南邵阳)任刺史,接着又把他贬到更南方的永州(今湖南永州)担任司马,也就是副刺史。
永贞革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唐代历史上,它是针对安史之乱以来由于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所造成的种种弊政,所展开的第一次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政治革新运动。其实革新没有错,柳宗元也没有错,他错就错在对待立唐宪宗为太子的态度上,他是一个反对派,所以他罪孽深重。
柳宗元三十二三岁被贬之后,后半生再也没有能够回到长安,没有回到洛阳,他就一直在被贬的永州和柳州度过了残生。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34岁的柳宗元因为参与永贞革新被贬往湖南永州,此时他虽然担任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正六品的品级,但按照惯例只是一个“闲员”,而“员外置”的界定也已经明确了此司马是编制之外的官职,这样的员外官是不能干预实际政务的。昔日的很多朋友同事担心受到牵连,对他真是避之唯恐不及。不过有一个人,无论在柳宗元春风得意之时,还是在他被贬之后,都始终能够与他交流情感、砥砺学问,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这个人就是韩愈,在当时那种政治气候下表达同情是难能可贵的。韩愈比柳宗元大5岁,他与柳宗元、刘禹锡的朋友关系,可以追溯到他们参加科举考试的时期。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前后,柳宗元、刘禹锡、韩愈又都在御史台担任监察御史,相当于国家监察部高级公务员,成为同事。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三个人的关系非常微妙,他们在文学领域有许多共同语言,他们的创作在当时也有相当的引领作用,但是柳宗元、刘禹锡与韩愈在政治方面则不一定有太多共同语言,或者说刘柳二人在政治上所受到的器重与当时韩愈所受到的待遇并不对等。韩愈对王叔文等人为政的风格以及做人的品格是颇为不满的。
作为唐代并驾齐驱的两位文化巨人,柳宗元与韩愈都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名篇佳作,他们两个人犹如双子星座,相互辉映照耀着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天空。韩柳之所以并称,缘分很多。韩柳共同倡导并开创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儒学的复兴运动,他们是首屈一指的领袖人物,他们也是中唐时期首屈一指的大散文家、大诗人,也是唐代两位最重要的哲学家。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始终保持着长久的友谊,保持着思想的交流。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生活境况极其糟糕,他不能干预政务,再加上又是带罪的身份,所以他既没有什么实际权利,也没有什么公家的住房,只好住在一座荒凉的破庙中。刚来的时候,“戏凫鹳乎中庭兮,蒹葭生于堂筵”,水鸟在客厅里翩翩起舞,院子里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柳宗元在永州的五个年头里,所住的房屋发生了四次大火。田野里到处是蝮蛇与大马蜂,寸步难行。走进水边,水中都是有害的虫子,只要一口叮到你身上,就会生出毒疮来。在这里他的身体很差,老眼昏花,脚面浮肿,头发也越来越少,读书的精力、记忆力也减退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他现在疲弱多病,没有死就是很大幸运了,他不去想建功立业的事情,只是希望朝廷能够减轻对他的惩罚,能够将他调往中原地区。如此一来,他“即便耕田艺麻,取老农女为妻,生男育孙,以供力役,时时作文,以咏太平”。柳宗元二十四岁时,迎娶了弘农杨氏女子,弘农杨氏是古代中原地区的名门望族,柳宗元的岳父曾担任过京兆尹,可是这位杨氏患有严重的脚病,走路不利索,更要命的是,这位夫人怀孕之后“孕而不育”,“尝有一男子,然无一日之命”,杨氏也因此去世。此后十多年,柳宗元没有再娶。
唐宪宗登上皇位后不久,曾两次下达大赦令,但都和柳宗元没有关系。他又通过多方努力,但都没有结果。什么才能拯救柳宗元呢?他开始创作,他写寓言,他写小动物,如《蝜蝂传》《黔之驴》等;他写小人物,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等。他依靠那些寓言中的小动物讲出的哲理来反省自己,反省人性,反省自己的政治道路;他依靠那些小人物身上所包含的深刻的智慧来反思唐朝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柳宗元虽然身处偏远的永州、柳州,但是他的心灵,他的精神从来没有堕落过,委顿过,而是一直在思考重大的哲学问题、人生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这样的人有一天会死去,会消失,但是他的思想永远不会死亡,不会消失,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反思自我,展望未来的永恒智慧。
除了寓言之外,柳宗元还与自然山水对话,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山水名篇,成就了一个文学家的千古芳名。特别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像中学课本中所学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所描写的景色,简直像仙境一样。永州的山水千百年来不为世人所知,也算是怀才不遇了。如果没有柳宗元对这山水之美的发掘,永州的山水恐怕永远也只能是埋没在荒郊野外的乱石岗里。所以柳宗元与永州山水也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也算是同命相怜,惺惺相惜吧!在柳宗元眼中,永州的山水也是被人们遗忘了的美的角落,与他一样怀才不遇。这样一看,永州的山水,果然是美,但也可怜,而柳宗元在发现、发掘这美的过程中,也再一次美并痛苦着。
柳宗元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他身处顺境的时候,绝不阿谀谄媚,明哲保身,他总能继续开拓新路,继续创造辉煌;而当他身处逆境的时候,他总能反躬自省,深刻检讨自己的问题、周围环境的问题。人生中有许多痛苦,如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那就会让你走向毁灭。柳宗元身处逆境的时候,不仅没有沉沦堕落,反而给我们奉献出美妙的诗句、美好的文章,这就是一种伟大的能力,将生活中的痛感转化为艺术中的美感,将生活中的折磨转化为艺术中的享受。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