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李清照
发布于 2021-04-20 02:26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必备常识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深度解读
宋以前女人很难留下他们的名字,比如李白、杜甫的夫人,我们只知姓氏。《全唐诗》900卷,女性作者占9卷,《宋诗纪事》100卷,女性作者仅一卷,明清一些诗词文选中,甚至不按年代排列,把女性作者排在无名氏之后。也许正鉴于此,郑振铎先生才充满情绪色彩的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士!” 文学史为他辟专节,“等级”仅次于李杜苏辛,并非勉强提高妇女地位 。
李清照优美、优雅,风骨天成;雍容华贵而又面目清新,向当世向后人,亮出她光彩照人的身姿。金人血淋淋的屠刀切下了北中国,也把李清照的命运拦腰砍成两段,他后期的作品沉痛、寂寥、凄惨。幸福与苦难,分割了李清照的一生,李清照18岁嫁给丞相的儿子、金学家赵明诚。这位品德高尚的贵族子弟,享誉南北的学者名流,在那个男权遮天的年代,破天荒成了妻子的陪衬 。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济南当时叫历城。父亲李格非,是苏轼门下的“后四学士”之一。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人耿介。著述颇丰,因战乱多散佚。李清照的家庭富裕、宽松、书香奇人,她在华北名城济南长大,从少女到少妇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另有《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受父母亲的影响,晋唐宋诗人都被她收入眼帘,她对金石书画的兴趣当起于闺中。父亲大名士,女儿百媚身,于是惊动了一个叫赵廷之的官场红人、金石名人,他的儿子就是赵明诚。赵挺之与蔡京交厚,官运亨通,后至尚书右仆射,尚书左仆射即是权倾朝野的蔡京。
婚后的李清照移居汴京,很快变成了金石书画的爱好者,21岁的赵明成时为京城的太
学生。除了上太学,他还有两个心爱的去处:回家、逛大相国寺。不久,另有汴梁富家子弟名叫张汝舟的,拿了一本唐朝诗人自抄的诗集过来,请赵、李二人欣赏。张汝舟是赵明诚的朋友,赵明诚对他的到来并不敏感。
李清照与公公赵挺之,合不来,时有龃龉。这事儿宋人有记载。赵挺之曾弹劾苏轼,后来弹劾李格非,出于政治考虑,不认儿女亲家。李清照与公公的矛盾加深,碍于赵明诚才没有激化。要紧的是李清照20出头,便遭遇离别之苦,丈夫正式踏上仕途,开始宦游,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年。宋人初做官,称“磨勘”,一般不带妻室。
郁闷。思念连着思念,没有间隙。她落笔填词,轻松优雅的小令不见踪影。名篇《一剪梅》《醉花阴》就创作于此时。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把这首《醉花阴》寄给赵明诚,赵叹赏不已,却有点不服气,与娘子比个高低。他闭门三日,一口气填了50首《醉花阴》,连同娘子的新作一并拿给他的朋友陆德夫看,请陆德夫指点佳句。这陆德夫系当时文坛颇有名望的点评家,一句评语,往往文坛皆知,陆德夫玩赏再三之后,对赵明诚说:只三俱佳。赵明诚忙问:哪三句?陆德夫笑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拍案叫绝,又仰天长叹。夫妇二人从此分出高下。陆德夫的点评传遍京城,后世传为佳话。这一年李清照21岁。
从21岁到24岁,李清照在汴京城独守空房的时间多,饱尝离别之苦。后来赵家失势,赵明诚黯然脱下官服,携李清照避居老家青州(今山东益都),青州一待就是10年,这10年,李清照未留一首佳作。
赵明诚后来又当官了,他们夫妻撤离青州,前往东边的莱州(今山东掖市)。莱州三年,轻愁无好事,没有能量的积聚,就没有能量的喷发。一晃三年过去,李清照40了 。1125年赵明诚调任淄州,上任没几天,金人向北宋开战,从燕京打到太原,战火烧向洛阳、汴京。金兵围困汴京,夫妇俩急奔青州,望着那些堆了十几间屋子的文物,忧心如焚。20年心血将毁于一旦,有些宝物是赵廷之传到赵明成手上的。1126年的春天,赵明成的母亲在金陵去世,他带了15车文物赴金陵,李清照暂留青州,守着10余间“书册什物”。1126年底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卷入逃难的人群中。金人毁了她的美好家园,十余间的文物烧成灰烬。李清照千里奔逃,辗转到金陵,赵明成时任江宁知府,劫后重逢,夫妻抱头痛哭一场。
此后一年多,李清照生活平稳,国仇家恨正缓慢植入她的肌肤,流进她的血液,要等到若干年后,那个苍凉的李清照方来与我们照面,此间仍是雍容华贵。
1129年的5月,建康突发兵变,对军事一窍不通的赵明诚仓皇逃向安徽,不久兵乱平息。高宗驾临建康,诏令赵明诚任湖州知州,并要他火速到建康听圣谕,赵明诚把李清照安顿于池阳(今安徽贵池县)飞驰金陵。很快赵明诚捎来书信,李清照解舟东下,直奔建康,此时,赵明成已经病倒,很快含恨而去。
金兵铁蹄南下,城里乱作一团,李清照忧心文物,托赵明成的妹夫把文物运到江西洪州(今南昌)去,几十车文物在士卒的保卫下出城了,岂知到了11月金人攻陷洪州,几十车国宝级文物全部“蒸发”,李清照再次卷入逃难的滚滚人流,逃杭州,越州,明州,温州,台州。47岁的贵妇,整整逃了100天。后来南宋小朝廷偏安于杭州,改杭州为临安,李清照的生活随之安定下来。但晚景凄凉,中间还经历了许多不幸。
后来李清照嫁给了张汝舟,而婚后不久,张汝舟却想把她残存的一些文物据为己有。李清照识破了他的嘴脸,坚决不给。蜜月的延长期,两口子突然反目成仇,几乎每日厮打。李清照眼中冰凉,她写下诉状告到衙门去了。离婚案惊动了皇帝,皇帝下诏,“付之廷尉”,令有司治张汝舟的罪,“遣柳州编管”。可是按宋律,妻子告丈夫也有罪,当判两年监禁。多亏綦崇礼相助,李清照在牢房里只待了九天。从她嫁给张汝舟到离婚入狱,刚好一百天。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命运能毁灭她,但不能打败她。这首《声声慢》,乃是宋词的巅峰之作,不逊于苏东坡辛弃疾的任何词作。
李清照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上。绍兴三年(1133年)五月,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满怀激情地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
绍兴四年(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十月,避乱金华,写成《打马图经》并《序》,又作《打马赋》。虽为游戏文字,却语涉时事。借谈论博弈之事,引用大量有关战马的典故和历史上抗恶杀敌的威武雄壮之举,热情地赞扬了像桓温、谢安等忠臣良将的智勇,暗讽南宋统治者不识良才、 不思抗金的庸碌无能,寄寓对收复失地的愿望,抒发了个人“烈士暮年”的感慨。
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