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总结笔记

发布于 2021-04-26 05:19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思考,快与慢》,更多的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各种现象、判断、决策背后的理论依据。作者提出的系统1——主导直觉、情感,积极且追求连贯,容易产生偏见和犯系统性错误;系统2——主导逻辑,自我控制:搜寻记忆、复杂计算、比较、规划和决策等,但系统2也是懒惰的,让我们可以挖掘一些轻松的、或冲动的反应,以及我们所作出的判断等背后,系统1和2的运作。认知之后,是更客观、理性。




此篇是名副其实的读书笔记,主要是对本书框架和点的梳理,有些也颇为有趣,而自己不作过多的评论。读这种偏理论的书籍,主要是进而为生活中的思考提供一些方向,力求认清事实和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

全书总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系统1、系统2


“又累又饿的保释官容易否定保释申请。疲劳和饥饿都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决定。”

“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聪明睿智,那么说话时就言简意赅吧,能用简单句的时候就别用复杂句。”

“系统 2是非常懒惰的,它不愿付出努力。如果可能的话,消息的接收方会离所有需要付出精力的事物远远的,包括名字复杂的信息源。”

“放松的时候更容易犯错.清晰,有韵律更容易相信.” “重复能引发放松状态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


第二部分:启发性与偏见


1.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讨价还价,车速从快到慢的调整,限购、库存紧张引起的锚定效应。

“在艾奥瓦州的苏城的超市里,购物者遇到了坎贝尔汤罐头在作促销的情形,降价 10%。有那么几天货架上写着“每人限购12罐”,而在其他几天里则写着“不限量”。购物者在限购时平均会购买 7罐,是不限购时购买量的 2倍。锚定效应不是唯一的解释,配给也显示货物很快就下架了,购物者应该对货物储存量感到有些紧张。但我们也知道 12罐的可购买量会成为一种锚定,即使这一数字是通过轮盘产生的也不例外."


2. 可得性启发: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

因为可得,所以判断发生频繁?每每这种时候,需谨慎思考。正基于此,宣传媒体带来误导有了可能。

“从记忆中搜寻这类问题的实例,如果搜寻过程既轻松又顺畅,这些事的发生概率就会被判断为很大。”

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估测也会受到自己接触这些信息和频率与个人情感强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3. 贝叶斯定理

“第一,基础比率十分重要,即便是在手头的案例已有证据的情况下依然如此;第二,通过分析证据得到的直观印象通常都会被夸大。”

“眼见即为事实与联想一致性的结合易使我们相信自己编纂的故事。以下是对贝叶斯定理关键点的总结: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作出判断。质疑你对证据的分析”

4.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

“我们的思维常会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带有很强的偏见,而且不善于处理统计数据。”“回归平均值是科学研究中的常见问题,有经验的科学家都会小心提防这种毫无缘由的因果推论所形成的陷阱。”

“未能理解回归效应会导致人们高估惩罚的有效性,低估奖赏的有效性。”

你以为事情是因果关系,事实上它只是回归平均值的正常现象。表现优秀者下次表现可能会逊色,表现偏颇者下一次可能表现让人更加满意。

关于回归平均值,之前在读《向上生长》也有相关的总结。

第三部分: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1.成功学为何受欢迎?

我们追求确定性,追求有结果的有迹可循,这给了成功学受欢迎的基础。成功学往往“通过提供人类大脑所需,企业成败的故事与读者实现了共鸣,这里的所需指的是关于成败的简单信息,其中明确表明了原因,忽略了运气的决定性力量和回归的不可避免性。”

2.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甚是赞同)

“那些了解更多的人比了解少的人作出的预测强不了多少。知识最丰富的人反而常常不大可靠,原因是学到更多知识的人对自己的技能产生了一种无限放大的错觉,进而变得不切实际、过于自信。”

这让我想到,不要盲目相信专家。

“预测错误不可避免,因为这个世界是不可预知的;我们应该了解的第二点是,我们不应该相信高度主观的自信就是准确性的指示器(低度自信可能更有益处)”

“短期内的走向是可以预测的,且人们的行为和成就能从以往的行为和成就中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

3.直觉什么时候有效?

“请记住这条规则:在环境缺乏牢靠的规律时,不要相信直觉。”

直觉在有规律的环境,加之长期训练之后,有效性才会体现出较高的概率。

4.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如果在开始做这个项目时就有了合理的基准预测,那么我们就不会再将项目进行下去了,但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这是一个沉没成本悖论的例子”

在决策上,确实容易因为沉没成本而导致更大的损失。


5.顺势

第四部分:选择与风险


1. 框架效应:损失能比成本引起更强烈的负面感觉

“对于损失,要在大脑中将其引入‘一般收入’,这样你会感觉好一点!”

“之前的分析表明,通过将损失的结果构架成消费而不是损失时,人们的主观状态会被提升。”

2. 前景理论:参照点和损失厌恶

禀赋效应: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个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

“前景理论表明,是愿意买还是愿意卖这瓶酒取决于参照点,即教授当时是否拥有这瓶酒。如果拥有这瓶酒,他就会考虑“放弃”这瓶酒时的痛苦;如果还没拥有这瓶酒,那他考虑的就是“得到”这瓶酒的乐趣。因为存在损失厌恶,所以两者的价值并不相等,即放弃一瓶好酒的痛苦比得到同一瓶酒所得到的快乐更深刻。”

3.能带来长远收益的风险政策

“人们在收益状态下更倾向于规避损失(确定性),在亏损状态下更倾向于承担风险(损失厌恶,博概率)。

“损失厌恶和窄框架(指独立事件考虑)的结合是一个代价更大的祸端。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降低查看自己投资结果的频率来避免这一祸端,并在获得宽框架带来的情感收益的同时节约时间、减轻痛苦。时刻每日的经济波动是种亏本的对策,因为频繁的低额损失带来的痛苦比同样频率的低额收益带来的快乐程度更为强烈。”

“如果你不知道每只股票每天(每周甚至每月)的情况,也就不会对你的证券投资组合进行无效的变动。在几个周期内都不改变某个投资的承诺(“锁定”投资的相同说法)可以改善财务状况。”

4.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

“理性的决策者只会对当前投资的未来结果感兴趣,经济人不会去考虑纠正先前的错误。当有更好的投资项目时,对亏损账户进行额外投资的决策被称为“沉没成本悖论”,这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决策,在大大小小的许多决策中都能看到其身影。由于买了门票而冒着暴风雪开车去看演出就是一种沉没成本悖论。”

“我个人躲避后见之明的方法是:在做有长远影响的决策之时,不要太过周密,但也不要完全凭偶然行事。如果你考虑到了一点点,你可能在事后说,“我本可以作出更好的选择”,这种后见之明就更会令你很不甘心。”

第五部分:两个自我

—— 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


1.峰终定律

指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过程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越深刻

“人类的存在有一个核心的事实。即时间最终还是有限的资源,但人类的记忆自我却忽略了这个事实。比起细水长流的幸福来说,人们更偏好享受短暂却强烈的快乐。这种偏见是由结合了峰终定律的过程忽视造成的。与这种偏见相反,另一种偏见使我们更为害怕短期、强烈的疼痛,而对于长时间但较轻微的疼痛却更容易接受。”

2.你幸福吗?

“经验自我的幸福感也会随着收入增加,但是超过那个标准后,也就不会再提升了。这令人惊奇,因为更高的收入无疑能使人们获得更多快乐,包括可以在有趣的地方度假、听歌剧、改善生活环境等。为什么增加的快乐没有在情绪经验的报告中显示出来呢?其合理的解释为,更高的收入会削弱人们享受生活中小乐趣的能力。”

“人在任何时刻的心情都由他的性情和整体的幸福感决定,但情绪上的幸福也会在一天或一周之内出现巨大的波动。人在某个时刻的心情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情境。……注意力是关键我们的情绪状态绝大部分取决于我们的事情,我们通常会正在进行的活动以及直接环境。也有例外的时候,那时,主观经验的质量是由再现的想法来主导的,而不是由当时发生的事件主导的。处于恋爱中的人即使在堵车的情况下也可能感到快乐,而处在哀悼中的人就算看搞笑电影也可能会继续悲伤。然而,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只因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或喜或悲,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这件事。

本书作者主要围绕系统1和系统2,以及前景理论——参照点和损失厌恶进行讨论,同时引进其他心理学家的观点比如禀赋效应、峰终效应等进行拓展。只能感叹人类心理的复杂,但也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溯源到底层推动因素和认清背后的真相也是挺有趣的。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