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一看阅读就头疼,记叙文如何拿分

发布于 2021-03-23 21:17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一、弄清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一般来说,每篇记叙文都应具备这六要素,并把它们交代清楚。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记叙文都会清楚地交待出六要素,记叙文的重点在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它们是构成记叙文主要内容的主要因素

 


二、理解常见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中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缺少的。重点注意:
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描绘与刻画。
1.从对象分:人物描写  景物描写
2.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
3.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神态、衣着)  心理  语言  动作
4.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烘托氛围或是人物的心情;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抒情: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等。

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能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明确记叙文的顺序



记叙文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顺叙过程通常不是平均用笔直接进行记叙,而是有详写,有略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有直接写,有间接写。如何处理素材,安排笔墨,采用不同的写法,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和效果来决定。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


插叙,是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补叙,是指文章有时候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的叙述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插叙则不同。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讫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四、了解记叙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以第二人称“你”来写的甚少,但第二人称好像是面对面的对话,较易抒发作者的感情。第一人称“我”较常见,但文学作品中的“我”只能视为人物形象之一或起串联情节的作用,作为线索人物的较多,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第三人称“他”,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会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五、把握记叙文的线索



找寻记叙文的线索,要注意文章的标题以及文章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文章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

多数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的层次结构。

 


六、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铺垫、象征、伏笔、烘托、照应、设置悬念、先抑后扬(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联想、想象等。
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铺垫: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事件、情节、特点等,有意先安排次要的人物、事物、情节等作为前导。

象征:使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寓意。

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情节,先有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烘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

照应: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有所铺垫。

设置悬念: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面有“设悬”,后面必有“释悬”。

欲扬先抑:“扬”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褒扬某个人物或事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七、记叙文的阅读要点及方法




1
记叙文的段落
1.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即抓住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的阶段。
2.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3.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4.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5.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2
记叙文中常使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喻体)跟甲事物(本体)作比。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要注意的是,用“像”“仿佛”不一定就是比喻。
2.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有人一样的感情和人一样的动作神态。
3.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4.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句子或短语量上够不上三个的,不是排比。
5.对偶: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它一般只在诗歌或对联中出现。
6.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短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重复的词、短语或句子中间插入其它内容)两种。
7.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设问分两种:一种是自问自答;一种是问而不答。
8.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以肯定形式问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3
阅读步骤

1.要速读全文,确定文体,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材料概要。

2.精读文章,弄清主旨、思路和情感基调。注意线索、过渡与照应、段落层次。

3.看文章所设的问题,再次回头细读文章,一一找出答案。(能用文章原文回答的,尽量用原文回答)

4.对拓展延伸的题目,要审清题意后再认真回答。
    

4
阅读题答题要点
答题原则:
1.明确文体(文体知识扎实)
2.联系主题
3.语言准确,言之有物
具体方法:
1.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1)理解文章的中心,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中心或段意、层意。
答题时,注意语言的文体特色。记叙文是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或写了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议论文是针对什么问题,作者有怎样的观点;说明文是介绍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段意、层意的总结要针对某一段落进行。
注意提示语:题目、开头、结尾;议论句、抒情句;总结性词语。
记叙文的整体感知与记叙的六个要素密切相关,当然,有时候文章中的时间、地点是虚化了,而经过又不能多说,所以记叙文的整体感知就是如下要素:人物、事件、结果。
(2)对文章思路的理解。文体不同,思路考查也不同。
阅读记叙文要对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行文过程能够分析理解,对人物的思想、品行的发展变化进行品析理解。
(3)能够理解上下文前后呼应、紧密相关的内容。
包括:词义照应,如就某个词找出与之对应的描述句子;
结构照应,如对过渡句的理解,开头与结尾的呼应等;
选择照应,如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能还原到恰当的位置上。这需要在充分理解这句话内容以外,还必须弄清原来位置的语言环境。
(4)能比较阅读。即对体裁和题材相同或相近,表达方式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文段就内容、中心、结构、写作特点、语句理解等方面进行比较。

2.理解某一段的作用:
首段——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过渡段——承上启下;

3.理解句子作用: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从内容看,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联系主题。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2)从结构看,在文章的不同位置上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首句总起、尾句总结、中间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3)从艺术效果看,升华中心,渲染烘托气氛等作用。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记叙文的主旨句一般在文章的结尾;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描写的句子一般穿插在行文的过程中,而议论抒情的句子多在文章的结尾,起到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转合的句子。(过渡句)

4.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
(1)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
(2)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理解《藤野先生》中的“标致”一词,先必须知道该语境表达的是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然后才能对“标致”做出准确理解。

5.培养学生解答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能力。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开放性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一般情况下,这种题目要针对文章的主题来理解;
(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是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从正面看待问题;
(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先谈这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说自己对他的看法;
(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从某一个方面进入;
(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注意措施的可行性;
(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还有学科间的整合知识;
(7)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容;
(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先写出自己对文中的哪个方面比较欣赏,然后按照赏析的基本步骤进行;
(9)要求仿照文中的有关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式,仿写一句话,要求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形式上一致。



八、真题详解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5题。

(一)

把心里那盏油灯点亮

苏沧桑

①若有若无的水水碓①声中,我与善根不期而遇。这是2017年初,江西上饶东阳乡龙溪村的村口,我从村外的农耕馆出来,打着伞走在通往村里的石头路上。

②远远看见他时,我满脑子还都是农耕管理堪称浩瀚的农具和生活用具。我用手机一张一张把每一件物品都拍了下来。这些曾经被视为神奇圣物的农耕器具,正在被岁月抛弃,令人心生英雄末路的感慨和遗憾。

③石头路上,唯有我和他。初冬的田野盛开着无数绿色花朵,是一些蔬菜和一大片即将在两个月后开花的油菜。唯一的一座水碓响在石头路旁,然而大地上一切播种发芽、丰收加工,都已经与它没有任何关系,它不再是工具,而是作为一道景观存在。水轮像一只巨大的眼睛,看着田野上蓬勃的农事,成了局外人。离它不远的农耕馆,灯光下陈设的农耕器具、生活用具,也像一只眼睛,隔着玻璃与游人对视。镰刀锄头已经生锈,像老人黯淡的目光,与泥土、稻谷再也无缘了。

④擦身而过时,我说:老人家,你去哪儿呀?

⑤我到农耕馆去,我去锁了门,再到祝家祠堂给你们讲解。

⑥原来他是我刚刚恋恋不舍离开的农耕馆的看门人兼讲解员。他叫善根,干过农活,教过书,当过铁道工,染过布,老了回了村里。

⑦那些农具有你家捐的吗?

⑧有啊,那个装线的箩筐就是我捐的,我祖母用过的。那个书箱,是我太公用过的,他乾隆年间考上过进士。其他都是一百多个村里人捐的。

⑨你每天都要来吗?周末不休息吗?

10每天都要来,不来不行的。

11他的语气里,有捧着烫手山芋扔不得的焦急无奈,又明显有一份自豪。

12与他道别后,我沿着溪流往村里走,水碓声在我身后渐渐消失。自汉朝起,南方北方,临近水流的村庄常会听到水碓声,加工粮食,碾纸浆,捣药、香料、矿石。夜深人静时,水碓房的油灯下,总是晃动着一个个劳作的身影。不久前,我去过千年纸乡温州泽雅,看到竹林间掩映着四个连在一起的水碓,是人们用来捣竹浆造纸的。水碓房里席地坐着一位白发老人,溪水在长满青苔的水轮间跳跃,汨汨有声,飞散的水珠在阳光下叮咚作响,水碓轻捣着石臼里的竹片,发出“咿——呀——咚——”的声音,山谷里回荡着无限诗情画意。然而那位老人只是在展示,而不是生产。

13一个金黄色的大草垛,立在路边。闻到了浓浓的湿湿的稻草香那一秒,我觉得回到了记忆深处怀念向往的村庄。龙溪村村民,自古诗书继世、耕读传家。一座桥,一条溪,一颗樟树,一大片油菜,青砖灰瓦的矮屋,祝式宗祠、文昌阁、江浙社,田野间响彻着水碓声声,人们的血脉里浸染着翰墨书香,这是我梦想中桃花源的模样。

14可是,我不想怀旧。如果回到从前的从前,我和大多数女人一样,天没亮就得起床,蓬头垢面,跳水烧火做饭,忍着饥寒将谷子挑到村外的水碓房碾米,顶着烈日扛着笨拙的农具去田里劳作。上树采摘的皂角怎么都洗不尽衣服上的油垢,一场微不足道的小病也许就会夺走自己或亲人的生命,怀胎生子更是过鬼门关… …都说从前慢从前好,其实错的不是现代科技的进步,而是人心不古——忘本,贪欲,不耐心,不诚实,不再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5记得住乡愁。有时,只需把心里搁置已久的油灯擦一擦,点亮。

162017年的第一场雨里,平静释然中,我与善根挥手告别,去跟同伴们汇合。善根说,快点跟上他们哦,村子很大的,不要迷路了。

17我也在心中默念,是的,不要迷路了。

【注】①水碓(duì):旧时中国借助水力加工粮食的一种农用器具。


8.在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作者游览龙溪村前后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3分)

[  A  ] → B.恋恋不舍 → [  C  ] → D.不想怀旧 → [  E  ]


9.指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水轮像一只巨大的眼睛,看着田野上蓬勃的农事,成了局外人。

                                                       

(2)我也在心中默念,是的,不要迷路了。

                                                       

10.第12段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温州泽雅水碓旁老人展示水碓工作的场景?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4分)

                                                                                                                

11.如何理解15段所要表达的意思?请简要分析。(5分)

                                                        

                                                         


8.【解析】这是补全情感态度变化过程的题目,和补充情节的题目相似,我们可以按文章顺序,把已知的情感态度在文中找出,“恋恋不舍”在第六段,“不想怀旧”在第十四段。于是我们可以定位A是第二段的“感慨和遗憾”;C是十三段的“怀念向往”;E是六段中的“平静释然。”

9. 【解析】这属于字词含义题。含义题我们就要看有没有手法,再从表层、深层的角度来分析。

第一小题中,“局外人”本指与此事无关的人,此处运用拟人手法,把水碓拟为局外人,表达出现在的水碓已经没有了它原本的作用,不再是农耕的工具了。

第二小题中迷路有两层含义,表层指不要找不到路了,深层指人的心灵不要在时代的发展中迷失。

10.【解析】此题属于作用分析题,可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考虑。这段通过具体描写老人造纸的过程,表现了农村人民勤劳、耐心的性格特点,展现了农村自然、平静、传统知足的生活态度。更加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引人深思。

11. 【解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但不可脱离文章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可结合个人经历。

该句寓意我们做人不能忘本,不能丢弃传统文化,美好品德和正确的生活态度。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多人逃离农村去往城市,迷失了自己,丢掉了原本的品性。(可加上事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