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两会热点渗透历史考向

发布于 2021-05-24 14:10 ,所属分类:历史考试学习资料

2021年两会热点渗透历史考向

2021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召开的两会,许多热点问题将被赋予特殊的历史意义。

热点一:大国外交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213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视频方式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世界卫生大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坚持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支持国际抗疫合作,倡导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考可能会考查的方向:中美关系、晚清外交转型

【知识链接】

一、中美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19世纪中期,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攫取在华特权。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打败法西斯势力,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有力配合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3.扶蒋反共,控制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并妄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4.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5.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和推动因素

(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试探之旅——“乒乓外交1971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正式建交:197812月《中美建交公报》发表,197911日中美正式建交。

(2)20世纪70年代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因素:

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在与苏联的竞争中美国处于战略守势,长期孤立中国的政策难以继续下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发展缓慢,欧洲逐渐走向联合,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美国对欧洲和日本的控制日益力不从心。

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苏联对中国的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中国需要改善外交环境以减轻外部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6.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1)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是主导两国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2)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肩负着共同的责任。

3)发展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中美两国又在诸多方面存在分歧,因此中美关系始终在冲突与合作中摇摆,但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仍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二、中俄关系

1.明清之际:俄国利用清军入关之际,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康熙帝派兵在雅克萨挫败俄军,最后迫使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东段边界问题。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友好合作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经济、技术上的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决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恶化阶段。

为与美国争霸,赫鲁晓夫提出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组建联合舰队的建议,遭到中国拒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1960年,苏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

中苏边境发生武装冲突,苏联直接对中国构成威胁。

(3)20世纪80年代至今:恢复正常。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苏联的对外政策从扩张转向收缩,因此,开始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形成了一种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原则的新型国家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三、中日关系

1.第一阶段:汉、唐、宋元、明清(前期),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夹杂着冲突。

(1)两汉时期:汉武帝时,日本三十多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帝赐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2)隋唐时期:日本多次派遣使节到中国;日本大化改新以唐朝制度为蓝本;鉴真东渡日本。

(3)明至清前期:戚继光抗倭。

2.第二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到20世纪70年代,战争与冲突为主。

(1)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2)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3)1915年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28年制造济南惨案

(4)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追随美国孤立中国。

3.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和平交往是主流,但在历史遗留问题上日本不能正确对待。

(1)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

(2)“教科书事件”“钓鱼岛事件等影响着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四 对国家间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1.国家间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本国利益,一切外交活动都围绕国家利益展开。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国家间摩擦的根源。

2.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变化还受到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形势等的影响。

3.国家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敌对和战争,也有各种形式的友好往来。

4.国家间关系的演变还受制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意识形态、地缘政治以及国内政治势力的斗争等。

五、晚清外交转型:从朝贡体系到条约体系;从宗藩体制外交到条约体制外交

()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

(1)没有专职的中央外交机构管理涉外事务,地方官员和部分商人可从事外交事务。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礼部下设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责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另外,鸿胪寺和军机处也参与对外事务。

(2)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理藩制度。

内容

清代朝贡制度主要涉及以中国为核心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包含了部分西方国家;朝贡制度的核心是通过礼仪体现中国天朝上国的地位。

评价

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是维护朝贡制度的主要手段;朝贡贸易兼有官方和私人性质。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自满心态、小农经济的自我封闭、强化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逐渐脱离世界潮流。

2.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

(1)专门外交机构

总理衙门:1861年成立的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特设机构。它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南、北洋通商大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后演变为南洋通商大臣(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另有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为1861年设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管北洋洋务等)

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

(2)近代驻外机构

设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国在北京设常驻公使馆。

影响

清政府的外交体制逐步完备起来,走进国际社会,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保护海外华侨利益,密切华侨与祖国的关系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3)以鞠躬取代跪拜礼。

(4)重视通过国际法的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接受条约外交。

(5)变化原因:战争失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从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交涉增多;列强不甘心以外夷身份与清政府打交道,强烈要求清政府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

()外交观念的转变:从天朝上国、羁縻笼络、朝贡外交到平等外交

1华夷之辨在近代的嬗变

(1)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2)宗藩体制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没落的表现。

2.中西交往中的文书格式的变化。放弃”“等居高临下的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这一样式很快被中英同类文书仿效,成为其后清朝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

3.中西方官方之间平等往来。以条约形式规定中西方官员间平等往来,如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外事管理机构。

4.对外派遣常驻使节。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各国先后派遣使臣常驻京城,以便直接与中国交涉。清政府开始遣使出洋,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遣使出洋的具体操作模式。

()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

1.从基于朝贡体系的羁縻之策到信义笼络

(1)第一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2)第二个时期: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固守旧体制旧观念,基本无改变;清朝缺乏主权观念(如领土、司法、关税等),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对国家主权、国际法一无所知;依然运用封建时代旧观念(天朝上国理念)和旧手段(怀柔羁縻之策)处理对外关系。

2.从基于条约体系的强权公理到融入世界

(1)第一个时期: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外交缓慢转型,但新旧并存。从观念看,观念的转变缓慢、不彻底,近代海权意识觉醒,逐渐具备近代外交观念(初具守约意识、国际法意识、国家主权意识等),一定程度运用国际法,维护自身权益;以夷制夷维持和局;从群体看,部分开明官员接受新理念,但新理念并未上升为国家意志,旧势力依然强大;从机构看,新的外交机构设置,但未全面转型。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是对处理日益增多的洋务的一种被动应对,也是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

(2)第二个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深入转型,全面接轨,接受国际法体系下的外交。开始主动地适应列强的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外交政策调整;1901年设立外务部,既顺应了西方侵略中国的形势,又为清王朝维持国家主权提供了重要工具。

二、中华民国: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幻想,外交不断近代化。深入转型,全面接轨,接受国际法体系下的外交,外交逐渐自强

()北洋政府:务实外交

1.外交活动

(1)1915年,袁世凯被迫接受二十一条

(2)参加一战及战后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3)北京政府受民众舆论和情绪的推动,利用列强间的矛盾谈判,抓住到期修约的机遇,从集体修约到个别废约。

(4)南方政府在以俄为师的背景下,出兵北伐,相继收回汉口、九江租界,并强行开征二五附加税。

2.外交转型

(1)拟订外交部组织法,制定《外交部官制》,创建了较为完善的外交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完全职业意义的外交家。

(2)在外交人才的选拔上,废除前清时期的保举制,制定了外交官领事官任用暂行章程。

(3)建立了一套执行国家对外政策的运行机制,在驻外使领馆方面,收回驻外使团的人事任免权,理顺了驻外使领馆与外交部之间的关系。

(4)从妥协外交走向抗争外交。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力图抓住时机争取独立、自主和平等、自由的国际地位,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展开了一场场前所未有的争国权外交斗争。

(5)从政府外交走向国民外交。民众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空前,参与外交的意识也空前强烈,在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几乎每一次的对外交涉都能听到民众的呼声。

()南京国民政府:国务外交

1.外交活动

(1)1928年改订新约与关税自主: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又很不彻底,其有关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实质是一纸空文。

(2)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3)抗战时期的废约外交:1942年建立反法西斯同盟,1943年废除治外法权,治外法权的废除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中国外交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人民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

(4)1945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抗战胜利后收回台湾澎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主权。二战击败了近代以来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敌国日本,中美、中英等一系列平等新约的签署,使中国能够在更高的、更平等的层次上与相关各国公正合理处理中国的周边外交问题。

2.外交转型

(1)外交机构更趋现代化。

(2)彻底放弃传统驭夷之策,广泛接受国际法原则。

(3)积极运用国际法,主动修约,维护自身权益。

三、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外交政策的演变:革命外交务实外交、双边外交全方位外交大国外交

1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下的中国外交

(1)特点:由一边倒”(意识形态)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国家利益)

(2)主要内容: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步入国际舞台。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环境恶化下的中国外交

(1)特点: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革命外交)一大片

(2)主要内容:反对苏联和美国霸权主义、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关系。

320世纪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下的中国外交

(1)特点:一条线,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由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

(2)主要内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

420世纪8090年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下的中国外交

(1)特点:全方位,不结盟政策、全方位外交下引领全球治理。

(2)内容: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当代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2)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2.表现

(1)着眼于自身发展

政策:丰富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的国际关系;倡导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保持中俄关系高水平运转;充分挖掘中欧合作潜力,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发展;以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周边关系;以真、实、亲、诚为原则发展中非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成就:截至20188月,中国已与178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

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推动世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

主办北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3.影响

(1)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

(2)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热点二:脱贫攻坚

2021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今年两会最为重磅、最受的议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按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让返乡农民工能打工、有收入。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加强农户社会化服务。增加专项债券投入,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决心有多大,干劲就有多足,未来就更可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地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这也展现了党兑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庄严承诺的决心。从两会出发,汇聚起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磅礴之力。

高考可能会考查的方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链接】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原因

核心内容

意义

土地

改革

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农业合作化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

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改革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

(2)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的危害远大于城市,农村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薄弱的环节。

(3)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革试验,农村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

(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2.特点

(1)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

(2)它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3.发展: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4.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四、农村经济改革新方向:土地流转

1.背景

(1)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拉大,农村人口转移,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化经营不适应农业规模化发展。

2.内涵: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3.形式: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热点三:土地流转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许多农民有了农业以外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农村土地承包后,在利益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土地流转十分频繁,这为扩大农业规模经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增强农业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沈昌健是一位杂交油菜育种专家,今年两会,他带去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等建议。在此前的走访调研中,沈昌健发现,现在部分农户传统思想观念还较重,担心土地流转后失了地、丢了根;有效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缺乏,农民咨询没有门路,种粮大户和土地承包户之间经常达不成流转协议,导致土地抛荒,或者出现插花田这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也难以吸引热爱农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对此,沈昌健建议从完善流转扶持政策、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对土地流转的服务与监管等方面入手解决。如加快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支持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纠正和查处土地流转中严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非法改变流转土地农业用途等行为。

高考可能会考查的方向:中国的土地制度

【知识链接】

一、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3.春秋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1)井田制的瓦解: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大量私田,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2)税制改革: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3)法律确认: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4.租佃关系

(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过程

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

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

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3)特征

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契约内容包括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

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魏晋隋唐时期的部曲、佃户都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迁移的自由,到宋代时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

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

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

(4)影响: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租佃农民通过抗租、减租斗争,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5.土地兼并问题

(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2)危害: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威胁中央统治。

(3)措施: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两极分化更为激烈。

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政府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税。清前期人地矛盾突出,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百姓生计,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

二、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湖南等省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和增加雇农工资的斗争,为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支援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2.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并在1931年制定了土地法。土地革命实行后,农民劳动热情高涨,踊跃参军,壮大了红军的力量。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订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一政策,降低了农民租率,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打击了不法地主,团结了地主中的开明分子,为全民抗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进行土地改革时,党执行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改运动的开展,为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2.三大改造时期: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参加了农村生产合作社,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广,到1983年底,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4.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强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五年内完成承包经营权确权。

热点四: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

李克强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抗疫历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艰辛的抗疫历程中,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各方面持续努力,不断巩固防控成果。我们针对疫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创造必要条件。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我们在六稳工作基础上,明确提出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立足国情实际,既及时果断又保持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科学把握规模性政策的平衡点。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优先稳就业保民生,人民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优先稳就业保民生,人民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市场主体也是为稳就业保民生。各地加大稳岗扩岗激励力度,企业和员工共同克服困难。多渠道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

高考可能会考查的方向:中国古代民生思想、新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策略

【知识链接】

民生问题

1、中国古代的民生思想

老子:无为,反对严刑峻法

孔子:、德、教化。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宽刑薄赋。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2.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民生思想的治国实践(选读)1)重视民生:

春秋: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

战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东汉:刘秀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形成光武中兴

唐朝: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形成贞观之治;唐玄宗选贤任能大力发展生产大兴文治,发展科举,广聚学者,形成开元盛世

清朝:康熙摊丁入亩,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驰,对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总之,古代封建统治者试图通过轻徭薄赋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解决民计民生问题,如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或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等),确保农民生产时间,减轻农民赋役负担。2)忽视民生:

商纣王大建宫殿苑囿,炮烙之刑残害百姓,导致商朝灭亡。

周厉王贪财好利,残害剥削百姓,引发国人暴动

秦始皇: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土地兼并严重,引发农民起义。

隋炀帝暴政,导致隋朝灭亡。

明朝后期加派三饷,引发陕北起义。3、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

1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2)理解资产阶级的民生主义: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中有一些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相近的东西,如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的思想,关于全社会和平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等,明确体现了重视民生、服务民生、和谐社会的思想,对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世界史上民生问题的落实与教训实例

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福利国家的建立等。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对中国当前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苏联(苏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食物配给制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危机。

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大的启示。

5.新时期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产力。只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手段,处理好速度、质量和效益,投资、消费和出口,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把经济发展好。

(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现阶段在事关民生的问题上,政府必须强化责任,对于政府失位错位的地方要赶紧补位正位,对于明显滞后的公共管理制度,要及时调整。

(3)完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切身利益。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4)突出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合力。

热点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化量化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全文提交大会审查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高考可能会考查的方向:一化三改、斯大林模式

【知识链接】

一:新中国五年计划历程

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5年结束已经完成总共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五年计划与国家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具体内容:

计划/规划名称

内容简述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

1958—1962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由于实施过程中的巨大波动,二五计划实际上分成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两个阶段。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

1966—1970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三五计划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指导思想经历了由解决吃穿用以战备为中心的变化,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

1971—197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四五计划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1973年,中共中央两次修改四五计划的高指标,逐步调整了以战备为中心的战略,开始强调经济效益,注意沿海和三线地区并重,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进入收尾阶段。经过1975邓小平主持的整顿工作,四五计划得到了基本完成。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

1976—1980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五个五年计划。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民经济处于全面调整时期,五五计划指标相应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1980年底,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开始改善,生产和建设也取得较大发展。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

1981—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2月,国务院决定重新制定中长期计划,酝酿编制六五计划。198212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六五计划。六五计划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是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的五年计划。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

1986—1990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七个五年计划。1983年,国务院即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1986年,经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审议批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史上第一次在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制定出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

1991—199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4月,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期间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八五期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推进最快的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形成了总体开放的格局。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

1996—2000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3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

2001—200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3月,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确立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生态建设、环保、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加倍的重视。更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更加注意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的需要、享受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

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是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克服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困难,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社会事业显著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

2011—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中国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单行本,书中包括了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十六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

201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中国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于2016317日正式发布,规划分为二十篇共八十章。

二、新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1.新中国的工业化运动和一五计划建设

(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有计划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结果: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4)意义: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31978年后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经济建设

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3).对外开放

20世纪80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中央政府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92南方谈话奠基: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知识拓展】2020年是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的第40周年。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新趋势,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步骤,也为我国改革开放打开了一个窗口。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经济特区的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目前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察频率较高,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

1.政治上

(1)纠正文化大革命倾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促进了国家政治民主化、法律化。

(2)对台湾政策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经济上

(1)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2)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为主向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3)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地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外交上

(1)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2)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思想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5.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事业等逐渐达到或接近世界领先水平;教育全面发展。

四:苏联斯大林模式

1.形成

(1)工业化之路

政策:1925年,联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

局限: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2)农业全盘集体化

政策:1927年联共()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状况: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影响:为工业化解决了粮食、原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形成: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特征

(1)经济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3)思想文化方面: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3.影响

(1)经济

斯大林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

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3)思想文化: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

4.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热点六:乡村振兴战略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粮食实现增产,生猪产能加快恢复,乡村建设稳步展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推进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在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出台一批新举措。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分层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发挥中央单位和社会力量帮扶作用,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完善灌溉设施,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稳定种粮农民补贴,适度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和品质。多措并举扩大油料生产。发展畜禽水产养殖,稳定生猪生产。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深化供销社、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使亿万农民多增收、有奔头。

高考可能会考查的方向: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沿革、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农问题

【知识链接】

一、全面理解农业现代化

1.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过程,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

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各国生产手段现代化多是从机械和化学起步。目前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已形成了适合本国情况的农业机器体系。

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育优良的品种,二是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就是要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它的环境条件,这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现代科学技术措施。

3)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以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4)国家农业政策的现代化:表现为从索取农业逐步变为补偿、保护和扶植农业的经济政策的重大变化或根本转变。即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从所谓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政策转向实施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的政策。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

3)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二、古代中国推行的促农发展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奖励耕战,生产棉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

4.东汉:光武帝九次下达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的三十税一。

5.三国:曹魏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来源:Z+xx+k.Com]

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和租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7.唐朝: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唐玄宗前期大力发展生产,精简官吏裁汰冗员。

8.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作物交流。

9.明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推广植棉等;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如玉米、甘薯等)。

10.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帝实行更名田;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三、中国古代农具的发明、改进,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

1.历代农具的发明、引进和推广

1)先秦:商周仅有少量青铜农具;春秋已在农业中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并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2)秦汉:铁器在秦朝时传到珠江流域,汉朝时又传到西域;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得以推广,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法已传到珠江流域。

3)魏晋南北朝:曹魏马钧发明翻车;西北嘉峪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4)唐朝:创制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

2.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

1)先秦:半坡种粟、麻;河姆渡种植水稻;西周时农作物种类增多,包括后世大多数农作物都有种植。

2)两汉:稻、麦得到推广种植;东汉时已有双季稻;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

3)魏晋南北朝:江南地区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为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成为重要的粮产区。北方的河西走廊、辽东等边疆地区得到开发,茶树种植推广。

4)唐朝:圩田种植高产水稻,江南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两年三熟制在南方推广,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外来作物莴苣、菠菜等得到种植。

5)宋元: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到江淮地区;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棉花种植遍及南北。

6)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等引入我国。

7)清朝:棉花、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土地公有制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土地私有制

原因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生产力水平低

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奴隶主为巩固奴隶制统治而大力推行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初税亩,土地私有合法性;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

演变

盛行于原始社会

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商鞅变法)

开始:战国

瓦解:农业生产合作社

特点

土地为集体所有

国有;二不(不能买卖或转让);奴耕;井字

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土地兼并严重;土地自由买卖

作用

是原始社会的经济基础

是分封制经济基础,巩固了奴隶制统治;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发展

深远影响:两千多年;高度集中;影响政策

趋势

由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

封建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经济的和政治的)兼并农民土地,导致土地高度集中。

有远见的封建统治者,往往运用行政力量,对土地占有进行调整

注意: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包括三种: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是封建经济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和封建土地国有制(如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

2.赋税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演变

贡赋制:夏、商、周时期实行,这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雏形。周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各诸侯必须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财物作为贡赋。

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田亩数收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标志着井田制开始瓦解。

编户制度:西汉时,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的负担有四项:田租、算赋和口赋、徭役、兵役。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制度正式形成。

租调制:北魏孝文帝时开始实行,受田农民纳租、调,服徭役和兵役。

租庸调制:隋唐实行。租是田租,调是户税,庸是纳绢(布)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来源:学科网ZXXK]

两税法:唐朝于780年开始实行,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的结果。主要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开始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其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纳税。

一条鞭法:明朝后期由张居正颁布实行。把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使赋税开始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地丁银:清初雍正时实行,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汉唐以来实行的人头税,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彻底松弛。

2)趋势

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逐步向土地和财产为主转变(如唐朝的两税法)。

赋税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如一条鞭法、地丁银)。

赋税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如一条鞭法)。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如两税法)。

农民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如租庸调制)。

五、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1.概念: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

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2)政府主要以征收土地税作为财政收入的来源。

3)农业利于安定民生和稳定统治。

4)工商业不能提供生活资料又会加剧劳动力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5)自然经济产物。

3.表现

1)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

2)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农民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调户口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对商人进行诸多方面限制,并课以重税。

4.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经济。

5.目的: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6.影响

1)封建社会初期(秦汉):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2)封建社会中期(三国至宋元时期):有利于封建政权巩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3)封建社会后期(明清):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了国家贫穷落后,消极作用成为主要方面。

7.特点

1)自战国以来一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制度。

2)农商均有发展;农业是商业的必要基础;重农同促商对立统一;商业发展影响重农政策。

3)塑造农业文明大国;保证自然经济特色;维护经济部门壁垒;适应专制主义集权。

4)初为泱泱农业文明大国的经济支柱,后成追赶世界潮流的重要掣肘。

8.认识

1)其实质是保护封建经济,巩固专制统治。

2)要注意分析其历史阶段性。

3)应客观分析其作用的两面性:一方面重视农业是正确的,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另一方面,人为抑商是错误的,违背经济规律就要付出代价。

六、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农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决农民土地的办法


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

民族资产阶级:平均地权

背景

1)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清朝长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人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

2)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口号是历史上农民起义提出的斗争目标。

3)阶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纲领只能反映他们迫切的现实愿望,以及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要求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1905年同盟会建立后,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内容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主张平分土地;在分配制度上,主张实行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平均地权

性质

农民阶级的土地革命纲领

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评价

1)革命性。首先,它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次,《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2)空想性。首先,它所规定的土地分配方案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因此,它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3)落后性。它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因此,它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

1)体现了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思想,是进步。

2)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无法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演变


土地革命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运动

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2年)

原因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国共政权对峙

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了取得农民支持

新解放区人民未获土地;为恢复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1947年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质

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意义

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国家政权,为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道路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1950年实行的土改,实质是农民个体所有制;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政府先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后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合作化,把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共八大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7—1966年):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在农村纠,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又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3)十年文革1966—1976年):由于过分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后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4文革结束后初期(1976—1978年):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犯倾错误,在经济建设上又急于求成,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后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得到较快恢复,某些方面甚至有所发展。

5)改革开放以来(1979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

七、新时期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概况: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2.表现

1)改变干部任免制度,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2)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如海选制度。

3.全面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立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法律特征:国家的一项基本法律。

3)立法的指导思想: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

4)影响:促进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

4.基层民主选举与村民自治的关系

基层民主选举是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但基层民主选举与村民自治不能等同。在农村,村民自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内容。

5.农民投票选举村委会对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的作用

培养了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维护了农民自身的权益;农民选出自己满意的村委会,有利于农村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八、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农问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包括选修部分内容)

国别

方式

时间

具体内容

影响

英国

圈地运动

14—19世纪

一方面使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发展成为新贵族;另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1)形成了大土地所有制,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资本,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3)羊吃人的运动

法国

付款购买

大革命期间

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用分期付款的办法出售给农民,农村公有土地按人口分配

导致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造成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滞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妨碍了法国工业革命和经济的发展

俄国

出钱赎买

1861年改革

农奴以高于地价数倍的价格,出钱赎买份地。余款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农民还本付息

1)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2)掠夺导致农民多次暴动

日本

征收地税

明治

维新

允许土地买卖,统一征收地税,使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

促进了农业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看法

1)欧洲列强在早期的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着损害农民利益的行动,如英国的圈地运动等。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对今天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解决农民问题的不同方式,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革命措施,使得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市场狭小,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2.苏(俄)联的农业政策调整

时期

政策

评价

十月革命胜利后

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

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列宁

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集中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暴动

列宁

粮食税(新经济政策)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进一步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但因通货膨胀,农民售出的产品几乎是无偿的

斯大林

农业集体化

一定程度上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

赫鲁晓夫

取消农产品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农庄和农场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玉米

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取得-定成效,但没有尊重自然规律,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戈尔巴乔夫

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改革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波,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启示

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热点七:构建公共卫生体系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抗疫历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艰辛的抗疫历程中,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各方面持续努力,不断巩固防控成果。我们针对疫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创造必要条件。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体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扩大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支持社会办医,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发展。强化食品药品疫苗监管。优化预约诊疗等便民措施,努力让大病、急难病患者尽早得到治疗。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进一步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高考可能会考查的方向:中医学成就、西医在中国近代的传播

【知识链接】

一、古代的疫病

1.概念:是指由细菌、病毒等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种类:天花,鼠疫(黑死病),血吸虫病等。

3.表现:(1)古埃及时期,天花流行。18世纪时,欧洲天花肆虐。中国康熙皇帝也得过天花。

(2)14世纪时,欧洲鼠疫流行。 后果:使欧洲人口减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多地发生严重饥荒。

4.影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许多重要人物丧命,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如,古代雅典伯里克利的过世,马其顿国亚历山大的死亡,中国明朝末年鼠疫的影响。

5.防治:(1)改善公共卫生条件

古罗马修建饮水道,下水道;中国古代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等。

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也提到了防治狂犬病的方法。

(2)建立救治机构。南齐时设立六疾馆,隋唐时期设立病坊

中医药的成就

1.战国时期,扁鹊采用四诊法诊断疾病。

2.《黄帝内经》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3.东汉晚期,张仲景编著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4.针灸学,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临床经验丰富,留下了大量的针灸典籍。

5.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6.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集中医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7.建国后,中医药业迅速发展。全国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21世纪后,中医走向世界。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1.西医的概念

2.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把西方医学带到中国,但影响有限。

3.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医生与军医在中国内地建立教会医院,以通商口岸最为集中。

4.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西医成就相继被引入中国。

5.西医院校随教会医院在中国落成,培养了大批西医人才。

6.西方公共卫生措施逐渐被引进中国,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中国大城市的公共卫生事业兴起、成为政府的公共职能。

四、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1.内容:包括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服务制度、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制度等。

2.落实措施:各层级医疗机构的建立,公共疾病的防控与公共卫生的监督。

3.医疗机构的建立

(1)20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完善了各层级的医疗组织。

(2)建国后,我国建立起各级医疗网络,加强规划免疫。

(3)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重大传染病。

(4)许多国家注重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工作,出台了相应法律法规。

4.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医卫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医卫机构的社会服务职能增强。

(2)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指示医疗工作者为人民群众服务。

(3)建国后,我国医卫机构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日益强化。

(4)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层级医卫机构进一步明确服务意识,服务内容不断扩大。

(5)21世纪,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扩大,医疗扶贫的力度加大。

5.现代医疗保障制度 起源自欧美

(1)1871年德国统一后,德国政府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

(2)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

(3)二战后的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欧美社会下层民众的医疗卫生基本得到物质保障。

(4)建国后到60年代,我国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改革开放后,我国推行了几种医疗制度,确保全民病有所医。

五、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1)西方国家治疗疑难杂症,重视防疫工作。

(2)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从1980年的59.2岁增长到2015年的71.6岁。

(3)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5年的76.3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战后,注重公共卫生建设,培养个人卫生习惯。

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

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精神卫生日益得到注重。

热点八:一国两制

人民日报 ( 2021031203 )20213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就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作出新的宪制性制度安排。这是继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后,中央完善香港法律和政治体制的又一重大举措,对确保实现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有力保障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香港回归以来,国家始终坚持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确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循序发展,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同时必须看到,近年来,一些反中乱港分子和港独势力利用选举进入特别行政区治理架构,肆无忌惮进行反中乱港活动,极力瘫痪立法会运作,刻意阻挠特别行政区政府施政,甚至与外部敌对势力勾连,企图通过操控选举夺取管治权。这些行为和活动,严重损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和法治秩序,严重挑战宪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权威,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严重破坏香港社会大局稳定,严重影响香港广大民众福祉,必须予以坚决反对并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高考可能会考查的方向:

【知识链接】

一、国家统一大业

()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 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 给英国。

1860年的《北京条约》规定: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迫租借九龙半岛 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 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 租期为99年。

(2)澳门问题 澳门是我国被外国殖民者占据最早、时间最长的地区。

1553年,葡萄牙人借晾晒被水浸湿的货物为由,进入澳门,后贿赂官员开始在澳门长期居留。

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之后葡萄牙一直占领澳门并把澳门作为其领土。

1951年葡方仍宣布,澳门是它的一个海外省

(3)台湾问题:台湾自古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国民党败退到台湾(目前台湾问题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点拨】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

提示:港澳问题是殖民遗留问题,涉及国际关系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当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岛内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二)、伟大的构想——“一国两制的提出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

1949,国民党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一国两制的实践

(1)香港回归

1982,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198412,中英两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71,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19991220,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回归原因: 前提条件 —— 综合国力强大(根本原因)

政策保障 ——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法律依据 —— 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 —— 港澳同胞渴望回归

(4)回归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雪洗了百年国耻。

对港澳:开创新纪元: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

对大陆:迈出重要一步: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对世界:提供典范: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一种范例;

对台湾:启示作用: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易错辨析】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关系

(1)区别:

设立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

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

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坚持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解决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

主要作用不同:特别行政区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民族自治区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2)关系: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过程:

(1)1979,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1987,台湾当局迫于形势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3)1990,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4)1992,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此即著名的九二共识

(5)2005,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

(6)2008,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7)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

概况:2015,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原则:中国共产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大陆与台湾任何政党、团体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碍,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合作取代争斗,以双赢取代零和,两岸关系才能行稳致远。

影响: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

(1)有利因素:

根本保证:中国综合国力强大

世界潮流:和平与发展

经济联系:两岸经济联系加强

人心所向: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历史依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政策保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榜样借鉴:港澳的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

2)不利因素:

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台独势力

【点拨】九二共识

提示:1992年底,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这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交流、对话、搁置争议

【知识拓展1】 对台湾问题的两点认识

提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

【知识拓展2】 中共的对台政策和立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1)1995年,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纲领性文件

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2005年 《反分裂国家法》

(3)2005年 四个决不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