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核心素养预测押题作文5:经典文化
发布于 2021-06-04 18:15 ,所属分类:中高考押题学习资料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将传统文化经典注入时代潮流,聚焦《尚书》《论语》《史记》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首期节目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故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藏匿于壁中。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满力量。
学校举办以“传承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邀请你作为班级代表在会上发言。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经典之光普照今世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见证了《三国演义》的深谋远虑,我们领略了《孔子语录》的儒学智慧,我们感悟了《人间词话》的诗意绝伦……典籍的思想和智慧之光,穿过历史的雾霭,重重照进华夏儿女心中,化作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今天,让我们重读文化经典,追溯普照今世的经典之光。
传承诗意,彰显中国淡雅情怀。
重温典籍,带我们回首男耕女织的美好:或是“种豆南山下“的朴素心情,或是“相与步于中庭”的月下徘徊,抑或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淡泊情怀。
文化经典中的诗意在李子柒手中化为中国让世界着迷的魅力,他用镜头记录水稻的一生,稻花香里话丰年;马踏山,不负春光好时节,似那般“妖童怨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的浪漫,是文化软实力,白岩松慨叹李子柒在带有诗意的田园背景中制作美食,以一种令人羡慕的方式享受生活,这种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正是来源于典籍,又化作中国的文化力量,散发浓郁的诗意。
传承爱国,彰显中国骁勇精神。
古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心,今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壮志。文化经典中的爱国力量激励万千中国人民为国献身,读过《三国演义》,我们震撼于徐庶、甘宁、孔明等人的为国赴死。读过《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感叹于七心灯前,怀着兴复汉室,忠于国家的执念。这缕爱国之光传递给逆行疫区的白衣天使,传递给擎炬渡江的卫国战士,也传递给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化作每个人保家卫国的力量。
传承协作,彰显中国携手共赢的理念。
翻开《六国论》,读到“使六国各爱其民,则足以拒秦。”品评墨子兼爱非攻,品赏《孔子语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难发现,典籍中的协作之光,已然化作如今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对历史洪流的沉浮,我们携手共进,“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不以邻为壑,凝心聚力共担风雨,同舟定能绝江河,共舆方能至千里。
同学们,“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我希望从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如送《东阳马生序》中马生那般苦学经典,传承诗意情怀、爱国精神、协同理念。怀着对前人的敬仰,我们也更有勇气和力量。
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