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可读《论语》之五丨为学为道,高尚品德是前提
发布于 2021-08-04 11:59 ,所属分类:成人高考学习资料
为学与为道
⊱BE BETTER⊰
2021.08.03
有时候我会问问碗儿:你读书学习是为什么啊?
虽然马上四年级了,这个问题还是让不善于发现问题的碗儿十分为难——为什么啊?我也不知道……
我估计她心里在想:不是你们大人让我去上学的么?
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样的,我觉得碗儿的反应很正常。
大多数孩子都是这样的,不信的话就看看每年高考报志愿的情况就知道了,在城市、学校、专业、兴趣、前途各个方面权衡轻重,翻来覆去最后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填。
因为不知道自己读书学习是为什么。
——为了找个好工作啊,工资高、离家近、不太累、适合男/女孩子……
——真的么,不都是变着花样给资本家搬砖去么~
还不如古代的读书人动机更“纯”——学而优则仕。
目的或是要光宗耀祖,或是为济世救民,但最终读书就是为了去做官。
所以夫子在讲学的时候就教弟子们如何做官
——领导一个“千乘之国”,要做到谨、信、爱人。
我是分割线……
然后夫子敲敲黑板:注意了!不只是要做官,做学问也是一样,你们都要做到孝、悌、谨、信、爱人,只有做到这些之后,再有多余的精力,就可以去学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了。
这句话在后来就成了《弟子规》的开篇之语。
现在的官员,学什么政治、经济、管理,甚至学什么口才、心理甚至厚黑之学。
而古时只要读好书做好人就可以了,北宋有个宰相赵普最简单,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读通半部论语,可为宰相之才,如现在这种官,只能成为吏。
夫子说,入我孔门,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团结同志,做事谨慎守信,爱己及人,做到这些之后,如果有时间,再学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你先是个好人,然后才会是个好官、好学者、好科学家、好工程师、好艺术家……
几千年来,无数的读书人秉承孔门弟子之训,为学先为德。
孔门君子领导中华文采风流,忠孝谨信、节用爱人、贤贤易色、慎终追远。
所以我们中国的故事中很少出现像西方一样的“疯狂的科学家”之类的人物。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自古以来我们就是这么做的。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考了一次教师证,就知道德智体美劳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德育是核心,智育是前提,美育是动力,体育是基础,劳动教育则是全面实践。
以前的教育过分注重智育,各类知识的学习、考试的分数,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成长。
特别是作为核心的德育缺失,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学历”公彘、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头衔都很多:大学教授、名誉院长、知名学者、作家……
它们考试能得高分,专业领域也头头是道,但品德却极为败坏,甚至行恶而不自省,荀子说的就是这类人——“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
用今天的内容来评判就是言不谨、行不信、心无爱。
而最近校外培训行业被整顿的本质其实也源于此。
教育已经被资本操纵成为一种“产业”,而其点一直都集中在知识、思维之类的智育方面。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报名,他们能说出“学校老师在课堂上不讲,课后补课收费”的荒唐言论。
并且引导家长们的点向分数越来越倾斜,让孩子全都跑到他们的韭菜地里,从根部挖断了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
所以就引来了社会主义铁拳的重击。
我是分割线……
只有学校才能给与孩子完整的素质教育。
规矩、礼貌、尊重、团结、分享……
前苏联物理学家、诺奖获得者卡皮察在被问到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或者实验室里得到的。老头儿说:不是什么大学、实验室,是在幼儿园,在这里我学到了: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
饭前要洗手;
午饭后要休息;
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
答应小朋友或别人的事要做到;
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德育为先,可见一斑。
子夏同学于是就上了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讲得太好了,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见贤思齐、忠孝信悌,就算他大字不识一个,我也认为这个人非常有学问。
夫子很是高兴,这就是君子啊。谨慎稳重,自有威严,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从不会固步自封,忠信待人。而且谦虚谨慎,犯了错误就虚心改正。
曾子同学接下来做总结:如果大家都这么重视高尚的品德,自始至终都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也许早就实现共产主义——不,大同世界了。
♫. ♪~♬..♩
无论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在我们中国传统里,首先就是先为了做人。
我们的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
我们的语言,字正腔圆言而有信。
我们的文明,做人忠孝信悌光明磊落。
不及圣贤,但可做君子,然后才去做官员、教师、工程师、商人等等。
有德则万事可做。
因为我们都喜欢好人。
坏人也喜欢好人。
就连坏人都不喜欢坏人。
The End
文字 / 书生
排版 / 云起处
图片 / 网络
简单| 真诚 | 温和
—云起处—
云起遮望眼
轻风意可平
欢迎、转发、评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积极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