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课标 教好大语文——东城中心学校一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活动

发布于 2021-03-25 15:45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东风和煦,微雨初晴,随着两会的胜利召开,春天的气息已渗透到校园的角角落落。为深化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把握,找准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基点,丰富课堂教学策略,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2021年317日、18日,东城中心学校低年级语文教研组组织开展了语文同课异构活动。一年级林晓艳、刘文娟、彭传玲三位老师执教了古诗《静夜思》。

教学篇

老师们研读课标和教材,结合各班级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上教师们关注学生体验,引导孩子们读诗悟情,激发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注重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三位老师又各有特点:林老师引导孩子自主识字,方法多样,结合生活读懂诗句;刘文娟老师采取游戏识字,课堂节奏舒缓自如;彭传玲重视识字,充分利用互动展示丰富评价指导。




交流篇

活动第二阶段,进行评议交流。低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汪琳琳老师组织一二年级语文教师们结合三节语文课,围绕怎样理解把握《小学语文课标》,低年级语文课堂的重点突破,识字教学的策略等中心问题展开了教学研讨,王文会、汪琳琳等老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反思篇

反思是进步之梯,成长之翅,三位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

林晓艳老师:

阳春明媚,春风和煦的3月中旬,我们迎来了一年级的同课异构。本次我们执教的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8课《静夜思》。在这次活动中,我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案、制作课件,同时进行学习交流。现思考总结如下:
1、识字教学要落到实处,不能浮于表面。课标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在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开动脑筋,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生字的。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如“思”,一个小朋友说田+心就是“思”。另一个小朋友说农民种田,一心就想着田。识记“夜”时,我编了一个小故事。一对胆小鬼“亻“和“夂”,“亻”站左边折纹蹲右边,他们挤在一起,“夂”的心吓得怦怦跳。搞笑的是他们的头上还戴了一张大大的荷叶。当说到“前“的识字方法时,就有孩子说:“老师,老师我要给“前”编一个故事。”听了这话,我心甚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又何愁学生不会识字呢?
2、教会学生读贴。课标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好汉字要先学会读贴。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我先引导学生读贴。请学生提醒我,在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如在写“思“时,就有同学提醒我说“田“第四笔竖和“心”的第三笔点,要写在竖中线上。我点评:真棒,你注意了关键笔画。另一个同学提醒我说“田”写在红中线以上,“心”写在横中线以下。他注意了“思”字的结构。我总结要写好字既要关注关键笔画,也要关注字的结构。学会了读帖,知道了怎样写才是美观的,还愁写不好字吗?
3、低年级教学中应适当的设计一些学习游戏。低年级小朋友注意力集中时间不是很长。很难在四十分钟里都跟着老师的步骤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这个时候学习游戏就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缺陷,起到调节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既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又能让学生身心愉悦。
4、《静夜思》是一首语言浅显却感情真挚的思乡曲,这首诗流传广泛,不少学生已经能够朗读与背诵,但往往是无心成诵,并不明白内容,特别是难读的字音读不准,也读不出古诗特有的节奏,所以读正确和读出古诗的节奏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我在进行朗读设计时,就注意朗读的分层。一读,请会读的同学读,并适当的给予表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的兴趣,让他们在读中获得成就感。二读,读准字音。通过分行读,及时正音 。再指名读整首诗,要求读准每一个字。三读,读出节奏。通过师示范读,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以及指名读等多种方法来进行学习和检查。
教无止境,学也无止境。作为老师,我要认真思考哪些方法适合我班的学生,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挖掘学生的潜力。


刘文娟老师: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是一首语言浅显却感情真挚的思乡曲。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成功地刻画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无声地拨动着诗人的心弦,触发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乡之情。
学生对李白有一定的了解,背了很多李白的诗,如《古朗月行》、《赠汪伦》等,而且在幼儿园时就能背诵自如,但对诗歌的意思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在上课时要多引导学生读诗,在读的基础上了解诗意,领悟诗情。通过读来让学生展开想象,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通过识字、划节奏、视频、唱歌、左手指操等活动来学习古诗,争取做到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而背诵课文。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片的感染,让诗中描绘的景象留在学生的脑中。在有层次、有梯度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第一、二、四行最后一个字都是ang韵。这样读起来琅琅上口,感觉特别有韵味。通过图片,抬头与低头的动作来感受诗人的感情,月亮乃寄托思乡之情的象征,感受在夜深人静的夜晚,诗人想念家乡,表达思乡之情。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识字是最重要的一环,本节课通过图片、组词、开火车、摘星星识字、摘苹果记词等多种环节识字,让学生识字得到巩固。在写字时,准备范写、描红、书写、展示评价等环节来实施。但在上课中,由于个人原因范写有失误,网络原因书写展示未实行,而且在学生写字时未提示学生写字正确姿势,本节课中还是有很多不足需要改正,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进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导引,创造舒适而有活力的课堂。


彭传玲老师:

古诗《静夜思》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在学习之前我就预料到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前摸底发现其实好多根本读不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会背了就不用学了。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他们长句都读不好,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我心里还是没有底,但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时那样上了。一堂课上下来,我有了新的启发。

1、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

在板出课题后,让学生读读《静夜思》三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读后鼻音,不能念成前鼻音,""是整体认读,不能拼读。于是随机教学静与夜,给它们找找朋友,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两个字。适时提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诗人是在什么时候?哪个字告诉我们周围有没有声音?""是什么意思?他在思念着什么呢?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

2、从生活情感启发诗的情感

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不会在读书的时候毫无表情地读。当学生能读出诗人是想念家乡的时候,我就不失时机地问:他会思念家乡的谁呢?学生的答案可能很多,有的说是爸爸妈妈,有的说是亲朋好友,有的说是兄弟姐妹,有的说是玩过的小溪。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课前我还担心他们读不懂诗呢。于是我又问他们:你们也有过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吗?什么时候最想?我特意让留守儿童王艺潼先说,她说每天晚上她最想爸爸妈妈,于是学生的话题就这样打开了,就这样他们明白了诗人的心情,知道了什么叫做思念。此时,我让他们再去读一读诗。最后,我问他们,你觉得你读懂了哪一句或哪一个词,于是所有的诗意都在孩子们的嘴中被解释,他们甚至说:月亮都圆了,为什么我与家里人还没团圆呢!我明白,此时教学目的就达到了,也让学生明白了读书不仅仅只是会读,还要读会些什么。



活动最后,童德月主任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认真读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握部编语文教材的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读中学,学中练。要树立大语文观,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们和书交朋友,在阅读中,在生活中丰富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年轻教师更要主动学习,积极钻研,快速成长。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关于

我校活动内容


文稿:童德月

编辑:徐守斌

审核:倪克胜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