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中国人的终极关怀问题.20200830
发布于 2021-09-01 10:35 ,所属分类:中小学阅读学习资料
【转载——神学与哲学】为什么华夏有五千年文明,却没有发展出体系化的现代科学?
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落后西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欧洲没有形成地理上的统一,而欧洲的地理位置也对于治水之类的大一统政治的需求。从地理上,欧洲国家没有迫切的政权统一的需求。
于是欧洲国家的支离破碎的小政权的军事贵族们在欧洲内部,无法形成统一,也无法依靠统一的力量吞并神权。形成唯我独大的政治姿态。神权始终在西方国家拥有重要的地位。
直到今天,神权依然在欧洲国家的社会生活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在的党派就是基督教民主同盟。
黑格尔说:“中国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几千年的中国,其实是一个大赌场,恶棍们轮流坐庄,混蛋们换班执政,炮灰们总是做祭品,这才是中国历史的本来面目。事实上,中国任何一次革命都没能使这个历史改变。”
他做出这种表述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体制的单一化,而不能从内部演化出来科学等等一系列进入近代以来历史所必须的事物。而这个问题,《“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一书的作者认为:
巫术的主体是巫师自己,宗教的主体是神。在这个意义上,巫术与宗教是对立的。
科学要放在西方远古文化史上,思维逻辑属于巫术。
宗教是本体论的,是对世界的本源的一种信仰。而科学是实践论的,是人类以自身为基准来构建的认识世界的模型。
所谓现代科学,是一整套的模型,它的形成,是这么个过程:
观测事物
↓
用数学模型进行抽象提炼
↓
在简单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更大的模型
↓
再观测事物与模型进行对比
↓
根据对比的结果来修正模型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三大规律里的对立统一理论来解读:
以神为主体;以及以人为主体进行研究的行为,本质上是对立统一的。
也就是说,没有人对神的宗教的信仰的研究行为发生,就不会有人对科学的研究行为发生。这才是中国科学迟迟得不到发展的原因。
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的科学发展。必然要受限于中国的终极关怀的文化的发展。
中国的终极关怀的文化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那么中国的科学就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
而中国古代皇家对上帝信仰的垄断控制的同时,还形成了对自然科学的垄断。历朝历代,都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民间私藏天文仪器,私自搞天文观测的行为是死罪。
7,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紧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科研脚步后面,节省了非常多的试错成本。这是值得庆幸的。
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紧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科研路径的背后,是严重的路径依赖。而一切科学研究行为最重要的成果,并不仅仅是那些论文、试验成果。最重要的成果是从事科学研究行为的人本身。
劳动创造人本身。
科研行为当然也是一种劳动行为。
而那种紧跟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后面的科研紧跟策略看上去是占了便宜,但是实际上是耽误了中国的科研人员开创自身道路的机会。阻碍了中国的科研人员的自我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所提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崇高理想。也只能通过这种科研路径的实践而达到。
至于马克思本人,他在1835年高中毕业时撰写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它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因为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者;神轻声地但坚定地作启示。
马克思的确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确立了为全人类而服务的理想,勇敢地踏上了伟大的旅程。这伟大的工作在他17岁时便可初见端倪。而最初启示他的,不工人阶级,而是上帝。
但是今天西方世界的整个宗教体系,信仰体系,以及与之并行发展的科学体系,是历史形成的。中国不可能重新经历一遍西方人的历史再来重新构建整个精神世界。
今天的中国人如何从当下构建未来发展的方向,无论是从政治意义上的还是从中国人自身塑造的意义上,根据什么来构建?构建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才是今天的中国的当务之急。
8,按照笔者的考虑,中国实际上已经经历了古代犹太人的“出埃及”中的精神旅程。从1840年以来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历史。数亿人的鲜血和生命所铺就的历史道路,这本身就是中国人重新构建自身以及自身的尝试的历史。
现在的中国人关于这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历史,以及整个“漫长的二十世纪”中,中国以及中国人的行为本身,是否有了足够的“彼岸”视角的审视,才是真正的问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实际上,中国近代史与中国革命史的发生前后只差了不到两年。
目前史学界公认的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端的,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的。
中国革命史的开端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金田起义。开端于1850年的金田起义。
1850年的金田起义的核心骨干以及思想指导,是在1844年洪秀全所领导建立的拜上帝会。
中国革命的开端是从打破中国的皇族对于上帝信仰的垄断开始的。
这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所镌刻的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史的开端。
人民英雄纪念碑东面第一面浮雕是“虎门销烟”,第二幅浮雕就是“金田起义”。
而太平天国运动最后的失败,开端于“天京事变”,如果抛开太平天国内部的权利斗争的因素,可以发现“天京事变”的根源,在于政权与教权之间的争夺。
太平天国内部运动,没有理顺教权与政权之间的关系。教权与政权之间相互争夺势力范围,演变成为了人事斗争,最后形成政变。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之一。
如果从1949年的角度来回头审视1851年的金田起义的初衷。近代的中国革命历史是否完成了呢?
笔者认为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从当初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参与者的角度来审视1949年完成的中国革命历史,他们会因为他们最初的理想被实现而欣慰吗?
笔者认为这同样是肯定的。
笔者认为,未来中国的文化、精神出路,也要毫不客气的借助西方国家几千年的“彼岸”视角、神学经验,来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历史进行重新审视。
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9,古代皇家对于上帝崇拜的垄断,实际上是垄断了天人关系。
在垄断了天人关系之后,又凭此垄断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构建权利。
构成了“天地君亲师”的社会构建垄断权利。学术界里经常有人会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是未知的,是不可能通过科学的构建而达成的。
中国的封建时代的统治君王,利用了对上帝信仰的垄断,强行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的师生伦理关系。
这方面古中国的例外就是韩愈。其在《师说》一文中表达了一种师生之间关系的自由构建的向往: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在唐朝科举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彻底沦为了皇权的附庸工具。
延伸到今天,就是中国内部的应试教育内卷。归根到底,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与追求真理无关,而是社会等级工具。是师生关系的过于刚性。教师不能选择学生,学生也不能选择教师。教师能遇到什么样的学生是碰运气;学生能够遇到什么样的教师也是碰运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受限于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制度关系。这是教师被工具化,学生被工具化的双重异化的结果。无法做到有效的调节。
而能够做到调节的家庭和教师都要付出极高的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比如择校费,比如补课费,等等。教师教的不开心,学生学的不开心。能有啥人才出现本身就是见鬼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说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应该包括学生的自由学习和教师的自由教学。
时至今日,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可以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自由关系的构建,笔者以前专门写过文章:《【论文】中国的教育改革方向在哪里?》一文,论述过这种可能性。但是社会普遍迟迟不肯推广、深化,这背后的原因就很耐人寻味了。
今天就先到这里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