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作文 素材最大来源《功勋》(时评+金句+人物)

发布于 2021-11-04 14:26 ,所属分类: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找作文素材就到语文匠

▼鲜素材说
2021年高考结束,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不是:考得怎么样?

而是:《觉醒年代》yyds。

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这几年的正剧越来越受欢迎了。
比如,《觉醒年代》、《山海情》、《大江大河2》等。
2022年高考作文呢?会有哪部剧和《觉醒年代》一样,成为作文素材王炸呢?
很多人推荐——《功勋》。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了解一些,积累一点,中是好的。
2021年语文想考135,就看这几本语文书!!!





《功勋》是一部人物单元剧。

每个单元6集,分别还原了,获得“共和国勋章”的8位功勋人物的事迹。

包括(按顺序):李延年、于敏、张富清、黄旭华、申纪兰、孙家栋、屠呦呦、袁隆平。

1

相关金句名言

愁与哀皆忘,追一个信仰。千秋家国业,尽在平凡间。

爱上有血有肉的功勋。

时代的酸甜苦辣、人生的百转千回、信念的历久弥坚,在剧中呈现得淋漓尽致。

走捷径的,最后都走了弯路。

搞投机的,最后都掉进了陷阱。

而那些最后封神的人,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精明人。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围炉夜话》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纪晓岚


2

人民日报评论


《功勋》热播,传奇功勋的家国情怀有多动人?


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功勋》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发掘人物的“高光时刻”。可以说,每一位在时代中出场的功勋人物,都肩负着一段“小人物”的大故事。再现功勋人物,则是用一段段小故事来讲述“大人物”。于是,我们在《功勋》中看到,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有黎民苍生的生计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呕心沥血的钻研;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这样的故事,是千万个同路人的缩影。正如每个单元片尾的字幕致敬:“献给为……作出贡献的……”。声誉卓著的“功勋”,出自每一位平凡的个人;而无数个平凡人,打造着奋斗的“高光”,成就着时代的“不凡”。

《功勋》的每个单元片尾,画面自过去穿越时空,视角由往事观照现实,郑重作出回答:为什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为什么“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其实,先辈的功勋早已密不可分地融进了祖国的山河、融进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愁与哀皆忘,追一个信仰”。今天,连续剧《功勋》迎来收官,结束追剧的你我,不妨对标先辈们执着追求的“希望与前途”,在民族与国家的星空里,成就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高光时刻”。

(作者:李忱阳)

全文阅读:《功勋》热播,传奇功勋的家国情怀有多动人?


《功勋》致敬国家功臣的平凡和伟大
浙江卫视


那些一片丹心为祖国的人,他们的梦想起点在哪里?在曾经不为外人道的奋斗征途上,他们为追梦付出了什么?而当梦想看似不可及时,又是怎样的信念支撑他们不言放弃、矢志不渝?

以梦想为索引,终极预告片揭开《功勋》里一条贯穿八个单元的线索:为国家建立功勋的人物,他们是如何将个人梦想融于国家发展,在平凡中造就了伟大。

预告片里,孙家栋(佟大为饰)说:“飞向太空,是人类几千年的梦想和理想,苏联人和美国人能做到的事情,咱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得到!”黄旭华(黄晓明饰)说:“核潜艇是国之重器。没有核潜艇,被核攻击,就无法进行二次反击。”于敏说:“氢弹就是底气,国家存亡的事,必须干!”李延年(王雷饰)说:“当英雄,可不是那么浪漫的,是要流血牺牲的!”在投身国防安全事业的科学家心里、在以身许国的战斗英雄心里,个人的梦想始终与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相通。他们的梦想不只是实现个人价值,而是肩负着国之重任,承载着全民族的梦想。为了国家的强盛,为了民族的复兴,他们无悔燃烧一生。

屠呦呦(周迅饰)说得毫不犹疑:“只要研制出新的抗疟新药能救人命,就应该大胆地尝试啊!”袁隆平(黄志忠饰)咬定目标:“我现在就是想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张富清(郭涛饰)愿望朴实:“我驻村的首要任务,就是让社员们的饭碗里能装满实实成成的干饭。”申纪兰(蒋欣饰)放声号召:“咱妇女就应该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心系祖国、造福人民,是这些功勋人物的共同初心。他们身上,还闪烁着中国科学家“心中有国家、造福无国界”的大爱情怀。

追梦的路上当然不可能一片阔野坦途。“咱们都做了3864次测交了,可这问题出在哪儿啊,还是说杂交水稻的研究本身就有问题?”有人问袁隆平。“每个零部件看上去都没问题,为什么凑到一起就出故障了?”这是孙家栋亟待解答的难题。面对“中国医药学是伟大宝库,这个容不得咱们质疑怀疑”的观点,屠呦呦直言:“科学研究就不应该有禁区。”于敏坚信:“爱因斯坦在和玻尔的论战中都犯过错,科学不相信权威,科学只相信真理。”如果说,赤诚与奉献是功勋人物的人生信条,那么讲求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便是他们的笃定信念。


3

人物素材卡片


人物素材卡1

人物名:

李延年

人物身份:

战斗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物生平/事迹:

1、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20余次。在湘西剿匪中曾与土匪“掰过手腕”,指挥连队以微小的代价取得剿匪20余人的胜利。

2、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度弹尽粮绝,通信中断,他指挥仅存的40多个有生力量,靠着收集敌人遗弃的武器,最终毙伤美军600余人,夺回失守的346.6高地,荣立特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经典语录:

1、当初当兵我就做好了准备,命就交给了国家。

2、我这一辈子就想当个好兵,能打胜仗的好兵,为党和人民保卫祖国一辈子。

人物关键词:

革命本色、爱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践行初心和使命等

相关人物评价:

李延年始终保持老英雄、老党员、老军人的革命本色,居功不自傲,自身要求严。——(中国军网评)


人物素材卡2

人物名:

申纪兰

人物身份:

连续13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物生平/事迹:

1、带领西沟村妇女开展劳动竞赛,争取权益。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为争取男女平等做出巨大贡献。[8]

2、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始终坚持为人民办实事的信念,通过建议和议案将老区脱贫振兴带入了快车道。

经典语录:

1、我是农民代表,我要为农民代言。

2、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

人物关键词:

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无私奉献、不忘初心、执着为民等

相关人物评价:

“现在讲艰苦奋斗,不是像我们过去那样干活扛石头。而是要有一种精神,人活着什么时候都不能缺了精神。”半个世纪过去了,申纪兰和西沟人不仅创造了与自然斗争的生产奇迹,还把“西沟精神”留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人物素材卡3

人物名:

于敏

人物身份:

著名核物理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物生平/事迹:

1、毅然服从国家需要,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为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工作隐姓埋名28载。在多年研究中解决了许多氢弹原理突破的问题,对中国核武器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2、在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一把计算尺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经典语录:

1、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并足以自慰了。

2、发达国家能做出来的,我们也能够做出来,并且更快。

人物关键词:

忠于祖国、无私奉献、钻研科学、执着追求等

相关人物评价: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于敏。——(感动中国颁奖词)


人物素材卡4

人物名:

孙家栋

人物身份:

中国“卫星”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物生平/事迹:

1、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2、20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失败,孙家栋带领着科研人员在冰天冻地里捡了三天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由此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经典语录:

1、嫦娥工程呈现给世人的最大亮点是4个字——自主创新。

2、中国卫星能打多高,国外华人的头就能抬多高。

人物关键词:

航天报国、自主创新、无惧困难、钻研科学、执着追求等

相关人物评价: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感动中国颁奖词)



4

《能文能武李延年》


1951年7月,朝鲜半岛停战谈判正在“三八线”附近的开城来凤庄举行。

此时,双方已经缠斗了近两个月,停火和谈对双方都是明智的选择。

但谈判,没有那么顺利。

“停火可以,但军事分界线必须向北推进38公里至68公里。”



撤退38公里。

换而言之,就是把三八线后约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给美方,这直接威胁中国东北的安全。

这样的无耻要求,立刻遭到了拒绝。




很快,美方撕破假面,不仅炸了中方代表团的住所,还发动了“绞杀战”。

志愿军处于绝对的劣势,却没有丝毫退缩。




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346.6高地。

他的名字,叫李延年。

当时只有23岁,是七连指导员。



谈判桌上没有占到便宜的美军,采取了极端的火力压制方针。

敌人靠着重炮和坦克的连续进攻了7轮,9天内发射26万枚炮弹。

志愿军坚持了三天两夜,不少战士选择和敌人同归于尽......



而李延年所在的七连,伤亡非常惨重。

全连只剩下了两个干部,4个班的战士活了下来。

高地上,他们被敌人的炮火封锁,却没有退守一个山头。



故事的最后,李延年说:

“我知道这个勋章,不是授给我一个人的,我只是一个代表。”

历史不会蒙尘,鲜血不会白洒。

荣誉,属于每一个,每一个他们......



5

《无名英雄于敏》


于敏单元,选取研究氢弹的每一个必要的过程,去还原一颗氢弹的诞生。

从纸张上的演算,计算机验算,做出氢弹外形,再到一次次的现场引爆,里面的失败与成功,几乎都是靠人脑和人力去完成的。



但科研的过程,又不只有科研。

它也会拍于敏遇到的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还原他当时的整个生活状态。

比如,于敏的萝卜干被不知情的陆杰拿走,导致他十二指肠溃疡发作,此后陆杰都会往他饭盒里放各种粮食。

还有,领导要不来鸡蛋,于敏就打欠条,拿家里的鸡蛋激励同事搞科研,导致老婆只能跟邻居借一个鸡蛋,给孩子们做蛋花汤。

在生活之下,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科研人员的汗与累,它们比科研成果更值得被记住。



当然还有科学家妻子,她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干什么工作,却仍无怨无悔的坚守。


6


《功勋》的海报上,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你会发现,将八个篇章按照顺序串联起来,还可以看到中国发展的脉络。

它在以小的完整,构成一个大的完整,这种形式就是一场不会熄灭的星星之火,在致敬每一个理想者的付出。

从李延年、于敏等人,再到屠呦呦、袁隆平,从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为了核平衡的氢弹研究,再到解决人民的卫生健康与温饱问题。

是他们不畏艰难,舍小家为大家,才有了我们的“大国盾牌”。

建议课余时间观看,管它考不考。



目前更新至第七单元:《屠呦呦的礼物》。



声明本文内容由鲜素材精编,部分来自网络整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