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风向标,你看准了吗?

发布于 2021-11-04 14:11 ,所属分类: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点击上方蓝字

给一个吧








往期链接


【作文素材】


01. 2021年央视《开学第一课》素材整理(精选实用版)

02. 2022高考热点人物素材:6-8月人物素材,文化、奥运、科学、医学、战士,人物事迹,时评,高考角度!

03. 2022高考热点素材:德不配位,赵薇彻底“凉凉”,金句,题目,事迹角度,段落,时评!

04.关于“饭圈文化”的四个写作角度

05.热点作文素材‖孟晚舟回国!素材角度 金句积累 三封书信 诗词名句 精选时评(全网最全汇编)

06.跟孟晚舟学语文:一抹绚丽中国红,照亮至暗时刻(点评赏析版+最热门言论)

07.【新素材】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素材积累与运用方向

08.思辨话题作文素材——速度与温度(值得)

09.热点素材:《功勋》人物素材+写作角度+模拟例文

10.大报时评专题作文素材——艺人艺德 钢琴王子李云迪的黑白键(值得收藏)



【作文训练及指导】


01.2022作文备考新风向——关系型思辨类审题训练1【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话题:可为与有为)

02.(更新版)2022作文备考系列||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2 【2021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话题:取与舍)

03 2022作文备考系列||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3 【2021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话题: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

04.2022作文备考系列||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4【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话题:强与弱)

05.2022作文备考系列||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5 【2021届广州二模】(话题:仰视、俯视与平视)

06.【语文畅学优】2022届备考各地作文题目汇编(三)(话题: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07.【语文畅学优】2022届备考各地作文题目汇编(四)(话题:拒绝“躺平”,远离“佛系”

08.【语文畅学优】2022届备考各地作文题目汇编(五) 【寓言故事“愤愤不平地的乌鸦”引出的哲理思考】(话题:变不不变)

09.2022届名校联考作文汇编(六)审题、立意、拟题、素材、范文(话题:“时代的变与不变“)

10.【最新作文】2022届作文备考各地作文汇编(七)【黄冈市2021年9月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话题:苦与乐)

11.【最新作文】2022届作文备考各地作文汇编(八)【新高考地区2021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话题:浮躁与沉潜

12.【最新作文】《长津湖》再掀英雄热,英雄话题作文连连看——2022届作文备考各地作文汇编(九)话题:致敬英雄

13.【最新作文】2022届作文备考各地作文汇编(九)话题:常识与反常识(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10月联考)

14. 2022届一轮备考作文交流:思辨型作文写作指导

15.【最新作文】2022届作文备考各地作文汇编(十)话题:经典阅读与文化自信(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高三年级10月联考)

16.【最新作文】2022届作文备考各地作文汇编(十)话题:速度与温度(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年级9月联考作文指导+例文+素材)

17.【作文导写】文化传承与科技发展之思辨:解读+范文+素材+时评

18.【最新作文】2022届作文备考各地作文汇编(十一)话题:生活是否需要仪式感(湖北省仙桃中学高三月考作文指导+例文+素材)

19.【漫画作文】从“今胜昔”的对比中引出功利与踏实的思考(外同题作文一篇)

20.2022届名校联考作文:“君须有志防沉迷”审题、立意、拟题、素材、范文

21.2022届名校联考作文:话题“理性追星,拒绝脑残”,审题+立意+拟题+素材+范文

22.【最新作文】2022届作文备考各地作文汇编(十二)话题:遗憾与辉煌 (辉南县第六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作文指导+例文+素材)


2022年高考作文风向标,你看了吗
—— 新高考作文改革元年,须重视关系型思辨类作文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中学 陈保侯
本文刊于《意林作文素材高考版》2021年10月刊
2021年全国高考,有8套试题,其中有5套作文呈现出关系型思辨类作文。
试卷
主题
共性
全国甲卷
有为与可为
①话题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关系内容;
②话题都有带有强烈的思辨色彩;
②都没有情境化要求(这一点转变最大)
④审题要求都提高一个层次,考生分析质疑,多元解读,思辨能力极为关键。
全国新高考Ⅰ卷
强与弱
北京卷
生不逢时
安分随时
生逢
上海卷
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
浙江卷
取与舍
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关系型、思辨型作文占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2022年高考作文风向标。对过去几年“新材料情境化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一次大变革,可以称作为新高考作文改革元年。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实现学生“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化。作文备考,重点是训练和培训学生作文的作文“能力”,这样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关系型、思辨型作文最难的是审题。为提高这一类型作文审题的实效性,笔者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作文为例设计出以下审题模式。

【作文题目】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训练】
01 读材料,找准思辨话题
画出题目材料中的关键句、关键词
1.关键句:①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
②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
2.关键词:强与弱
【简评】对材料核心内容把握精准。不要小看这一步,如果在审题过程中抓不住材料中最为关键的句子和词语,后面写作就会“走错一步,满盘皆输”。
【提示】审题先要过材料关。这道作文题目,体育是引子,毛泽东所言“体育之效”,这个“效”你注意了吗?关键句“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是仅说体育吗?“强者如果滥用其强”,明显已经引申到另一个层面,是人生处世态度话题。材料是行文立意之本,精准的立意从材料中来。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作文材料就是一篇小文章,作者就是命题人。请问:你读懂了命题人的真实意图吗?如果不细审材料,粗放审题,草草下笔,写作偏离了大方向,叫你搬砖你运瓦,这不是白费力气吗?
02扣概念,深挖话题内涵
写出你对话题概念的理解,并用一句话表明你的中心观点。
1.概念理解:表层上是体育的强与弱,也就是身体的强与弱;深层是由体育的强弱引申出更广泛的强弱之变,如:由体育锻炼写到生命意志的磨练,或写到人生思想的成长,或写到家国奋进的富强。
2.中心观点:(示例)①发扬体育精神,磨练顽强意志;②生命成长,当以强者面世;③国家富强,当有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民话精神…………
【简评】立意精准。从话题概念理解,到话题立意观点表达,都合此次作文要求。
【提示】观点是多样的,立意是开放的,这也是高考作文的特性。考生只要生能由体育之强弱引由到或人生或社会或国家层面,谈强与弱的辨证关系,把道理说清楚即可。
03重思辨,要有主客轻重
1.话题涉及有哪两个或哪几个方面?
两方面:“强”与“弱”
2.话题的重点你偏向哪一方面?
重谈“强”,“弱”是论证“强”。
【简评】能考虑到话题两个方面内容,能掌控话题偏重于某一个方面。
【提示】本次作文题目,重在论述“强”,在论述“强”中,写到“弱”,以“弱”反衬“强”之重要。作文要主谈“强”,还要体现出“强”与“弱”的思辨关系才合要求。关系型、思辨型作话题往往有两个或多个方面的关系,它们互相关联,有时还可能是对立存在。在论证过程中,既要注意把握好二者或者多者之间的对立统一辨证关系,还要突出论述的主体,切忌:平均用墨,中庸论调。
04明构思,搭好主体框架
1.本次作文正式文行文,采用的方式是:
A 层进式 ( B 并列式( ) C 其他( )
2.请列出你的正文写作提纲(注意:正文至少要有三个主体段)
在横线上用一句话填写你每一层要表达的意思。
第一层:(示例) 一谓身体之强第二层: (示例) 二谓意志之强第三层: (示例) 三谓道德之强
【简评】能提练出“身体之强”“意志之强”“道德之强”三个分论点,分论点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全文纲举目张。
【提示】确定好文章立意“写什么”,接下来要迅速思考“怎么写”。思考:如何从面上铺开,把这一话题立意清楚、具体而充分地表现出来。构思的难点:发散思维,多元思考。思考的核心: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正文主体段有哪些内容,各段在全篇各承担什么论述任务。议论文正文部分说理的过程特别重要,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理说得够不够深刻,这是文章的看点,也是阅卷老师能打到50+的关键。分数越往高处走,主体构思的“缜密、精准、深刻、创新”要求越高。作文构思表现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通俗一点就是看问题全不全面,客不客观,深不深刻
05有章法,写好主体段落
请你拟写正文的某一段内容。
1.这一段话的结构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示例:
①→ 提出观点 ②→观点解读 ③→举例 ④→就例子结合观点分析 ⑤→ 总结拓展
【简评】段内构思文脉清晰,逻辑严密。五个层次步骤,一目了然,立场、观点、素材、方法兼具。
【提示】很多学生写作文时,一段话废话很多,套话不少,读来索然。一段话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平时写作言不及要点、文不对主题的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模式的写作实践,强化自己在段落上的构思能力,逐步达到行文有章法。段落内的结构模式是多样的,灵活多变的,但不管怎样,都得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不可能信马由缰。
2.请严格按照这一构思,完成这一段话的具体内容(200至250字)
二谓意志之强。//(观点)强者之谓,躯体乃为表面,意志方为深层。肉体强健之上的精神顽强,是强者的硬度。//(观点解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事例)蚯蚓、蛇蟮在肉体上都无螃蟹之强,但螃蟹“弱”得连个窝都不会造,主要是内心躁没有顽强毅力。//“事例+观点”解读)同理,一个人躯体强壮而意志虚弱,外强中干,那他还是一个字——弱!自古以来,再强的肉体终将化尘入土,“惟有强者留取名”。正所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总结论述,强化观点)249字)
【简评】全段内容思路清晰,按五个构思步骤依次有序行文,字数控制恰到好处,表现出高水平的构建思维能力。
【提示】一段话是立体的,不是某一方面的,其内容布局有多方面的元素。如果从高考作文字数要求角度来分析,主体段250字最标准。在有限的字数内,想要深入论证某一观点,就得有周密的布局构思。段内构思的思维训练,能解决“胸有成竹”问题,写起来就轻松得多。
06炼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示例:体育之效,首先表现在强身健体。明亮的双目,能助我们登高望远;强健的臂膀,能助我们搏风击浪;矫健的步伐,能让我们走向诗和远方。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有了健康才有可能赢得希望的一切。今天,体育课纳入中考,全民健身运动遍及社区和乡村,体育强国步步崛起……有健康,才有小康!(131字)
【简评】这段话语言表现有力度,有文采。首句直接表明观点。接下来扣住题目材料运用排比句,写出了体育的强身健体之效。结尾处回归现实,“有健康,才有小康!”朗朗上口和谐。
【提示】就学生写议论文而言,在语言构建与表达上通常存在两大“痛点”:一是全篇重点不明,详略不当,掌握不了文章论述的着力点;二是段内重点不明,隔靴瘙痒,软绵绵,轻飘飘,表现力、感染力不够,一段话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议论文的语言锤炼是一项真功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训练的重点是如何用最省的笔墨,表达最精准的意思。训练的前提,还是要多读,培养语感。每次训练,让学生写几句精彩的话,就是成功。
07添素材,有力证明观点
1.这次作文,配合你的观点,你准备运用哪些素材?含事实素材和理论素材,写出主要内容即可。
题目材料①“不以强喜,不以弱悲”
名言警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报刊文摘:“健康是1………系于1的坚实。”(《人民日报》)
课本素材:⑤“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事例素材:二战时的德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⑩中方代表在诸多场合的硬气发声
【简评】列举的10个素材,有名言警句,有课本素材,有报刊摘录,还有事例素材。这些素材与本次作文主题契合,能有力佐证中心论点。
【提示】考场作文,素材是评分项,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有关素材的项目要求:基础等级中有“内容充实”这一条,发展等级中有“丰富”(材料丰富)、“有创新”(材料新颖)这两条。妙用素材是考场作文提分的“法宝”。高分作文,素材必不可少。
2.请选择其中的某一个素材,结合中心观点,进行论证。(100字左右)
示例材料:“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论述1:毛泽东还有一句名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体魄”“精神”和“文明”。毛主席把“文明”放到首位,他在告诉我们,代表文明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论述2:这世界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但还有一个文明良知的人类真理。在人类社会,强者的最高境界是文明道德。没有文明做底色,没有道义做底蕴,一切的强大都是虚弱的必然。
【简评】上面素材运用,能结合所要表达的观点进行精准的对点论述。既有材料本身观点内涵解读,也有发散拓展,将观点引向深入。
【提示】素材运用要坚持一个原则:服从和服务于论证需要。引用素材笔墨从简,概述为主;运用素材一定要结合所论证的观点,展开论述,这一点尤其重要。多针对素材析现象,找原因,看本质,也就自然能发表些议论来。要围绕具体作文主题表达需要,巧妙地艺术地转化,一材多用,就看你脑袋够不够灵光;这是素材训练的关键能力点。
以上训练重点在于提高审题思维能力。1.以思考为主,不求动笔成篇,重在作文思维布局过程;2.以查漏为主,不求面面俱到,找到自己某一不足项,亦是成功;3.以能力为主,重在提升思维品质,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审题过程中的所悟所得,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为便于同学们对以上审题形式有更进一步了解,下面列举一道作文审题题,供同学们练习参考。

附: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练习题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与人相处,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回望历史,中国曾领跑世界,令他国景仰;但也曾因国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强俯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视角,取决于站位与定位,也取决于姿态与心态。百年变局,面向未来,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
“世界青年交流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并以“拒绝俯视,共创未来”为主题发言。请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训练】
(一)读材料,找准思辨话题
找出材料的关键句、关键词
1.关键句:在题目中勾画
2.关键词:
(二)扣概念,深挖话题内涵
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你对话题概念的理解,并用一句话表明你的中心观点。
3.概念理解:
4.中心观点:
(三)重思辨,要有主客轻重
5.话题涉及有哪两个或哪几个方面?
6.话题的重点你偏向哪一方面?
(四)明构思,搭好主体框架
7.本次作文正式行文,你会采用的方式是:
A 层进式 ( ) B 并列式( ) C 其他( )
8.请列出你的正文写作提纲(注意:正文至少要有三个主体段)
在横线上用一句话填写你每一层要表达的意思。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五)有章法,写好主体段落
请拟写正文的某一段内容。
9.这一段话的结构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10.请严格按照这一构思,完成这一段话的具体内容(200至250字)
(六)炼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11.请围绕中心观点,写一至两句句富有表现力的话来。
(七)添素材,有力证明观点
12.这次作文,配合你的观点,你准备运用哪些素材?含事实素材和理论素材,简要写出主要内容即可。
13.请选择其中的某一个素材,结合中心观点,进行论证。(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关键句:①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②视角,取决于站位与定位,也取决于姿态与心态;③ 因国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强俯;④视百年变局,面向未来,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
2.关键词:①俯视 ②景仰 ③视角 ④姿态与心态⑤拒绝俯视,共创未来⑥人与人国与国文化与文化
3.概念理解:①俯视:居高临下,态度傲慢;人人均有独立人格,需要得到尊重,故情感上不愿意被他人居高临下地俯视;②景仰,也就是仰视,是一种崇拜,带有看轻自我的意思;③视角,也就是从哪一个角度去看,俯视与仰视就是视角,这里还有一种视角,就是“平视”;④姿态与心态,这造成不同角的根本原因⑤“拒绝俯视,共创未来”,这是演讲的主题,已经给出了答案;⑥人与人、国与国、文化与文化,是指引我们考生探讨的对象、范围,有个人,有国家,还可以谈不同文化交流。
4.中心观点:(参考)姿态高高在上,心态妄自尊大,则会惯于以俯视的视角看一切;姿态卑微低下,则会习于以仰视的视角看世界。唯有以友好、相互尊重的姿态与不卑不亢的心态平视他人与世界,方能赢得尊重,收获和谐。
5.话题涉及有哪两个或哪几个方面?
①俯视、仰视与平视 ②拒绝俯视,共创未来
6.话题的重点你偏向哪一方面?
①平视是论述重点;②文章不仅要写拒绝俯视,还要落笔共创未来,
7.
8.示例:(并列式)
拒绝人与人之间带偏见的俯视,是共创和谐社会未来的活水源头拒绝国与国之间不平等的俯视,是共创国际新秩序未来的永恒动力拒绝文化与文化间恶意的俯视,是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未来的海上明灯。
9.(参考示例)观点+观点解读+事例+论述
10.(参考示例)略
11.(参考示例)
①视角取决于站位和定位,也取决于姿态和心态。②俯视,源于高站位和高姿态,源于心态上的自恃甚高和定位上的骄傲自负。③不仅拒绝被俯视,也拒绝俯视他人。④应是摒弃以国家偏见为主观色彩的俯视。⑤因国力、种族的差异而抬起头颅俯视他人,必在国际交流间树起隔阂,也必将失去远眺世界未来的全真视角。
12.略
13.参考示例: 略











觉得本文有阅读价值,请本gongzhong号,请点在看,请阅读本号今天其他推广,请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 | 苏派高中语文以上图文,贵在分享,仅代表作者自己观点。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ID:wxcbh3407

欢迎加入语文畅学优高三资料QQ群

高二QQ资料群(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中、下)

高一QQ资料群(统编教材必修上和必修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