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杰:小稿子蕴含大格局

发布于 2021-11-23 17:35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他的作品大都见微知著,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可谓小稿子蕴含大格局。”读过李湘杰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今年69岁的李湘杰是唐山市开滦铁拓重机公司的退休员工,他自1988年就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33年来,他努力学习,勤奋写作,从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小事着眼,写纪实、发评论、谈感想,先后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散文、随笔、小故事、游记、回忆录等作品3000多篇。


自从喜欢上了写作,李湘杰就果断戒掉了下班后和工友们下棋打牌的爱好,转为在家学习知识、练习写作。在报纸发表了“豆腐块”文章后,他的写作热情更高了。写工友、家庭、社会上的小事成为了他创作的主要内容,有人对其“写身边人,说家常事,小切口,短篇幅”的写作方法不以为然,劝他应该立足“大声势、大篇幅、大手笔”,可他认为,大事小事是辩证统一的,凡事必做于细,没有小,则不能成其大。文章不在于人物或事物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大脑分析,见微知著,小中见大,这就是李湘杰写作遵循的指导方针。他的作品言简意赅、文短情长,对于促进政风、民风、社会风气转变,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道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笔者采访时,概略地浏览了几位读者给李湘杰的短信、和QQ留言。有的反映,看了李湘杰《外出途中搭救遇险群众》的报道,认为救人要紧,应当成为行为自觉,不能让“扶不扶”的争论影响社会正气;有的提到,读了《女儿给我剪趾甲》一文,感到孝敬老人不仅仅是拿钱给物,精神赡养也不能缺席,从此,她主动给母亲搓背,为父亲洗脚……


李湘杰与文友。


李湘杰虽擅长写身边人和家长里短的小事,但他不随便写,不盲目写,他为自己设定了“三不写”,即:不写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方面的文章,不写反科学和迷信方面的文章,不写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文章。在这个海量信息“井喷”、传播渠道多样化、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对身边人、身边事不能兼收并蓄、有闻必录,而必须仔细甄别、合理取舍。李湘杰的做法是在过三道“筛子”。头一道“筛子”是法律。一事当前,要将其放在法律的天平上称一称,用慧眼来判断对其宣传报道合法与否;第二道“筛子”叫科学。凡是迷信的东西都经不起科学的检验,反科学的东西哪怕是最亲近的朋友传递来的,也不要信、不能写;第三道“筛子”叫文明。道德建设宣传必须坚守精神文明的底线,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三道“筛子”把关,李湘杰的作品文美质优,先后被中央和地方60多家媒体采用。




李湘杰不但用笔“讲”道德,而且身体力行,做有道德的人。李湘杰始终遵德守礼,遵章守纪,做好事,献爱心。退休后,他在家中帮老伴做家务活儿,与晚辈和睦相处,做慈善老人,同时还引导教育后代自觉践行道德规范。比如,他通过乘公交车时给年龄更大的老人让座,教育外孙尊老爱幼,传承美德;陪孙女看《新闻联播》,令她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孩子的爱国爱家爱人民情怀。并由此创作出了《教外孙遵德守礼》《引导孙女看<新闻联播>》等文章。


李湘杰在坚持写作的同时,还不忘学习,他每年都要订8份报刊杂志,通过读书看报,了解国内外大事,掌握各种信息,积累知识,不断提高写作技巧。另外,还从中了解报纸版面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写作,提高刊发率。


李湘杰处处现实生活细节,孜孜不倦地写小事小文,年年都有近百篇文章见诸于报端,他也在写小事小文中收获了乐趣,丰富了晚年生活。


一滴水能见太阳。李湘杰写小事,关联着道德建设的大课题,也折射出作者胸怀宽广、情趣高尚的大格局。

转发是鼓励请您多支持!


老年周刊隶属唐山晚报,致力于打造全方位服务老年群体的公众平台。(长按识别ErWeiMa)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