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逝世90周年纪念活动在济南举行
发布于 2021-11-23 17:39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2021年11月19日下午,“诗魂长青——徐志摩逝世90周年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济南徐志摩文化公园成功举办。活动由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山东省写作学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都市头条协办,通过线上连线方式在两处会场同时进行。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吕家乡、袁忠岳,著名诗人桑恒昌,山东大学教授耿建华、宫立,济南大学教授刘传霞、鲁毅,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陈忠,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魏建、副会长李掖平,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山东省写作学会会长韩品玉,都市头条主编宋俊忠,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徐志摩史料研究专家王任等40余人参加了线下会议。山东师范大学会场由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李宗刚主持,济南徐志摩文化公园会场由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常庆主持。

徐志摩文化公园现场
徐志摩逝世90周年纪念会在90年前徐志摩遇难处举行。活动现场,由魏建、王任为徐志摩纪念刻石“诗魂”揭幕,之后线上播放罗烈洪馆长在杭州徐志摩纪念馆、徐志摩研究专家张云鹏在海宁西山文化公园徐志摩墓专门为本次活动录制的徐志摩纪念视频,共同深切缅怀徐志摩先生。现场师生进行了献花等纪念仪式后,魏建教授代表纪念活动主办单位讲话。他说:90年前的今天,也是中午,就在我们脚下的这个地方,诗人徐志摩结束了他34岁的生命。魏建教授还说到徐志摩是中国新诗历史上又一个伟大的名字,在提高新诗的形式美和艺术感染力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徐志摩诗歌长于构思,巧于旋律,工于情、意、象三者之间的浑然贯通,以经久不衰的艺术力量,赢得了一代又一代新诗读者的喜爱。应该看到,许多对徐志摩的赞美,有过头的溢美之词,把一些过高的桂冠、毫不吝惜地加到他的头上。我们也应该想到,这些明显偏爱和过高评价意味着什么?一些过分的膜拜,是否意味着人们对爱与美、生命和自由的永恒的膜拜呢?当下,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本应属于“小众”的徐志摩,日益变成各种媒体上大众娱乐消费的对象。不知徐志摩的在天之灵有何感想?徐志摩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诗魂留下了。90年来,出现了很多延续徐志摩生命的诗人,创作了许多蕴含着徐志摩诗魂的诗篇。他最后说:“90年前诗人走了;90年来诗魂长青”。之后,山东师范大学学生现场朗诵了《在那山道旁》《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诸多名篇,带领线上线下观众一起走进徐志摩的文学世界。

为徐志摩纪念刻石“诗魂”揭幕

献花圈

魏建在徐志摩遇难地讲话

朗诵会现场
纪念会上举行了徐志摩逝世90周年文学作品征文颁奖仪式。宋俊忠介绍征文活动基本情况并宣读获奖名单。本次征文活动从2021年9月22日开始,至11月10日止,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作者征文276篇,经初选审查,符合应征要求的作品118篇,共评出特别荣誉奖4篇,作者:吕家乡、宋遂良、桑恒昌、刘增人;一等奖2篇,作者:子张、路小曼;二等奖4篇,作者:李炳锋、张鹏、漱玉、晨曦;三等奖10篇;优秀奖20篇;人气奖2篇。孙书文、李掖平、韩品玉、宋俊忠为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及徐志摩画像奖品。随后,获奖代表李炳锋等发表获奖感言。


为获奖代表颁奖

徐志摩画像奖品
在纪念徐志摩逝世90周年学术研讨会环节,学者们认真研讨了徐志摩的生平经历、文学艺术成就、文学史地位以及亟待挖掘的徐志摩史料等问题。会议主要围绕三个议题展开。第一,关于徐志摩生平经历与情感态度的探讨。吕家乡表示应以严谨认真的考据态度研究徐志摩等作家的生平史料,通过选读徐志摩优秀作品、深入研究徐志摩传记史料,力求获得对他的真切了解。同时,吕家乡表示在学习发扬徐志摩与时俱进、刻苦执着、坦诚相待等优秀品质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徐志摩作为历史过渡时期的文人,其情感婚姻经历有着不可调和的历史矛盾,吕家乡以悲悯的情怀表达了对于张幼仪等传统女性不幸婚姻的哀痛,认为像徐志摩等新旧交替时期的知识分子,在追求自己的现代理想时欠了女性一笔沉重的血泪债。吕家乡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广泛认同。袁忠岳梳理总结了徐志摩与济南的情缘,其表示徐志摩与济南的三次相遇跨越了他的人生历程,也是他对诗的认识的历程。桑恒昌对徐志摩富有悲情色彩的人生经历表达了深切的惋惜,将其与苏东坡等文人的人生经历作比较,讲述其富有才情的坎坷一生。张鹏认为徐志摩的从学经历、情感经历、思想主张、社会贡献等都具有超前意识。第二,关于徐志摩诗歌艺术乃至文学艺术的探讨。桑恒昌从“贬官文化”的角度解读了徐志摩等文人的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影响联系,强调融入悲情体验的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生命力,并对徐志摩的情感创作表示认同。吕家乡认为徐志摩的诗歌饱含着他的现代文学创作水平、现代学养水平、现代人格修养水平,当代作家应学习发扬。耿建华表示徐志摩对于新诗格律化作出了极大努力,在新诗美感、诗行、音律等方面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传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诗歌之美,这对当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刘传霞表示徐志摩的诗歌除了浪漫热情的方面,还有许多沉潜性思考,饱含其对世界的拷问,学术界对于徐志摩的研究应落实到诗歌文本本身,挖掘其诗人身份及诗歌内涵的丰富性。李掖平表示徐志摩的诗歌不仅仅有缠绵、浪漫和柔软,还具有天生的悲情和青烟决绝的姿态,饱含爱与美的光泽,同时徐志摩是位“文学多面手”,其散文书写也具有一定价值。韩品玉表示我们应从徐志摩的作品中学习其诗性精神与人文精神。李孔涛、康桥、路小曼等获奖作家深切领悟传承徐志摩的诗性精神,深情地朗诵了原创诗歌,表达对于徐志摩的景仰与怀念。第三,关于徐志摩史料研究的前沿探讨。吕家乡以自身讲课经历举例,提醒大家做学问要严谨认真、论从史出,不要只凭听闻、电视剧等来了解徐志摩的婚恋故事。鲁毅结合文人交往史料进一步挖掘了徐志摩的生平及文学贡献,强调徐志摩及新月派文人不仅在诗歌方面作出了较大成就,而且在传统戏曲方面也具有一定贡献。宫立概述了目前已有的徐志摩文献资料,表示徐志摩纪念文章、年谱、研究资料、作品全集等文献资料亟需重新整理,同时对于徐志摩多重身份的研究也需加强。陈忠分享了关于徐志摩史料搜集的经历及感想,表达了对于徐志摩史料研究的热忱期盼。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学思与诗情相互碰撞,广大学者、文学爱好者们共同创造了一场文学和学术的盛宴。

李宗刚主持颁奖仪式及学术研讨会

吕家乡发言

袁忠岳 桑恒昌发言

耿建华发言

学术研讨会现场
会议接近尾声,孙书文表示本次活动探讨了徐志摩的丰富性,包括他的身份、作品等,本次活动也加深了文学院与社会文学活动的联系,他衷心祝愿文学长青、生命长青。李宗刚在研讨活动即将结束之际又特别提到,90年前与徐志摩一同遇难的还有两位机组人员,但是经过岁月的淘洗,两位机组人员的姓名逐渐消融在历史的滚滚长河里,而徐志摩的英名和作品却能穿过历史的尘烟,熠熠闪光、历久弥新,这恰恰证明了文学能使人生永远长青!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撰稿人:钱瑶瑶、吴靖阳

“
“山东现当代”系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gongzhong号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