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殷耕:画出来的周庄

发布于 2021-11-26 18:01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画出来的周庄

文/殷耕 图/网络


一幅画使周庄闻名于世。1984年,留学美国的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在美国展出引起轰动。当年11月,美国石油大亨阿曼德.哈默访华,高价买下这幅画,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1985年,这幅画被被联合国协会选作首日封发行,从此,默默无闻的周庄随同双桥被世界注目。

这一成了旧闻的新闻,多年来引得我对周庄魂牵梦绕。

2012年3月,为了圆梦,我特意到周庄一游。从昆山到周庄,公汽走了一个钟头。下车后,我走过清风拂面的急水港大桥,终于看见路口用花卉拼成的巨幅广告:“中国第一水乡”。穿过镌刻“贞丰泽国”的石牌坊,周庄便在游人面前展开了美丽的风姿。周庄地处太湖之畔,四面皆水。古镇由“井”字形的街道组成,街河的利刃,将“井”字栽成了八条街道,近千户居民枕河而居,14座石拱桥张开臂膀,将被河水割开的街巷连成一体。

走在垂柳依依的麻石街上,游人像鸭群跟着导游手中的小旗转。女导游像一位地方史专家,如数家珍地向游人介绍千年古镇。导游说对周庄发展有功德人物,除当代画家陈逸飞,还有几个历史名人。第一是宋朝的周迪功郎,他将宅第捐出建了全福寺,并捐田200亩作为庙产。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原名贞丰里的古镇改名周庄。第二个功臣,是随宋高宗南渡的金二十相公,当时,金氏家族没有随皇室到都城临安,而携金银细软到偏居一角的水乡周庄定居,从而使小镇人口渐渐稠密起来。第三个有功于周庄的人是沈万三。沈万三是元末从湖州南浔迁来的,沈氏及后裔对周庄兴盛,是有力的经济后盾。

在导游的引领下,双桥被我踏在脚下。陈逸飞画的是由世德桥和永安桥成曲尺状态组合。世德桥是座圆孔的石拱桥,与之连接的永安桥是一座条石方孔桥。在桥上目光所及,周庄鳞次栉比的房舍,全簇拥在水巷两岸。石拱桥上的藤蔓垂在水巷摇曳,粉墙黛瓦间,斜搭的晾衣杆上,晾晒着居民五颜六色的生活。看,一只吊桶从窗口飞下“卟通”入河吊水,引来小船欸乃之声。小船划过来了,泊在拱桥边,船主运来了鱼虾蚌蟹,菱角新藕,水巷楼上的人用绳子吊下竹篮,与之交易……这情景,令我想起古诗:“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双桥对岸水巷边,有七八个青年学生在画板前低头作画,周庄人生活的情景定格在他们的画中。

周庄人具有深重感恩的情结。从双桥往北数十米,就是周庄人给已故画家陈逸飞安的家。这一纪念性景点名为“逸飞之家”,步入小院20来米,正对门大厅,就是陈逸飞的工作室,厅中央摆着他的铜像,墙上挂着他的画作和设计图案,衣橱里摆着他被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穿的唐装以及许多奖杯、奖牌和荣誉证书。看着画家件件遗物,我的思绪飘得很远……

“双桥”如深谷幽兰,让周庄蜚声中外,引得海内外画家,摄影家纷至沓来。从此,周庄就与画结下了不解之缘。2007年,周庄作出了惊人之举,毅然放弃了东浜村一小商品市场项目,将200亩商业用地用来建画家村。画家村的兴建,给周庄如锦宏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同法国的巴比松,美国的东村,北京的宋庄,周庄的画家村也因聚集了众多艺术家和异常活跃艺术氛围,从而引起国内外艺术界和文化界的。至2011年,就有国内137名画家和摄影家落户周庄画家村。

周庄的小桥流水,只是美丽的外衣。美的内核是古民居的文化积淀。我国现存明代古民居稀少,而周庄却有张厅、沈厅等建筑规模宏大的明代古宅。全镇近千户,尚有明清及民国古宅第近百座。这些古民居得以幸存,是周庄四面皆湖、远避战祸所致。

来到挂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牌子的张厅时,已近12点。因毗邻的沈厅名气更大,进张厅游览的人较少。这座前后七进的古宅,占地1800平米,系明朝万历年间中山王徐达后裔所建。时为怡顺堂,清初易主改称张厅。古宅第三进系精华所在,这里是主人举行各种礼仪的场所,前轩后廊,厅内有四根巨大的楠木柱,厅堂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张厅最大的妙趣是有小溪穿宅而过。“轿从门前进,船从家中过。”堪称江南水乡一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周庄有不少留有历史文化名人踪迹的古建筑。迷楼就是一例。这座小楼原名德记酒店。地处靠桥临河要津,顾客盈门,1920年12月,南社领袖柳亚子抵达周庄居7日,邀周庄南社诗友陈去病、王大觉、凌惠龄、陈费公等聚会迷楼,饮酒赋诗,抨击时弊,畅叙心曲。迷楼上一客室塑有柳亚子等几尊蜡像,众人围坐八仙桌的群像栩栩如生。

周庄美名远扬,一年游客达200多万人,仅门票收入就达两亿之巨。周庄历史上以商富镇,如今,周庄人更富有经商头脑。贞丰街是繁华的民俗文化街,这条街上织锦、草编、竹木器、古器、剪纸、泥塑等工艺作坊比比皆是。一幅麦秸拼画,卖到了200元,一柄牛角小梳,要价30元。我结识了街上葫芦艺人沈颐年。沈先生年近古稀,是周庄附近村的下岗工人,周庄开发旅游事业后,他在家种了两亩葫芦,来周庄开葫芦工艺店。他用电烙铁在葫芦上烙出双桥、张厅。迷楼、全福塔等名胜,大葫芦作酒器,小的作工艺品出售。他还会制葫芦丝乐器,一年收入近20万元。

在地方土特产的推介上,周庄人大打名人牌。万三蹄、万三糕、万三饼,做成了饮誉四方的名牌食品。在沈厅厨房,我花4元钱买了酒杯大小的蒸糕,这用米粉加绿豆粉做的普通食品,一沾名人之光,便身价十倍。周庄做足了文化兴镇的文章。

游周庄的归途,我手抚沈记店的小葫芦频频从车窗回头,周庄渐行渐远,高高的全福塔在车后忽然稳去了。我心灵一栋,那尖顶宝塔不就竖着的一枝画笔吗?周庄就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笔下的杰作。我低头细看葫芦上线条飘逸的双桥,手抚掌中几颗葫芦种子,我想,也许沈先生卖给我的是只宝葫芦,它的种子将在我的家乡生根发芽,长出富贵之苗。


写于2012年7月30日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