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摸黑去学校生炉子

发布于 2021-11-29 16:47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乡土散文:摸黑去学校生炉子

文:杨晓光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北方农村冬天取暖一律靠生炉子,学校的教室取暖也不例外。我从村办小学升入初中,每天前往晒甲坨公社中学上学。那时我们上学,除了要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还有一个固定的“作业”,那就是进入冬季后,全班男同学每天必须轮流提前到校生炉子。

天一擦冷,各个班级都在老师带领下,同学们自己动手,和泥砌砖,搭炉子、架铁皮烟囱。到北漏荒地拉来黄土,去一村的水井挑水,将学校统一分配到班级的煤面,按照煤和土三比一的比例打成煤坯。同学们自带模子和抹子,全班总动员,全体同学互动互助,燕子衔泥般动手打煤坯。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令人经久不忘。

生炉子的引柴,完全来自于自筹。那些豆秧根、棒撂碴,是热爱劳动的同学们从庄稼地拾来的,那些劈柴板、玉米骨,是关心班集体的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为了师生走进教室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正所谓众人捧柴火焰高。

我从四村家里赶到位于二村的学校,约摸有20分钟的路程。一路上还要经过东坑,以及三村北面的一眼废弃水井。为安全起见,每组值日生安排两个人。我和盼来的自由结组,轮到我俩值日,相约一路搭伴到校生炉子。

那时的冬天格外冷。轮到我值日,我事先告诉奶奶,第二天奶奶早早地起来做饭,以便我能在上学前吃得饱暖。吃了早饭,我叫上隔壁的盼来搭伴而行。天还黑咕隆咚的,几颗晨星眨着清醒的眼睛,强劲的东北风劈头盖脸地刮过来,冻得人鼻脸胀痛,我们赶紧系紧棉帽子带,护住耳朵、双颊和下巴,双手抄进衣袖,弯着身子顶风踽踽而行。赶到学校,我们俩推开虚掩的后门,院内黢黑一片,寂静而空旷。从兜里掏出昨天值日生移交的钥匙,打开门进入教室,室内照比户外多少暖和一点。

乡土散文:摸黑去学校生炉子

我动手掏炉灰,盼来去取生炉子的引柴和煤坯。前一天燃尽的灰渣,满满当当地堵塞着炉膛,我伸出冻得发僵的手,掏空炉膛和炉坑。我按照奶奶事先的嘱咐生炉子。点火前,不将炉子里的炉灰掏空,点燃几张用完的演算草纸扔进炉膛,接着将准备好的引柴放进去,等着先烧一会,再把煤块放进去。当煤块泛红,用炉钩子勾一勾炉箅子上预留的残灰。这样一来,空气流通了,火自然就旺了,炉子也就生着了。这是奶奶总结的生炉子诀窍:火心要虚,人心要实。

点着了炉子,渐渐地感觉到教室里明显回暖,虽说我们俩灰头土脸,毕竟生炉子大功告成。先烤烤手,当双手烤暖了,皴裂的手背,犹如无数的蚂蚁在攀爬,在啃啮,钻心地痛痒一阵阵袭来。手暖和过来,我俩一起动手,把教室打扫一遍,用抹布擦去课桌上的炉灰和讲台上的粉笔灰。随后我们来到教室外,挥舞扫把,将遍地的落叶清理干净。直到此时,天才开始放亮。

轮到我和盼来生炉子,我们会心照不宣地从家里拿来黄豆或玉米,生好了炉子,整理好班务,趁着炉火正旺,把黄豆和玉米放炉盖上,不时地用树棍扒拉几下,等到黄豆爆香、玉米爆出米花,我们就可以将其扒拉下来分而食之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是吃零嘴的不赖的美食。

当旭日初升,同学们背着书包陆续走进教室,此时屋里已经有了适宜的温度。每天都有同学提前到校,为同学们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就如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班风那样,在校园里薪火相传,温暖和陪伴着我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gongzhong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gongzhong号:xiangchouwenxue,我们。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