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写作文这么阴暗,是心理有问题吗?

发布于 2021-11-29 21:06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童享部落”我们


这是懂事儿妈的第218篇原创文章


溪溪(化名),女孩,一年级。


以下是来自溪溪妈妈的烦恼:


溪溪完成看图写话作业,原图如下:


假设现在是我们来写这个故事,我们大概率会写:“小熊在森林里散步,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鸟躺在树桩上,于是细心地照顾她安慰她。在小熊的照料下,小鸟渐渐好了起来。秋天到了,小鸟要飞去南方过冬了,小熊很难过,依依不舍地跟小鸟告别。”


溪溪写的是:“一天小熊出去玩,它走啊走啊,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于是就把一朵小红花放在那棵被砍断的大树上面,没想到小鸟飞了起来,把小红花撕成了好几瓣,小熊伤心的说:它真是一只忘恩负义的小鸟。”


溪溪妈妈表示:“看完我震惊了,我娃内心这么阴暗吗?”


接下来,溪溪妈妈一直在反思,是不是因为我很情绪化,喜欢冲孩子发脾气,所以她有心理问题了?



亲爱的溪溪妈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孩子的作文能不能看出孩子内心阴暗?
第二,如果是的话,家长可以怎么办?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孩子是如何解释图画内容的,的确能反应出一部分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也正是投射测验这种技术存在的原因。

用最著名的投射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RIBT)打颗栗子,这套测验有10张类似这样的墨迹图片


每次按顺序给接受测试的人呈现一张,同时问被试:“你看到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东西?”或“你想到了什么?”


很明显,这样的一些墨迹图片本身是没有标准答案,模棱两可的。每个人看到的内容一定不一样。理论上,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你内心认可的世界,或者你想要到达的世界。

Like this。



那么问题来了,溪溪的作文中频频出现“被砍断的大树”、“把小红花撕成好几瓣”、“忘恩负义”等满满负能量的词语,是否就可以解释为溪溪内心阴暗呢?

其实也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

这个看图写话是需要以知晓一部分生活经验为前提的

比如它的提示“注意季节的变化”,其实是以知晓秋天到了,候鸟需要飞往南方过冬为前提,否则这个提示就没有意义了。

那是否每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都了解这个前提呢?或许未必。

另外要知道我们这些成年人能很快达成共识,交出一篇“又红又专”的小作文,是因为我们受过多年的训练,我们太清楚出题人背后的意图是什么了,主旋律一定是团结友爱的,小鸟离开时小熊一定是依依惜别的。

一年级的孩子呢?其实也未必。

黑白印刷细节看不清也得背一定的锅。

总之,在一个一年级小朋友的眼中看到的事实是“小鸟躺在树桩上,地上散落着什么。最后小鸟飞走了,小熊的表情很难过。”

从这个角度看,溪溪的解读阴暗么?

我倒觉得,她更多是在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内努力地合理化着图片中的内容。

若说阴暗,我看到过更过分的版本:


但是仔细想想,好像也没什么错不是么?

如果还不能接受,不妨再对比看看,其实这个“小熊救小鸟”看图写话的题目还有两个版本。

其一是这样的三格漫画。


有个题目,叫做《小熊的朋友》,在第二幅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小熊给小鸟盖上了一片大树叶,在第三幅图上可以看出小鸟的品种是燕子。这里面至少有两处重要的提示,一是点明二者是朋友关系(盖树叶的图画更容易让孩子跟生活中的照料者进行关联),二来燕子至少是个标准的候鸟。


其二更高级,是彩图。更重要的是,它叫做“看图写话填空练习”,相当于给孩子支了个脚手架,先让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先知道大人们喜欢什么性质的小作文,直到他们能自己写出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小作文。


相较于溪溪看到的版本,这两个版本明显更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和认知发展。

总结一下,小作文是否能说明孩子内心阴暗呢?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的。但更重要的是,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综合来评判。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地、习惯性地用消极负面的方式解释问题,父母是需要并干预的。

那么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确实觉得孩子的想法太负面了,想要做点什么,可以怎么做呢?

我的建议是:以毒攻毒。
以故事改写故事。

针对那只忘恩负义的小鸟,妈妈可以接着编故事:“你这个故事好棒哦,还是一个设置了悬念的开头呢。让妈妈来续写一段好不好?小熊很伤心,他冲小鸟喊道:‘小鸟,我觉得你受伤了,所以我送给你一朵小红花想让它来安抚你,你也可以拿它当成被子盖在自己身上,这样你就不会冷了。但是我注意到你并不喜欢这朵小花,并且把它撕成了小碎片。我觉得很伤心,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妈妈讲这段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会应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妈妈续写的这个故事,其实就是“非暴力沟通”的三步法:第一重述事实,我做了什么,你又做了什么;第二表达感受,我很伤心;第三明确提出我的需求,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也许孩子心中真的有一些他比较困惑的问题,或者是他没有办法消解的情绪,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更积极地看待问题,其实还可以往下编。比如小鸟说:“哦,是这样的。我昨天看到小蚂蚁一家因为下雨被困在孤岛上了,正好我看到了这朵小花,我想帮帮他们,所以我就把花瓣撕下来做成小船放到水面上,这样小蚂蚁就可以撑着花瓣小船回家了。”

当我们认为孩子的故事是比较消极的,那最好的方法是用一个相对积极的这个故事来改写他的故事。

这样,最终被改写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孩子的思维方式。

您也许错过了这篇:

围观别人家孩子出丑之后

动物会不会模仿我不确定,但孩子一定会模仿

知名绘本疑似“三观不正”,我的建议是……


陪孩子同读万卷书 共游行万里路

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谁是懂事儿妈?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心理工作者、父母教育推广人

Heymom养育研究所 资深养育专家

托德学院 特聘顾问

“宝宝知道”等多家机构认证养育专家

长按二位码童享部落

做/自/在/的/父/母

“在看”我吗?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