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预测·历史丨考前冲刺模式试题精选,高考不失分!

发布于 2022-06-01 02:09 ,所属分类:中高考押题学习资料

收录于话题

#命题一练









教学考试杂志社为帮助高三老师和学生做好考前最后的冲刺,特准备押题大礼包,拉至文末可以免费领取哦~










试题

呈现


01

单选题




1912年颁布的《国民党宣言》指出: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也,故须其名曰“国民党”。党有宗旨,所以定众志。吾党以求完全共和立宪政治为志也,故标其义曰: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这表明,国民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资产阶级立宪政体 B.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C.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










02

论题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中,城乡关系问题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城乡关系”为主题,提取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信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03

材料题




外交礼仪的历史,既是一部政治史,也是一部中外关系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编写一幕发生于近代中国的中外谈判大臣之间的对话场景。

(要求:写出对话的主题,主题要紧扣当时政治与经济领域的重要谈判内容;写出时间、地点、人物,说明人物身份;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不得照抄材料;对话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外交礼仪的历史是一部中外关系史”。











答案

解析


01

单选题·答案解析




【答案】 C


【命题意图】 本题以中国国民党的成立目的为命题素材,素材来源于1912年8月13日公布的《国民党宣言》,具有真实性、严谨性的特点,以此创设学习探究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落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 根据材料“吾党以求完全共和立宪政治为志也,故标其义曰: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可知,此宗旨表明国民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C项正确;国民党维护的是民主共和政体,A项说法错误,故排除;袁世凯谋划复辟帝制是在191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1912年国民党改组时,清王朝封建统治已经被推翻,故排除D项。


02

论题·答案解析




【答案】根据国情制定机动灵活的城乡政策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面对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攻击,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抛弃了城市中心论的错误方针,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进而进行长征,为保存我军力量,革命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始终以农村为立足点,开展土地革命,调动农民积极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基础。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作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经济建设作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经济实行城乡联动,推动发展。在一化三改时期,实行工业化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并举,互推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又以农村改革为起点,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改革取得成效后由城市反哺农村,最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共同富裕。


总之,城乡关系关乎我国发展全局,根据不同国情世情制定相应的城乡关系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由之路。


【解析】本题将党在各个阶段对城乡关系的方针政策进行整合,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要求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观点进行论证。在能力层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在素养层面,考查的核心素养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信息,恰当地取舍运用史料来论证所探究的问题。学生能够对革命和建设这两个较长时段的史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其进行独立探究。从而把握党的城乡政策的演变历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以上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都是四。











03

材料题·答案解析




【答案】

(1)示例:

主题:中外谈判大臣就公使驻京问题进行谈判

时间:1860年12月;地点:北京

人物甲:中国谈判代表;人物乙:英国谈判代表

乙:外国公使驻扎别国首都是当今世界的惯例,英国公使理应常驻北京,并设立专门的使馆作为英国的专门办事场所,贵国亦可驻扎于大英都城之内,请大皇帝予以同意。

甲:自古只有中国的属国进京朝贡,从未有公使驻京之事。中国与贵国进行交往,于边关进行即可,通商往来可交由专门的大臣办理,不必专门设立使馆。

乙:贵国已开口岸,自然不应在边关再进行交往。两国商贸渐多,不设使馆将多有不便,未免又生战端。


(2)示例:

鸦片战争前,中国建立了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要求外国按照君臣礼仪进行觐见,在对外关系中基本处于优势地位;鸦片战争后,英国要求清政府取消“夷”称,闭关锁国政策与朝贡体系被打破,中外关系出现转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外交礼仪的认识上与国际惯例仍存在较大差异,清政府被迫适应着外交近代化的历程;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传统外交礼仪几乎被彻底颠覆,清政府的尊严进一步沦丧,几乎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综上来看,外交礼仪的变化折射出近代中国国际地位与国际关系的变化,体现出中国外交从传统走向近代化的过程。因此,“外交礼仪的历史是一部中外关系史”。


【解析】


本题通过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外交关系变化的合理认识,考察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对晚清政治史这一历史主题具有较强的整体认识。


第一问要求学生编写一幕发生于近代中国的中外谈判大臣之间的对话场景,需要学生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历史想象。答题的关键在于紧扣晚清时期的时代背景,在人物对话的设计中体现出近代中国外交史的重要史实。例如,学生可以选取公使驻京这一重大外交问题,将谈话时空设置于1860年12月的北京,围绕中外谈判代表就公使驻京问题展开的辩论进行合理想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想象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史实基础上,不能完全生造史实。


第二问要求学生说明“外交礼仪的历史是一部中外关系史”,需要学生将具体的史实认识转化为理论认识,对学生的历史信息提取、语言逻辑组织等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深入考察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答题的关键在于从理论维度上认识外交礼仪是国际关系的体现,外交礼仪的变化反映出了不同国家的不同国际地位以及不同国家对国际秩序的不同认知。近代中国的外交礼仪的变化过程,体现了中国近代外交关系的变化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中外关系变化的“晴雨表”。在具体的作答中,要注意做到逻辑通顺,史论结合,具体而言可以将材料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织,围绕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与中外关系的发展展开论述。











栏目

介绍







本栏目为命题一练·考前预测专辑,通过对历年高考真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时事热点,对2022高考真题进行合理分析及预测,以试题的形式呈现,便于教师即拿即用,为考前复习尽一份绵薄之力。


教学考试杂志社为帮助高三老师和学生做好考前最后的冲刺,特准备押题大礼包,拉至文末可以免费领取哦~










进群领取更多试题







考前福利!教学考试杂志社为帮助高三老师和学生做好考前最后的冲刺,特准备押题大礼包(去年押中7道题,而且最高相似度达85%),转发以下海报到朋友圈或教师群,添加教学考试@李老师并提供截图,即可获得该份大礼包。


教学考试杂志社


提升教师实战能力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