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高级中学举行古诗文教学备课与教学讲座
发布于 2021-04-16 00:27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如何进行古诗文备课与教学
4月13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师黄灵庚为衢高语文教师带来了一场名为“古诗文教学备课与教学”的讲座。除了衢高语文组教师到场,市内亦有不少语文教师慕名前来听讲。
黄灵庚教授一直以来就十分关注教材建设,关注语文教学。黄教授提出,学生学习古汉语首先会遇到的障碍就是古代语言文字障碍,所以备课时,语文教师最先得关注一些浅易的常用字和常用词。他从“言而不语”这个例子出发,又由“论语”一词,谈及“仑”“论”“轮”“沦”等字。之后,他又由《鸿门宴》中的““大王来何操”与“我持白璧一双”中的“操”与“持”出发,辨析了手部动作的“执”“握”“把”“秉”“拱”等词的差别。“持”表示“向上托,往上提”,刘邦的一个“持”字,便能见出他的大心机。关于看的词,如“视”“察”“观”“看”“省”“望”,黄老师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黄教授告诉现场的语文教师,古汉语教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积累这些浅易的常用字词,讲课时,必须准确无误。至于工具书方面,他向大家推荐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随后,黄灵庚教授从五个方面对古诗文备课与教学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第一、对勘所选课文的版本。语文老师可以将课文与之对应版本的书籍进行对比,找到不同之处。他列举了一些历年教材出现的错误。比如“草屋八九间”误作“草屋七八间”,“但愿长醉不复醒”成了“但用长醉不复醒”,“愿骑明驼千里足”变成了“愿骑千里足”,“胡越”误作“吴越”,等等。为此,黄教授推荐了《四部丛刊》。
第二、参考古人的注释。黄教授说,《论语注疏》、《孟子注疏》这些古籍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知识。他认为,讲杜甫的诗,可以参照宋代人的注释;苏东坡的诗词可以参照南宋人的注释。“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潦倒”何解?《北魏书·崔瞻传》有言“魏天保以后重吏事,谓容止蕴藉者为潦倒。瞻终不改”。也就是说多材依旧能潦倒。杜诗中的“潦倒”可以有“风度”之意。又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朋”“友”有别,同志曰“友”,同门曰“朋”。“悦”和“乐”区别在内曰“悦”,外曰“乐”,“悦”深而“乐”浅。还有“愠”、“怒”、“怨”三者不悦程度区别。黄教授说,了解这些后,“人不知而不愠”所表现那种气度就可以被领会到了。
第三、广泛参考现代人研究的成果。黄教授向我们推介北大的王力、老杭大的蒋礼鸿、南师大的徐复三位先生的研究。这三位先生都曾提出一些洞见。比如“惊涛拍岸”,其中的“惊”,是马奔也。在这里诗人用的是本意,一个非常形象的文学词语。“众皆叹惋””课文注释为“惋惜”是误解,应该是“惊骇”之意。又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频繁”应为“郑重、殷勤”之意。
第四、补充当注而未注之处。黄教授举例,“映阶碧草自春色”中的“ 映”,在这里是“遮”意,可以补注出来。比如《归园田居》,应该读作“归/园田居”,因为“园田”是陶渊明祖上的老宅子名。“勤心养公姥”中的“勤”应为“敬”,“举手长劳劳”中的“举手”应为“拱手”等。他提示在座的语文教师,这点可以被应用于论文写作。他说,对于“当注而未注之处”,找同一作者的5个例子加以例证,或者同一时代作者的例子,就可写一篇论文。
第五、求真务实,发明新义。黄老师举例,“谓有兰家女”“兰”是“某”意,东汉魏晋时,说不清谁,就由“兰”代替;“慕圣贤之道”中的“慕”应为“习”。黄教授说,语文老师要勇于找出疑难问题,有创新意识。譬如“读书破万卷”中的“破”是“超过”之意,“三杯两盏淡酒”中的“三杯两盏”是“劝酒词”,“巴到东京”中的“巴”就是“赶”之意,等等。他告诉大家,语文老要有文化常识。譬如,与“房子”有关的词很多,你得清楚“屋”“房”“舍”“室”“堂”“序”“厢”的区别。为此,黄老师当场画了一幅示意图,一图便解决了问题。
最后,黄灵庚教授向在座语文教师的提出了期盼:“语文教学不能丢掉本质的东西,这是责任。” 黄教授博通经籍,讲座过程旁征博引,由浅入深,让大家获益匪浅。不少语文老师表示,黄教授的备课建议,虽然实际做起来很难,但是开阔了我们的思路,给了我们一个努力的方向。
来源:衢州高级中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资源